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脊柱畸形手术治疗的总体疗效与并发症 被引量:1
1
作者 段春光 陶惠人 +6 位作者 吴太林 罗建周 杨凯 杨卫周 叶灿华 王斐 魏彦哲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16-426,共11页
目的:评估先天性脊柱畸形手术治疗的总体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18年1月本团队手术治疗的431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其中男158例,女273例,平均年龄14.9±6.2岁。术前均行全脊柱CT平扫和全脊柱MRI,排查椎管内畸形... 目的:评估先天性脊柱畸形手术治疗的总体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18年1月本团队手术治疗的431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其中男158例,女273例,平均年龄14.9±6.2岁。术前均行全脊柱CT平扫和全脊柱MRI,排查椎管内畸形情况;心脏彩超和腹部B超检查排除其他内脏畸形。手术方式包括:生长撑开型非融合矫形技术(包括生长棒和人工钛肋)治疗40例,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融合术48例,后路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术(可含1、2级截骨)89例,后路截骨(3级及以上截骨)矫形长节段固定融合术254例。每位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及以上时间进行随访。术前、术后及随访时均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脊柱侧凸Cobb角、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及冠状面平衡(C7PLCSVL)。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431例患者合并椎管内畸形351例次、合并其他内脏畸形24例次。平均手术时间为412.4±150.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879.9±1727.6ml,平均随访时间48.7±9.3个月。脊柱侧凸术前平均Cobb角为68.88°±27.55°,术后平均Cobb角为28.86°±18.90°,末次随访时30.77°±19.80°;SVA术前平均为22.15±19.37mm,术后24.15±22.22mm,末次随访时19.75±16.06mm;C7PL-CSVL术前平均为17.37±15.47mm,术后21.95±47.29mm,末次随访时13.03±12.39mm,末次随访的脊柱侧凸Cobb角和C7PL-CSVL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肺部并发症49例、神经并发症30例、内固定相关并发症20例、术后感染10例以及脑脊液漏8例。结论:先天性脊柱侧凸手术矫形效果良好,但手术相关并发症风险较高,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30.16%,其中肺部并发症和神经并发症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畸形 手术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腰骶部畸形对骨盆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凯 陶惠人 +5 位作者 李寰 冯超帅 苏薇 杨卫周 张波波 段春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89-1094,共6页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先天性腰骶部畸形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探讨先天性腰骶部畸形对于骨盆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8年9月本团队诊治的腰骶部畸形患者,排除仅有矢状面畸形、既往有脊柱手术史、双下肢不等长≥2cm或合并...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先天性腰骶部畸形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探讨先天性腰骶部畸形对于骨盆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8年9月本团队诊治的腰骶部畸形患者,排除仅有矢状面畸形、既往有脊柱手术史、双下肢不等长≥2cm或合并髋关节疾病者。最终纳入26例患者,其中男8例,女18例,年龄13.8±6.9岁(6~33岁)。将患者分为A组(单纯腰骶部畸形,9例)、B组(腰骶部畸形合并其他部位椎体畸形,12例)与C组(腰椎与骶椎复杂畸形,5例)。测量并比较A、B组的腰骶部节段Cobb角,3组的冠状面骨盆倾斜角(PO)、矢状面骶骨倾斜角(SIA)与横断面骨盆旋转(PR)。PO>2°、SIA<30°或>45°及PR>1.2分别为冠状面、矢状面及横断面骨盆失衡的标准。结果:3组病例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469,P=0.813)。A、B组节段Cobb角分别为24.0°±13.6°与28.3°±14.4°,无显著性差异(P=0.497)。A、B、C组的PO分别为1.7°±2.3°、4.9°±6.7°、18.9°±12.7°,C组PO显著大于A、B组(A组与C组P=0.002,B组与C组P=0.009),A、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200)。3组的SIA分别为38.7°±6.8°、36.1°±18.2°、28.4°±9.3°,3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418)。3组的PR分别为1.09±0.05、1.22±0.15、1.44±0.51,B组PR显著大于A组(P=0.002),余无统计学差异(A组与C组比较P=0.061,B组与C组比较P=0.191)。A组、B组、C组在冠状面上骨盆失衡的发生率分别为33.3%、77.8%、100%,在矢状面上分别为11.1%、58.3%、40.0%,在横断面上分别为0、41.7%、60.0%。单纯腰骶部半椎体病例未见明显骨盆失衡。所有PR>1.15及93.3%的PR>1.10的病例中骨盆旋转方向与主弯方向一致。结论:单纯腰骶部半椎体不会引起明显骨盆失衡。腰骶部畸形合并其他部位椎体畸形,尤其是腰椎与骶椎复杂畸形时,更容易造成骨盆失衡。腰骶部畸形引起的骨盆旋转方向与主弯方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畸形 半椎体 骨盆平衡 骨盆倾斜 骨盆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测量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脊柱长度的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勇 赵黎 +2 位作者 刘洋 党晓谦 陶惠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74-779,共6页
目的 :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测量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脊柱长度的方法,评价其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方法:在前后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位X线片上选取每个椎体的四个顶点,基于Matlab 6.5软件,设定程序确... 目的 :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测量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脊柱长度的方法,评价其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方法:在前后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位X线片上选取每个椎体的四个顶点,基于Matlab 6.5软件,设定程序确定L4下终板至T1上终板的中线,将中线上点的距离和作为脊柱长度。由1名医师采用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和2名医师采用手工测量方法,随机选取5例AIS患者并对每例患者进行5次重复测量,计算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评价计算机辅助测量脊柱长度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选取45例AIS患者,其中女38例,男7例,年龄10~16岁(13.5±1.5岁);Cobb角10°~45°(32.5°±8.7°)。由同一骨科医师在前后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位X线片上分别采用手工测量方法和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获得T1~L4脊柱长度,计算均值和标准差,比较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是否存在差异。应用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测量计算出45例AIS患者L4~T1的脊柱长度,对同一医师应用该测量方法间隔4周的两次测量结果做比较,分析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时间的可重复性;对3名不同医师分别应用该测量方法的测量结果做比较,分析该方法不同观察者间的可重复性。结果:应用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测量5例AIS患者的脊柱长度(±s)分别为325.8±0.46mm、391.3±0.43mm、476.7±0.04mm、441.3±0.79mm和432.8±0.50mm,2名医师应用手工测量方法测量5例AIS患者的脊柱长度分别为325.7±8.3mm、390.9±7.6mm、476.7±6.0mm、441.5±8.2mm、433.1±6.0mm和326.2±5.9mm、391.4±7.5mm、476.1±5.8mm、441.6±8.2mm、432.9±5.8mm,应用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多次测量脊柱长度测得结果的标准差较手工测量结果低得多。采用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与手工测量方法测量45例AIS患者的脊柱长度(±s)分别为404.7±43.2mm和405.1±45.5mm,两组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采用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测量AIS脊柱长度的同一观察者间隔4周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5(P<0.05),不同观察者间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42(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测量AIS患者脊柱长度的方法较传统的手工测量方法操作简单,并且其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青少年 脊柱长度 测量方法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