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维材料的快速响应金属-半导体-金属结构光电探测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何嘉玉 陈克强 +6 位作者 冀婷 石林林 冯琳 李国辉 郝玉英 张晗 崔艳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5-762,共18页
快速响应光电探测器在光通信、高速摄影、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有广泛的需求。目前,市场上应用的快速响应光电探测器大多基于硅、砷化镓等传统的无机半导体材料,但是其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并且机械灵活性差。以石墨烯、二硫化钼为代... 快速响应光电探测器在光通信、高速摄影、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有广泛的需求。目前,市场上应用的快速响应光电探测器大多基于硅、砷化镓等传统的无机半导体材料,但是其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并且机械灵活性差。以石墨烯、二硫化钼为代表的二维材料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以及良好的光学、电学、热学和机械特性,是制备光电探测器的理想材料。尤其是部分二维材料所拥有的超高载流子迁移率特性,十分适用于研制快速响应光电探测器。近年来,一系列基于二维材料的金属-半导体-金属结构光电探测器(Metal-semiconductor-metal photodetectors,MSM-PDs)被陆续报道,很多具有1μs以下的快速响应特性。本文以基于二维材料的快速响应MSM-PDs为主题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MSM-PDs中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深入剖析了决定其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随后介绍了石墨烯、过渡金属硫化物、黑磷、二维钙钛矿、三元硒氧铋等二维材料的分子结构、光学、电学等特性,并对各类二维材料在MSM-PDs的应用进行对比。然后分类介绍了响应速度在1μs以下的欧姆接触型、肖特基接触型以及基于表面等离激元效应二维材料MSM-PDs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全文,并对二维材料在快速响应光电探测器中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探测器 快速响应 二维材料 石墨烯 过渡金属硫化物 黑磷 二维钙钛矿 金属-半导体-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铈/石墨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乙醛气体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光华 刘依婷 詹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8-883,共6页
在很多研究中将石墨(简称GR)当做一种非常普遍的添加剂,因为石墨成本低廉而且导电性非常好,所以制备以石墨为基材的化合物并将之应用于诸多领域已经获得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在本文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通过原位溶剂热生长法在石墨表面负... 在很多研究中将石墨(简称GR)当做一种非常普遍的添加剂,因为石墨成本低廉而且导电性非常好,所以制备以石墨为基材的化合物并将之应用于诸多领域已经获得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在本文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通过原位溶剂热生长法在石墨表面负载CeO2纳米颗粒来制备复合光催化材料的方法,并通过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学、扫描电镜、及紫外-可见光谱法对所制备的CeO2-GR复合光催化材料进行了形貌分析和结构表征。研究表明:应用本文提出的原位溶剂热生长法,可以制备出CeO2纳米颗粒尺寸控制良好并在石墨基片上分布均匀且密度可调的复合材料。最后,本文通过开展可见光照射条件下降解乙醛气体的实验对CeO2-GR复合材料的光催化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CeO2-GR50样品的CO2产量比CeO2-GR0(未添加石墨)样品提高了2.2倍,并提出了可能的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二氧化铈 石墨 原位溶剂热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纳米球-纳米圆盘结构中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模式的电磁场增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梦君 方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98-1103,共6页
表面等离激元自诞生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并逐渐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位于金属纳米结构中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可产生非常显著的近表面电场增强,并成功应用于诸多研究领域当中,而对局域表面等离激元与外界入射... 表面等离激元自诞生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并逐渐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位于金属纳米结构中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可产生非常显著的近表面电场增强,并成功应用于诸多研究领域当中,而对局域表面等离激元与外界入射光中磁场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该研究在前期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模拟计算了金属纳米球-纳米圆盘结构间隙处的近表面电、磁场增强,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在单束紧聚焦径向偏振光束的激发下,金属纳米圆盘产生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呼吸模式和上下表面处的电偶极矩模式,该模式使圆盘中心纵向表面电场得到增强。由于金属纳米圆盘与金属纳米球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电偶极矩的耦合共振相互作用,可以形成纵向电场得到有效增强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间隙模式。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证明该金属纳米结构间隙模式的纵向电场分量相对于径向偏振入射光的有效激发横向电场分量即近表面电场的增强因子高达250倍;而近表面磁场的增强因子高达170倍。为了更清晰地展现出这种新型金属纳米结构的光谱特性以及近表面电、磁场分布特征,还展示出了该金属纳米结构的近表面电场增强分布、近表面磁场振幅分布以及近表面电、磁场共振波长的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金属纳米球-纳米圆盘结构具有明显的局域近表面电、磁场增强优势以及较宽的频谱波段。由于本文提出的金属纳米结构具有电、磁场增强优势,希望计算结果能应用到更多的研究领域当中,尤其是生物医学等领域,为人们抗击疫情提供一点点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光学 金属纳米球-纳米圆盘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 电磁场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扰动一次精修的程序化X射线衍射Rietveld法
4
作者 王晓涛 凌祥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56-1366,共11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扰动单次精修的程序化XRD Rietveld分析方法。方法通过多策略协同优化(6种参数激活顺序)筛选初始解,并引入可控随机扰动(Δx=0.0001~0.02,Δp=0.01~2%)迭代搜索全局最优解。以PbSO_(4)和Ca_(5)F(PO_(4))_(3)为...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扰动单次精修的程序化XRD Rietveld分析方法。方法通过多策略协同优化(6种参数激活顺序)筛选初始解,并引入可控随机扰动(Δx=0.0001~0.02,Δp=0.01~2%)迭代搜索全局最优解。以PbSO_(4)和Ca_(5)F(PO_(4))_(3)为例,程序化方法实现了过程全自动精修,所得晶胞参数和原子间距符合化学定律,且最终R_(wp)因子优于策略精修结果。通过3次独立实验验证,R_(wp)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0.015%,可复现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ETVELD精修 X射线衍射 晶体结构 随机扰动 程序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退火算法色差校正的傅里叶叠层显微彩色成像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吴航宇 王铭群 +1 位作者 卢鑫 方晖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21,共12页
提出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自动聚焦方法,可以分别重建三种照明色光的高分辨率图像,从而实现高分辨率彩色图像的构建。模拟仿真和分辨率靶及生物切片样品实验结果均表明,即使色差较严重的显微系统,利用该方法也能准确地获得高分辨率彩... 提出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自动聚焦方法,可以分别重建三种照明色光的高分辨率图像,从而实现高分辨率彩色图像的构建。模拟仿真和分辨率靶及生物切片样品实验结果均表明,即使色差较严重的显微系统,利用该方法也能准确地获得高分辨率彩色图像,极大降低了对显微镜的性能要求,扩展了傅里叶叠层彩色成像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傅里叶叠层彩色成像 相位恢复 自动聚焦 模拟退火 色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RV减速器耦合传动子部件可靠性研究
6
作者 史洪松 敖昕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65-269,共5页
当前的减速器传动子部件可靠性测试方法无法准确分析其退化程度、失效率和灵敏度。为此,提出新的机械RV减速器耦合传动子部件可靠性研究方法。分析影响传动子部件可靠性的主要因素,获取子部件误差敏感性分析表。基于此,利用正态分布规则... 当前的减速器传动子部件可靠性测试方法无法准确分析其退化程度、失效率和灵敏度。为此,提出新的机械RV减速器耦合传动子部件可靠性研究方法。分析影响传动子部件可靠性的主要因素,获取子部件误差敏感性分析表。基于此,利用正态分布规则,计算传动子部件的可靠性,建立子部件正态分布表,实现机械RV减速器耦合传动子部件可靠性研究。通过对RV减速器传动子部件的强度退化程度测试、失效率测试和灵敏度测试,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具有准确度高、有效性强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V减速器 传动子部件 可靠性计算 行星齿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张量低秩约束的多视图谱聚类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思慧 高全学 +1 位作者 宋伟 谢德燕 《计算机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7,共9页
现有基于图的多视图聚类方法通常难以同时考虑不同视图的潜在高阶相关信息和每个视图内的全局几何结构,导致聚类性能受限。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张量低秩约束的多视图谱聚类方法(WTLR-MSC)。根据多视图数据构建概率转移矩阵,将所有的... 现有基于图的多视图聚类方法通常难以同时考虑不同视图的潜在高阶相关信息和每个视图内的全局几何结构,导致聚类性能受限。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张量低秩约束的多视图谱聚类方法(WTLR-MSC)。根据多视图数据构建概率转移矩阵,将所有的概率转移矩阵构建为三阶张量,并借助鲁棒主成分分析思想将其分解为目标张量和误差张量。使用加权张量核范数约束目标张量的旋转张量,利用奇异值先验信息准确挖掘多视图数据的潜在高阶相关信息,并利用核范数约束目标张量的每个正切片以刻画每个视图内的全局几何结构。基于此建立数学模型,并设计有效的求解算法。在BBCSport、BBC4View、COIL20、UCI Digits 4个常用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WTLR-MSC较ERLRT、MCA~2M、MGL-WTNN等聚类方法的性能有显著提升,准确率、标准化互信息、F1值、精确率、召回率相较于次优方法最高提升约1.3、1.0、1.2、1.6和0.8个百分点,大幅增强了多视图聚类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张量核范数 谱聚类 多视图谱聚类 图学习 张量低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光复用的液晶体光栅波导AR近眼显示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子健 姚立胜 +7 位作者 金华健 邱健滨 叶芸 徐胜 严群 郭太良 张万隆 陈恩果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6-655,共10页
光波导组合器在增强现实显示的出瞳扩展和外观薄化方面颇具优势。出瞳扩展技术是通过在耦出区域诱导多次衍射,将光线引导至人眼。然而,这种多次衍射可能导致出瞳亮度在沿光路径的空间分布上逐渐减弱,从而造成亮度不均。特别是当使用液... 光波导组合器在增强现实显示的出瞳扩展和外观薄化方面颇具优势。出瞳扩展技术是通过在耦出区域诱导多次衍射,将光线引导至人眼。然而,这种多次衍射可能导致出瞳亮度在沿光路径的空间分布上逐渐减弱,从而造成亮度不均。特别是当使用液晶制备而成的偏振体全息光栅作为耦合元件时,由于光栅仅对一种圆偏振光敏感,与之正交的圆偏振光会被直接透射,导致波导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并不高。针对这一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现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复用的偏振体全息光栅光波导AR显示光学系统,同时实现了大出瞳尺寸和良好入眼均匀性。在理论设计和仿真方面,首先通过k空间理论设计了大视场角下的光栅结构,再以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μLED)作为微显示屏,设计了一套与之匹配的投影镜头,并对整个波导系统进行了成像仿真。在实验部分,制备了中心波长为532 nm、出瞳尺寸为45 mm×25 mm的偏振体全息光栅波导。实验结果显示,该波导系统在基板折射率为1.51下的对角线视场角达到了预期的32.86°。相比于仅响应单一圆偏振光的方案,采用九点法测得的均匀性提升了48.8%,整体均匀性提升了34.1%,波导组合器的光学效率也实现了1.2倍的提升。本文工作为偏振体全息光栅波导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液晶偏振体光栅 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 波导 衍射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光纤激光水听器的PGC改进解调算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冉艳丽 倪晶利 +1 位作者 傅润秋 刘德明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1-427,共7页
基于分布反馈式(DFB)光纤激光水听器,针对传统相位生成载波(PGC)解调方案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单路微分相除(PGC-SDD)解调算法。与传统的微分交叉相乘(PGC-DCM)和反正切(PGC-Arctan)解调算法相比,该方法仅需要双通道的1路信号作微... 基于分布反馈式(DFB)光纤激光水听器,针对传统相位生成载波(PGC)解调方案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单路微分相除(PGC-SDD)解调算法。与传统的微分交叉相乘(PGC-DCM)和反正切(PGC-Arctan)解调算法相比,该方法仅需要双通道的1路信号作微分处理,以较少的运算步骤和计算量达到解调信号的目的。PGC-SDD算法能够更有效地应对环境引起的光强扰动和调制深度引起的谐波畸变,使解调结果更接近待测信号。对3种解调算法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PGC-DCM解调其信噪比约12.4 dB,PGC-Arctan算法的信噪比约13.9 dB,PGC-SDD算法的信噪比达到了17.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水听器 光纤激光器 解调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半导体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光氧化还原中心的空间分离和协同利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垚 张启涛 +2 位作者 孙宏丽 滕镇远 苏陈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9-80,共22页
以地表丰富的水和/或氧气为原料,以太阳能为能量来源的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是面向碳中和的一个颇具吸引力的路径。近年来,以能带、活性位点、组成等可调的聚合物半导体为光催化剂,开展光合成过氧化氢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高峰期。当前,该研... 以地表丰富的水和/或氧气为原料,以太阳能为能量来源的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是面向碳中和的一个颇具吸引力的路径。近年来,以能带、活性位点、组成等可调的聚合物半导体为光催化剂,开展光合成过氧化氢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高峰期。当前,该研究主要面临两大关键挑战:1)由于材料性质固有的限制,光氧化还原中心通常难以分离,导致光生电荷复合严重,使得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的活性较差;2)氧化还原中心的利用率低,多数情况下,只有氧化端或还原端参与过氧化氢的合成,另一侧则与牺牲剂反应消耗。对此,本文聚焦光氧化还原中心的空间分离和协同利用来阐述聚合物半导体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的最新进展。光氧化还原中心空间分离的关键是在聚合物中设计电子给体和供体单元,例如在聚合物框架中引入原子级金属,构建金属-有机给吸电子体系,或构建全有机给吸电子体系。根据氧化还原中心的光催化行为,协同利用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模型:1)氧还原耦合有机分子氧化;2)水氧化耦合有机分子还原,3)氧还原耦合水氧化。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探讨了针对上述两个关键挑战的调控模式、特性、催化机制和反应途径。最后,我们阐述了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的潜在应用,并展望了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中理性设计氧化还原中心协同利用模式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合成 氧化还原中心 空间分离 协同利用 聚合物光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单原子光催化剂的载流子分离和表面反应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滕镇远 张启涛 苏陈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28,共12页
近10年来,研究者制备了大量的单原子催化剂(SACs),其在光、电、热等催化体系中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及较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光催化过程的独特性使其在催化本质上明显不同于热催化和电催化过程,即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和空穴参与反应,而非... 近10年来,研究者制备了大量的单原子催化剂(SACs),其在光、电、热等催化体系中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及较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光催化过程的独特性使其在催化本质上明显不同于热催化和电催化过程,即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和空穴参与反应,而非基态的价电子.本文首先探讨了有机聚合半导体与传统无机金属化合物半导体的区别,指出聚合物半导体介电常数通常较小且光生电子与空穴的中心距离过短(计算上通常<1 nm),导致其界面处几乎不存在明显的能带弯曲.将金属离子引入聚合物半导体的骨架中可以有效引入给体-受体对,在提高载流子分离效率的同时延长其寿命.在高效聚合物基单原子光催化剂的设计过程中,引入单原子金属位点后的激发态电荷分布及捕获态电子对反应的驱动力是决定催化剂整体性能的关键因素.时间-空间双因子布局分析法和瞬态吸收光谱可为研究者提供相关信息.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建立回归精度接近或达到密度泛函理论水准的能量函数,从而反推激发态下体系的能量变化,有望为光催化反应的激发特性与反应活性建立可靠的联系.此外,配体和溶剂化效应在今后的研究中也应被仔细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单原子催化剂 光催化 介电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映射和曝光融合的HDR成像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玲风 李娜 胡骏保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12-1719,共8页
传统的高动态范围(HDR)成像方法需采集多幅图像,不仅容易引入视场误差,而且很难适用于新兴的HDR图像采集系统。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重映射和多尺度曝光融合的简单有效的HDR成像方法。该方法只需要采集一组短、长曝光图像,通过人工重映... 传统的高动态范围(HDR)成像方法需采集多幅图像,不仅容易引入视场误差,而且很难适用于新兴的HDR图像采集系统。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重映射和多尺度曝光融合的简单有效的HDR成像方法。该方法只需要采集一组短、长曝光图像,通过人工重映射分别生成一系列多曝光序列;然后根据曝光评价因子求取多曝光序列权重图;接着对权重图进行高斯金字塔分解,并对多曝光序列进行拉普拉斯金字塔分解;最后基于多尺度曝光融合生成一幅细节保持良好的高质量HDR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对比一些主流的算法,所提方法在多个场景测试中性能较好,图像质量在MEF-SSIM评分中得到较大提升。其中,相比基于梯度场的方法提升了13.33%,相比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提升了2.62%。所提方法为HDR成像领域提供了新的参考,可潜在地应用于基于CCD/CMOS的成像系统进行高质量HDR图像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动态范围成像 图像增强 曝光融合 图像质量评价 金字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材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素婷 付晶晶 周晔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1-229,共9页
随着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要求存储器在单位体积中能够存储更多的信息,然而在缩减器件尺寸上会遇到摩尔定律失效的瓶颈.为克服这个技术上的限制,使用一些功能性材料用于存储器成为研究热点.介绍3大类功能材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指出多... 随着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要求存储器在单位体积中能够存储更多的信息,然而在缩减器件尺寸上会遇到摩尔定律失效的瓶颈.为克服这个技术上的限制,使用一些功能性材料用于存储器成为研究热点.介绍3大类功能材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指出多金属氧酸盐基存储器,具有很强的电子接收能力和实现分子级存储的潜力;金属纳米粒子存储器,因离散的金纳米粒子功能层有提升器件性能和利于实现存储性能实时可控,所以在当今先进存储器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生物材料基存储器,因特定的生物材料能发生可逆电阻开关现象,且原料具有可持续获得性和自降解性等优点,也成为存储器研究领域的明星.文章客观讨论了这3类材料用于存储器上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非易失存储器 有机存储器 先进功能材料 金属纳米粒子 光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频近零等效介电常数超材料及其在光场调控中的应用(特邀)
14
作者 孙磊 汪国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4-140,共17页
近零等效介电常数超材料以其近乎等于零的等效介电常数所赋予的电磁特性使其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均有可观的价值,是电磁超材料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系统总结了为了解决现有近零介电常数超材料工作频率单一的不足,以等效介质理论的B... 近零等效介电常数超材料以其近乎等于零的等效介电常数所赋予的电磁特性使其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均有可观的价值,是电磁超材料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系统总结了为了解决现有近零介电常数超材料工作频率单一的不足,以等效介质理论的Bergman-Milton谱表述理论为基础,结合超材料典型微观结构等效介电常数谱表述的特点,建立宽频近零介电常数超材料的谱表述理论,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具有宽频近零介电常数超材料的研究成果。理论上,对超材料的材料特性和微观结构特性抽象化,实现了对具备超晶格构型的宽频近零介电常数超材料的快速建构,解释了宽频近零介电常数的物理原理,并获得了数值模拟的验证。同时,在应用方面,根据宽频近零介电常数超材料的物理特性,突出展示了所设计的宽频近零介电常数超材料在宽频电磁隧穿与聚焦、宽频电磁波定向发射、宽频电磁波波前调制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 超表面 超晶格 复合介质 等效介质理论 Bergman-Milton谱表述理论 电磁隧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参量非线性晶体的非厄米超快激光放大
15
作者 钟亥哲 钟一凡 +3 位作者 王文昊 王静 马金贵 钱列加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4-186,共13页
激光振荡器锁模是激光物理中的重要发现和超快科学中的核心技术,其本质是以耗散调控增益,进而改变激光振荡行为.这种以耗散调控增益的概念离不开谐振腔的反馈耦合,长期以来多局限于激光振荡器.对此,本文首先提出了准参量非线性的概念,... 激光振荡器锁模是激光物理中的重要发现和超快科学中的核心技术,其本质是以耗散调控增益,进而改变激光振荡行为.这种以耗散调控增益的概念离不开谐振腔的反馈耦合,长期以来多局限于激光振荡器.对此,本文首先提出了准参量非线性的概念,不同于传统的二阶非线性光参量过程,准参量非线性基于耗散闲频光的准参量晶体,通过非线性耦合实现了以闲频光耗散对信号光放大的调控,对应着量子理论中的具有宇称-时间对称性的非厄米体系.准参量的放大行为由信号光增益、闲频光耗散以及非线性耦合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起始阶段的信号光放大继续保持传统光参量放大的特性,而在最终的饱和放大阶段则呈现出类似能级型放大的非参量特性,从而同时具备光参量放大和激光能级型放大的综合优势.其次给出了准参量非线性的反直觉的超快应用:实现无需谐振腔的放大器锁模.最后,对这种基于准参量晶体的非厄米超快激光放大在激光物理创新中的更多未来应用前景进行总结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非厄米光子学 啁啾脉冲放大 准参量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_(2)InCl_(5)·H_(2)O∶Sb^(3+)(A=Cs,Rb,K)的荧光特性
16
作者 刘泽向 周勃 +1 位作者 方绍帆 时玉萌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9-244,共6页
自陷激子发光是金属卤化物钙钛矿荧光材料中一种常见的发光行为,晶格的变形能力对其自陷态发光有显著影响.以Sb^(3+)掺杂的0维无机钙钛矿A_(2)InCl_(5)·H_(2)O(A=Cs,Rb,K)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以及拉曼光谱等手段对... 自陷激子发光是金属卤化物钙钛矿荧光材料中一种常见的发光行为,晶格的变形能力对其自陷态发光有显著影响.以Sb^(3+)掺杂的0维无机钙钛矿A_(2)InCl_(5)·H_(2)O(A=Cs,Rb,K)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以及拉曼光谱等手段对其表征分析,研究阳离子半径变化导致的[InCl_(5)H_(2)O]^(2-)/[SbCl_(5)H_(2)O]^(2-)八面体变形对荧光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阳离子半径减小时,材料的晶面间距变小,带隙增大,激发光谱发生蓝移.同时,材料的电声耦合作用增强,非辐射复合过程增强,斯托克斯位移增大,谱线增宽,光谱发生红移,光致发光量子产率降低.研究结果对钙钛矿自陷态发光的调控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发光 自陷激子 自陷激子发光 无铅钙钛矿 阳离子调控 A_(2)InCl_(5)·H_(2)O(A=Cs Rb K) 光致发光调控 电声耦合作用 姜-泰勒畸变 0维钙钛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各向异性超构表面的多样化表面波
17
作者 游欧波 高文龙 +2 位作者 刘亚超 项元江 张霜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82-791,共10页
基于结构化的金属表面,即超构表面,所获得的表面波最近得到了广泛关注。它们在各种不同的频率下在集成光学回路、成像以及生物检测中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中,我们展示了一种由双各向异性超构材料单元构成的超构表面可以支持多种... 基于结构化的金属表面,即超构表面,所获得的表面波最近得到了广泛关注。它们在各种不同的频率下在集成光学回路、成像以及生物检测中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中,我们展示了一种由双各向异性超构材料单元构成的超构表面可以支持多种不同偏振模式的表面态。这个结构拥有D_(2d)点群对称性,包括了在xz和yz面内拥有镜面对称,以及在y=±x方向上拥有C_(2)旋转对称性。基于这种对称性,这个超构表面可以在k_(x)和k_(y)方向上支持横电模(TE)以及横磁模(TM)的同时支持在k_(y)=±k_(x)方向上的纯纵模以及椭偏的横电磁模(TEM)。这种超构表面上的多种表面模式可能会产生新的表面波现象以及器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超构表面 双各向异性 横电模 横磁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