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碳复合材料表面纳米HAp/壳聚糖生物复合涂层的制备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颖华 曹丽云 +1 位作者 黄剑锋 曾燮榕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84,共4页
以声化学法合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HAp)为起始原料,以异丙醇作为分散介质,采用水热电泳沉积法在经壳聚糖(CS)溶液改性后的碳/碳复合材料(C/C)表面沉积纳米HAp/CS生物复合涂层。重点研究了水热条件下沉积电压对复合涂层的晶相组成、形貌... 以声化学法合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HAp)为起始原料,以异丙醇作为分散介质,采用水热电泳沉积法在经壳聚糖(CS)溶液改性后的碳/碳复合材料(C/C)表面沉积纳米HAp/CS生物复合涂层。重点研究了水热条件下沉积电压对复合涂层的晶相组成、形貌和结构的影响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所制备的涂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沉积电压的升高,涂层更加致密和均匀;同时水热环境有利于纳米HAp晶粒的生长,制备出的HAp/CS复合涂层不需要后续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电泳沉积法 纳米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碳/碳复合材料 生物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硼含量对C/C复合材料SiC涂层结构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史小红 李贺军 +1 位作者 曾燮榕 邹继兆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0-102,118,共4页
为了改善涂层和C/C复合材料之间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的问题,提高涂层在高温下保护C/C复合材料的能力,以氧化硼为添加剂制备了具有楔状结构的C/C复合材料S iC抗氧化涂层,研究了摩尔百分含量分别为0%、2%、5%和10%的氧化硼对S iC涂层组织、... 为了改善涂层和C/C复合材料之间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的问题,提高涂层在高温下保护C/C复合材料的能力,以氧化硼为添加剂制备了具有楔状结构的C/C复合材料S iC抗氧化涂层,研究了摩尔百分含量分别为0%、2%、5%和10%的氧化硼对S iC涂层组织、结构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SEM、XRD及抗氧化实验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氧化硼含量的增加,S iC涂层的厚度和致密度依次增加;涂层中的氧化硼可促使涂层物料充分渗入C/C复合材料基体内;1 500℃空气介质氧化试验结果显示,涂层中氧化硼含量为2%的C/C复合材料在氧化5 h后增重0.32%,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涂层 抗氧化 氧化硼 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温度对碳/碳复合材料表面HAp/壳聚糖生物复合涂层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颖华 黄剑锋 +1 位作者 曹丽云 曾燮榕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9-213,共5页
以声化学法合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HAp)为起始原料,以异丙醇作为分散介质,采用水热电泳沉积法在经壳聚糖(CS)溶液改性后的碳/碳复合材料(C/C)表面沉积HAp/CS生物复合涂层。重点研究水热温度对复合涂层晶相、形貌的影响及涂层的沉积动力... 以声化学法合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HAp)为起始原料,以异丙醇作为分散介质,采用水热电泳沉积法在经壳聚糖(CS)溶液改性后的碳/碳复合材料(C/C)表面沉积HAp/CS生物复合涂层。重点研究水热温度对复合涂层晶相、形貌的影响及涂层的沉积动力学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制备的涂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水热温度的升高,涂层表面由微晶疏松结合的多孔结构向紧密结合的多孔结构转变,涂层的内聚力增强;涂层的沉积速率随水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涂层的沉积活化能为43.58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电泳沉积 水热温度 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碳/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积比SiC_p/6013Al复合材料反应熔渗制备与热学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谢盛辉 陈康华 +2 位作者 曾燮榕 刘红卫 汤皎宁 《有色金属》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7-30,共4页
采用反应熔渗法在低压力下制备高体积比SiCp/Al复合材料 ,并研究其热学性能。临界熔渗压力与SiC颗粒尺寸及反应程度有关。Al熔体在无压或低压力下能渗入SiC预成形坯 ,制备出组织均匀的高体积比SiCp/Al复合材料 ,SiC颗粒体积分数约 5 0 ... 采用反应熔渗法在低压力下制备高体积比SiCp/Al复合材料 ,并研究其热学性能。临界熔渗压力与SiC颗粒尺寸及反应程度有关。Al熔体在无压或低压力下能渗入SiC预成形坯 ,制备出组织均匀的高体积比SiCp/Al复合材料 ,SiC颗粒体积分数约 5 0 %。界面反应对SiCp/Al复合材料的CTE的影响很小 ,但会降低SiC/Al的界面传热系数 ,影响材料的导热性能。降低熔渗温度和缩短保温时间可缓减界面反应程度 ,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 ,CTE在 10× 10 - 6 /K以下 ,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达到 164(W·m- 1 ·K-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体积比 SiCp/6013A1 复合材料 反应熔渗 热学性能 制备 热膨胀系数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弯疲劳加载对2D-C/C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晓辉 卢锦花 +3 位作者 李克智 张守阳 杨茜 曾燮榕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5-669,共5页
研究了2D-C/C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性能以及疲劳加载条件对其热膨胀性能的影响规律,分别进行了应力水平为70%、90%及循环周次为104、5×104、1×105和1.5×105次的弯-弯疲劳试验,并随后测试其热膨胀性能。结果表明,疲劳加载并... 研究了2D-C/C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性能以及疲劳加载条件对其热膨胀性能的影响规律,分别进行了应力水平为70%、90%及循环周次为104、5×104、1×105和1.5×105次的弯-弯疲劳试验,并随后测试其热膨胀性能。结果表明,疲劳加载并没有改变其热膨胀性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变化规律,但对比不同疲劳加载条件下2D-C/C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性能,可发现疲劳加载后试样的热膨胀性能随着应力水平和循环周次的增大有降低趋势。经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疲劳加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疲劳损伤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C C复合材料 物理热膨胀系数 工程热膨胀系数 疲劳加载 疲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制备AZO/Ag/AZO透明导电膜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贾芳 乔学亮 +2 位作者 陈建国 李世涛 王国锋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8-41,共4页
选择ZnO2与Al2O3质量比为97:3的靶材为溅射源,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室温下在玻璃基底上沉积AZO/Ag/AZO薄膜,讨论了氧流量变化对薄膜透光率、方阻及表面形貌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氧流量变化会导致薄膜沉积厚度的变化,氧流量... 选择ZnO2与Al2O3质量比为97:3的靶材为溅射源,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室温下在玻璃基底上沉积AZO/Ag/AZO薄膜,讨论了氧流量变化对薄膜透光率、方阻及表面形貌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氧流量变化会导致薄膜沉积厚度的变化,氧流量为4时薄膜沉积速率最快。沉积AZO时充入氧气会使整个膜系的透光率不随Ag层增厚明显降低,并且会使膜系的方阻降低。在最优氧流量为4L/min(标准状态下,下同)上下各沉积59nm的AZO与氧流量为0时沉积33nm银层相匹配的复合膜在可见光区(包括基底)的透光率达到90%,方阻为2.5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AZO/Ag/AZO 透光导电膜 透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微乳法制备二甲醚燃烧催化剂LaMAl_(11)O_(19-δ)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余倩 张绮旎 +5 位作者 戈早川 王苑娜 黄应敏 马泽贤 李永峰 余林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9-92,共4页
在正庚烷、曲拉通、正辛醇和水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反相微乳体系中制备了六铝酸盐LaMAl11O19-δ(M=Ni、Cu、Co、Mn和Fe),并采用XRD对该催化剂的晶相进行分析,考察不同焙烧时间和引入不同金属离子对催化剂晶相结构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 在正庚烷、曲拉通、正辛醇和水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反相微乳体系中制备了六铝酸盐LaMAl11O19-δ(M=Ni、Cu、Co、Mn和Fe),并采用XRD对该催化剂的晶相进行分析,考察不同焙烧时间和引入不同金属离子对催化剂晶相结构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a作为镜面离子的六铝酸盐催化剂LaMAl11O19-δ的最佳焙烧条件是1050℃焙烧4h,Mn和Fe作为活性组分掺入的六铝酸盐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进一步考察催化剂LaMAl11O19-δ对二甲醚催化燃烧反应。结果表明,催化剂LaMAl11O19-δ产生了催化活性,使二甲醚起燃温度和完全燃烧转化温度均比没加催化剂时降低,起燃温度为170℃,430℃时有90%的燃烧转化率。研究还对反相微乳液的回收利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回收的反相微乳液中制备的催化剂依然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燃烧 六铝酸盐 反相微乳法 二甲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纳米ZnO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8
作者 黄开金 闫里 谢长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13,26,共8页
对水热法制备零维、一维、二维和三维纳米ZnO的制备工艺、生长机制和性能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原料种类、水热温度、水热时间、表面活性剂类型、基板类型等因素严重影响纳米ZnO的形貌和生长机制,进而影响其光学性能、催化性能、气敏性能... 对水热法制备零维、一维、二维和三维纳米ZnO的制备工艺、生长机制和性能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原料种类、水热温度、水热时间、表面活性剂类型、基板类型等因素严重影响纳米ZnO的形貌和生长机制,进而影响其光学性能、催化性能、气敏性能、场发射性能和介电性能等。对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 水热法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水热辅助电沉积法制备Bi_2S_3薄膜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艳 黄剑锋 +3 位作者 朱辉 曹丽云 薛小霜 曾燮榕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77-981,共5页
采用微波水热辅助电沉积法在ITO导电玻璃表面制备了形貌均匀具有纳米棒、纳米板状结构的Bi2S3薄膜。利用XRD、XPS、场发射扫描显微镜(FESEM)、TEM和UV-Vis-NearIR对薄膜的结构、形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微波水热辅助电沉积... 采用微波水热辅助电沉积法在ITO导电玻璃表面制备了形貌均匀具有纳米棒、纳米板状结构的Bi2S3薄膜。利用XRD、XPS、场发射扫描显微镜(FESEM)、TEM和UV-Vis-NearIR对薄膜的结构、形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微波水热辅助电沉积法制备的Bi2S3薄膜具有良好的结晶性能;随着微波水热温度的提高,所制备Bi2S3薄膜的结晶性能先增强后降低,合适的温度是130℃。与电沉积法制得薄膜相比,采用微波水热辅助电沉积法制得Bi2S3薄膜的禁带宽度由1.44eV增加到1.84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S3 薄膜 电沉积 微波水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u-TiO_2在亲水涂料中的耐老化和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俊旋 徐游 +1 位作者 曾伟华 汤皎宁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5,共4页
通过光催化还原的方法制备了纳米铜基二氧化钛(Cu-TiO2)抗菌剂。使用浸涂方法将素铝箔基片涂敷上含1.4%抗菌剂的面漆抗菌涂层。对抗菌涂层进行加速老化处理,采用接触角仪、金相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抗菌实验等测定涂层老化前后的接触角... 通过光催化还原的方法制备了纳米铜基二氧化钛(Cu-TiO2)抗菌剂。使用浸涂方法将素铝箔基片涂敷上含1.4%抗菌剂的面漆抗菌涂层。对抗菌涂层进行加速老化处理,采用接触角仪、金相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抗菌实验等测定涂层老化前后的接触角、表面形貌以及抗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含1.4%抗菌剂的抗菌涂层具有优秀的杀菌性能、亲水性能和耐老化性能。老化之前抗菌率达99.9%以上,老化处理后,涂层表面无明显变化,平均抗菌率达到95%以上,同时亲水角保持小于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亲水涂料 老化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浓度对电沉积法制备ZnS:Cu光学薄膜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辉 黄剑锋 +3 位作者 曹丽云 曾燮榕 熊信柏 吴建鹏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81-684,共4页
采用阴极恒电压法在ITO(In2O3-SnO2)导电玻璃表面制备了ZnS∶Cu薄膜,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光致发光谱仪(PL)研究了掺杂浓度对ZnS∶Cu薄膜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Cu2+的质量掺杂浓度... 采用阴极恒电压法在ITO(In2O3-SnO2)导电玻璃表面制备了ZnS∶Cu薄膜,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光致发光谱仪(PL)研究了掺杂浓度对ZnS∶Cu薄膜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Cu2+的质量掺杂浓度在0.4%以内,并不会改变ZnS薄膜的物相组成,而且会使薄膜的结晶程度有所提高。研究还发现,在pH=4.0,沉积电压为2 V,掺杂浓度为0.3%的条件下,所制得的ZnS∶Cu薄膜光致发光光谱峰值最大,亮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Cu薄膜 电沉积 掺杂浓度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法制备Bi_2S_3薄膜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艳 黄剑锋 +3 位作者 曹丽云 曾燮榕 熊信柏 吴建鹏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6-919,933,共5页
采用阴极恒电压法在ITO导电玻璃表面沉积了Bi2S3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制备的薄膜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H值、沉积时间、沉积液浓度等工艺因素对薄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沉积制备Bi2S3薄膜的过程中,合适的Bi3+与S2... 采用阴极恒电压法在ITO导电玻璃表面沉积了Bi2S3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制备的薄膜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H值、沉积时间、沉积液浓度等工艺因素对薄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沉积制备Bi2S3薄膜的过程中,合适的Bi3+与S2O32-的浓度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在电沉积溶液pH=6.5,沉积时间为20 min,沉积电压为1 V,加入柠檬酸三钠作络合剂的情况下,得到沿(240)晶面生长良好的Bi2S3薄膜,薄膜组成均匀致密;增加沉积溶液pH值,薄膜的结晶程度逐渐提高,红外透过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S3薄膜 电沉积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含量对铁基非晶合金降解偶氮染料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广强 谢盛辉 +1 位作者 曾燮榕 钱海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31-135,共5页
利用真空甩带法成功制备了4种不同铁含量的非晶合金条带,并通过高能球磨法得到零价铁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仪等表征非晶粉末的结构、粒径及表面形貌。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表征不同铁含量的非晶粉末对甲基... 利用真空甩带法成功制备了4种不同铁含量的非晶合金条带,并通过高能球磨法得到零价铁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仪等表征非晶粉末的结构、粒径及表面形貌。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表征不同铁含量的非晶粉末对甲基橙的降解效率。结果表明,Fe_(70)Si_(10)B_(20)、Fe_(75)Si_(10)B_(15)、Fe_(78)Si_9B_(13)具有完全的非晶态结构,而Fe_(84)Si_6B_(10)出现部分晶化。4种粉末具有类似的表面形貌,粒径均在26~30μm之间。铁含量最少的Fe_(70)Si_(10)B_(20)合金最高的降解效率,半衰期为11.2 min,而铁含量最高的Fe_(84)Si_6B_(10)合金对甲基橙的降解效果最差,半衰期为27.7 min,两者效率相差约1.5倍。非晶合金的结构及非金属元素的含量对降解效率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非晶合金 降解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禁带Mg_xZn_(1-x)O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14
作者 盛国浩 贾芳 +3 位作者 朱德亮 曹培江 吕有明 马晓翠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329-332,共4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通过ZnO陶瓷靶和Mg金属靶在石英衬底上制备了MgxZn1-xO薄膜。研究了Mg原子含量对MgxZn1-xO薄膜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XRD测试结果表明,MgxZn1-xO薄膜在(0002)方向有明显的c轴择优取向。随着Mg原子含量的提高,薄膜由六... 采用磁控溅射法,通过ZnO陶瓷靶和Mg金属靶在石英衬底上制备了MgxZn1-xO薄膜。研究了Mg原子含量对MgxZn1-xO薄膜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XRD测试结果表明,MgxZn1-xO薄膜在(0002)方向有明显的c轴择优取向。随着Mg原子含量的提高,薄膜由六角单相转化为六角相和立方相的混合相。MgxZn1-xO合金薄膜的透射谱表明,薄膜的透射率略有下降,但在可见光区域的平均透射率仍大于85%,吸收边逐渐蓝移,最短的吸收边为283nm。能隙宽度图表明,MgxZn1-xO薄膜的能隙宽度从3.36eV增加到4.27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xZn1-xO薄膜 X射线衍射 透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