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迷迭香抗氧化提取物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士德 余玉雯 +2 位作者 张建华 秦志宏 邢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5-99,共5页
本文以迷迭香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其中的抗氧化成分Rao,用碘量法检测了Rao对油脂(猪油、豆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Rao具有较强的抗油脂氧化性能。另外,用滤纸片法和平板培养法研究了Rao的抑菌作用,结果证明,Rao对常见致病菌... 本文以迷迭香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其中的抗氧化成分Rao,用碘量法检测了Rao对油脂(猪油、豆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Rao具有较强的抗油脂氧化性能。另外,用滤纸片法和平板培养法研究了Rao的抑菌作用,结果证明,Rao对常见致病菌(枯草芽孢杆菌、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杀)作用,对霉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抗氧化提取物 应用研究 抑菌作用 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与自然水体中细菌VIVIFORM状态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韩庆国 胡章立 +2 位作者 雷安平 宋立荣 刘永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细菌VIVIFORM状态是直接关系到自然水体水质评价和环境保护的生态现象 ,其形成机理相当复杂 ,但环境胁迫是主要诱因。通过人为改变湖水中的微囊藻毒素 (MC LR)水平 ,对水体中蓝藻毒素与细菌VIVIFORM状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细菌VIVIFORM状态是直接关系到自然水体水质评价和环境保护的生态现象 ,其形成机理相当复杂 ,但环境胁迫是主要诱因。通过人为改变湖水中的微囊藻毒素 (MC LR)水平 ,对水体中蓝藻毒素与细菌VIVIFORM状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较高的毒素水平对水体中细菌种群总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但能刺激VIVIFORM细菌转化成可培养状态 ,从而证实了自然水体中蓝藻毒素与水细菌VIVIFORM状态之间存在直接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相关性 微囊藻毒素 状态 改变 诱因 刺激 自然水体 水质评价 湖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过敏原的分离、鉴定与纯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序栎 袁小平 +1 位作者 刘志刚 吉坤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17,共3页
对牛奶过敏原进行分离、鉴定与纯化。通过SDS-PAGE电泳分离牛奶的蛋白质组份,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方法鉴定过敏原,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对牛奶过敏原进行初步纯化。结果表明,鲜牛奶粗提液SDS-PAGE显示蛋白条带有12条,奶粉粗提液S... 对牛奶过敏原进行分离、鉴定与纯化。通过SDS-PAGE电泳分离牛奶的蛋白质组份,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方法鉴定过敏原,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对牛奶过敏原进行初步纯化。结果表明,鲜牛奶粗提液SDS-PAGE显示蛋白条带有12条,奶粉粗提液SDS-PAGE显示出的蛋白条带与鲜牛奶的蛋白条带基本一致。鲜牛奶Western-Blotting显示14ku的阳性条带。离子交换层析可初步纯化出14ku的过敏原蛋白。本研究对牛奶过敏原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并初步纯化出牛奶的主要过敏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过敏原 SDS-PAGE 免疫印迹 离子交换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提取物对粉尘螨杀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静 吴海强 +2 位作者 刘志刚 张彩芬 艾梅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64-967,共4页
目的研究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不同溶剂提取组分对室内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的杀灭活性。方法肉桂粉碎后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为提取剂,分别用索氏提取法、浸渍法提取肉桂的不同有效组分;以作用浓度和作用时... 目的研究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不同溶剂提取组分对室内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的杀灭活性。方法肉桂粉碎后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为提取剂,分别用索氏提取法、浸渍法提取肉桂的不同有效组分;以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为变量,分别用直接接触法测试肉桂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提取组分对粉尘螨的杀灭活性,用熏蒸法测试肉桂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组份对粉尘螨的杀灭活性。结果直接接触法测试肉桂不同组分对粉尘螨杀灭活性的结果显示作用24h时肉桂石油醚提取组分和乙酸乙酯提取组分的LD50分别为4.64μg/cm2和1.44μg/cm2,甲醇提取组分对粉尘螨则不具有显著杀灭活性;从作用时间上看,石油醚组分作用时间最短,乙酸乙酯组分次之;熏蒸法测试结果显示肉桂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组分使用剂量为6.09μg/cm2和9.75μg/cm2时作用24h后对粉尘螨的致死率即达到100%。结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肉桂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组分对粉尘螨具有良好的杀灭活性,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且与作用方式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提取物 粉尘螨 杀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EK/HA生物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3
5
作者 倪卓 华文语 +3 位作者 王应 姜振华 梁翔禹 梁庆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4-77,共4页
在合成聚醚醚酮(PEEK)的基础上,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HA)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的PEEK/HA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对PEEK结晶动力学的影响。通过Kissinger法和Ozawa法分别计算出复合... 在合成聚醚醚酮(PEEK)的基础上,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HA)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的PEEK/HA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对PEEK结晶动力学的影响。通过Kissinger法和Ozawa法分别计算出复合材料结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在PEEK/HA复合材料中可起成核剂作用,能降低PEEK结晶活化能,在加入20%纳米羟基磷灰石时,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结晶活化能(ΔE)最低,结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纳米羟基磷灰石 差示扫描量热法 结晶动力学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野生苦瓜的部分形态特征、营养成分和染色体核型 被引量:6
6
作者 庄东红 宋娟娟 +3 位作者 叶君营 陈洁辉 邵舜梦 黄秀丽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39-42,共4页
研究了一种野生苦瓜的形态特征、营养成分及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与栽培品种相比,这种野生苦瓜的叶片、瓜果、种子均为小型,田间表现抗病、抗虫性强;经测定,其果肉的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接近或低于栽培品种,维生素C含量为1187.6mg/kg,... 研究了一种野生苦瓜的形态特征、营养成分及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与栽培品种相比,这种野生苦瓜的叶片、瓜果、种子均为小型,田间表现抗病、抗虫性强;经测定,其果肉的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接近或低于栽培品种,维生素C含量为1187.6mg/kg,高于栽培品种“早丰3号”(816.0mg/kg)。染色体数目为2n=2x=22,同于栽培品种。田间调查还发现,野生苦瓜能够与栽培苦瓜自然杂交结果,自然杂种的特征形态居于两亲本之间,耐寒性,抗病、抗虫性则与野生苦瓜亲本相同。这种野生苦瓜有望成为有利用价值的苦瓜亲本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苦瓜 染色体数目 形态特征 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屋尘螨变应原重组体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于琨瑛 杨慧 +2 位作者 刘玉琳 刘志刚 喻海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56-659,663,共5页
目的:建立屋尘螨哮喘动物模型,比较分别用屋尘螨粗浸液、重组Derp2(rDerp2)进行免疫治疗的疗效,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近交系清洁级BALB/c小鼠,腹膜内注射(i.p.)屋尘螨变应原粗浸液与Al(OH)3生理盐水的混悬液... 目的:建立屋尘螨哮喘动物模型,比较分别用屋尘螨粗浸液、重组Derp2(rDerp2)进行免疫治疗的疗效,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近交系清洁级BALB/c小鼠,腹膜内注射(i.p.)屋尘螨变应原粗浸液与Al(OH)3生理盐水的混悬液致敏小鼠,建立哮喘模型;治疗组在致敏后分别给予i.p.屋尘螨粗浸液、rDerp2溶液进行免疫治疗后,鼻腔滴入(i.n.)屋尘螨粗浸液予以激发;阴性对照组从致敏,阳性对照组在致敏后,均同步生理盐水处理。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实验动物血清中IgE、IgG1、IgG2a的水平,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与脾细胞培养后上清液(SCCS)中细胞因子IL-4、IFN-γ水平,计数BALF中细胞总数与分类细胞数,并制备肺组织病理切片以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添加铝佐剂的屋尘螨变应原致敏的小鼠在特异性变应原的连续激发下,肺组织产生明显的炎症反应,表现为BALF中细胞总数增加以及炎症细胞所占比例及绝对计数升高,且以分泌Th2型细胞因子如IL-4为主;血清IgE、IgG1水平升高;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到支气管、细支气管上皮下和小血管周围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气道上皮结构紊乱,有部分脱落,上皮下充血水肿明显,肺泡间质增厚,也可见到炎性细胞浸润。给予相应免疫治疗后,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减轻,表现为BALF中细胞总数减少,炎症细胞数减少,且其和SCCS中Th1型细胞因子如IFN-γ占主导;血清IgE、IgG1水平降低,IgG2a水平升高;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到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气道结果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本实验研究成功地建立了小鼠哮喘模型。分别用屋尘螨粗浸液及rDerp2进行免疫治疗均显示良好疗效,但前者比后者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屋尘螨 疫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点突变法确定人体CYP2A6和CYP2A13香豆素代谢的关键氨基酸 被引量:2
8
作者 何晓阳 孙莉 +1 位作者 SHEN Jian 洪钧言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人体主要尼古丁代谢酶CYP2A6和CYP2A13野生型及突变体酶蛋白对香豆素7-羥化反应的催化动力学特征,确定影响两者催化活性差异的关键氨基酸残基,提供建立评估人群尼古丁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吸烟行为及癌症易感性生物标记... 【目的】通过比较人体主要尼古丁代谢酶CYP2A6和CYP2A13野生型及突变体酶蛋白对香豆素7-羥化反应的催化动力学特征,确定影响两者催化活性差异的关键氨基酸残基,提供建立评估人群尼古丁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吸烟行为及癌症易感性生物标记的依据。【方法】运用定点突变和Sf9昆虫杆状病毒蛋白表达体系产生CYP2A6和CYP2A13在300,301以及369位点氨基酸互换的突变体蛋白质,测定系列香豆素浓度下的各个酶蛋白对香豆素7-羥化的催化反应活性,获得动力学参数并与野生型酶蛋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野生型CYP2A6相比较,其Ile300→Phe突变体催化效率(Kcat=Vmax/Km)显著下降而Gly301→Ala突变体催化效率显著上升(1.64和8.02相对于野生型3.56,P<0.01)。与之相对应,CYP2A13的Phe300→Ile突变体催化效率则明显上升而Ala301→Gly突变体催化效率显著下降(1.03和0.06相对于野生型的0.27,P<0.05)。这些酶催化特性的改变,主要是由于Vmax的改变所致。369位的氨基酸残基,无论是Ser还是Gly对CYP2A6或CYP2A13的香豆素7-羥化反应催化活性均无明显的影响。【结论】300和301位的氨基酸是影响CYP2A6及CYP2A13对香豆素7-羥化反应催化活性的关键残基,而369位氨基酸不影响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A6 CYP2A13 点突变 香豆素代谢 关键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r^(411)磷酸化p70^(S6k)的细胞免疫化学定位
9
作者 夏立新 刘志刚 吴子斌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6,共3页
培养NIH3T3细胞,结合免疫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对p70的S6激酶(p70^(S6K))及其第411位丝氨酸(Ser^(411))处于磷酸化状态的细胞定位进行研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发现p70^(S6K)存在于细胞的各个部分,而Ser^(411)磷酸化后的p70^(S6K... 培养NIH3T3细胞,结合免疫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对p70的S6激酶(p70^(S6K))及其第411位丝氨酸(Ser^(411))处于磷酸化状态的细胞定位进行研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发现p70^(S6K)存在于细胞的各个部分,而Ser^(411)磷酸化后的p70^(S6K)只存在细胞核内.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离,并利用抗磷酸化Ser^(411)的抗体进行免疫印迹分析,发现只有细胞核部分才出现免疫条带,说明Ser^(411)磷酸化后的p70^(S6K)特异性地存在于细胞核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70^S6k Ser^411磷酸化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常用灭鼠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国鹏 李卫伟 +1 位作者 邹波 郝学红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5年第7期42-44,共3页
鼠害是影响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山西省农田鼠害发生面积为100×104--130×104hm2。目前农区鼠害监测预警系统构建取得了极大进步,开发了鼠害监测数据系统;毒饵站投饵技术在全国得到了广泛应用,杀鼠剂抗性监测主要使... 鼠害是影响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山西省农田鼠害发生面积为100×104--130×104hm2。目前农区鼠害监测预警系统构建取得了极大进步,开发了鼠害监测数据系统;毒饵站投饵技术在全国得到了广泛应用,杀鼠剂抗性监测主要使用LEF检测法,鼠害的不育控制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炔雌醚和左炔诺孕酮得到了深入研究;TBS技术在国内许多省得到试验推广,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在农田应用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鼠害 防治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马雌酮对大鼠体外培养成骨细胞作用的研究
11
作者 韩庆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77-479,482,共4页
目的 探讨妊马雌酮对大鼠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作用效果及对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新生大鼠颅骨进行分离成骨细胞,并在含10%的胎牛血清DMEM中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加入高、低剂量妊马雌酮并与阴性组进行对照,用MTT法进行成骨细... 目的 探讨妊马雌酮对大鼠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作用效果及对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新生大鼠颅骨进行分离成骨细胞,并在含10%的胎牛血清DMEM中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加入高、低剂量妊马雌酮并与阴性组进行对照,用MTT法进行成骨细胞增殖和活性检测,用Westem免疫印迹检测蛋白激酶C、抗凋亡蛋白Bag-1表达。结果 在培养24 h后,妊马雌酮对培养成骨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培养到48 h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表现出一定的时间相关性。妊马雌酮能明显提高体外成骨细胞PKC的表达量和抗凋亡蛋白Bag-1的表达量。结论 妊马雌酮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并明显提高PKC和抗凋亡蛋白Bag-1的表达量是其防治骨质疏松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体外培养 增殖 雌酮 BAG-1 大鼠 抗凋亡蛋白 PKC 阴性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种子萌发和干燥耐受能力与蛋白质表达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邹希豪 李卫 莫蓓莘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1-13,共3页
以番茄品种太空1号为材料,研究了种子萌发及干燥耐受能力获得时间阶段及其与蛋白质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于授粉后29d才具有完全的萌发能力,种子干燥耐受能力获得的时间也为授粉后29 d左右;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对比,发现萌发和干燥... 以番茄品种太空1号为材料,研究了种子萌发及干燥耐受能力获得时间阶段及其与蛋白质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于授粉后29d才具有完全的萌发能力,种子干燥耐受能力获得的时间也为授粉后29 d左右;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对比,发现萌发和干燥耐受能力获得前后番茄种子的蛋白表达有明显差异,说明番茄种子萌发和干燥耐受能力的获得与蛋白质的特异表达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柿 种子 萌发 耐旱能力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