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型和2型黏蛋白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肠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刘东 余加林 +4 位作者 李志光 贺雨 杜华 黄进洁 徐艳珍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肠黏膜屏障中1型和2型黏蛋白(MUC1和MUC2)的表达变化。方法病例对照研究。NEC组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病理科NEC患儿手术肠组织病理切片中随机选取10份,并查阅住院病历收集一般临床资料;... 目的观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肠黏膜屏障中1型和2型黏蛋白(MUC1和MUC2)的表达变化。方法病例对照研究。NEC组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病理科NEC患儿手术肠组织病理切片中随机选取10份,并查阅住院病历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对照组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病理科先天性肠闭锁病理切片,以选取的NEC患儿的胎龄、发病日龄行1∶1匹配,利用HE染色对NEC组肠组织结构变化进行研究,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肠组织样本中MUC1及MUC2的表达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NEC组及对照组肠组织在结构上有明显差异,NEC组患儿肠组织结构的完整性破坏甚至消失,表现为大量绒毛脱落、坏死,黏膜下层及肌层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样本肠壁层炎性细胞浸润,肠组织杯状细胞及隐窝减少; NEC患儿肠组织MUC1及MUC2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累计光密度值统计,MUC1中位数:NEC组780 455.5 vs对照组19 175 070.4,P=0.004; MUC2中位数:NEC组3 039 120 vs对照组45 750 707.5,P=0.001)。结论 NEC患儿肠黏膜屏障中MUC1及MUC2表达显著降低,可能参与了NEC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肠黏膜屏障 1型黏蛋白 2型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凯蒂 贺雨 +4 位作者 曾本华 肖洒 艾青 魏泓 余加林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9-692,共4页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时期严重的胃肠道疾病,病死率高,多见于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但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积极探寻其发病机制,需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以助于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时期严重的胃肠道疾病,病死率高,多见于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但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积极探寻其发病机制,需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以助于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改善NEC患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动物模型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