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光纤压力传感器的设计理论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学金 张百钢 +1 位作者 姚建铨 胡巨广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33-135,共3页
设计了一种用于流体压力的反射式光纤压力传感器。利用高反射率的弹性膜片作为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反射镜 ,由光纤光强分布理论出发 ,通过理论计算 ,分别给出了膜片直径、光纤芯径、光纤端面到膜片的初始距离与灵敏度的关系 ,为传感器设计... 设计了一种用于流体压力的反射式光纤压力传感器。利用高反射率的弹性膜片作为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反射镜 ,由光纤光强分布理论出发 ,通过理论计算 ,分别给出了膜片直径、光纤芯径、光纤端面到膜片的初始距离与灵敏度的关系 ,为传感器设计最佳参数选择提供了参考。文中指出 ,传感器中光纤可以选用 2 0 0 μm左右大芯径光纤 ,膜片直径可以选 2~ 3mm ,光纤端面与膜片初始距离可选 2mm左右。在此情况下 ,传感器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较好的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压力传感器 流体压力 反射率 光强分布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膜的光学特性尺寸效应及最小连续膜厚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范平 邵建达 +2 位作者 易葵 齐红基 范正修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42-1546,共5页
采用离子束溅射在K9玻璃基底上沉积了不同厚度的Cu膜,利用Lambda-900分光光度计,测量了波长为310nm到1300nm范围内Cu膜的反射率和透射率.选定波长为310、350、400、430、550、632、800、1200nm时对薄膜的反射率、透射率和吸收率随膜厚... 采用离子束溅射在K9玻璃基底上沉积了不同厚度的Cu膜,利用Lambda-900分光光度计,测量了波长为310nm到1300nm范围内Cu膜的反射率和透射率.选定波长为310、350、400、430、550、632、800、1200nm时对薄膜的反射率、透射率和吸收率随膜厚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同时,对Cu膜的光学常量也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Cu膜的光学特性都有明显的尺寸效应.将波长为550nm时的反射率和透射率随Cu膜厚度变化关系的交点对应厚度作为特征厚度,该厚度可认为是金属Cu膜生长从不连续膜进入连续膜的最小连续膜厚.根据这一特征判据,离子束溅射沉积Cu膜样品的最小连续膜厚为33nm.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了膜厚在特征厚度附近时Cu膜的表面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物理学 光学特性 尺寸效应 CU膜 最小连续膜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分压下电子束蒸发氧化锆薄膜的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东平 邵淑英 +3 位作者 黄建兵 占美琼 范正修 邵建达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40,52,共5页
在不同的氧分压下用电子束热蒸发的方法制备了氧化锆薄膜。用扫描探针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分光光度计分别对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微结构和透射谱等特性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薄膜沉积中氧分压与薄膜性质及微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当氧分压... 在不同的氧分压下用电子束热蒸发的方法制备了氧化锆薄膜。用扫描探针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分光光度计分别对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微结构和透射谱等特性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薄膜沉积中氧分压与薄膜性质及微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当氧分压由3.0×10-3Pa升高到11×10-3Pa,薄膜的表面粗糙度由3.012nm降低到1.562nm,而薄膜的折射率由2.06降低到2.01。此外,X射线的衍射还发现,薄膜是以四方相为主多相共存的,随着氧分压的增加,特征衍射峰强度逐渐减弱,最后完全变成非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薄膜 氧分压 表面迁移率 薄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统计光学方法分析位相畸变光束的倍频转换 被引量:2
4
作者 高艳霞 范滇元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77-680,共4页
主要介绍了一种对位相畸变光倍频的描述方法 ,具体从统计光学观点出发 ,针对高斯型随机位相畸变 ,在薄晶体近似下 ,分析位相畸变光束的倍频转换过程 ,给出了基波、倍频波随位相畸变特征量变化的理论模型和数值计算结果。
关键词 位相畸变 倍频转换 统计光学方法 可调谐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增益低噪声L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学金 王衍勇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10,共3页
针对L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增益低、噪声大的缺点,提出了L 波段双级级联双程放大的放大器结构,并对优化设计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中前级和后级所用的铒纤长度分别为6.5m 和32.5m,泵浦功率分别为130mW 和119mW。在小信号功率(-30... 针对L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增益低、噪声大的缺点,提出了L 波段双级级联双程放大的放大器结构,并对优化设计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中前级和后级所用的铒纤长度分别为6.5m 和32.5m,泵浦功率分别为130mW 和119mW。在小信号功率(-30dBm)输入条件下、1568~1602nm 波长范围内,放大器输出增益都大于38.84dB 同时增益平坦度优于2.04dB。其噪声指数在整个L 波段都小于5.29dB(1590nm 处噪声指数仅为3.95dB)。实验结果表明此放大器不仅完全满足预放级放大器高增益、低噪声的要求,而且具有成本低、泵浦效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FA L波段噪声指数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压缩N S方程对气体粘性流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龙康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1999年第4期15-18,共4页
气体定常粘性流在理论上和工程上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般NS方程求精确解很困难. 不可压缩NS方程在若干情况下( 如在等截面管道) 已获得精确解. 但不可压缩NS方程是否适用于气体粘性流, 适用条件又是什么, 这是长... 气体定常粘性流在理论上和工程上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般NS方程求精确解很困难. 不可压缩NS方程在若干情况下( 如在等截面管道) 已获得精确解. 但不可压缩NS方程是否适用于气体粘性流, 适用条件又是什么, 这是长期未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一般NS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出发, 对最有实际意义的等截面管道情况, 证明气体定常粘性流并未被压缩, 不可压缩NS方程是适用的. 对气体径向辐射粘性流, 给出了同样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方程 定常粘性流 不可压缩性 气体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灶安全控制装置的电路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学金 《现代电子技术》 2004年第14期9-10,14,共3页
通过在燃气灶的输气管接入一个由多波段定时模块和熄火保护模块控制的电磁阀来进一步增加燃气灶的安全性。文中给出了装置结构和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实用电路。在电路中多路定时和熄火自动保护功能的设置 ,较好地解决了燃气灶所存在的安全... 通过在燃气灶的输气管接入一个由多波段定时模块和熄火保护模块控制的电磁阀来进一步增加燃气灶的安全性。文中给出了装置结构和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实用电路。在电路中多路定时和熄火自动保护功能的设置 ,较好地解决了燃气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灶 定时器 安全装王 电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磁性双层膜中的自旋波界面模
8
作者 阎俊虎 陈龙康 奚定平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1998年第4期1-7,共7页
利用界面重标度方法,求解了周期性边界条件下铁磁性双层模系统自旋波量子本征问题,得到了自旋波精确解,给出并讨论了自旋波界面模与完全局域模.
关键词 层间耦合 自旋波界面模 铁磁性双层膜 多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激励铜离子激光器的功率消耗
9
作者 黄建军 吕宽洲 刘正之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9-302,327,共5页
通过对射频激励激光器放电电压、电流以及相位的精确测量,基于射频放电等离子体等效电路,得出等离子体总电阻(包括等离子体总电阻和鞘层电阻分量),经非线性最小平方拟合分别得到等离子体电阻和鞘层电阻,进而定量地得到等离子体和鞘层功... 通过对射频激励激光器放电电压、电流以及相位的精确测量,基于射频放电等离子体等效电路,得出等离子体总电阻(包括等离子体总电阻和鞘层电阻分量),经非线性最小平方拟合分别得到等离子体电阻和鞘层电阻,进而定量地得到等离子体和鞘层功率消耗,鞘层电压以及鞘层厚度随放电电流变化的关系,借此可以诊断出射频放电处于α或γ放电。研究表明在中等气压氦气中随着气体压强的增加和电流的增加,气体的放电模式将从α放电为主转向γ放电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放电 铜离子激光器 阻抗测量 功率消耗 鞘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