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束时间展宽皮秒分幅相机 被引量:10
1
作者 蔡厚智 龙井华 +4 位作者 刘进元 谢维信 白雁力 雷云飞 廖昱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4-59,共6页
研制了基于电子束时间展宽技术和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选通技术的时间展宽分幅相机。相机有三条厚度80 nm、宽度8 mm的微带阴极,阴极上加载斜率为2.1 V/ps的高压斜坡脉冲,使得先发射的电子较后面的电子速度快,经过50 cm的... 研制了基于电子束时间展宽技术和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选通技术的时间展宽分幅相机。相机有三条厚度80 nm、宽度8 mm的微带阴极,阴极上加载斜率为2.1 V/ps的高压斜坡脉冲,使得先发射的电子较后面的电子速度快,经过50 cm的漂移区后,电子束产生时间展宽,从而提高相机时间分辨率。阴极和MCP均加载了脉冲电压,因此,需要精确同步光脉冲、阴极脉冲和MCP选通脉冲,分析了完整的同步过程。当阴极仅加直流电压,无电子束时间展宽时,获得相机的时间分辨率为78 ps。当阴极加载高压斜坡脉冲时,电子束时间展宽技术将系统的时间分辨率提高至12 ps。改变延时,将光脉冲分别同步在斜坡脉冲不同位置,获得了时间分辨率与同步位置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幅相机 时间展宽 时间分辨率 惯性约束聚变 Z箍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时间聚焦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蔡厚智 龙井华 +3 位作者 刘进元 谢维信 白雁力 雷云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4-118,共5页
利用时间展宽分幅相机研究电子束的时间聚焦现象.当阴极未加载脉冲电压时,测得相机的时间分辨率为80ps.当阴极加载斜率为14V/ps的脉冲电压、电路延时为11.395ns时,相机的时间分辨率为8.8ps,电子束的时间宽度经历了被压缩到被展宽的过程... 利用时间展宽分幅相机研究电子束的时间聚焦现象.当阴极未加载脉冲电压时,测得相机的时间分辨率为80ps.当阴极加载斜率为14V/ps的脉冲电压、电路延时为11.395ns时,相机的时间分辨率为8.8ps,电子束的时间宽度经历了被压缩到被展宽的过程.改变阴极脉冲下降沿斜率,研究电子束时间聚焦时系统时间分辨与下降沿斜率的关系.当下降沿斜率为1V/ps时,时间分辨近似等于80ps,电子束到达微通道板时其时间宽度约等于原始宽度.当斜率大于1V/ps时,时间分辨小于80ps,到达微通道板时电子束时间宽度被展宽.当斜率为0.5V/ps时,时间分辨大于80ps,到达微通道板时电子束时间宽度被压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光学 分幅相机 时间聚焦 时间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Mn_3F_(10)∶Yb/(Er,Tm,Ho)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光谱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叶帅 梁宏达 +2 位作者 王广盛 宋军 屈军乐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3,共5页
由于具有毒性低、稳定性好、发光强度高等优点,稀土上转换纳米颗粒在细胞成像和标记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了常规的热分解法,制备了粒径均一、均匀分散的NaMn_3F_(10)∶Yb/(Er,Tm,Ho)上转换纳米颗粒。研究表明,制备的纳... 由于具有毒性低、稳定性好、发光强度高等优点,稀土上转换纳米颗粒在细胞成像和标记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了常规的热分解法,制备了粒径均一、均匀分散的NaMn_3F_(10)∶Yb/(Er,Tm,Ho)上转换纳米颗粒。研究表明,制备的纳米颗粒的粒径都在10nm以下。NaMn_3F_(10)∶Yb/Er和NaMn_3F_(10)∶Yb/Tm纳米颗粒在980nm连续激光的激发下分别发射660nm和800nm的单色光,这主要归因于Mn2+离子4T1能级可以作为中间过渡能级,将Er^(3+)离子2H11/2能级和4S3/2能级上的光电子通过非辐射的方式转移到2F9/2能级上,降低2H11/2能级和4S3/2能级上的光电子数同时增加2F9/2能级上的光电子数,使2F9/2与4I15/2基态能级产生较大的粒子数反转,以产生较强的波长为660nm光辐射。通过对NaYF4∶Yb^(3+)20%,Er^(3+)2%纳米颗粒中掺杂Mn2+离子的研究发现,随着Mn2+离子掺杂浓度的提高,该纳米颗粒的发光颜色从绿色逐渐向红色转变,光谱中红绿光的强度比逐渐升高,在Mn掺杂浓度为58%时即可得到纯红光发射的上转换纳米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纳米颗粒 NaMn3F10 热分解法 单色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增益微通道板皮秒分幅技术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蔡厚智 龙井华 +2 位作者 刘进元 谢维信 牛憨笨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2期109-112,共4页
研制了无增益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选通X射线分幅相机,由无增益MCP变像管、成像针孔阵列、皮秒选通脉冲发生器及CCD构成。对相机时间分辨率进行了测量,当无增益MCP加载-1.5 k V、145 ps的选通脉冲和-300 V的直流偏置时,测... 研制了无增益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选通X射线分幅相机,由无增益MCP变像管、成像针孔阵列、皮秒选通脉冲发生器及CCD构成。对相机时间分辨率进行了测量,当无增益MCP加载-1.5 k V、145 ps的选通脉冲和-300 V的直流偏置时,测得相机的时间分辨率为59 ps。改变MCP直流偏置电压,获得了时间分辨率、输出信号强度与MCP偏置电压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MCP偏置电压的减小,时间分辨率提高,但输出信号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光学 分幅相机 无增益微通道板 时间分辨率 惯性约束聚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组合脉冲解决超宽带雷达中探测盲区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朝霞 周俊杰 +1 位作者 张明江 张东泽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17-1520,共4页
为了解决脉冲压缩技术运用于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雷达系统中在增加其最远探测距离的同时也增加了探测盲区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利用长短脉冲相组合的伪随机(pseudo random noise,PRN)码调制的二相编码UWB信号作为雷达信号发射源,在... 为了解决脉冲压缩技术运用于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雷达系统中在增加其最远探测距离的同时也增加了探测盲区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利用长短脉冲相组合的伪随机(pseudo random noise,PRN)码调制的二相编码UWB信号作为雷达信号发射源,在满足短脉冲的最大探测距离大于长脉冲的最小探测盲区的条件下,解决UWB脉冲压缩雷达系统探测盲区的问题。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很大程度减小雷达探测盲区,说明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雷达 脉冲压缩 探测盲区 组合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穿墙雷达设计与脉冲压缩回波处理
6
作者 张朝霞 傅正 +3 位作者 张明江 周俊杰 张东泽 闫东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有限时域差分法可以利用有限差分方程对电磁波穿透墙体后的情况进行分析,获得墙体的透射系数。利用该计算结果,对超宽带穿墙雷达模型进行数学建模,构造出超宽带脉冲压缩穿墙雷达模型。采用仿真软件对该模型一维情况的发射接收过程进行... 有限时域差分法可以利用有限差分方程对电磁波穿透墙体后的情况进行分析,获得墙体的透射系数。利用该计算结果,对超宽带穿墙雷达模型进行数学建模,构造出超宽带脉冲压缩穿墙雷达模型。采用仿真软件对该模型一维情况的发射接收过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有限时域差分法可以很好地计算出透射系数,雷达回波通过脉冲压缩算法处理后,可以实现对目标的精确定位与识别,提高雷达系统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穿墙雷达 有限时域差分法 脉冲压缩 回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展宽X射线分幅相机空间分辨特性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珂 蔡厚智 +1 位作者 刘进元 付文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41,共7页
利用Monte Carlo方法、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建立了时间展宽X射线分幅相机的理论模型,对相机静态空间分辨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当光电阴极的电压为-3kV,采用三个磁透镜,成像倍率为2:1时,相机的静态空间分辨率优于110μm.研究了空间分辨... 利用Monte Carlo方法、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建立了时间展宽X射线分幅相机的理论模型,对相机静态空间分辨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当光电阴极的电压为-3kV,采用三个磁透镜,成像倍率为2:1时,相机的静态空间分辨率优于110μm.研究了空间分辨率与发射位置、阴极电压、磁聚焦透镜数量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发射位置离中心越近,阴极电压越高,磁聚焦透镜个数越多,空间分辨率越好.此外,平面的光电阴极经磁聚焦透镜成像后,像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曲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幅相机 时间展宽 空间分辨率 惯性约束聚变 Z箍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聚变堆真空室制造过程中曲面拟合算法研究
8
作者 范小松 吉海标 +3 位作者 顾永奇 刘志宏 吴杰峰 马建国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38,共4页
对未来聚变堆(CFETR)真空室制造过程中的制造误差和真空室结构不对称问题,将被测表面网格化,为各测量点引入权重系数,并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实现了真空室部件制造误差分配的调整和轮廓精度的改善。
关键词 聚变堆真空室 曲面拟合 测量点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