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钐钴永磁功能合金膜的电沉积制备及磁学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龚晓钟 汤皎宁 +2 位作者 李均钦 钱雪梅 雷虹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0-756,共7页
在尿素-NaBr-KBr-甲酰胺体系中电沉积制备稀土-铁系金属(Sm-Co)合金,研究沉积液中主盐浓度配比、电流密度等工艺参数对沉积膜的形貌及合金含量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金属Sm-Co合金沉积膜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金属Sm-Co合金沉积膜较... 在尿素-NaBr-KBr-甲酰胺体系中电沉积制备稀土-铁系金属(Sm-Co)合金,研究沉积液中主盐浓度配比、电流密度等工艺参数对沉积膜的形貌及合金含量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金属Sm-Co合金沉积膜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金属Sm-Co合金沉积膜较平整均匀,呈现银灰色;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稀土金属Sm-Co合金为SmCo5六方晶体;特征X射线谱(EDS)证明沉积膜由金属Sm、金属Co和极少量的O、C组成,单质Sm的含量(质量分数)为29.07%,单质Co含量为63.51%;Sm与Co的摩尔比约为1:5;经Ar离子对样品表面层溅射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定结果进一步证明,沉积层为单质Sm和单质Co。并研究了Sm-Co合金的磁学性能,如矫顽力、磁矩及最大磁能积。用聚乙烯醇保护膜涂附可以防止稀土合金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稀土元素 合金 非水体系 电沉积 磁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制备金属钴纳米晶棒及其表征 被引量:6
2
作者 龚晓钟 汤皎宁 +1 位作者 李均钦 高继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91-1294,共4页
采用微波加热在乙二醇的碱性溶液中用硼氢化钠还原醋酸钴制备了金属Co纳米微粒,并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Co纳米微粒的表面进行修饰,得到六方晶型的金属Co纳米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光散射仪观测纳米Co粒子的形貌、粒径及分布,确... 采用微波加热在乙二醇的碱性溶液中用硼氢化钠还原醋酸钴制备了金属Co纳米微粒,并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Co纳米微粒的表面进行修饰,得到六方晶型的金属Co纳米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光散射仪观测纳米Co粒子的形貌、粒径及分布,确认金属Co纳米晶为直径约20 nm、长度约100 nm的棒状。在正己烷中基本无团聚,呈现单分散,形态均一,粒径分布窄。采用XPS考察产物的表面价态,证明金属Co纳米晶是以零价态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法 纳米晶棒 表面活性剂 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微珠复合镀层的腐蚀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汤皎宁 杨钦鹏 +1 位作者 谷坤明 高继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9-41,共3页
用电厂副产品空心微珠和金属复合,以提高金属镀层的耐磨损性和抗腐蚀性。利用电沉积技术,在A3钢片上制备了含有微米级空心微珠粒子的镍基复合镀层。研究复合镀层的硬度、耐磨性、抗腐蚀性以及镀层的结构与空心微珠粒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用电厂副产品空心微珠和金属复合,以提高金属镀层的耐磨损性和抗腐蚀性。利用电沉积技术,在A3钢片上制备了含有微米级空心微珠粒子的镍基复合镀层。研究复合镀层的硬度、耐磨性、抗腐蚀性以及镀层的结构与空心微珠粒度的关系。结果表明:Ni基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比纯镍镀层高出100~180HV,且Ni复合镀层显微硬度随空心微珠粒度增大而增大,最大可以达到523.0HV;Ni复合镀层在陶瓷球下的耐磨性比纯镍镀层提高50%,而在钢球下的耐磨性则比纯镍镀层提高95%;抗腐蚀性提高7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复合镀层 空心微珠复合镀层 腐蚀摩擦学性能 耐磨损性 抗腐蚀性 电沉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硅酸盐矿物晶体结构的多体性组装模式与构筑原理 被引量:7
4
作者 彭同江 孙红娟 刘福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129,共9页
将层状硅酸盐矿物晶体结构中属性不同的二维结构单元体看成是不同的结晶学模块,研究了一般层状硅酸盐矿物和间层矿物的多体性组装模式和构筑原理。结果表明,不同二维结构单元体(包括硅氧四面体片、八面体片、层间域(物))的构筑基本符合... 将层状硅酸盐矿物晶体结构中属性不同的二维结构单元体看成是不同的结晶学模块,研究了一般层状硅酸盐矿物和间层矿物的多体性组装模式和构筑原理。结果表明,不同二维结构单元体(包括硅氧四面体片、八面体片、层间域(物))的构筑基本符合球体紧密堆积原理,紧密堆积层平行{0001};四面体片与八面体片构筑TO和TOT结构层时采取多种机制消除二者在二维尺寸上的差异;两种模式的结构层与不同类型的层间物(域)组装形成六种组装模式的晶层;并通过二维结构单元体的组合规律的分析,计算出可能存在的28种TOT型间层结构,它们分属于6种间层结构多体性组装模式;间层结构中,结构层对于八面体片是不对称的,并在属性上表现出极性特征;间层矿物的晶层类型可用6种多体性组装模式加以表达。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的多体性分析与组装模式的研究,对于矿物晶体化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硅酸盐 间层结构 结构层 晶层 多体性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在联氨还原法制备金属Co纳米微粒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龚晓钟 汤皎宁 +1 位作者 李均钦 高继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32-835,共4页
采用次亚磷酸钠为辅助还原剂,联氨为主还原剂,在微波辐射下还原钴盐制备六方结构o纳米粒子.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散射仪观察并测定纳米Co粒子的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确认Co纳米粒子为类球形,粒径为10~15nm.在正己烷中存在软团聚,... 采用次亚磷酸钠为辅助还原剂,联氨为主还原剂,在微波辐射下还原钴盐制备六方结构o纳米粒子.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散射仪观察并测定纳米Co粒子的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确认Co纳米粒子为类球形,粒径为10~15nm.在正己烷中存在软团聚,团聚体平均尺寸约30nm.采用XPS考察产物的表面价态,证明金属Co纳米晶是以零价态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联氨 微波辐射 次亚磷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离子注入法合成CN_x膜的化学键表征 被引量:3
6
作者 曹培江 朱德亮 +1 位作者 马晓翠 潘跃武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8-330,354,共4页
采用N离子注入金刚石膜和热解石墨方法合成了CNx膜,用Raman光谱和XPS谱对合成薄膜中C、N的化学键合状态进行了研究。通过与Raman光谱的比较,我们对合成样品XPS谱中N1s的化学键合状态作出如下归属:≈400.0 eV属于sp2C-N键;≈398.5 eV则属... 采用N离子注入金刚石膜和热解石墨方法合成了CNx膜,用Raman光谱和XPS谱对合成薄膜中C、N的化学键合状态进行了研究。通过与Raman光谱的比较,我们对合成样品XPS谱中N1s的化学键合状态作出如下归属:≈400.0 eV属于sp2C-N键;≈398.5 eV则属于sp3C-N键。结果显示:碳原子、氮原子间的化学键合状态,明显地依赖于衬底材料及注入N离子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注入 金刚石 化学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硼、碳纳米管复合镀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钦鹏 汤皎宁 谷坤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4-96,101,共4页
用化学复合镀的方法,把碳纳米管作为第二相加入到化学镀镍、硼镀液中得到复合镀层;改变还原剂二甲胺硼烷在镀液中的相对浓度,得到各种镀层表面成分;利用摩擦磨损实验机、电化学综合测试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 用化学复合镀的方法,把碳纳米管作为第二相加入到化学镀镍、硼镀液中得到复合镀层;改变还原剂二甲胺硼烷在镀液中的相对浓度,得到各种镀层表面成分;利用摩擦磨损实验机、电化学综合测试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耐腐蚀性能、表面形貌特性。结果表明:通过化学复合镀的方法得到镍、硼和碳纳米管复合镀层,其平均厚度为7~8μm;随着二甲胺硼烷在镀液中的相对浓度增加,镀层的摩擦因数减小,磨损量和腐蚀电流也减小,说明随着二甲胺硼烷在镀液中浓度的增加,其耐磨性和抗腐蚀性逐渐提高;复合镀层中主要含有N i,C,O 3种元素,其中N i以单质的形态出现,B以N i2B化合物的形态出现,元素C以碳纳米管形式沉积在镍硼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镀层 碳纳米管 摩擦磨损 腐蚀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t合金纳米有序阵列的制备及磁学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苏轶坤 汤皎宁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9-183,共5页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氧化铝模板中制备了50 nm的CoPt合金纳米线的高度有序阵列.纳米线结构和磁学特性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振动样品磁力计测试.结果表明,CoPt合金纳米线以fcc结构存在.当外加磁场与纳...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氧化铝模板中制备了50 nm的CoPt合金纳米线的高度有序阵列.纳米线结构和磁学特性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振动样品磁力计测试.结果表明,CoPt合金纳米线以fcc结构存在.当外加磁场与纳米线线轴平行时,测得的矫顽力为192 kA/m,剩磁比为0.75;当外加磁场与纳米线线轴垂直时,所测得的矫顽力仅为48 kA/m,剩磁比为0.25.表明纳米线阵列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纳米线的易轴方向为其线轴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模板 CoPt合金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