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多媒体数据的急剧增长,有效的跨模态检索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哈希有效的检索效率和低存储成本,其被广泛用于跨模态检索任务中.然而,这些基于深度学习的跨模态哈希检索方法大多数是利用图像网络和文本网...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多媒体数据的急剧增长,有效的跨模态检索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哈希有效的检索效率和低存储成本,其被广泛用于跨模态检索任务中.然而,这些基于深度学习的跨模态哈希检索方法大多数是利用图像网络和文本网络各自生成对应模态的哈希码,难以获得更加有效的哈希码,无法进一步减小不同模态数据之间的模态鸿沟.为了更好地提高跨模态哈希检索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知识的跨模态双重哈希(Cross-modal Dual Hashing based on Transfer Knowledge,CDHTK).CDHTK通过结合图像网络、知识迁移网络以及文本网络进行跨模态哈希检索任务.对于图像模态,CDHTK融合图像网络和知识迁移网络各自生成的哈希码,进而生成具有判别性的图像哈希码;对于文本模态,CDHTK融合文本网络和知识迁移网络各自生成的哈希码,从而生成有效的文本哈希码.CDHTK通过采用预测标签的交叉熵损失、生成哈希码的联合三元组量化损失以及迁移知识的差分损失来共同优化哈希码的生成过程,从而提高模型的检索效果,在2个常用的数据集(IAPR TC-12,MIR-Flickr 25K)上进行的实验验证了CDHTK的有效性,比当前最先进的跨模态哈希方法(Adaptive Label correlation based asymm Etric Cross-modal Hashing,ALECH)分别高出6.82%和5.13%.展开更多
为提高应用文编写效率,提出一种融合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与向量知识库(vector knowledge base)的应用文自动生成框架.根据目标应用场景,以人工编写的标准应用文为范本,构建结构化辅助生成文件,并建立相应类型应用文的...为提高应用文编写效率,提出一种融合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与向量知识库(vector knowledge base)的应用文自动生成框架.根据目标应用场景,以人工编写的标准应用文为范本,构建结构化辅助生成文件,并建立相应类型应用文的向量知识库.利用目标类型应用文的章节标题和用户输入的关键信息在知识库中进行检索,匹配相关文段;设置提示词引导LLM,以召回的参考文段及用户输入的提示信息为参考,使用末级标题作为分割标志,分章节生成应用文文本;最终按规定格式整合全文并输出完整的目标应用文.以应急预案为例,在同一评价标准下使用ChatGPT-4Turbo进行评测,自动生成的应急预案高度趋近于人工编写的质量,二者的文档质量相似度达95.87%.所提方法能够在算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突破字数限制,生成符合基本标准的长篇幅应用文,可供人工参考或直接使用,极大提高了编写人员的工作效率.展开更多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通信一体化(dual-function radarcommunication,DFRC)系统性能对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精度敏感的问题,构建了非完美CSI条件下的模数混合波束形成设...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通信一体化(dual-function radarcommunication,DFRC)系统性能对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精度敏感的问题,构建了非完美CSI条件下的模数混合波束形成设计模型,提出了一种鲁棒的混合波束形成器优化方法。利用CSI误差的先验统计信息,在满足通信中断概率约束的同时最小化雷达方向图加权均方误差,以得到期望的发射数字和模拟波束形成矩阵。所提出的非凸优化问题首先利用坎泰利(Cantelli)不等式进行近似处理,再利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求解。仿真实验对比了多种算法之间的性能差异,验证了所提出的MIMO-DFRC混合波束形成设计方法具有高效性和鲁棒性。展开更多
微处理器的发展越来越迅速,随着输出电容及其等效串联电阻ESR(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逐渐减少,微处理器电源数字控制的优势逐渐受到重视。这些数字多相Buck变换器需要足够的稳定性,故研究了数字恒定导通时间多相控制器。首先通...微处理器的发展越来越迅速,随着输出电容及其等效串联电阻ESR(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逐渐减少,微处理器电源数字控制的优势逐渐受到重视。这些数字多相Buck变换器需要足够的稳定性,故研究了数字恒定导通时间多相控制器。首先通过数字补偿斜坡(在1个开关周期内斜率固定的斜坡)、总电感电流信息、输出电容两端电荷变化来推导系统的稳定性条件。然后通过稳定性条件得到补偿斜坡斜率的要求,其中需要考虑模数转换器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采样延迟和电路传播延迟等因素的影响。针对多相的重叠和非重叠2种占空比进行分类分析可得出结论。通过SIMPLIS仿真,设计并调整最小补偿斜坡和实际的斜坡参数,得到仿真结果与推导的理论分析结果一致,说明了数字多相Buck变换器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展开更多
ICMPv6(Internet Control Management Protocol version 6)协议作为IPv6网络运行的基础支撑协议,是IPv6 DDoS(Distribute Denial of Service)攻击防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分析国内外ICMPv6 DDos攻击检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ICMPv6(Internet Control Management Protocol version 6)协议作为IPv6网络运行的基础支撑协议,是IPv6 DDoS(Distribute Denial of Service)攻击防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分析国内外ICMPv6 DDos攻击检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相结合的双重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基于信息熵的初步检测能有效识别出异常流量,再进一步基于改进的LSTM网络的深度检测对异常流量进行确认。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对ICMPv6 DDoS攻击的识别准确率能达到95%以上,与常用的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的准确率更高。同时,与只基于LSTM的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缩短了50%以上的检测时间,具有更好的性能。展开更多
文摘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多媒体数据的急剧增长,有效的跨模态检索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哈希有效的检索效率和低存储成本,其被广泛用于跨模态检索任务中.然而,这些基于深度学习的跨模态哈希检索方法大多数是利用图像网络和文本网络各自生成对应模态的哈希码,难以获得更加有效的哈希码,无法进一步减小不同模态数据之间的模态鸿沟.为了更好地提高跨模态哈希检索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知识的跨模态双重哈希(Cross-modal Dual Hashing based on Transfer Knowledge,CDHTK).CDHTK通过结合图像网络、知识迁移网络以及文本网络进行跨模态哈希检索任务.对于图像模态,CDHTK融合图像网络和知识迁移网络各自生成的哈希码,进而生成具有判别性的图像哈希码;对于文本模态,CDHTK融合文本网络和知识迁移网络各自生成的哈希码,从而生成有效的文本哈希码.CDHTK通过采用预测标签的交叉熵损失、生成哈希码的联合三元组量化损失以及迁移知识的差分损失来共同优化哈希码的生成过程,从而提高模型的检索效果,在2个常用的数据集(IAPR TC-12,MIR-Flickr 25K)上进行的实验验证了CDHTK的有效性,比当前最先进的跨模态哈希方法(Adaptive Label correlation based asymm Etric Cross-modal Hashing,ALECH)分别高出6.82%和5.13%.
文摘为提高应用文编写效率,提出一种融合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与向量知识库(vector knowledge base)的应用文自动生成框架.根据目标应用场景,以人工编写的标准应用文为范本,构建结构化辅助生成文件,并建立相应类型应用文的向量知识库.利用目标类型应用文的章节标题和用户输入的关键信息在知识库中进行检索,匹配相关文段;设置提示词引导LLM,以召回的参考文段及用户输入的提示信息为参考,使用末级标题作为分割标志,分章节生成应用文文本;最终按规定格式整合全文并输出完整的目标应用文.以应急预案为例,在同一评价标准下使用ChatGPT-4Turbo进行评测,自动生成的应急预案高度趋近于人工编写的质量,二者的文档质量相似度达95.87%.所提方法能够在算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突破字数限制,生成符合基本标准的长篇幅应用文,可供人工参考或直接使用,极大提高了编写人员的工作效率.
文摘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通信一体化(dual-function radarcommunication,DFRC)系统性能对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精度敏感的问题,构建了非完美CSI条件下的模数混合波束形成设计模型,提出了一种鲁棒的混合波束形成器优化方法。利用CSI误差的先验统计信息,在满足通信中断概率约束的同时最小化雷达方向图加权均方误差,以得到期望的发射数字和模拟波束形成矩阵。所提出的非凸优化问题首先利用坎泰利(Cantelli)不等式进行近似处理,再利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求解。仿真实验对比了多种算法之间的性能差异,验证了所提出的MIMO-DFRC混合波束形成设计方法具有高效性和鲁棒性。
文摘微处理器的发展越来越迅速,随着输出电容及其等效串联电阻ESR(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逐渐减少,微处理器电源数字控制的优势逐渐受到重视。这些数字多相Buck变换器需要足够的稳定性,故研究了数字恒定导通时间多相控制器。首先通过数字补偿斜坡(在1个开关周期内斜率固定的斜坡)、总电感电流信息、输出电容两端电荷变化来推导系统的稳定性条件。然后通过稳定性条件得到补偿斜坡斜率的要求,其中需要考虑模数转换器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采样延迟和电路传播延迟等因素的影响。针对多相的重叠和非重叠2种占空比进行分类分析可得出结论。通过SIMPLIS仿真,设计并调整最小补偿斜坡和实际的斜坡参数,得到仿真结果与推导的理论分析结果一致,说明了数字多相Buck变换器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
文摘ICMPv6(Internet Control Management Protocol version 6)协议作为IPv6网络运行的基础支撑协议,是IPv6 DDoS(Distribute Denial of Service)攻击防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分析国内外ICMPv6 DDos攻击检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相结合的双重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基于信息熵的初步检测能有效识别出异常流量,再进一步基于改进的LSTM网络的深度检测对异常流量进行确认。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对ICMPv6 DDoS攻击的识别准确率能达到95%以上,与常用的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的准确率更高。同时,与只基于LSTM的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缩短了50%以上的检测时间,具有更好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