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荔枝壳掺氮源合成用于LED下转换的碳量子点
1
作者 李安宇 巩婧伟 +1 位作者 张齐艳 黄双武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3,I0003,共9页
碳量子点(carbon dots,CDs)常用作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显示屏的颜色转换材料,然而由于CDs对水、氧气和化学试剂的耐受性低,在LED下转换涂层中的应用常受到限制.以荔枝壳为碳源,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CDs,并通过添加尿素... 碳量子点(carbon dots,CDs)常用作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显示屏的颜色转换材料,然而由于CDs对水、氧气和化学试剂的耐受性低,在LED下转换涂层中的应用常受到限制.以荔枝壳为碳源,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CDs,并通过添加尿素、氨水和三聚氰胺掺杂氮元素,以调节CDs的发光颜色.使用水溶性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作为CDs的固相分散基质,获得具有良好荧光性和生物相容性的CDs-PVA薄膜.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等方法对CDs的形貌、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出的CDs在紫外光激发下产生了多色荧光,表现出优异的光稳定性,并具有较高的绝对量子产率,最高可达7.20%.研究结果可为LED下转换提供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材料 氮掺杂碳量子点 LED下转换 荔枝壳 聚乙烯醇 量子产率 水热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心偏差估计和自适应间隔的人脸识别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志浩 王浩 +1 位作者 曹文明 何志权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66-2877,共12页
损失函数的设计在深度人脸识别中至关重要.常见做法是给所有类别添加固定的间隔项,以修改类别间的决策边界,压缩类内特征间距,提高模型分离不同类别特征的能力.然而,为所有类别添加相同的间隔项可能会忽略人脸识别数据集内类别间的不一... 损失函数的设计在深度人脸识别中至关重要.常见做法是给所有类别添加固定的间隔项,以修改类别间的决策边界,压缩类内特征间距,提高模型分离不同类别特征的能力.然而,为所有类别添加相同的间隔项可能会忽略人脸识别数据集内类别间的不一致性.为进一步提升模型效果,模型应依据类别的学习难易程度,对不同类别样本特征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文中设计了基于类均值中心与类权重中心之间的偏差挖掘难类的方法,称之为中心偏差估计.本文提出的方法会根据中心偏差估计的程度,为不同类别自适应分配不同大小的间隔项.同时,为解决训练前期中心偏差计算不稳定问题,提出了动态变化的收敛参数,调整中心偏差估计的可信度,开展相关实验验证收敛参数的有效性.在人脸验证基准数据集中,本文提出的方法比基准方法的平均准确率提高了0.26%,达到96.62%.在2个大型人脸验证测试数据集上,在FPR等于0.01%时,提出方法的TPR分数分别提高了0.58%和0.22%,获得88.47%和92.29%的实验结果,且多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优于一般现有算法.实现代码参见https://github.com/TCCof-WANG/FR-Centers-Bi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人脸识别 困难类别挖掘 类别不平衡 中心偏差估计 自适应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QOB网络子孔径重构的单比特无人机载SAR成像
3
作者 潘嘉文 孟飞 +2 位作者 赵博 陈洪猛 黄磊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4-48,共5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由于其良好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高分辨成像,但成像所需的庞大数据导致其难以在资源受限的平台推广应用。单比特SAR通过将回波采样点表征为1比特二进制数字信号,可以达到降低数据量、缓解平台负担的目的,但二值数据跳变... 合成孔径雷达(SAR)由于其良好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高分辨成像,但成像所需的庞大数据导致其难以在资源受限的平台推广应用。单比特SAR通过将回波采样点表征为1比特二进制数字信号,可以达到降低数据量、缓解平台负担的目的,但二值数据跳变产生的高阶谐波将导致成像质量下降。为提升单比特SAR成像质量,提出基于卷积去量化(CDQOB)网络的无人机载条带SAR成像方法,通过单比特子孔径数据实现运动误差估计与智能化距离-多普勒二维谱重构,进而实现低数据量下的高质量条带SAR成像。通过实测数据的处理分析,验证了所提单比特成像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比特 卷积去量化 运动误差估计 子孔径 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低成本轻量级雷达的单比特复用阵列信号收发框架
4
作者 冯力方 黄磊 +3 位作者 周汉飞 李强 刘仕奇 张沛昌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9,共16页
面向低成本轻量级雷达的应用需求,该文提出了一种联合单比特采样量化和时分复用接收机的雷达信号收发框架。首先,通过介绍该框架的工作原理,阐述其在节省接收机数量方面的优势。从雷达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了单比特采样量化在该框架中的... 面向低成本轻量级雷达的应用需求,该文提出了一种联合单比特采样量化和时分复用接收机的雷达信号收发框架。首先,通过介绍该框架的工作原理,阐述其在节省接收机数量方面的优势。从雷达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了单比特采样量化在该框架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该框架可利用时间换空间,获得比经典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更好的探测性能。接着,推导了雷达测距、测速和测角公式,以及目标参数估计的克拉美罗界。在此基础上,验证了该框架的性能优势,同时也给出了其稳定工作的信噪比条件。最后,利用一种基于单比特二维多重信号分类的速度维配对算法,验证了该框架获取目标原理的正确性,以及性能分析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成本轻量级雷达 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 单比特采样 时分复用 雷达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