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温固相化学反应制备纳米CuO粉体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洪伟良 163.net +2 位作者 刘剑洪 王芳 田德余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0年第1期66-69,共4页
以CuCl2·2H2O和NaOH为原料,通过室温固相反应制备出纳米CuO粉末.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产物的组成、大小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纳米氧化铜为单斜晶系结构,平均粒径为10nm左右,颗粒分布均匀.
关键词 固相反应 氧化铜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uO的制备及其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5
2
作者 洪伟良 刘剑洪 +2 位作者 陈沛 田德余 赵凤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4-257,共4页
以CuCl2 ·2H2 O和NaOH为原料 ,通过室温固相反应制备出纳米CuO粉末 ,产物 (CuO)的平均粒径为10nm左右。用DSC研究了纳米CuO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纳米CuO对RDX热分解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它使RDX热分解峰温降低了 12℃ 。
关键词 硝胺推进剂 纳米氧化铜 热分解 燃烧催化剂 RDX 固体火箭 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铁酸铜的制备及对RDX热分解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洪伟良 刘剑洪 +2 位作者 田德余 赵凤起 王芳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0-562,共3页
以CuCl2·2H2O和Fe(NO3)3·9H2O为原料,采用室温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出三种不同铜、铁摩尔质量比的纳米CuFe2O4粉体,产物的粒径约为5nm。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了纳米CuFe2O4对RDX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纳米CuFe2O4... 以CuCl2·2H2O和Fe(NO3)3·9H2O为原料,采用室温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出三种不同铜、铁摩尔质量比的纳米CuFe2O4粉体,产物的粒径约为5nm。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了纳米CuFe2O4对RDX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纳米CuFe2O4对RDX热分解有明显的催化效果。在三种纳米CuFe2O4中,铜、铁摩尔质量比为1∶1的纳米CuFe2O4的催化效果最好,它使RDX的分解峰温前移了17 8℃,放热量增加了250J/g,活化能降低了21 9kJ/mol。纳米CuFe2O4的用量增加对RDX热分解的催化效果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纳米CuFe2O4 硝胺推进剂 热分解 燃烧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钕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徐宏 蔡弘华 +5 位作者 罗仲宽 任祥忠 刘剑洪 陈沛 赵凤起 田德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7-630,共4页
Nanometer sized neodymium oxide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humid solid state reac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laser light scattering and X ray diffraction. The effects of n... Nanometer sized neodymium oxide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humid solid state reac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laser light scattering and X ray diffraction. The effects of nanometer sized neodymium oxide on catalyzing thermal decomposition reaction of hexogen (cyclotrimethylenetriamine, RDX) and absorbent powder (nitrocellulose absorbed nitroglycerin, NC/NG)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DSC method. The mechanism of these catalytic reactions has also been propos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nanometer sized neodymium oxide can catalyze the decomposition reaction of RDX and NC/NG eff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urther suggest that nanometer sized neodymium oxide is a potentially useful combustion catalyst of nitroamine propel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钕 制备 催化性能 纳米粉体材料 硝胺推进剂 热分解 催化剂 室温湿固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铜铬复合氧化物对RDX热分解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洪伟良 刘剑洪 +3 位作者 田德余 桂阳 任祥忠 赵凤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3-86,共4页
为了研究纳米CuO·Cr2 O3复合物的催化性能 ,采用室温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出不同铜、铬质量比的纳米CuO·Cr2 O3复合物 ,测出产物的粒径约为 15nm。用DSC测试了纳米CuO·Cr2 O3复合物对RDX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 :纳米C... 为了研究纳米CuO·Cr2 O3复合物的催化性能 ,采用室温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出不同铜、铬质量比的纳米CuO·Cr2 O3复合物 ,测出产物的粒径约为 15nm。用DSC测试了纳米CuO·Cr2 O3复合物对RDX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 :纳米CuO·Cr2 O3复合物对RDX热分解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它使RDX的分解峰温提前了 11 1℃ ,活化能降低了 17kJ mol,其作用明显优于纳米CuO和纳米Cr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X 硝胺推进剂 纳米复合氧化物 热分解 燃烧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2,4-二羟基苯甲酸铅(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燃烧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洪伟良 刘剑洪 +4 位作者 邱超儿 赵凤起 田德余 张培新 王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89-893,F007,共6页
采用液相分散沉淀法制备了纳米2,4-二羟基苯甲酸-Pb()配合物粉体,并用TG,XRD,TEM,IR和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粒径和粒子形貌的影响.用DSC考察了产物对吸收药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得到的产物为1... 采用液相分散沉淀法制备了纳米2,4-二羟基苯甲酸-Pb()配合物粉体,并用TG,XRD,TEM,IR和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粒径和粒子形貌的影响.用DSC考察了产物对吸收药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得到的产物为15nm×40nm的棒状粒子,而在乙醇溶液中得到的是粒径约为50nm的球形粒子.产物对吸收药热分解有显著的催化效果,使吸收药的分解峰温降低5.6℃,分解热增加918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铅盐 2 4-二羟基苯甲酸 分散沉淀法 配合物 燃烧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Bi_2O_3·SnO_2的制备及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洪伟良 赵凤起 +3 位作者 刘剑洪 田德余 罗仲宽 刁立惠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7-39,46,共4页
为了研究纳米Bi2O3·SnO2对推进剂燃烧的催化作用,以BiCl3和SnCl4·5H2O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纳米Bi2O3·SnO2粉体,产物的粒径约为5nm。用DSC测试了纳米Bi2O3·SnO2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Bi2O3... 为了研究纳米Bi2O3·SnO2对推进剂燃烧的催化作用,以BiCl3和SnCl4·5H2O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纳米Bi2O3·SnO2粉体,产物的粒径约为5nm。用DSC测试了纳米Bi2O3·SnO2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Bi2O3·SnO2对RDX热分解有明显的催化效果,使RDX的分解峰温前移了13.7℃,放热量增加665J/g,活化能降低49.42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铋·氧化锡 制备方法 RDX 黑索今 热分解 实验 共沉淀法 推进剂 催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体形状对多吡啶铜(Ⅱ)配合物与DNA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黔玲 刘剑洪 +5 位作者 张培新 任祥忠 李翠华 洪伟良 刘建忠 计亮年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4-348,共5页
合成了一系列含有平面配体的Cu髤多吡啶配合物[Cu(IP)2]2+、[Cu(PIP)2]2+、[Cu(DPPZ)2]2+和[Cu(HPIP)2]2+,用吸收光谱、CD光谱和粘度等方法研究了这些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结果表明配体上的取代基及配体的平面性对这些四面体配... 合成了一系列含有平面配体的Cu髤多吡啶配合物[Cu(IP)2]2+、[Cu(PIP)2]2+、[Cu(DPPZ)2]2+和[Cu(HPIP)2]2+,用吸收光谱、CD光谱和粘度等方法研究了这些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结果表明配体上的取代基及配体的平面性对这些四面体配合物与DNA的结合强弱产生一定的影响。[Cu(DPPZ)2]2+与DNA的结合较强,而[Cu(HPIP)2]2+与DNA的结合较弱。CD光谱显示配合物[Cu(DPPZ)2]2+、[Cu(PIP)2]2+和[Cu(HPIP)2]2+的加入会导致DNA的CD光谱减弱。而[Cu(IP)2]2+的加入则会使DNA的CD光谱增强。同时,[Cu(IP)2]2+与DNA结合后,还会引起一定程度的DNA构型转换,即DNA从B型转换成Z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配体 CD光谱 影响 作用 减弱 体形 铜(Ⅱ)配合物 吡啶 取代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Pb(Ⅱ)配合物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燃烧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洪伟良 赵凤起 +4 位作者 刘剑洪 田德余 罗仲宽 陈沛 罗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96-1000,共5页
The nanoparticle Pb(Ⅱ)-Phtalate complex was synthesized by liquid dispersion deposition method using Pb(Ac)2·3H2O and potassium acid phthalate as the reactant. The nanoparticl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 The nanoparticle Pb(Ⅱ)-Phtalate complex was synthesized by liquid dispersion deposition method using Pb(Ac)2·3H2O and potassium acid phthalate as the reactant. The nanoparticl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TEM, XRD, TG, DSC and IR. The composition of the nanoparticle PbPht complex was determined by chemical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nanoparticle complex on the combustion of RDX-CMDB propellant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complex were about 50 nm. The nanoparticle Pb(Ⅱ)-Phtalate complex can enhance burning-rate of propellant by 135%, and lower the pressure exponent by 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 铅配合物 纳米颗粒 合成 燃烧催化剂 固体推进剂 液相分散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uO·PbO的制备及对RDX热分解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洪伟良 刘剑洪 +3 位作者 赵凤起 田德余 张培新 罗仲宽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76-80,共5页
为了研究纳米CuO·PbO对推进剂燃烧的催化作用,以CuCl2·2H2O和Pb(NO3)2为原料,采用室温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出不同铜、铅摩尔质量比的纳米CuO·PbO粉体,产物粒径约15nm。用DSC测试了纳米CuO·PbO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为了研究纳米CuO·PbO对推进剂燃烧的催化作用,以CuCl2·2H2O和Pb(NO3)2为原料,采用室温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出不同铜、铅摩尔质量比的纳米CuO·PbO粉体,产物粒径约15nm。用DSC测试了纳米CuO·PbO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CuO·PbO对RDX热分解有明显的催化效果,它使RDX的分解峰温降低了10.5℃,放热量增加了618J·g-1(约55.7%),活化能降低了46.05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催化剂 固体推进剂 纳米CuO·PbO 氧化铜 氧化铅 RDX 热分解 催化作用 纳米复合材料 黑索今 燃速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催化剂对双基系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赵凤起 洪伟良 +6 位作者 陈沛 刘剑洪 罗阳 高红旭 王百成 田德余 李上文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3-16,20,共5页
研究了10种不同纳米催化剂对双基或RDX-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发现经表面处理的纳米复合物(n-TPCC)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纳米催化剂,它使得双基推进剂在6~10MPa呈现麦撒燃烧特征,8~10MPa的压力指数为-0.867;改进n-TPCC加入方法后,可... 研究了10种不同纳米催化剂对双基或RDX-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发现经表面处理的纳米复合物(n-TPCC)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纳米催化剂,它使得双基推进剂在6~10MPa呈现麦撒燃烧特征,8~10MPa的压力指数为-0.867;改进n-TPCC加入方法后,可显著提高n-TPCC在低压下的催化效率;在RDX-CMDB推进剂中,n-TPCC与碳黑复合后,其催化效率进一步提高,且使推进剂在12~22MPa出现了一个宽压力范围的平台区,燃速压力指数小于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催化剂 推进剂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分散液胶束粒径及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刘剑洪 任祥忠 +3 位作者 刘冬 田德余 佟毅 李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97-800,共4页
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元醇、扩链剂(extender)通过“二步法”合成了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动态激光光散射对其胶束直径的测试结果表明,胶束的直径与聚氨酯结构中的二元醇/扩链剂摩尔比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 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元醇、扩链剂(extender)通过“二步法”合成了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动态激光光散射对其胶束直径的测试结果表明,胶束的直径与聚氨酯结构中的二元醇/扩链剂摩尔比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依赖于所用二元醇结构的亲水性.当聚氨酯结构中亲水单元与疏水单元的含量比处于某一数值时,胶束直径最小;亲水单元含量太多时,胶束因为水性介质的溶剂化作用而膨胀,直至成为溶液状态;当疏水性单元含量太多时,胶束因为水性介质的排斥而聚集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水分散液 动态光散射 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抗原子氧涂层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罗仲宽 刘剑洪 +3 位作者 田德余 洪伟良 汤少金 朱瑞祥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7-372,共6页
采用有机无机复合的溶胶-凝胶方法,合成了用于聚合物表面保护层的前驱溶液.采用旋转涂覆方法,将前驱溶液涂覆于聚酰亚胺基片上,制成了表面涂层.将所制得的相应涂层分别进行原子氧暴露试验,其表面形貌的变化通过扫描电镜观测.结果表明,... 采用有机无机复合的溶胶-凝胶方法,合成了用于聚合物表面保护层的前驱溶液.采用旋转涂覆方法,将前驱溶液涂覆于聚酰亚胺基片上,制成了表面涂层.将所制得的相应涂层分别进行原子氧暴露试验,其表面形貌的变化通过扫描电镜观测.结果表明,在原子氧辐照下,无保护的聚酰亚胺表面已非常粗糙,与辐照前的光滑表面形成显著的对比.而涂覆有保护层的表面,原子氧辐照前后却没有变化.这表明使用这种有机无机复合的溶液涂层具有很好的抗原子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涂层 低轨道空间 溶胶-凝胶法 有机无机复合 旋转涂覆 抗原子氧能力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渣微晶玻璃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22
14
作者 张培新 文岐业 +3 位作者 刘剑洪 张黔玲 任祥忠 魏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9期45-47,8,共4页
回顾了矿渣微晶玻璃的研究历史,着重分析了不同主晶相的矿渣微晶玻璃的组成,结构与性能,对矿渣微晶玻璃的发展趋势和待解决的问题作了探讨。最后评述了我国在矿渣微晶玻璃开发与应用上与国外的差距。
关键词 矿渣微晶玻璃 压延法 压制法 晶核剂 结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镧对黑索今热分解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21
15
作者 徐宏 刘剑洪 +2 位作者 陈沛 赵凤起 田德余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9-331,共3页
用室温湿固相反应制备了纳米氧化镧 ,并进行了表征。用DSC研究了纳米氧化镧对环三次甲基三硝胺 (黑索今 ,RDX)热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 ,并提出了该催化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纳米氧化镧能有效地催化RDX的热分解 ,使RDX的二次分解肩峰消... 用室温湿固相反应制备了纳米氧化镧 ,并进行了表征。用DSC研究了纳米氧化镧对环三次甲基三硝胺 (黑索今 ,RDX)热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 ,并提出了该催化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纳米氧化镧能有效地催化RDX的热分解 ,使RDX的二次分解肩峰消失 ,使RDX分解放热峰的后半峰变得陡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剂 纳米氧化镧 燃烧催化剂 黑索今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PbO和Bi_2O_3粉的制备及对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5
16
作者 洪伟良 赵凤起 +1 位作者 刘剑洪 田德余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7-9,共3页
用 Pb(NO3 ) 2 、Bi(NO3 ) 3 和 Na OH为原料 ,通过室温固相反应 ,制备出纳米 Pb O和纳米 Bi2 O3 粉末 ,用 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产物的组成、大小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纳米 Pb O和 Bi2 O3 作燃速催化剂 ,在 RDX- CMDB推进剂中进行... 用 Pb(NO3 ) 2 、Bi(NO3 ) 3 和 Na OH为原料 ,通过室温固相反应 ,制备出纳米 Pb O和纳米 Bi2 O3 粉末 ,用 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产物的组成、大小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纳米 Pb O和 Bi2 O3 作燃速催化剂 ,在 RDX- CMDB推进剂中进行了配方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纳米 Bi2 O3 能够提高推进剂的燃速 ,同时降低压强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催化剂 纳米材料 氧化铅 三氧化二铋 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核配合物的形成及荧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黔玲 刘剑洪 +5 位作者 任祥忠 张培新 王芳 李翠华 刘建忠 计亮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05-1810,共6页
利用光谱学方法研究了[Ru(bpy)2TPPHZ]2+(TPPHZ=四吡啶[3,2-a:2′,3′-c:3″,2″-h:2,3-j]吩嗪)和[Ru(bpy)2ODHIP]2+(ODHIP=3,4-二羟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与Ni2+的配位情况及配位后的荧光性质变化,探讨了配合物与Ni2+配位形... 利用光谱学方法研究了[Ru(bpy)2TPPHZ]2+(TPPHZ=四吡啶[3,2-a:2′,3′-c:3″,2″-h:2,3-j]吩嗪)和[Ru(bpy)2ODHIP]2+(ODHIP=3,4-二羟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与Ni2+的配位情况及配位后的荧光性质变化,探讨了配合物与Ni2+配位形成双核配合物后与DNA的作用机制变化.结果表明,[Ru(bpy)2TPPHZ]2+和[Ru(bpy)2ODHIP]2+均可与Ni2+配位,形成双核配合物[Ru(bpy)2(TPPHZ)Ni]4+和[Ru(bpy)2(ODHIP)Ni]4+,配合物的荧光强度随着Ni2+浓度的增加而减弱.与DNA作用后,配合物仍可与Ni2+配位形成双核配合物,[Ru(bpy)2(TPPHZ)Ni]4+的荧光几乎完全消失,同时配合物与DNA保持插入模式作用,而配合物[Ru(bpy)2(ODHIP)Ni]4+与DNA的作用则由沟面结合改为插入结合,同时配合物的荧光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吡啶钌(Ⅱ)配合物 DNA NI^2+ 荧光 插入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及其对吸收药热分解催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徐宏 刘剑洪 +2 位作者 陈沛 赵凤起 田德余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1-52,65,共3页
用室温湿固相反应制备了纳米氧化铁 ,并进行了表征。用 DSC研究了纳米氧化铁对吸收药 (硝化棉吸收硝化甘油的混合物 ,NC/ NG)热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 ,并提出了该催化反应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纳米氧化铁能有效地催化吸收药的热分解。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铁 热分解催化 炸药 催化剂 吸收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La_(0.8)Sr(0.2)MnO_3催化剂对油烟燃烧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洪伟良 邱晋卿 +3 位作者 刘剑洪 田德余 张雪利 徐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7-251,共5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La0 8Sr0 2 MnO3负载型纳米催化剂 ,用X 射线衍射仪 (XRD) ,扫描电镜 (SEM)对催化剂负载层的表面形态、晶相结构和粒径大小进行了表征 .并考察了催化剂对油烟低温燃烧的催化活性 ,以及不同负载量和不同浸渍时间对催化... 采用浸渍法制备La0 8Sr0 2 MnO3负载型纳米催化剂 ,用X 射线衍射仪 (XRD) ,扫描电镜 (SEM)对催化剂负载层的表面形态、晶相结构和粒径大小进行了表征 .并考察了催化剂对油烟低温燃烧的催化活性 ,以及不同负载量和不同浸渍时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 ,催化剂经 70 0℃焙烧后形成了钙钛矿La0 8Sr0 2 MnO3纳米晶粒 ,催化剂对油烟催化燃烧具有较好的低温高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浸渍法 制备方法 LA0.8SR0.2MNO3 钙钛矿 油烟净化工艺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硅酸乙酯水解-缩合过程的动态激光光散射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芳 刘剑洪 +3 位作者 罗仲宽 张黔玲 陈敬中 袁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4-146,共3页
利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研究了酸催化正硅酸乙酯水解-缩合过程中溶胶粒子形成的特征,并结合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当H2O/TEOS=8∶1时,反应温度在60℃以下的正硅酸乙酯水解缩合过程中,粒径存在明显的先增大后减小现象,并在不同... 利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研究了酸催化正硅酸乙酯水解-缩合过程中溶胶粒子形成的特征,并结合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当H2O/TEOS=8∶1时,反应温度在60℃以下的正硅酸乙酯水解缩合过程中,粒径存在明显的先增大后减小现象,并在不同阶段存在着相互缔合的活性羟基体系;红外研究表明,硅氧网络也在不断扩大。由此可以得到正硅酸乙酯溶胶-凝胶过程中活性溶胶粒子的形成过程和特征,对进一步在活性二氧化硅溶胶粒子表面键接形成复合材料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硅酸乙酯 水解-缩合 动态激光光散射(DLS)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