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建成区河流生态功能评价及修复策略——以深圳市大沙河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付贵萍 赵林 +3 位作者 武金发 胡章立 胡凯 董芸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2-380,共9页
随着城市化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河流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威胁.为评价城市建成区河流的生态功能现状,为后续生态修复与海绵城市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以深圳市大沙河为例,采用以水生生物为核心的指标评价法对水文、水质、生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持... 随着城市化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河流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威胁.为评价城市建成区河流的生态功能现状,为后续生态修复与海绵城市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以深圳市大沙河为例,采用以水生生物为核心的指标评价法对水文、水质、生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持4项功能的10个指标、14个指数进行具体评价,并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构建河段尺度下的河流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大沙河生态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沙河中游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具有较健全的生态功能,为Ⅱ级河段;上游和中上游区域为Ⅲ级,部分生态功能受到威胁;下游河口段为Ⅳ级河段,受人为影响严重.结合生态功能评价结果,对各河段提出了针对性的生态修复策略,并从污染物、生物物种管理、生态系统的调控及市民的科普教育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河流生态系统管理措施.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建成区河流的生态功能评价与生态修复及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生态学 城市河流 河流生态系统 生态调查 水生生物 生态功能评价 修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舰翼蓑海蛞蝓共附生细菌的分离和活性筛选
2
作者 张萌 吴昊 +5 位作者 徐琴雨 邓钦月 成超钒 谢俊奇 徐颖 张骏梁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5-674,共10页
目的探究海洋无脊椎动物军舰翼蓑海蛞蝓共附生细菌的多样性、新颖性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活性,为新型抗菌活性产物的发掘储备菌种资源。方法基于6种分离培养基,利用稀释涂布法对采集于中国南海的军舰翼蓑海蛞蝓进行共附生细菌的分离,纯化... 目的探究海洋无脊椎动物军舰翼蓑海蛞蝓共附生细菌的多样性、新颖性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活性,为新型抗菌活性产物的发掘储备菌种资源。方法基于6种分离培养基,利用稀释涂布法对采集于中国南海的军舰翼蓑海蛞蝓进行共附生细菌的分离,纯化后的菌株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比对16S rRNA序列进行菌株多样性和新颖性分析;以菌株新颖性和分类为选择依据,挑选了66株共附生细菌进行发酵和提取,对提取到的次级代谢产物粗提物开展抗菌、抗生物膜以及抗大型海洋污损生物的活性筛选。结果共分离鉴定出细菌729株,分布在7个纲、27个目、43个科、105个属。5株细菌对至少1株致病菌表现出抗菌活性;12株细菌对至少1株致病菌表现出抗生物膜活性;5株细菌对草苔虫幼虫的附着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3类生物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共21株共附生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菌、抗生物膜或抗草苔虫附着的活性。结论海洋无脊椎动物军舰翼蓑海蛞蝓的共附生细菌的多样性丰富,具有从中发现新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潜力,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无脊椎动物 共附生细菌 多样性 军舰翼蓑海蛞蝓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藻microRNAs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娄素琳 朱秀兰 +2 位作者 曾志勇 李辉 胡章立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1-333,共3页
小核糖核酸(microribonucleic acid,microRNA或miRNA)是一类内源性长约21~24个核苷酸碱基(nucleotide,nt)的非编码RNA,在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后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是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真核微藻,为探究... 小核糖核酸(microribonucleic acid,microRNA或miRNA)是一类内源性长约21~24个核苷酸碱基(nucleotide,nt)的非编码RNA,在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后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是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真核微藻,为探究其是否存在内源miRNA,构建了小RNA文库,通过Illumina HiSeq^(TM)2500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盐藻进行小RNA测序.测序共获得11 542 169条clean tags(3个盐藻文库clean tags数的平均值).比对Gnen Bank数据库、Rfam数据库及盐藻的参考基因组数据,筛选后的clean tags数据再比对miRBase数据库,3个盐藻生物学重复分别获得已知miRNA为42、41和44个.比对盐藻参考基因组及其miRNA前体发卡结构预测,3个重复分别获得盐藻新的miRNA为920、880和957个.预测所有miRNA的靶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发现靶基因在细胞代谢进程、分子功能的结合和催化活性方面较多.首次鉴定了杜氏盐藻中具有miRNA的存在,对揭示miRNA这一调控机制广泛存在于单细胞真核绿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 高通量测序 杜氏盐藻 小核糖核酸 Β-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UV-B光受体GmUVR8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罗秋兰 王潮岗 胡章立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2-196,共5页
UV-B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降低大豆的产量,但能够促进大豆类黄酮化合物合成,提高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分析了大豆UV-B光受体UVR8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特性。结果显示,大豆中存在4个GmUVR8蛋白质,均为亲水... UV-B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降低大豆的产量,但能够促进大豆类黄酮化合物合成,提高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分析了大豆UV-B光受体UVR8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特性。结果显示,大豆中存在4个GmUVR8蛋白质,均为亲水性蛋白质,位于细胞核中,尽管它们在大小上存在差异,但是都包含多个保守的RCC1结构域,形成了完整或不完整的七叶β-折叠的结构,与拟南芥的折叠方式极为相似。大豆基因组中这4个GmUVR8编码基因长度不一,分别位于4条染色体上,含有相同的外显子数,具有相同的编码方式。同源序列比对显示GmUVR8c与拟南芥最为相似,而聚类分析显示GmUVR8具有一定特异性。本研究为后期系统分析大豆UV-B光形态建成分子机制和GmUVR8基因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紫外光B UVR8光受体 结构域 进化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茵衣藻CrDRBs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娄素琳 林鑫 +2 位作者 黄思敏 李辉 胡章立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3-528,共6页
双链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结合蛋白(double-stranded RNA-binding protein,DRB)是一类含有双链RNA结合结构域(dsRBD)的蛋白,在小核糖核酸(micro ribonucleic acid,microRNA或miRNA)的生物合成和作用方式选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双链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结合蛋白(double-stranded RNA-binding protein,DRB)是一类含有双链RNA结合结构域(dsRBD)的蛋白,在小核糖核酸(micro ribonucleic acid,microRNA或miRNA)的生物合成和作用方式选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获得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C. reinhardtii)中所有CrDRBs的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蛋白质功能结构域Pfam数据库中下载了dsRBD结构域模块,使用HMMER软件基于dsRBD检索C. reinhardtii全基因组序列,获得C. reinhardtii中4个含dsRBD结构域的CrDRB蛋白相关信息.抽提C. reinhardtii总RNA,反转录获得其cDNA,设计相应引物克隆获得其完整的基因ORF序列.设计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以actin基因为内参,分析C. reinhardtii各CrDRBs基因的相对表达.同源比对分析C. reinhardtii各CrDRBs蛋白的dsRBD序列.通过Phyre2软件在线预测其dsRBD的高级结构.将莱茵衣藻CrDRBs的dsRBD与拟南芥的5个DRB成员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初步探讨分析莱茵衣藻CrDRBs各成员的的进化保守性.本研究共获得了4个莱茵衣藻双链RNA结合蛋白,均具有典型的dsRBD结构域,含有3个保守氨基酸.相比已报道的DUS16,其他3个CrDRBs的CDS序列较长,基因表达较高(除CrDRB2外).本研究为下一步揭示莱茵衣藻CrDRB在miRNA调控途径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莱茵衣藻 微小RNA 双链RNA结合蛋白 基因克隆 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红树林来源放线菌的抗菌活性物质
6
作者 张骏梁 史蔷 +2 位作者 吴昊 张萌 徐颖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8-366,共9页
红树林沉积物微生物资源丰富,是新型天然产物以及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为获得具有新颖结构的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以活性为导向对红树林来源菌株进行筛选,对表现出抗细菌、生物膜和真菌活性的GP3T5(Streptomyces sp.)菌株的次... 红树林沉积物微生物资源丰富,是新型天然产物以及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为获得具有新颖结构的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以活性为导向对红树林来源菌株进行筛选,对表现出抗细菌、生物膜和真菌活性的GP3T5(Streptomyces sp.)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通过萃取、C18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菌株发酵液中分离出3种化合物,分别记为化合物1、2和3.利用高分辨电喷雾质谱、核磁共振波谱和紫外光谱等技术,鉴定化合物1、2和3依次为pyrisulfoxin A、collismycin A和echinomycin A.对化合物1、2和3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3种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和抗生物膜活性.其中,化合物3的抗菌活性最好,对食源性病原菌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对单增李斯特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均为0.06μg/mL.化合物1、2和3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最小生物膜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32、16和1μg/mL.化合物2和3具有良好的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化合物2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10μg/mL,化合物3的IC50≤1μg/mL.以上红树林来源菌株GP3T5的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挖掘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生物活性物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红树林放线菌 链霉菌 次级代谢产物 抗菌 抗生物膜 抗食源性细菌 抗植物致病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lpaat和gpd1基因工程藻的快速筛选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潮岗 李逸 胡章立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40,共8页
根据莱茵衣藻密码子偏好性对源于油菜的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lpaat)和酵母的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gpd1)进行优化,获得适合莱茵衣藻表达的c-lpaat和c-gpd1基因,将其连接到p H124质粒中,构建相应的衣藻表达载体.通过珠磨法进行... 根据莱茵衣藻密码子偏好性对源于油菜的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lpaat)和酵母的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gpd1)进行优化,获得适合莱茵衣藻表达的c-lpaat和c-gpd1基因,将其连接到p H124质粒中,构建相应的衣藻表达载体.通过珠磨法进行遗传转化,经Zeomycin抗性筛选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验证,获得导入c-lpaat和c-gpd1的转基因藻.利用半定量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技术筛选高效表达c-lpaat和c-gpd1的转基因藻,目的基因的转录水平分别提高了56.38%和75.95%,其藻细胞的脂肪酸含量也得到相应增加,与基因表达情况一致.证明莱茵衣藻可以有效表达外源高等植物的基因,利用半定量RT-PCR可以快速筛选出潜在的高油脂含量转基因工程藻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转基因藻 莱茵衣藻 lpaat基因 gpd1基因 三酰甘油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铲形杰氏涡虫(单肠目,达氏科)新纪录的形态学描述及其分子系统学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吕 蔡慧 +2 位作者 鲍思全 周靖 汪安泰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74,共10页
本文对分布于广东省深圳市侨城湿地(113°58'E,22°31'N)咸淡水的一种单肠目Rhabdocoel涡虫进行了形态、发育及18S r DNA与28S r DNA分子系统学的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此涡虫为达氏科Dalyelliidae铲形杰氏涡虫Gieyszto... 本文对分布于广东省深圳市侨城湿地(113°58'E,22°31'N)咸淡水的一种单肠目Rhabdocoel涡虫进行了形态、发育及18S r DNA与28S r DNA分子系统学的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此涡虫为达氏科Dalyelliidae铲形杰氏涡虫Gieysztoria knipovici Beklemischev,1953,为中国新纪录种。该物种模式标本分布于欧洲黑海近岸。本研究详细描述了其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特征,首次发现该涡虫精巢超长,前端达咽部,后端至腹侧,呈长条形(该属涡虫2个精巢呈球形或椭圆形,位于肠后腹侧);除了骨质阴茎之外还具有可再生的骨质阴茎鞘。阴茎鞘位于骨质阴茎外侧,半包裹骨质阴茎,呈长条形骨质结构。交配后的个体常在交配囊内发现阴茎鞘1~5个。鉴于该物种特殊的形态学特征,其分类地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杆体纲 单肠目 铲形杰氏涡虫 形态学 分子系统发生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涡虫新纪录科微口涡虫属一新种(大口虫目,微口虫科)及其分子系统学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林逸涛 庄洁怡 +2 位作者 陈龙 钟林宏 汪安泰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1-449,共9页
本文报道中国涡虫新纪录科,中国微口涡虫,新种Microstomum sinensis n.sp.。标本采自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码头海边。该新种具有横裂殖和有性生殖个体。所有个体均具雄性生殖器官,其交配刺骨质,整体呈钩状,全长60~75μm,基部呈漏... 本文报道中国涡虫新纪录科,中国微口涡虫,新种Microstomum sinensis n.sp.。标本采自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码头海边。该新种具有横裂殖和有性生殖个体。所有个体均具雄性生殖器官,其交配刺骨质,整体呈钩状,全长60~75μm,基部呈漏斗状,从基部到末端刺管直径逐渐缩小。交配刺后1/3弯曲位于基部所在平面之外,弯曲程度接近半圆,末端开口呈尖叶状。另对其16S r DNA和28S r DNA进行了分子系统学分析,确定了其分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虫目 微口虫科 微口涡虫属 新种 形态学 分子系统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氮胁迫对固氮蓝藻鱼腥藻PCC7120 DNA甲基化修饰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浪 郭青青 +3 位作者 刘烨蓉 胡章立 王江新 雷安平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1-486,共6页
为研究缺氮胁迫对固氮蓝藻DNA甲基化的影响,本研究以固氮蓝藻鱼腥藻Anabaena sp.PCC7120为试验材料,比较了正常藻丝、缺氮藻丝和异形胞的DNA甲基化修饰。DNA甲基化修饰与细胞分化、基因组印记等多种重要生物学过程有关。在高等植物和非... 为研究缺氮胁迫对固氮蓝藻DNA甲基化的影响,本研究以固氮蓝藻鱼腥藻Anabaena sp.PCC7120为试验材料,比较了正常藻丝、缺氮藻丝和异形胞的DNA甲基化修饰。DNA甲基化修饰与细胞分化、基因组印记等多种重要生物学过程有关。在高等植物和非固氮蓝藻中,缺氮胁迫可以改变DNA甲基化修饰模式。DNA甲基化修饰也存在于固氮蓝藻细胞中。然而,固氮蓝藻可以通过固定空气中的氮来缓解缺氮压力,缺氮胁迫是否能改变固氮蓝藻的DNA甲基化修饰模式尚不清楚。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可以在单碱基水平分析基因组范围内所有胞嘧啶的甲基化修饰模式。利用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对正常培养的藻丝、缺氮72h的藻丝和异形胞的胞嘧啶甲基化进行了测序,分别获得6.25,8.38,7.11Gb的干净数据。在正常培养的藻丝、缺氮72h的藻丝和异形胞中,甲基化胞嘧啶位点占所有胞嘧啶位点的比例分别为1.06%,1.05%和1.05%,甲基化胞嘧啶位点的平均甲基化水平分别为0.61%,0.54%和0.54%。基于胞嘧啶甲基化修饰模式对这3个样品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样品间的相关系数在0.976~0.983之间。这些结果说明正常培养的藻丝、缺氮72h的藻丝和异形胞的DNA甲基化修饰模式相似,缺氮胁迫不能引起固氮蓝藻DNA甲基化模式的改变。本结果为固氮蓝藻和非固氮蓝藻采用不同的表观修饰来应对缺氮胁迫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蓝藻 异形胞 缺氮胁迫 DNA甲基化 鱼腥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茵衣藻APC/C复合物基因家族及CrCDC 20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秋兰 王潮岗 胡章立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178,共7页
为揭示莱茵衣藻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提高微藻生物量,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莱茵衣藻参与细胞周期控制的末期促进复合物(anaphase-promoting complex/cyclosome,APC/C)基因家族的性质进行系统分析,包括基因结构、蛋白质特性和进化树分析等... 为揭示莱茵衣藻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提高微藻生物量,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莱茵衣藻参与细胞周期控制的末期促进复合物(anaphase-promoting complex/cyclosome,APC/C)基因家族的性质进行系统分析,包括基因结构、蛋白质特性和进化树分析等.结果显示,莱茵衣藻包含13个APC/C复合物编码基因,在13号染色体存在一个基因簇.除了激活因子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0(cell division cycle 20,CDC20)和CDC20同系蛋白1(CDC20 homolog 1,CDH1)相对保守外,莱茵衣藻APC/C复合物的其他亚基与高等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保守性很低.此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RT-q PCR)分析了莱茵衣藻Cr CDC20基因在缺氮或缺硫下表达谱,发现Cr CDC20基因在缺硫下上调表达,在缺氮下下调表达,说明Cr CDC20参与莱茵衣藻的营养缺乏胁迫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分子生物学 生物柴油 细胞周期 E3泛素连接酶 进化树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u蛋白寡聚体与阿尔茨海默病 被引量:7
12
作者 姚炫豹 谭秋龙 肖时锋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3-498,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AD主要两个病理特征是tau蛋白组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和β淀粉样蛋白组成的Aβ斑块。Tau蛋白是目前研究AD机制和防治药物的一个重要靶点。Tau蛋白的寡聚体形式被认为是最具神...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AD主要两个病理特征是tau蛋白组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和β淀粉样蛋白组成的Aβ斑块。Tau蛋白是目前研究AD机制和防治药物的一个重要靶点。Tau蛋白的寡聚体形式被认为是最具神经毒性的,并且其能在神经元之间传播,诱导胞内的正常tau蛋白聚集。本综述结合近年来的文献报道,对tau寡聚体的制备手段、形成机理、神经毒性、传播机制以及治疗前景等方面做了系统总结和讨论,为人们深入认识tau寡聚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TAU蛋白 寡聚体 神经毒性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藻遗传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邵青 蒋永光 +2 位作者 雷安平 胡章立 王江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5-662,共8页
裸藻(Euglena),又称为眼虫,是具有植物和动物双重特性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其细胞核具有间核性质,叶绿体起源于二次共生,具有不稳定性,在胁迫条件下易丢失。因此,裸藻是研究生物进化和叶绿体内共生的理想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裸... 裸藻(Euglena),又称为眼虫,是具有植物和动物双重特性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其细胞核具有间核性质,叶绿体起源于二次共生,具有不稳定性,在胁迫条件下易丢失。因此,裸藻是研究生物进化和叶绿体内共生的理想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裸藻细胞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能够积累很高含量的副淀粉和蜡酯,既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保健食品,也是生产生物能源的优质原材料。目前,关于裸藻基因功能的研究主要是采用生理生化的方法,缺少有效的遗传操作技术,裸藻基因工程改造的研究进展十分缓慢,文章对裸藻遗传转化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综述,以期为裸藻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和生物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藻 叶绿体 基因组 遗传转化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生红球藻转录因子Whirly1的获得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纹甫 黄丹琼 +1 位作者 胡群菊 王潮岗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48-256,共9页
Whirly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进程和逆境胁迫耐受,对其功能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雨生红球藻响应胁迫的机制。因此,先根据雨生红球藻192.80转录组测序数据,分离克隆到一个Whirly转录因子序列,并对其结构及表达进行... Whirly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进程和逆境胁迫耐受,对其功能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雨生红球藻响应胁迫的机制。因此,先根据雨生红球藻192.80转录组测序数据,分离克隆到一个Whirly转录因子序列,并对其结构及表达进行分析。该转录因子的cDNA序列为924 bp,基因组序列为2556 bp,由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命名为HpWhirly1。HpWhirly1预测由244个氨基酸组成,拥有Whirly转录因子的保守结构域。HpWhirly1在醋酸钠和水杨酸胁迫早期表达上调,在强光-醋酸钠联合胁迫和缺氮胁迫条件下表达下调,表明其在雨生红球藻受到胁迫时发挥一定的作用。以上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Whirly转录因子的功能及其在雨生红球藻响应胁迫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 Whirly 转录因子 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carcininPm3的表达及其无标签多肽的获得
15
作者 李国强 周亮 +1 位作者 李安国 王潮岗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6,共8页
crustin是对虾中重要的抗菌肽,本研究获得的carcinin Pm3属于斑节对虾crustin家族,是一种新型抗菌肽,成熟肽含有92个氨基酸,与其他对虾抗菌肽的同源性小于45%.根据其氨基酸序列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的密码子偏好性设计ca... crustin是对虾中重要的抗菌肽,本研究获得的carcinin Pm3属于斑节对虾crustin家族,是一种新型抗菌肽,成熟肽含有92个氨基酸,与其他对虾抗菌肽的同源性小于45%.根据其氨基酸序列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的密码子偏好性设计carcinin Pm3的基因序列,将carcinin Pm3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SmartI-SUMO上,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SmartI-SUMO-carcinin Pm3,再转化至原核表达菌株E.coli BL21(DE3)中,通过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诱导SUMOcarcinin Pm3的融合表达,进一步优化其表达条件,获得表达量大、可溶性高的重组蛋白.通过亲和层析纯化得到重组蛋白,蛋白的质量浓度达到195μg/m L.利用SUMO酶去除SUMO融合标签,获得没有外源标签的carcinin Pm3抗菌肽,可用于蛋白功能分析、抗体制备等研究.研究结果为carcinin Pm3功能的分析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斑节对虾 抗菌肽 crustin家族 carcininPm3基因 原核表达 重组蛋白 亲和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库台涡虫属一新种(单肠目,斯库台科)及其分子系统学分析
16
作者 陈龙 冯伟涛 +2 位作者 林逸涛 卢素雅 汪安泰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81,86,共9页
本研究报道单肠目Rhabdocoela斯库台科Scutariellidae斯库台涡虫属Scutariella新种:中国斯库台涡虫,新种Scutariella sinensis sp.nov.,对其进行了形态学、分子系统学等研究。新种的主要鉴别特征:(1)二支卵黄腺在背部两侧沿肠管分布,在... 本研究报道单肠目Rhabdocoela斯库台科Scutariellidae斯库台涡虫属Scutariella新种:中国斯库台涡虫,新种Scutariella sinensis sp.nov.,对其进行了形态学、分子系统学等研究。新种的主要鉴别特征:(1)二支卵黄腺在背部两侧沿肠管分布,在近肠后部愈合,整体呈"U"型;(2)生殖孔位于肠前端腹侧;(3)咽腺丰富,位于咽肠交界处的两侧;(4)精巢、卵巢位于肠道前1/3腹侧。新种的18S rDNA和28S rDNA分子系统发生研究首次提供了切头类斯库台科的分子数据,确定切头亚目Temnocephalida的分类地位及该亚目与吸虫类的进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虫 单肠目 斯库台科 斯库台涡虫属 新种 形态学 分类学 分子系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红树林来源稀有放线菌的鉴定和抑菌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17
作者 张骏梁 张诗玲 +3 位作者 吴佳慧 许姗姗 梁锦有 徐颖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1-107,共7页
对分离自香港米埔红树林放线菌XY-R10进行鉴定并研究其抑菌活性。采用R2A和ISP-2培养基分离和纯化菌株。通过PCR扩增和测序获得菌株16S rRNA序列,利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结合形态学分析,初步鉴定该菌可能为拟孢囊菌属的Kibdelospora... 对分离自香港米埔红树林放线菌XY-R10进行鉴定并研究其抑菌活性。采用R2A和ISP-2培养基分离和纯化菌株。通过PCR扩增和测序获得菌株16S rRNA序列,利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结合形态学分析,初步鉴定该菌可能为拟孢囊菌属的Kibdelosporangium phytohabitans。通过纸片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研究发酵粗提物的抑菌活性,发现其具有广谱抗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初步分离发现粗提物中可能存在多个活性成分,结合液相-串联高分辨质谱分析,鉴定出活性成分Maipomycin A,它对表皮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副溶血弧菌有抑菌活性。该文为挖掘红树林微生物资源、抗菌药物的开发,以及食品工业寻找新的抑菌防腐物质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微生物 稀有放线菌 拟孢囊菌属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