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汽车决策中的驾驶行为语义解析关键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国法 陈耀昱 +3 位作者 吕辰 陶达 曹东璞 成波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91-412,共22页
实现对驾驶行为语义的精准解析是进一步提升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化水平的核心技术之一。该文总结了驾驶行为研究的体系架构;回顾了驾驶行为语义解析发展的4个阶段,包括跟驰及换道模型建立、驾驶模式离线辨识、驾驶模式及意图在线监测、基... 实现对驾驶行为语义的精准解析是进一步提升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化水平的核心技术之一。该文总结了驾驶行为研究的体系架构;回顾了驾驶行为语义解析发展的4个阶段,包括跟驰及换道模型建立、驾驶模式离线辨识、驾驶模式及意图在线监测、基于无监督学习的语义解析;介绍了4项驾驶行为语义解析关键技术(驾驶模式辨识及预测、驾驶行为智能决策、驾驶风格辨识、驾驶行为语义分割)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可应用于智能汽车技术研发的语义解析学习算法,包括Bayes网络、隐Markov模型、深度神经网络、强化学习等;讨论了驾驶行为语义解析技术在智能驾驶中驾驶辅助、智能决策、路径规划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智能汽车 驾驶行为 语义解析 学习算法 拟人化决策 驾驶辅助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车切入工况下前撞预警系统的驾驶人依赖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国法 赖伟鉴 +2 位作者 廖源 王文军 成波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1期36-43,共8页
为提升邻车切入工况下的行车安全,基于驾驶模拟实验平台,研究了驾驶人对前撞预警系统的依赖特性评价方法以改进预警系统的设计。以预警时机(即碰时间TTC)为研究变量,采集了12名驾驶人的实验数据,以制动依赖指数、次任务评分为2项客观指... 为提升邻车切入工况下的行车安全,基于驾驶模拟实验平台,研究了驾驶人对前撞预警系统的依赖特性评价方法以改进预警系统的设计。以预警时机(即碰时间TTC)为研究变量,采集了12名驾驶人的实验数据,以制动依赖指数、次任务评分为2项客观指标,以危险度评分、信任度评分为2项主观指标,建立了评价体系模型,实现了对驾驶人系统依赖程度的量化评价。设计了L9(34)正交实验,建立了依赖特性评价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预警时机(TTC)对依赖特性的影响最为显著:过晚的预警时机(TTC=2.4 s)降低系统的有效性;过早的预警时机(TTC=1.2 s)易导致驾驶人对系统过度依赖。因而,适度推迟预警时机(TTC=1.8 s)可以抑制依赖性的产生,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安全 前撞预警系统 驾驶行为 依赖性 预警时机 邻车切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对跳下和突然变向的生物力学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江键鑫 胡新尧 曲行达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5-300,共6页
目的:通过受控实验的方法,揭示疲劳对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因素的影响机理。方法:32名男性受试者参与本次实验。其中,16名受试者在疲劳条件下完成跳下及突然变向实验任务,另外16名受试者在非疲劳条件下完成相同的实验任务。实验考察的因... 目的:通过受控实验的方法,揭示疲劳对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因素的影响机理。方法:32名男性受试者参与本次实验。其中,16名受试者在疲劳条件下完成跳下及突然变向实验任务,另外16名受试者在非疲劳条件下完成相同的实验任务。实验考察的因变量包括在落地初始、双腿支撑和单腿支撑等关键时间点上的下肢关节运动学指标和动力学指标。结果:在疲劳条件下,受试者在落地初始阶段的支撑腿膝屈曲角和膝旋内力矩均比非疲劳条件下明显增大;而在双腿支撑阶段,膝屈曲角峰值、膝内旋角峰值和膝旋内力矩峰值均比非疲劳条件下明显增大;最后在单腿支撑阶段,膝屈曲角峰值和膝屈曲力矩峰值均比非疲劳条件下明显增大。结论:在疲劳条件下,受试者执行跳下实验任务时,通过增加落地时的支撑腿膝屈曲角来减小地面冲击,降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风险;但是支撑腿膝旋转角的增大会抵消这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前交叉韧带损伤 跳下和突然变向 膝关节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