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主导城市更新的空间差异及政府因素影响——以深圳市城中村改造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江琳 赖亚妮 +2 位作者 郭仁忠 李晓明 洪武扬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共10页
随着我国城市更新实践的持续推进,市场力量逐渐成为进一步促进城市更新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制度下,应用空间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探索市场主导城中村改造的空间差异,并定量分析了政府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深圳... 随着我国城市更新实践的持续推进,市场力量逐渐成为进一步促进城市更新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制度下,应用空间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探索市场主导城中村改造的空间差异,并定量分析了政府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深圳市城中村改造主要沿西南-东北方向分布,在城市边缘区域的分布较少;②规划城市中心、交通路线、密度分区及强区放权政策使城中村改造聚集在未来交通可达性、开发建设密度较高的城市核心发展地段;③强区放权改革进一步使得不同行政区城中村改造发展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基于此,对市场主导型城市更新的空间差异和政策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和建议,有助于协同市场力量满足城市一体化和深度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城中村改造 市场主导 政府因素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分层层次细节和潜在可见集的三维城市场景高效可视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海 贺彪 +3 位作者 蒯希 唐骜巍 李泽宇 万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8,共7页
三维城市场景的可视化是数字城市的关键技术,也是智慧城市提供各种智慧服务的重要环节。三维城市模型中的数据量和复杂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给城市三维场景的数据组织和可视化带来沉重的负担,在当前基于游戏引擎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的... 三维城市场景的可视化是数字城市的关键技术,也是智慧城市提供各种智慧服务的重要环节。三维城市模型中的数据量和复杂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给城市三维场景的数据组织和可视化带来沉重的负担,在当前基于游戏引擎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的城市级可视化平台中,这类数据很难一次性加载和可视化。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分层层次细节和潜在可见集的三维城市场景高效可视化方法,实现了大规模三维城市场景动态调度加载的高效性和三维可视化视觉一致性,并选择深圳市前海区域进行案例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自适应性空间网格划分的潜在可见集计算方法的平均遮挡剔除率高达76.6%,可以大幅剔除并减低单次加载进三维城市场景的模型数据量;融合分层层次细节和潜在可见集的动态调度,其渲染可视化帧率基本约保持在60帧/s,可以满足三维城市场景高效流畅的可视化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三维可视化 自适应划分 潜在可见集 HL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新世纪地图可视化研究演变和热点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柯文清 陈业滨 +2 位作者 赵志刚 韩德志 郭仁忠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3,共9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地图可视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也带来丰富的创新地图成果。当前国内外大多从单一视角开展地图可视化研究,该文从全局视角基于文献计量法对2000—2023年国内外地图可视化研究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地图可视化的演变规律以及...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地图可视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也带来丰富的创新地图成果。当前国内外大多从单一视角开展地图可视化研究,该文从全局视角基于文献计量法对2000—2023年国内外地图可视化研究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地图可视化的演变规律以及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时代的研究热点。结果表明,近25年地图可视化研究经历了电子地图→网络地图→泛地图的演变过程,ICT时代泛地图、数字孪生地图、叙事地图、智能制图、全息地图等成为地图可视化领域新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揭示了地图可视化研究的新趋势,能为进一步推动地图可视化研究和应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可视化 地图演变 现代地图 泛地图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路况的城市公交出行相对时空效率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彩薇 黄正东 +2 位作者 赵天鸿 张莹 黄嘉诚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21-1233,共13页
文章提出了基于实时路况的城市公交出行时空效率分析框架。首先,通过调用互联网地图接口获取小汽车和公交基于早午晚3个时段实时路况的出行时间,并通过公交智能卡数据获取公交出行量;然后,构建一种基于相对时间效率和出行量加权的城市... 文章提出了基于实时路况的城市公交出行时空效率分析框架。首先,通过调用互联网地图接口获取小汽车和公交基于早午晚3个时段实时路况的出行时间,并通过公交智能卡数据获取公交出行量;然后,构建一种基于相对时间效率和出行量加权的城市公交出行时空效率评价指数模型;最后,以深圳市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公交相对于小汽车的出行时间,在早高峰差异较大,晚高峰差异较小,即在晚高峰有较高的相对时间效率;2)在空间分布上,中心城区公交站点的时空效率指数在3个时间段整体上呈现较大的波动,外围区域高指数的站点以地铁站点为主;3)公交站点的时空效率指数在3个时间段均呈现空间聚集特征,中心城区和外围城区的站点存在不同的聚类特征,中心城区的站点在晚高峰时段公交出行相对效率更高;4)不同类型的公交站点其时空效率指数会有所差异,地铁站点的时空效率指数普遍比公汽站点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实时路况 出行相对时空效率 时空大数据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量化室内透视贴图的自适应生成方法
5
作者 李游 姚萌萌 +3 位作者 魏智威 赵志刚 汤圣君 郭仁忠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88,共6页
针对传统室内透视贴图获取成本高、纹理适配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轻量化透视贴图的自适应生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建筑信息模型精确的几何精度及丰富的纹理色彩,融合部件空间与语义信息对室内场景进行重组和划分;然后结合划分场... 针对传统室内透视贴图获取成本高、纹理适配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轻量化透视贴图的自适应生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建筑信息模型精确的几何精度及丰富的纹理色彩,融合部件空间与语义信息对室内场景进行重组和划分;然后结合划分场景和可见性约束策略确定纹理投影平面,生成各划分空间的平面纹理图并保持家具部件的立体感;最后对平面纹理进行拼接以获取与原始模型内景一致的透视贴图,并通过试验对比了透视贴图与原始模型在建筑物内部景观的实时渲染效率和可视化效果。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生成特定场景的室内透视贴图,并且能够取得与原始模型相似的视觉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内部映射 轻量可视化 室内透视贴图 纹理贴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衔接模式与规划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正东 黄嘉诚 刘学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6-31,共6页
一体化的公共客运交通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过去受二元治理体制的影响,城市与乡村客运交通在服务对象、规划目标、经营主体和组织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为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需要从城市-城市、城... 一体化的公共客运交通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过去受二元治理体制的影响,城市与乡村客运交通在服务对象、规划目标、经营主体和组织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为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需要从城市-城市、城区-郊乡、节点-线路、时间-空间、需求-供给等多维视角审视其不同特征,从而掌握城乡客运交通的客观规律。城乡公交存在多类客运方式,有效衔接的关键是在线路的兼容布局、换乘节点的空间选址、运营计划的动态执行、信息服务的实时互联等方面进行协调整合。根据不同的城市规模和城乡结构特征,城乡公交一体化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上采用差别化的整合模式。其间,城乡空间规划编制应为公交一体化的空间需求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公交 一体化 衔接模式 时空整合 规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影响因素多级效应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郭瑞利 黄正东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8-124,共7页
轨道站点客流及影响因素的互动关系是轨道交通规划的关键问题。论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基于多模式接驳方式划定轨道站点多级影响区,从建成环境、外部连通性和多模式交通3个方面探索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影响因素的多级效应。结果表明:... 轨道站点客流及影响因素的互动关系是轨道交通规划的关键问题。论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基于多模式接驳方式划定轨道站点多级影响区,从建成环境、外部连通性和多模式交通3个方面探索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影响因素的多级效应。结果表明:人口数量、岗位数量、办公建筑面积、土地利用混合度、学校数量、公交线路数量、站点到市中心的距离是轨道客流的显著影响因素;多级影响区内轨道客流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不同,且作用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多级影响区 站点客流 空间计量模型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POI空间分布的深圳市道路网络结构特征量化 被引量:2
8
作者 郭晗 马丁 +2 位作者 叶艾温 马柯楠 朱维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7-112,共6页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主要的基础设施,不仅刻画了城市空间的分布格局,也是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活动的最集中的场所之一。本文以深圳市为例,通过4种图中心性相关指标刻画城市道路的网络结构特征,同时使用深圳市POI数据与相关性模型相...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主要的基础设施,不仅刻画了城市空间的分布格局,也是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活动的最集中的场所之一。本文以深圳市为例,通过4种图中心性相关指标刻画城市道路的网络结构特征,同时使用深圳市POI数据与相关性模型相结合,对复杂道路网络结构及其联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路网结构中心性指标在不同角度上解释了城市路网的复杂特性,道路网络结构中心性和特征向量中心性对POI解释力度更大、相关性更高,中介中心性和临近中心性的解释稍弱。在全局城市尺度下,城市快速路多用于交通出行,社会活动较少,因此各项指标数据相对较低。而在街道尺度下,主要道路支撑了该区域的社会活动,因此各项指标及相关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结构 POI 空间分布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IFC语义信息与几何相似性的BIM构件实例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贺彪 唐骜巍 +2 位作者 蒯希 徐海 肖佳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02,共7页
建筑信息模型(BIM)能够对建筑结构、部件组成及其业务语义属性进行准确表达,在智慧城市时空底板建设及建筑物“规、建、养、运”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IM模型的数量级大、引用关系与层级结构复杂,增加了BIM构件实... 建筑信息模型(BIM)能够对建筑结构、部件组成及其业务语义属性进行准确表达,在智慧城市时空底板建设及建筑物“规、建、养、运”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IM模型的数量级大、引用关系与层级结构复杂,增加了BIM构件实例信息的提取难度,从而导致目前的CIM平台难以直接利用BIM构件实例信息实现轻量化的数据传输、流畅的可视化及BIM分析计算。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IFC语义信息与几何相似性的BIM构件实例信息提取方法,在充分考虑IFC几何引用语义信息的基础上,使用ICP算法和豪斯多夫距离计算几何相似性,实现对BIM构件实例信息的精确提取;此外,还针对BIM场景中常见的拉伸体构件,提出了一种基于特殊拉伸体的实例信息快速提取方法;最后选取了5个不同BIM专业的试验示例数据进行详尽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BIM构件实例信息提取方法在各种示例数据中的文件平均压缩率为29.79%,能够显著地减小文件体积;在BIM构件实例信息提取能力方面,实现了79.41%的平均构件实例化率及22.47%的平均实体压缩率,且每个实例化构件平均包含的子构件数量高达49.24。本文方案可以充分提取IFC文件中的BIM构件实例信息,能够为海量BIM模型的轻量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BIM轻量化 几何相似性 IFC语义信息 实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轨迹可视化的泛地图表达维度关联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志钢 郭仁忠 +3 位作者 陈业滨 马丁 赵志刚 朱维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6-60,96,共6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非专业人员参与轨迹表达的门槛逐渐降低,但轨迹表达方案依然高度依赖于用户对表达需求和信息价值的理解。针对轨迹表达的泛化特点,本文归纳轨迹数据的泛化表达需求,基于可视化维度理论构建需求和可视化维度之间的关...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非专业人员参与轨迹表达的门槛逐渐降低,但轨迹表达方案依然高度依赖于用户对表达需求和信息价值的理解。针对轨迹表达的泛化特点,本文归纳轨迹数据的泛化表达需求,基于可视化维度理论构建需求和可视化维度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重点分析了时间结构、几何逻辑、空间维数、空间组织和表达尺度维度与表达需求之间的表达特点;并以时空立方体、个人旅行时间轴、OD轨迹流图为例,分析了不同维度组合下的轨迹表达特征。研究表明:基于可视化维度理论进行轨迹表达是可行的,从可视化维度理论研究轨迹表达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数据 轨迹可视化 泛地图 可视化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索引技术及其GIS应用综述
11
作者 陈俊杰 朱维 +1 位作者 王宪锴 赵志刚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空间索引技术可提供高效的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方式,以支撑海量空间数据的挖掘与分析。针对当前空间索引存在的知识体系不明晰、选择难等问题,该文通过文献调查法和CiteSpace工具,依据空间划分及映射方法将空间索引划分为基于树结构、格... 空间索引技术可提供高效的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方式,以支撑海量空间数据的挖掘与分析。针对当前空间索引存在的知识体系不明晰、选择难等问题,该文通过文献调查法和CiteSpace工具,依据空间划分及映射方法将空间索引划分为基于树结构、格网、空间填充曲线和地址编码的空间索引四大类,并综述其原理、空间结构、适用范围及在GIS领域的应用,最后对空间索引在数据组织、高效计算、可视化、可靠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展望。结论如下:基于树结构的空间索引最具普适性且可以处理多维度及多层次的数据,查询性能依赖于树结构的平衡性及数据的分布;基于格网的空间索引可以均匀划分空间以便于高效范围查询,却不适用于非结构化或动态数据集;基于空间填充曲线的空间索引可以在实现维度压缩的同时保持局部邻近性,但插入或删除数据可能导致整个曲线的重构难以频繁更新;基于地址编码的空间索引将语义地址信息转化为编码信息,便于高效检索,然而语义地址匹配仍存在较大误差和不确定性。研究结果可为空间数据组织和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索引 四叉树 格网 空间填充曲线 地址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质量发展驱动下国土空间治理的协同技术框架
12
作者 李亚星 李晓明 +4 位作者 廖创场 江琳 洪武扬 王伟玺 郭仁忠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0,144,共7页
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支撑技术面临着一系列的严峻挑战。为了响应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度战略,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支持技术体系下主要技术(感知技术、数智技术、规划技术和预警技术)的现状、问题;然后针对新时代国土空间治理... 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支撑技术面临着一系列的严峻挑战。为了响应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度战略,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支持技术体系下主要技术(感知技术、数智技术、规划技术和预警技术)的现状、问题;然后针对新时代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需求,构建了集成感知立体化、数据价值化、规则图谱化、决策智能化、系统平台化、平台数治化的国土空间治理智慧化支撑技术体系;最后设计并构建了面向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全感知、能学习、自适应、慧治理的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平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技术需求 国土空间治理技术 国土空间治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46
13
作者 张向敏 罗燊 +3 位作者 李星明 李卓凡 樊勇 孙健武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0-199,共10页
基于2015年中国343个地区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全国及陆地表层系统九大区域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全国及九大区域空气质量春季较差、夏秋优良、冬季最差,AQI季节均值呈现&quo... 基于2015年中国343个地区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全国及陆地表层系统九大区域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全国及九大区域空气质量春季较差、夏秋优良、冬季最差,AQI季节均值呈现"U"形变化特征。②全国及九大区域AQI月均值变化趋势呈现"L"形特征。③全国及九大区域AQI日均值变化趋势呈现周期性W~脉冲型波动规律。④"高污染"和"低污染"区域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南北分异格局。⑤九大区域首要污染物频次结构差异明显,频次最高的首要污染物PM2.5或者PM10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分异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空间自相关 九大区域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2015年中国建设用地变化研究
14
作者 樊勇 何宗宜 +1 位作者 李敏敏 贺彪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8-131,共4页
土地特别是建设用地的空间格局与演变是城镇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1980、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7期的中国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对1980—2015年中国建设用地变化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研究工作主要有:①计算1980—2015年... 土地特别是建设用地的空间格局与演变是城镇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1980、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7期的中国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对1980—2015年中国建设用地变化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研究工作主要有:①计算1980—2015年中国的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其他建设用地及总建设用地的面积和增长率,从而得到1980—2015年中国的建设用地变化速率。②运用GIS软件中的联合分析工具,得到1980—2015年中国建设用地空间变化格局。③制作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从而得到1980—2015年中国建设用地结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中国建设用地整体上表现为持续扩张的态势;东部及沿海地区增长速度较快,青藏高原基本无变化,中部及东北地区增长速度较缓,西北地区有少量增加;增加建设用地以耕地转入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及其变化 建设用地 空间格局 时空演变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割与深度学习联合优化的室内粘连点云分割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钱建国 张宇琦 +2 位作者 汤圣君 王伟玺 李晓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5-51,共7页
随着数字城市的发展,城市三维模型重建对三维点云结构化的需求与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有效准确地分割室内语义模型与三维重构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点云分割分类是室内点云结构化的重要基础,如何将粘连点云构件进行准确分割并用于室... 随着数字城市的发展,城市三维模型重建对三维点云结构化的需求与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有效准确地分割室内语义模型与三维重构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点云分割分类是室内点云结构化的重要基础,如何将粘连点云构件进行准确分割并用于室内点云结构化,是当前城市建模的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室内粘连点云数据的分割分类方法。首先,利用深度学习网络处理室内点云数据;其次,对点云数据进行标签分类,得到目标标签点云;然后,利用欧氏算法对目标点云进行聚类分割,通过室内语义构件包围盒信息计算各目标中心点坐标与水平半径;最后,利用点云最小割实现室内粘连点云的准确分割。利用3组室内场景中获取的数据对分割方法的精度及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分割优化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与数据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粘连点云 深度学习 标签点云分类 欧氏算法 最小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专刊序言
16
作者 叶玉瑶 黄正东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I0001-I0002,共2页
区域协同发展是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提升国际竞争力、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也是一项与时俱进的科学议题。之所以讲“与时俱进”,是因为,协同发展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或者说大珠三角城市群)并非一个新的话题。上世纪80年... 区域协同发展是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提升国际竞争力、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也是一项与时俱进的科学议题。之所以讲“与时俱进”,是因为,协同发展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或者说大珠三角城市群)并非一个新的话题。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人文地理学者围绕粤港澳区域合作、区域联动和一体化发展等议题展开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揭示了粤港之间“前店后厂”的区域协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世界级城市群 区域协同发展 前店后厂 区域联动 协同模式 人文地理学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交服务需求与供给匹配程度的公交站点布局评价——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博闻 黄正东 刘稳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99-105,共7页
公交站点的布局影响了整个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与服务品质。评价或优化站点布局的文献对公交服务的供需匹配程度的关注较少。基于此不足,综合使用了密度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方法来研究公交服务需求与供纟合的匹配程度,并以此为依据评价站点... 公交站点的布局影响了整个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与服务品质。评价或优化站点布局的文献对公交服务的供需匹配程度的关注较少。基于此不足,综合使用了密度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方法来研究公交服务需求与供纟合的匹配程度,并以此为依据评价站点的布局情况。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的硏究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研究区域內公交服务的需求与供给匹配良好,公交站点的分布基本满足来自职住分布的需求。(2)局域上:部分公交站点的设置存在问题,对应区域存在供需失配现象,基于空间统计的方法表明,该失配现象在少部分站点所在区域相对更明显。本文中的方法可应用于公交站点布局实际案例的评估,亦可应用于相关站点布局优化方法的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站点分布 职住分布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点云室内平面要素提取与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锦阳 钱建国 +2 位作者 汤圣君 王伟玺 李晓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20,27,共7页
室内平面要素的准确提取与关系恢复是室内模型自动化语义重建的重要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复杂三维点云的室内平面要素提取与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区域增长和RANSAC平面混合分割方法分割室内点云数据;其次利用室内语义部件的空间... 室内平面要素的准确提取与关系恢复是室内模型自动化语义重建的重要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复杂三维点云的室内平面要素提取与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区域增长和RANSAC平面混合分割方法分割室内点云数据;其次利用室内语义部件的空间位置信息及包围盒和法向量信息,对分割后的平面进行平面要素的精确提取;然后对提取的墙面进行优化,实现共享墙面的合并,解决室内墙面冗余的问题;最后利用门与墙的空间位置信息,恢复门墙关联关系。试验部分采用了两组试验数据:一组是深圳大学某层教学楼的激光点云数据,另一组是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的标准数据,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估,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点云 平面混合分割 平面要素提取 共享墙面合并 门墙关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技术在海岛测绘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樊勇 何宗宜 +1 位作者 李敏敏 贺彪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0-153,共4页
为提高海岛测绘的技术手段,将无人机引入海岛地形调查中,以Swallow-P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开展惠州市大亚湾虎洲海岛大比例尺测图为例,系统归纳了无人机外业数据采集与内业数据处理的具体流程,并制作了DEM和DOM成果;经过实测地面点精度分析... 为提高海岛测绘的技术手段,将无人机引入海岛地形调查中,以Swallow-P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开展惠州市大亚湾虎洲海岛大比例尺测图为例,系统归纳了无人机外业数据采集与内业数据处理的具体流程,并制作了DEM和DOM成果;经过实测地面点精度分析得出虎洲无人机大比例尺测图成果平面位置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符合1∶1000测图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海岛测绘 Swallow-P小型固定翼无人机 大比例尺测图 测图精度 中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特征与神经网络联合优化的室内三维点云语义分割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姚萌萌 李晓明 +4 位作者 王伟玺 谢林甫 黄俊杰 黄鸿盛 汤圣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61,共6页
室内三维点云数据精准语义分割是实现深层次室内空间应用的基础。针对现有三维点云数据语义分割方法存在目标不完整和不一致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几何特征与深度神经网络联合优化的室内三维点云语义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深度学习... 室内三维点云数据精准语义分割是实现深层次室内空间应用的基础。针对现有三维点云数据语义分割方法存在目标不完整和不一致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几何特征与深度神经网络联合优化的室内三维点云语义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深度学习实现室内结构信息语义标签的初步提取,然后利用几何与颜色特征的点云分割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精确分割,最后利用概率模型将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结果与几何分割结果进行交叉融合,实现语义分割结果的联合优化。基于开放数据集对本文提出的分割方法进行了精度和有效性验证,分别采用室内场景简单到复杂的三组室内点云数据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室内三维点云语义分割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点云 语义分割 多级平面提取 颜色区域增长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