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人机载单比特NanoSAR系统
1
作者 王伟 龙天尧 黄磊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8,66,共8页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基于调频连续波的无人机载单比特微型合成孔径雷达(NanoSAR)系统。该系统具有微型化和低功耗等优势,能够在低空遥感作业中快速获取高分辨率图像。在保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为了降低系统功耗,本文对单比特成像技术进行...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基于调频连续波的无人机载单比特微型合成孔径雷达(NanoSAR)系统。该系统具有微型化和低功耗等优势,能够在低空遥感作业中快速获取高分辨率图像。在保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为了降低系统功耗,本文对单比特成像技术进行研究,通过一位量化减少数据量,并结合频谱偏移技术有效抑制高次谐波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我们将NanoSAR系统搭载于中小型无人机进行数据采集,采用基于距离徙动校准的距离多普勒算法对回波数据进行成像处理,并对单比特数据的SAR成像效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连续波 微型合成孔径雷达 单比特量化 雷达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知识的跨模态双重哈希 被引量:1
2
作者 钟建奇 林秋斌 曹文明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20,共12页
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多媒体数据的急剧增长,有效的跨模态检索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哈希有效的检索效率和低存储成本,其被广泛用于跨模态检索任务中.然而,这些基于深度学习的跨模态哈希检索方法大多数是利用图像网络和文本网... 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多媒体数据的急剧增长,有效的跨模态检索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哈希有效的检索效率和低存储成本,其被广泛用于跨模态检索任务中.然而,这些基于深度学习的跨模态哈希检索方法大多数是利用图像网络和文本网络各自生成对应模态的哈希码,难以获得更加有效的哈希码,无法进一步减小不同模态数据之间的模态鸿沟.为了更好地提高跨模态哈希检索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知识的跨模态双重哈希(Cross-modal Dual Hashing based on Transfer Knowledge,CDHTK).CDHTK通过结合图像网络、知识迁移网络以及文本网络进行跨模态哈希检索任务.对于图像模态,CDHTK融合图像网络和知识迁移网络各自生成的哈希码,进而生成具有判别性的图像哈希码;对于文本模态,CDHTK融合文本网络和知识迁移网络各自生成的哈希码,从而生成有效的文本哈希码.CDHTK通过采用预测标签的交叉熵损失、生成哈希码的联合三元组量化损失以及迁移知识的差分损失来共同优化哈希码的生成过程,从而提高模型的检索效果,在2个常用的数据集(IAPR TC-12,MIR-Flickr 25K)上进行的实验验证了CDHTK的有效性,比当前最先进的跨模态哈希方法(Adaptive Label correlation based asymm Etric Cross-modal Hashing,ALECH)分别高出6.82%和5.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模态 图像-文本检索 双重哈希 迁移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低编解码复杂度的私有信息检索 被引量:1
3
作者 代明军 李晓凤 +1 位作者 邓海燕 陈彬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2-220,共9页
目前的私有信息检索方法大都是基于线性组合运算的,这些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复杂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P-BZD码的私有信息检索方案。其中,Combination Property具有组合性质,Binary Zigzag Decoding是二进制锯齿解码。在(n,k)CP... 目前的私有信息检索方法大都是基于线性组合运算的,这些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复杂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P-BZD码的私有信息检索方案。其中,Combination Property具有组合性质,Binary Zigzag Decoding是二进制锯齿解码。在(n,k)CP-BZD系统中,k个原始数据包被编码为n大于等于k个编码数据包,n个编码数据包中的任意k个可以解码得到原始的k个数据包,且该解码可由二进制锯齿解码算法实现。用户想要从分布式存储系统中下载单个文件,系统中存储的多个文件是以CP-BZD编码方式存储在节点上的,且系统中不存在互相串谋的节点。该方案的运算是基于二进制的移位加运算,计算复杂度显著低于基于线性组合的乘除法和矩阵求逆操作。该方案适用于任意的(n,k)系统,并且计算复杂度和通信成本都相对较低,在私有信息检索中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存储 私有信息检索 CP-BZD码 锯齿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断概率约束下的鲁棒雷达通信一体化混合波束形成设计
4
作者 廖斌 梁浩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6-245,共10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通信一体化(dual-function radarcommunication,DFRC)系统性能对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精度敏感的问题,构建了非完美CSI条件下的模数混合波束形成设...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通信一体化(dual-function radarcommunication,DFRC)系统性能对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精度敏感的问题,构建了非完美CSI条件下的模数混合波束形成设计模型,提出了一种鲁棒的混合波束形成器优化方法。利用CSI误差的先验统计信息,在满足通信中断概率约束的同时最小化雷达方向图加权均方误差,以得到期望的发射数字和模拟波束形成矩阵。所提出的非凸优化问题首先利用坎泰利(Cantelli)不等式进行近似处理,再利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求解。仿真实验对比了多种算法之间的性能差异,验证了所提出的MIMO-DFRC混合波束形成设计方法具有高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波束形成 雷达通信一体化(DFRC) 信道状态信息(CSI) 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局部特征提取的SAR密集目标检测
5
作者 王杰坤 王金伟 +2 位作者 宋富骏 许京新 赵博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99,共7页
针对SAR图像在密集区域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增强局部特征提取能力的改进算法。采用CNeB模块,通过降低空间维度和扩大模型的感受野增强小目标特征的提取。引入BRA机制,增强模型对目标上下文信息的理解能力。损失函数WIoU取代CIoU,通... 针对SAR图像在密集区域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增强局部特征提取能力的改进算法。采用CNeB模块,通过降低空间维度和扩大模型的感受野增强小目标特征的提取。引入BRA机制,增强模型对目标上下文信息的理解能力。损失函数WIoU取代CIoU,通过智能权重调整机制抑制低质量图像产生有害梯度。在HRSID数据集上验证,mAP从92%提高到94.4%,召回率和准确度分别提升4%和1.1%,证明改进后的算法在密集目标检测中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双层路由注意力机制 CNeB模块 合成孔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分步式博弈低轨卫星频谱共享策略研究
6
作者 刘元媛 李伟 +4 位作者 肖鑫 靳若凡 林辉 周平 钟明权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4-732,共9页
研究低轨多星座非同频使用下的动态频谱分配策略,提出认知无线电系统中基于分步式博弈的多低轨卫星空闲频谱动态匹配算法。算法第一层基于高低优先级星座间完全信息动态非合作博弈,以纳什均衡获取增大频谱利用率的共享策略;第二层构建... 研究低轨多星座非同频使用下的动态频谱分配策略,提出认知无线电系统中基于分步式博弈的多低轨卫星空闲频谱动态匹配算法。算法第一层基于高低优先级星座间完全信息动态非合作博弈,以纳什均衡获取增大频谱利用率的共享策略;第二层构建多个低优先级星座需求与高优先级星座空闲频谱间非完全信息双边竞价拍卖博弈模型,结合贪婪算法局部最优解出全局最优的特性,在时域和频域实现了空闲频谱利用率的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频谱分配策略 认知无线电 博弈论 频谱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壳掺氮源合成用于LED下转换的碳量子点
7
作者 李安宇 巩婧伟 +1 位作者 张齐艳 黄双武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3,I0003,共9页
碳量子点(carbon dots,CDs)常用作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显示屏的颜色转换材料,然而由于CDs对水、氧气和化学试剂的耐受性低,在LED下转换涂层中的应用常受到限制.以荔枝壳为碳源,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CDs,并通过添加尿素... 碳量子点(carbon dots,CDs)常用作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显示屏的颜色转换材料,然而由于CDs对水、氧气和化学试剂的耐受性低,在LED下转换涂层中的应用常受到限制.以荔枝壳为碳源,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CDs,并通过添加尿素、氨水和三聚氰胺掺杂氮元素,以调节CDs的发光颜色.使用水溶性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作为CDs的固相分散基质,获得具有良好荧光性和生物相容性的CDs-PVA薄膜.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等方法对CDs的形貌、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出的CDs在紫外光激发下产生了多色荧光,表现出优异的光稳定性,并具有较高的绝对量子产率,最高可达7.20%.研究结果可为LED下转换提供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材料 氮掺杂碳量子点 LED下转换 荔枝壳 聚乙烯醇 量子产率 水热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与LSTM的ICMPv6 DDoS攻击检测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江魁 丘远东 郑浩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48-154,共7页
ICMPv6(Internet Control Management Protocol version 6)协议作为IPv6网络运行的基础支撑协议,是IPv6 DDoS(Distribute Denial of Service)攻击防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分析国内外ICMPv6 DDos攻击检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 ICMPv6(Internet Control Management Protocol version 6)协议作为IPv6网络运行的基础支撑协议,是IPv6 DDoS(Distribute Denial of Service)攻击防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分析国内外ICMPv6 DDos攻击检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相结合的双重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基于信息熵的初步检测能有效识别出异常流量,再进一步基于改进的LSTM网络的深度检测对异常流量进行确认。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对ICMPv6 DDoS攻击的识别准确率能达到95%以上,与常用的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的准确率更高。同时,与只基于LSTM的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缩短了50%以上的检测时间,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攻击检测 ICMPV6 信息熵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初探:概念内涵、技术体系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3
9
作者 冯大权 张胜利 +1 位作者 吕星月 王振中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15,共13页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的生活空间不再仅仅局限于现实物理世界,以数字内容、数据算法构成的数字虚拟空间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Metaverse(元宇宙)”被认为是未来虚实相融的终极形...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的生活空间不再仅仅局限于现实物理世界,以数字内容、数据算法构成的数字虚拟空间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Metaverse(元宇宙)”被认为是未来虚实相融的终极形态,但由于概念转译问题以及缺乏广泛的学术共识,目前“元宇宙”依然是众说纷纭的状态,公众对这一概念难以形成准确清晰的认识。基于此,通过梳理数字生成技术的发展进程,从中国数字化进程和国情出发提出“复合宇宙”概念,从而促进相关部门、从业者、用户更好地理解这一新兴技术,引导产业的健康发展。在阐述复合宇宙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元宇宙的必备要素、技术支撑、应用场景这3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分析。最后,对元宇宙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包括技术突破、规则制定、产业布局、人才培养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复合宇宙 技术体系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强后处理场景的图像篡改定位模型
10
作者 谭舜泉 廖桂樱 +1 位作者 彭荣煊 黄继武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159,共14页
针对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对图像进行的压缩、尺度拉伸等有损操作带来的篡改痕迹模糊或被破坏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对抗强后处理的图像篡改定位模型。该模型选用了基于Transformer的金字塔视觉转换器作为编码器,用于提取图像的篡改特征。同... 针对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对图像进行的压缩、尺度拉伸等有损操作带来的篡改痕迹模糊或被破坏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对抗强后处理的图像篡改定位模型。该模型选用了基于Transformer的金字塔视觉转换器作为编码器,用于提取图像的篡改特征。同时,设计了一个类UNet结构的端到端编码器-解码器架构。金字塔视觉转换器的金字塔结构和注意力机制可以灵活关注图像的各个区块,结合类UNet结构能够多尺度地提取图像上下文间的关联信息,对强后处理的图像有着较好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对抗JPEG压缩、高斯模糊等常见的后处理操作以及在不同社交媒体传播场景的数据集上的定位性能上明显优于目前主流的篡改定位模型,展现出了优异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后处理场景 图像篡改定位 鲁棒性 金字塔视觉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碳排放网络结构演化特征与链路预测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邦文 郑闳方 +1 位作者 朱磊 胡文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18-1731,共14页
将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与最小流分析方法结合构建了中国工业碳排放网络.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整体特征、节点中心性以及块结构3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工业碳排放网络结构特征,并基于链路动态变化的建模思想,在有向加权网络形式... 将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与最小流分析方法结合构建了中国工业碳排放网络.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整体特征、节点中心性以及块结构3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工业碳排放网络结构特征,并基于链路动态变化的建模思想,在有向加权网络形式下预测了2022年中国工业碳排放网络.结果表明:1997~2017年之间,中国工业各子行业之间碳排放关联越来越密切,普通机械制造业等行业在网络中体现出较强“桥梁”作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在网络中扮演“中心行动者”角色.块模型结果显示,因不同行业在工业系统中的产业链位置不同,在整个网络中的块结构中扮演的角色不同.链路预测得到的2022年中国工业碳排放网络密度显著下降,板块结构进一步复杂化,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5个行业的中介中心性与接近中心性均排名前5位.在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完善和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发挥碳排放网络节点特征对跨行业协同减排的作用,充分捕捉利用碳排放网络中聚类特征与碳转移路径等信息,制定具有差异化的行业部门分类管理政策,以达到节约减排成本与提高减排效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网络 投入产出模型 链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自适应卷积神经网络的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京新 王金伟 +2 位作者 宋富骏 王杰坤 赵博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96-1708,共13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舰船目标检测是微波遥感的重要应用,然而随着海面尤其是近海背景越来越复杂,同时舰船尺寸大小不一,导致检测算法性能下降,出现漏检、错检等问题,严重影响目标的检测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舰船目标检测是微波遥感的重要应用,然而随着海面尤其是近海背景越来越复杂,同时舰船尺寸大小不一,导致检测算法性能下降,出现漏检、错检等问题,严重影响目标的检测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复杂场景下的融合自适应卷积神经网络的SAR图像舰船检测方法。首先,为了提高主干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设计了一种用于特征提取的自适应全方位动态高效聚合网络(Omni-Dimensional Dynamic and Efficient Layer Attention Network,OD-ELAN)模块。该模块是在高效注意网络(Efficient Layer Attention Network,ELAN)中融合了动态卷积,使得自适应OD-ELAN模块能够输入特征的不同动态调整卷积核的权重。其次,为了提高网络对目标的定位能力,在头部网络中使用显示视觉中心机制(Explicit Visual Center,EVC)来加强网络在空间上对不同区域的感知能力,使网络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不同尺寸、比例和位置的特征。然后对头部网络结构进行设计,在降低网络的计算量的同时保持网络检测的准确性。最后,使用平滑交并集(Smoothde Intersection over Union,SIOU)损失函数衡量预测边界框与真实边界框之间的重叠程度,提升网络对检测目标的定位能力。为了验证自适应卷积神经网络的有效性,使用SAR船舶检测数据集(SAR Ship Detection Dataset,SSDD)和高分辨率SAR图像数据集(High Resolution SAR Images Dataset,HRSID)进行消融实验和对比实验。消融实验结果中显示本文网络每次改进后的检测效果都有所提升。改进后的网络对SSDD数据集舰船目标检测的平均精度提升了7.81%,准确率提升了4.95%,召回率提升了11.8%。对HRSID数据集舰船目标检测的平均精度提升了10.6%,准确率提升了10.03%,召回率提升了11.84%。实验结果表明,在对小目标和复杂背景下的舰船目标检测时,改进后的算法显著减少了误检和漏检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舰船目标检测 动态卷积 显示视觉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T法AlN晶体生长模式调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覃佐燕 金雷 +3 位作者 李文良 谭俊 何广泽 武红磊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42-1549,共8页
物理气相传输(PVT)法制备AlN晶体时,亚晶的产生会降低晶体质量,甚至多晶化。本文通过调节热/动力学生长条件,研究AlN晶体中亚晶产生及变化规律,提出抑制方法调控生长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大的温度波动导致晶体表面气相物质过饱和度波动变... 物理气相传输(PVT)法制备AlN晶体时,亚晶的产生会降低晶体质量,甚至多晶化。本文通过调节热/动力学生长条件,研究AlN晶体中亚晶产生及变化规律,提出抑制方法调控生长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大的温度波动导致晶体表面气相物质过饱和度波动变大,增加高指数晶面的形成概率,这些晶面因非一致性难以实现完美聚并。本文还研究了稳定温场条件下,气相物质输运对生长模式的影响。实验及模拟结果显示,传统坩埚内气相物质由晶体边缘向中心迁移,与台阶方向相反,晶体表面易演变成混合生长模式。通过设计的新型坩埚,实现气相物质顺台阶流方向迁移,满足层状可控生长的基本条件。在2 200~2 300℃下,随温度降低,晶体呈c轴优势生长,侧向扩展能力降低;随温度升高,侧向扩展能力变强,但晶体表面高指数晶面形成概率增加;温度约2 250℃时,两者达到平衡,适合亚晶的抑制和消除。结合BCF理论分析,降低过饱和度可增强螺旋位错驱动生长的二维平铺能力,并增大台阶宽度,有利于将亚晶界分散融入台阶流中。优化后的实验,促进了生长模式向螺旋位错驱动生长模式的转变,亚晶逐渐被湮灭,获得高质量AlN晶体,其(0002)面的X射线单晶摇摆曲线半峰全宽为58″,拉曼谱的E_2(High)半峰全宽为3.3 cm^(-1),位错密度为2.87×10^(3) 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晶体 PVT法 亚晶 混合生长模式 螺旋位错驱动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tention-GRU的SHDoS攻击检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江魁 卢橹帆 +1 位作者 苏耀阳 聂伟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7-437,共11页
针对SHDoS发起变频攻击导致阈值检测方案失效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Attention-GRU的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改进的Borderline-SMOTE进行数据平衡处理,然后引入自注意力机制构建双层GRU分类网络,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学习训练,... 针对SHDoS发起变频攻击导致阈值检测方案失效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Attention-GRU的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改进的Borderline-SMOTE进行数据平衡处理,然后引入自注意力机制构建双层GRU分类网络,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学习训练,最后对SHDoS攻击流量进行检测。在CICIDS2018数据集和SHDo S自制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所提模型的精确率分别为98.73%和97.64%,召回率分别为96.57%和96.27%,相较于未采用自注意力机制的模型,在精确率和召回率上有显著提升,相较于以往采用SMOTE或Borderline-SMOTE进行数据预处理的模型,文章所提模型的性能也是最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DoS攻击 Borderline-SMOTE过采样算法 自注意力机制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属性特征的毫米波雷达身体干扰识别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嘉怡 初萍 +1 位作者 庄伦涛 阳召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65-3374,共10页
手势识别中,身体的移动容易被误判为手势动作,对手势识别造成干扰。因此,针对存在的身体干扰问题,提出了基于空间属性特征的身体干扰识别算法。在对毫米波雷达接收信号进行预处理后,首先分别对一维距离像和二维距离角度谱提取一维潜在... 手势识别中,身体的移动容易被误判为手势动作,对手势识别造成干扰。因此,针对存在的身体干扰问题,提出了基于空间属性特征的身体干扰识别算法。在对毫米波雷达接收信号进行预处理后,首先分别对一维距离像和二维距离角度谱提取一维潜在目标和二维潜在目标,并对二维潜在目标进行连通域标记。然后,基于潜在目标及连通域提取出用于区分身体干扰和手势目标的空间属性特征。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进行身体干扰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区分身体干扰和手势目标,单帧预测下准确率为97.3%,多帧预测下准确率为9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手势识别 身体干扰 空间属性特征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数U变换的图像压缩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茜茜 蔡占川 +1 位作者 石武祯 尹文楠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4-134,共11页
整数变换方法因其较快的计算速度被国际图像和视频编码标准广泛采纳。现有基于连续正交函数系的整数变换方法不仅难以获得原始变换的准确整数形式,而且无法克服在非连续信号表达时出现的吉布斯震荡现象,降低了重构图像质量。为此,文中... 整数变换方法因其较快的计算速度被国际图像和视频编码标准广泛采纳。现有基于连续正交函数系的整数变换方法不仅难以获得原始变换的准确整数形式,而且无法克服在非连续信号表达时出现的吉布斯震荡现象,降低了重构图像质量。为此,文中提出了基于非连续正交U系统的整数变换算法及其图像压缩方法。首先,采用分段积分法和施密特正交化法计算出U系统的2维正交变换矩阵,提取行向量的缩放因子得到整数矩阵;接着,建立整数U矩阵的可逆正交变换方法,使用整数矩阵将离散图像信息的能量集中到少量数据集,同时将缩放因子与量化步骤合并以减轻计算负担;然后,采用矩阵分解法将整数U矩阵分解为稀疏矩阵的乘积,从而实现图像变换的快速计算;最后,设计基于整数U变换模块和逆变换模块的图像压缩方法,用于减轻图像存储和传输压力。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与其他相关方法相比,可以降低图像可逆变换的截断误差;在图像和视频压缩实验中,在相同的压缩率下文中方法获得的压缩图像质量更高,而且快速变换方法可以有效地节省运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压缩 整数变换 非连续正交U系统 吉布斯现象 快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低成本轻量级雷达的单比特复用阵列信号收发框架
17
作者 冯力方 黄磊 +3 位作者 周汉飞 李强 刘仕奇 张沛昌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9,共16页
面向低成本轻量级雷达的应用需求,该文提出了一种联合单比特采样量化和时分复用接收机的雷达信号收发框架。首先,通过介绍该框架的工作原理,阐述其在节省接收机数量方面的优势。从雷达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了单比特采样量化在该框架中的... 面向低成本轻量级雷达的应用需求,该文提出了一种联合单比特采样量化和时分复用接收机的雷达信号收发框架。首先,通过介绍该框架的工作原理,阐述其在节省接收机数量方面的优势。从雷达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了单比特采样量化在该框架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该框架可利用时间换空间,获得比经典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更好的探测性能。接着,推导了雷达测距、测速和测角公式,以及目标参数估计的克拉美罗界。在此基础上,验证了该框架的性能优势,同时也给出了其稳定工作的信噪比条件。最后,利用一种基于单比特二维多重信号分类的速度维配对算法,验证了该框架获取目标原理的正确性,以及性能分析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成本轻量级雷达 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 单比特采样 时分复用 雷达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式形变驱动变构软体机器人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海明 谢钧涛 +4 位作者 黄灿炜 吴迪森 欧阳佳妮 逄崇玉 郑立钒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2-611,共10页
当前软体机器人利用单类型执行器组合形成某种特定构型,无法通过改变构型适应可变环境.为提高软体机器人的环境适应能力,结合收缩和弯曲的双模式形变驱动机理,利用两种执行器构建多类型的可变构型软体机器人,借助正负压驱动控制系统,实... 当前软体机器人利用单类型执行器组合形成某种特定构型,无法通过改变构型适应可变环境.为提高软体机器人的环境适应能力,结合收缩和弯曲的双模式形变驱动机理,利用两种执行器构建多类型的可变构型软体机器人,借助正负压驱动控制系统,实现多种运动和操作功能.提出海绵基体结合束缚层的收缩形变和弯曲形变驱动方法,设计对立面束缚的收缩形变单元及对立面和底面共同束缚的弯曲形变单元.组合收缩形变单元和弯曲形变单元,构造仿尺蠖爬行软体机器人和手足复用软体机器人.提出结合负比例阀和电磁阀的正负压气动控制系统,输出负压驱动收缩形变、弯曲形变和吸盘吸附;输出正压控制形变单元的快速恢复,实现变构型软体机器人的驱动控制.抓取、爬行、爬坡、转向、转向直行和爬管实验结果表明,仿尺蠖爬行软体机器人能在23°斜坡上爬行,手足复用软体机器人能抓取1.2 kg物体,进而验证变构型软体机器人的环境适应和功能复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技术 软体机器人 气压驱动 变构型 仿尺蠖 手足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WF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结构相似性融合
19
作者 李威 田时舜 +1 位作者 刘广丽 邹文斌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0-287,共8页
为了解决常规滤波器组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领域中存在提取结构信息不充分和融合视觉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滑动窗口滤波器(Multi-scale Sliding Window Filter,M-SWF)图像融合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基于SWF的多尺度... 为了解决常规滤波器组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领域中存在提取结构信息不充分和融合视觉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滑动窗口滤波器(Multi-scale Sliding Window Filter,M-SWF)图像融合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基于SWF的多尺度图像分解方法实现对源图像的结构细节层和基础层提取;其次,采用L1范数融合规则(L1-Fusion,L1F)整合结构细节层,提取图像的结构信息;然后,利用一种图像能量贡献融合规则(Energy Attribute-Fusion,EAF)整合基础层,突出显著性目标;最后,融合图像通过叠加整合后的多尺度结构细节层和基础层得到。实验首先通过分析能量贡献系数,从主客观方面得到M-SWF域内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较为适宜的能量贡献系数;其次,在该取值下,本文提出的M-SWF融合模型与其他的融合方法相比,不仅提高了对源图像结构信息的提取能力,而且通过整合图像的能量属性,改善了融合效果不佳问题,有效地突出了显著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图像融合 滑动窗口滤波器 结构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云协同驱动的沉浸式Web3D
20
作者 许娅男 赵桂丹 +2 位作者 冯大权 施文哲 陆平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135,共13页
以浏览器为载体,Web3D凭借其天然的跨平台、易访问优势,在虚拟现实、3D建模与可视化等数字内容领域展现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研究如何构建多元、共享的沉浸式Web3D服务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应对网络环境动态变化、浏览器端渲染性能... 以浏览器为载体,Web3D凭借其天然的跨平台、易访问优势,在虚拟现实、3D建模与可视化等数字内容领域展现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研究如何构建多元、共享的沉浸式Web3D服务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应对网络环境动态变化、浏览器端渲染性能的限制及未来海量交互需求方面,如何确保无缝通信、计算和存储服务成为核心挑战。随着移动互联网、5G通信等前沿技术的推进以及边缘计算的兴起,Web3D服务模式正逐步从单一的终端或云端渲染方式过渡到边云协作方式,通过有效整合云端、边缘节点和终端用户资源来满足快速响应、数据速传、实时交互需求。围绕边云协同框架在沉浸式Web3D服务中的应用,探讨这一计算模式如何应对Web3D平台搭建中的复杂难题。首先,分析了面向Web3D应用场景的边云协同框架,以及边云协同在构建沉浸式Web3D服务平台时面临的关键挑战。其次,分别从资源调度、传输与加载策略、预缓存机制,以及模型轻量化的角度详细讨论了Web3D边云协同优化方案。最后,探讨了开放性研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3D 边云协同 沉浸式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