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价格差异变化及地区分布演变研究
1
作者 牛奔 李平平 柴语鹃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8-545,共8页
目的:纵向分析多批次全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价格差异及区域分布情况,旨在揭示其演变情况,并为政策的实施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比值和极差纵向衡量不同批次之间药品价格差异,分类探究药品价格差异原因,随后通过国家产品虚拟... 目的:纵向分析多批次全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价格差异及区域分布情况,旨在揭示其演变情况,并为政策的实施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比值和极差纵向衡量不同批次之间药品价格差异,分类探究药品价格差异原因,随后通过国家产品虚拟法对药品在不同区域的价格分布进行比较,分析变化趋势。结果:在价格方面,大部分同种药品单位可比价比值小于1.8、极差低于5元,小部分药品比值大于4.0、极差高于30元;随着集采批次的推进,比值低于1.8的药品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比值处于1.8~3.0区间的药品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极差低于5元的药品比例在第五批时比例骤降,之后略微上升并保持较为稳定趋势;极差大于50元的药品均为注射剂类型。在地区分布方面,华东地区购买力平价指数最低,西南地区指数最高;省市水平上,广东地区指数最低,西藏地区指数最高。结论:比值趋势变化主要是由于“单位申报价降幅≥50.00%”这一中选规则,极差趋势变化主要是由于注射剂比例增多以及规则调整;地域价格差异主要受地区中选规则影响,并与我国药品产业集群发展的地域性有关。随着药品集采工作向技术复杂性更高、评价体系更为复杂的品类发展,相关部门应更加注重优化新剂型的集采规则,平衡降价与药企生存空间,并关注地域间药品价格的公平合理性。药企也应积极创新,降低注射剂成本,制定更为合理的报价以适应集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价格差异 价格区域分布 国家产品虚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