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干部管理容错机制有效运作:“有限责任”制度安排的解释
1
作者
段哲哲
《湖湘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5,共14页
在各地容错政策文本密集出台的情境下,当前学界对新时代以来容错机制执行效果存在争议。为检验容错政策和容错机制的实际效果,回应当前各界对容错机制运行效果的质疑,本文使用DID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运用“制度—行动者”的互动关系,构...
在各地容错政策文本密集出台的情境下,当前学界对新时代以来容错机制执行效果存在争议。为检验容错政策和容错机制的实际效果,回应当前各界对容错机制运行效果的质疑,本文使用DID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运用“制度—行动者”的互动关系,构建“制度认知—制度信任—制度执行—制度结果”分析框架。通过H市X区的事例,证明容错正面清单制度对于干部担当作为偏好有显著激励效果,容错机制激发了干部担当作为、改革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研究证明,“眼见”层面的制度执行和制度结果对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效应较为明显,而“耳听”层面制度认知和制度信任对干部担当作为的行为偏好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错机制
正面清单
激励机制
担当作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解释性何以影响基层公务员的算法决策采纳偏好
被引量:
1
2
作者
段哲哲
焦嘉欣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98,M0005,共22页
以算法技术为辅助工具浸入公共部门决策已变得无处不在,人工智能渗透公共治理过程的新一代治理模式成为未来公共部门数字转型的重要方向。然而,当前算法系统“黑箱”属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带来算法治理的“信任赤字”与“问责缺失”...
以算法技术为辅助工具浸入公共部门决策已变得无处不在,人工智能渗透公共治理过程的新一代治理模式成为未来公共部门数字转型的重要方向。然而,当前算法系统“黑箱”属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带来算法治理的“信任赤字”与“问责缺失”等问题。研究从可解释的人工智能(Explaina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XAI)逻辑出发,通过一项2(解释来源:规则vs数据)×2(解释内容:程序vs结果)的调查实验,在税务部门应用算法决策系统的场景中,探索不同类型XAI对传统官僚采用算法决策建议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可解释的算法系统可以促进基层公务员对算法决策的采纳偏好,其中数据驱动的程序解释型算法系统或数据驱动的结果解释型算法系统,相较无解释组,均会促进基层公务员对算法决策的采纳偏好;数据驱动的XAI比规则驱动的XAI更能促进传统官僚对算法决策的采纳偏好;数据驱动结果可解释性算法系统能够增强传统官僚对于算法系统的公平感知和技术信任,从而更偏好采纳算法决策。这些发现表明,不仅要发展算法官僚的技术能力,也要建构传统官僚能够理解的算法系统,探索人机良性互动模式,才能推动算法系统在公共部门的顺利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决策
可解释性
人工智能
人机互动
算法官僚
基层公务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部管理容错机制有效运作:“有限责任”制度安排的解释
1
作者
段哲哲
机构
深圳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
深圳大学
全球特大型城市治理
研究院
深圳大学
廉政
研究院
深圳大学新质生产力研究院
出处
《湖湘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5,共14页
基金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少数基层干部‘空忙’现象及矫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CZZ036)。
文摘
在各地容错政策文本密集出台的情境下,当前学界对新时代以来容错机制执行效果存在争议。为检验容错政策和容错机制的实际效果,回应当前各界对容错机制运行效果的质疑,本文使用DID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运用“制度—行动者”的互动关系,构建“制度认知—制度信任—制度执行—制度结果”分析框架。通过H市X区的事例,证明容错正面清单制度对于干部担当作为偏好有显著激励效果,容错机制激发了干部担当作为、改革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研究证明,“眼见”层面的制度执行和制度结果对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效应较为明显,而“耳听”层面制度认知和制度信任对干部担当作为的行为偏好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容错机制
正面清单
激励机制
担当作为
分类号
D26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解释性何以影响基层公务员的算法决策采纳偏好
被引量:
1
2
作者
段哲哲
焦嘉欣
机构
深圳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廉政
研究院
、全球特大型城市治理
研究院
深圳大学新质生产力研究院
广东省习近平
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研究
中心
深圳大学
基地
深圳大学
传播学院
出处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98,M0005,共2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少数基层干部‘空忙’现象及矫治机制研究”(21CZZ03)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哲学社会科学)“新时代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探索与长效机制研究”(2023WTSCX076)
深圳大学2024年研究生自主创新成果培育项目“公共部门算法应用的基层公务员接受度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研究”(868-000002020293)。
文摘
以算法技术为辅助工具浸入公共部门决策已变得无处不在,人工智能渗透公共治理过程的新一代治理模式成为未来公共部门数字转型的重要方向。然而,当前算法系统“黑箱”属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带来算法治理的“信任赤字”与“问责缺失”等问题。研究从可解释的人工智能(Explaina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XAI)逻辑出发,通过一项2(解释来源:规则vs数据)×2(解释内容:程序vs结果)的调查实验,在税务部门应用算法决策系统的场景中,探索不同类型XAI对传统官僚采用算法决策建议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可解释的算法系统可以促进基层公务员对算法决策的采纳偏好,其中数据驱动的程序解释型算法系统或数据驱动的结果解释型算法系统,相较无解释组,均会促进基层公务员对算法决策的采纳偏好;数据驱动的XAI比规则驱动的XAI更能促进传统官僚对算法决策的采纳偏好;数据驱动结果可解释性算法系统能够增强传统官僚对于算法系统的公平感知和技术信任,从而更偏好采纳算法决策。这些发现表明,不仅要发展算法官僚的技术能力,也要建构传统官僚能够理解的算法系统,探索人机良性互动模式,才能推动算法系统在公共部门的顺利落地。
关键词
算法决策
可解释性
人工智能
人机互动
算法官僚
基层公务员
Keywords
Algorithmic Decision
Interpretabilit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n-machine Interaction
Algorithmic Bureaucracy
Grassroots Civil Servant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干部管理容错机制有效运作:“有限责任”制度安排的解释
段哲哲
《湖湘论坛》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可解释性何以影响基层公务员的算法决策采纳偏好
段哲哲
焦嘉欣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