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活动融入现代健康服务体系的政策架构与方法体系 被引量:18
1
作者 邱服冰 邱卓英 +9 位作者 王国祥 卢雁 汤修齐 郝传萍 邱芬 李安巧 耿玉东 余莉娅 莫仕围 刘皓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81-888,共8页
目的探索体育融入现代健康服务体系的理论与方法。方法基于世界卫生组织现代健康服务体系的理论和《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政策指南,探讨在健康服务体系的六个构成要件方面,即领导力和治理能力、筹资、健康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医药技... 目的探索体育融入现代健康服务体系的理论与方法。方法基于世界卫生组织现代健康服务体系的理论和《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政策指南,探讨在健康服务体系的六个构成要件方面,即领导力和治理能力、筹资、健康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医药技术和健康信息系统,如何促进体育活动融入现代健康服务体系中,以及在健康服务连续体的预防、干预、康复和健康促进四个环节中,体育活动融入健康服务体系的重点内容与要求。结果提出了构建以人为本的跨行业、多学科的健康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促进医疗与体育的融合,将运动干预作为健康干预的方法,发展体育与健康融合的服务技术与标准;培养掌握运动干预和运动康复的专业人才,发展信息系统,促进体育与健康服务的融合发展。结论体育活动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健康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健康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入手,可以构建体育活动融入现代健康服务体系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从而促进实现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联合国“2030议程”发展目标之三: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实现“健康中国”相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服务体系 体育运动和健康 健康服务连续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身体活动融入基于学校的眼健康服务:政策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晟 张萌 +13 位作者 邱卓英 王国祥 邱服冰 杨剑 王少璞 朱婷 李安巧 郝传萍 殷荣宾 谈强 蔡赓 汤修齐 刘静 杨宝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74-1383,共10页
目的在健康服务视域下,探索身体活动融入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服务体系的理论、内容及路径方法。方法从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服务体系六个组成部分,即领导力与治理、筹资、健康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医药技术、健康信息出发,对基于学校的眼... 目的在健康服务视域下,探索身体活动融入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服务体系的理论、内容及路径方法。方法从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服务体系六个组成部分,即领导力与治理、筹资、健康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医药技术、健康信息出发,对基于学校的眼健康与身体活动相关政策架构与核心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如何促进身体活动融入以学校为基础的眼健康服务体系,以及身体活动在眼健康服务连续体的预防、干预、康复和健康促进中的应用。结果基于健康服务体系视角,根据《世界视觉报告》,将身体活动融入以学校为基础的眼健康服务应遵循跨领域健康服务的五大原则,即普遍可及性和公平性、人权、循证、全生命周期和赋权。WHO倡导构建以人为本的眼健康服务体系,以人为本是基于学校的眼健康服务与身体活动融合新模式的核心理念。在健康促进学校中倡导基于学校的教育和身体活动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健康,将身体活动作为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相关的预防、干预、康复和健康促进措施,并大力培养学校内部掌握身体活动与眼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构建身体活动与儿童青少年眼健康信息系统,推进身体活动融入以学校为基础的眼健康服务体系。结论身体活动是促进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眼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WHO健康服务体系六个构成要素,构建基于学校的眼健康服务,融合身体活动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要求在学校环境中提供教育和身体活动等健康促进的方法。提升学校环境下基于教育和身体活动方法的眼健康服务的领导力和治理,建立新筹资机制,提供资金保障,发展身体活动促进眼健康相关人力资源,完善相关服务提供体系,开发高质量身体活动干预眼健康技术与器材,并将儿童身体活动及眼健康信息融入到学校健康信息,从而实现儿童的眼健康和促进其身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健康 身体活动 儿童 眼健康服务体系 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活动融入学校健康服务体系的国际政策架构与内容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萌 周晟 +12 位作者 邱卓英 邱服冰 杨剑 王少璞 朱婷 李安巧 郝传萍 殷荣宾 蔡赓 王国祥 汤修齐 刘静 杨宝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65-1373,共9页
目的系统研究世界卫生组织(WHO)身体活动融入学校健康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架构与核心内容。方法应用内容分析法和WHO健康服务体系理论,对WHO学校健康和身体活动相关领域的核心政策文件进行系统内容分析,构建身体活动融入学校健康服务体... 目的系统研究世界卫生组织(WHO)身体活动融入学校健康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架构与核心内容。方法应用内容分析法和WHO健康服务体系理论,对WHO学校健康和身体活动相关领域的核心政策文件进行系统内容分析,构建身体活动融入学校健康服务体系的政策架构。WHO在学校健康领域核心政策文件包括《将每所学校建成健康促进学校的实施指南》《WHO关于学校健康服务指南》和《将每所学校建成健康促进学校的全球标准和指标》,在身体活动领域核心文件主要有《2018-2030年促进身体活动全球行动计划:加强身体活动,造就健康世界》《WHO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指南》(儿童青少年部分)。结果身体活动作为一项健康战略和发展战略,是建设健康促进学校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健康和教育领域,建设健康促进学校的关键是关注儿童功能和发展,以促进学校健康包容性和公平性为目标。在学校环境中,将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纳入以健康促进为主的学校健康服务连续体中。在宏观层面,国家和有关部门应建立身体活动融入学校健康服务体系的战略架构和战略规划;在中观层面,教育机构应依据WHO学校健康服务指南的要求来制定和改进学校健康服务政策和方案,完善学校健康服务手段。通过提供高质量体育课程和课后身体活动实现儿童青少年健康服务;在微观层面,以构建健康促进学校的全球标准为指导,将身体活动以课程和活动的形式,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将身体活动融入学校健康服务体系,需从学校健康领导力与治理、学校基础设施筹资、支持身体活动的学校健康服务提供、学校健康人力资源、学校健康相关医药技术以及学校健康信息系统六个领域入手,实施健康促进学校政策行动、加强多层级的学校领导力与治理,筹措必要资金,开发适应健康促进学校建设的人力资源并建设支持身体活动的方案。结论学校健康服务是促进儿童健康与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领域,身体活动是学校健康服务的重要内容。WHO颁布的相关核心政策文件,构建了身体活动融入学校健康服务体系的政策架构,其核心内容是要通过教育和体育手段将身体活动融入健康促进学校健康服务体系中,构建健康促进学校服务体系,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根据WHO健康服务体系构成六要素,身体活动融入学校健康服务体系需要加强学校健康领导力与治理、完善学校基础设施筹资,发展学校健康人力资源,研发基于学校的健康相关医药技术,建立共享学生健康数据的健康信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 学校健康服务体系 健康促进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康复政策架构与核心内容研究: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政策文件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32
4
作者 汤修齐 邱服冰 +7 位作者 邱卓英 吕军 周晓英 邱芬 刘静 李安巧 陈迪 张爱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96-1005,共10页
目的运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服务构成要素的理论,从健康服务体系视域,对WHO有关康复服务的政策架构与行动战略进行系统的内容分析,探讨WHO国际康复政策的理论基础与方法、康复政策架构以及行动战略的核心内容。方法WHO发布的康复相... 目的运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服务构成要素的理论,从健康服务体系视域,对WHO有关康复服务的政策架构与行动战略进行系统的内容分析,探讨WHO国际康复政策的理论基础与方法、康复政策架构以及行动战略的核心内容。方法WHO发布的康复相关政策文件包括《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行动指南》《康复指标清单:康复监测和评估架构配套的工具》和《康复现状系统评估配套工具(STARS):康复信息收集模板(TRIC)》,形成国际康复政策体系。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方法,根据WHO健康服务构成的六大要素,即领导力和治理能力、筹资、健康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医药技术、健康信息系统,详细分析国际康复政策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政策架构以及行动战略的核心内容与康复服务优先发展领域。结果现代康复服务政策核心依据WHO有关构建以人为本的健康服务、关注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的理论,依据《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的功能、残疾和健康理论,明确发展康复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三,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即“全民健康覆盖”的重要路径。系统分析了领导力和治理能力、筹资、健康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医药技术、健康信息系统六大领域,WHO的国际政策架构、行动战略以及发展内容与优先领域。WHO倡导制定国家康复规划,建立与完善康复治理结构并发展康复治理能力,采取多种途径为发展康复服务筹资。将康复融入现代健康服务体系,在健康服务连续体中提供不同层次的康复服务,在健康服务体系中构建康复服务体系,培训专业人员,建立服务信息网络,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覆盖率,关注重点领域和优先项目,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将辅助技术作为医药技术领域纳入康复服务体系。在健康信息系统中,收集有关功能和康复需求的信息以及康复服务结果和影响的数据,并开展基于循证的康复政策系统研究。结论基于健康服务体系六大构成要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系统研究了国际康复政策架构。现代康复发展的理念是要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发展康复必须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健康服务体系,并且关注社会决定因素。发展康复是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国际康复的政策体系围绕康复领导力和治理、康复筹资、康复人力资源、康复服务提供、康复相关医药技术以及康复与健康信息六大领域,从理论与政策、政策行动、实施工具和路径(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效果评估)三个层级,构建了康复发展的政策和行动战略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与工具的体系。实施WHO康复政策,需要采取如下行动:加强康复服务领导力、治理、规划和协调能力;构建合理的康复筹资机制,为康复筹措必要资金;健全康复人力资源培养与保障机制;提升康复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康复服务提供能力并改善服务质量;提高辅助产品和辅助技术服务的质量与可及性;建立涵盖功能、残疾和康复的健康信息系统并开展康复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服务体系 康复 康复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健康促进学校的政策架构与核心内容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萌 邱卓英 +6 位作者 蔡赓 王国祥 杨剑 邱服冰 郝传萍 李安巧 殷荣宾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118,共8页
目的系统研究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发布的健康促进学校及健康服务的政策、指南和标准。方法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发布的健康促进学校相关政策文件包括《将每所学校建成健康促进学校的实施指南》《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学校健... 目的系统研究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发布的健康促进学校及健康服务的政策、指南和标准。方法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发布的健康促进学校相关政策文件包括《将每所学校建成健康促进学校的实施指南》《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学校健康服务指南》和《将每所学校建成健康促进学校的全球标准和指标》,构建了健康促进学校理论框架。本研究从健康服务体系的视角,对健康促进学校及健康服务的政策、指南和标准进行系统研究;对健康促进学校构成系统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促进作用以及如何将身体活动作为健康促进学校的重要领域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健康促进学校倡议是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服务的重要研究领域。《将每所学校建成健康促进学校的实施指南》主要服务对象包括5~19岁学生、教师以及学校中的其他工作人员。《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学校健康服务指南》涉及健康促进、健康教育、预防性干预措施、临床评估、健康服务管理等多种活动类型。《将每所学校建成健康促进学校的全球标准和指标》涉及政策资源、课程与环境、社区参与等方面的8个全球标准和13个具体领域。结论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建设健康促进学校的相关政策架构,该架构以儿童健康为中心,倡导通过学校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公共卫生、教育、社会和经济发展,达到保障儿童青少年健康权利、满足健康需求的目标。健康促进学校建设过程中,要落实《将每所学校建成健康促进学校的实施指南》的要求;在发展学校健康服务的过程中,要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学校健康服务指南》和《将每所学校建成健康促进学校的全球标准和指标》,将教育和体育手段纳入学校健康服务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健康 健康促进学校 政策架构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身体活动政策和指南的架构与核心内容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静 邱芬 +13 位作者 邱卓英 邱服冰 王国祥 蔡赓 杨剑 郝传萍 李安巧 朱婷 王少璞 汤修齐 周晟 张萌 杨宝仪 韩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02-1411,共10页
目的研究分析身体活动政策和身体活动指南的理论、政策架构以及核心内容。方法运用政策研究和内容分析的方法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服务体系六大构成要素的理论,具体分析WHO身体活动全球行动计划和WHO身体活动指南的理论、架构和核... 目的研究分析身体活动政策和身体活动指南的理论、政策架构以及核心内容。方法运用政策研究和内容分析的方法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服务体系六大构成要素的理论,具体分析WHO身体活动全球行动计划和WHO身体活动指南的理论、架构和核心内容。结果《2018-2030年促进身体活动全球行动计划:加强身体活动,造就健康世界》(简称《行动计划》)是WHO颁布的有关身体活动的国际政策文件,该政策文件遵循以人权、全生命周期、循证实践、比例普遍性、政策协调性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参与和赋权、建立多部门伙伴关系的7个原则,将身体活动纳入健康服务和社会发展的范畴。《行动计划》由4项战略目标和20项政策行动构成,涉及WHO健康服务体系六个领域,身体活动政策融入健康服务,对于促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三健康全覆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20年《WHO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指南》(简称《指南》)作为贯彻落实《行动计划》的技术文件,采用PI/ECO方法架构,分析了各类人群的身体活动需求,针对儿童与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特殊人群孕妇和产后妇女、慢病患者和残疾人士等,提出了增加身体活动和减少久坐行为的活动指南,内容涉及身体活动的持续时间、频率、强度、身体活动类型、身体活动的关键和重要的健康结果,以及预防健康风险和相关的注意事项。《指南》贯彻落实《行动计划》的相关指导原则,旨在从微观层面提升整体人群参与身体活动程度,改善提高整体人群关键和重要的健康结果。结论作为一项健康战略和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倡导将身体活动纳入健康服务体系,促进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三全民健康覆盖。根据WHO健康服务体系六大构成要素,即领导力和治理、筹资、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医药技术、健康信息,可以将《行动计划》 4项战略目标和20项政策行动纳入上述六个领域。《指南》作为贯彻落实《行动计划》的技术文件,基于PI/ECO方法架构,针对儿童与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孕妇和产后妇女、慢病人群、残疾人等人群提供增加身体活动与减少久坐行为的指南建议。核心内容涉及针对的人群、身体活动的持续时间、频率、强度、身体活动类型、身体活动的关键和重要的健康结果,以及预防健康风险和相关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服务体系 身体活动 身体活动政策 身体活动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辅助技术服务的政策架构、核心内容和发展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思创 汤修齐 +3 位作者 邱服冰 李安巧 陈琳 王舒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06-1016,共11页
目的研究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辅助技术服务的政策架构与核心内容,比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辅助技术发展现状,探讨未来辅助技术政策与服务发展。方法基于联合国和WHO辅助技术的相关政策与理论架构,运用WHO健康服务体系构成要素的... 目的研究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辅助技术服务的政策架构与核心内容,比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辅助技术发展现状,探讨未来辅助技术政策与服务发展。方法基于联合国和WHO辅助技术的相关政策与理论架构,运用WHO健康服务体系构成要素的理论,分析国际辅助技术服务的政策架构与主要内容,比较全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辅助技术服务政策、辅助产品和服务发展,探讨国际辅助技术的政策与创新技术发展热点。结果辅助技术服务是康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辅助技术服务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三“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的关键步骤。联合国和WHO发布的辅助技术服务相关指南提供了辅助技术服务政策,其核心架构是基于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有关辅助技术内容,并具体表现在WHO《世界残疾报告》《全球残疾行动计划》《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和《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行动指南》以及WHA 71.8号有关辅助技术的决议《改善获得辅助技术的机会》等核心文件中。国际辅助技术政策核心内容旨在构建以人为本的综合保健服务,强调将辅助技术纳入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和康复服务范畴,根据WHO健康服务的六大核心构成要素建立和发展辅助技术服务,从而提高获取优质辅助技术机会,以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并且在辅助产品和辅助技术服务领域,倡导技术和服务创新,形成5P辅助技术模式。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在辅助技术服务政策、辅助技术产品提供以及服务覆盖率方面都面临诸多困难,存在着较大差异。未来各国辅助技术发展热点主要是采用WHO提出的5P模式进行政策和服务提供以及技术变革,辅助技术产品开发、辅助技术服务模式的创新将是未来发展的热点。结论国际社会有关辅助技术的政策是以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为核心,并以联合国及WHO发表的辅助技术服务的相关政策文件为基础形成的,其主旨在于发展辅助技术服务,为残疾人、老年人和其他功能障碍者提供及时、适当和可负担的辅助技术服务,改善他们的健康并提升生活质量和福祉。要将辅助技术纳入全民健康覆盖,并通过初级卫生保健加强服务提供,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三全民健康覆盖的目标,实现辅助技术服务全覆盖。发展辅助技术,要将辅助技术纳入康复服务的范畴,在WHO健康服务体系的六大构成要素架构下,完善辅助技术服务的治理,通过多种机制为辅助技术服务进行筹资,培训康复人才从事辅助技术工作,改善辅助技术的服务提供,提升服务的质量,将辅助技术纳入基本医药技术,建立适应辅助技术发展的健康信息系统并对辅助技术服务提供监测。在世界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辅助产品和技术服务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差异,在获得辅助技术服务时遇到很大挑战。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规划,并进行技术和服务创新。未来辅助技术发展将围绕辅助技术的5P模式进行产品和服务提供领域的改革以及技术创新,以提升辅助技术服务的覆盖率、有效性、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在全民健康覆盖架构下,将辅助技术服务融入健康服务体系,实现全民辅助技术服务全覆盖,提升辅助技术服务的质量和辅助技术消费者的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技术 辅助器具 辅助产品 康复 健康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地区残疾儿童营养状况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茜 吕军 +4 位作者 孙梅 邱芬 邱服冰 李安巧 夏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35-1143,共9页
目的了解发达地区残疾儿童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以及2020年8月至9月,方便抽样选取上海市2~18岁残疾儿童主要照护者480例。调查残疾儿童的身高和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基于儿童超重、肥胖预测... 目的了解发达地区残疾儿童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以及2020年8月至9月,方便抽样选取上海市2~18岁残疾儿童主要照护者480例。调查残疾儿童的身高和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基于儿童超重、肥胖预测的生态模型,从儿童个人、家庭及社会特征3个维度分析残疾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480例残疾儿童的消瘦、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75%、13.54%、13.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薯类摄入(OR=0.420,95%CI 0.197~0.893,P<0.05)、照护者对孩子体质量的感知(OR_(过轻)=4.188,95%CI 1.488~11.787,P<0.01)对儿童消瘦有影响;残疾类型(OR_(孤独症)=0.142,95%CI 0.034~0.591,P<0.01)、家庭角色(OR_(父亲)=5.519,95%CI 1.110~27.440,P<0.05)、照护者对孩子体质量的感知(OR过重=5.669,95%CI 1.112~28.903,P<0.05)对儿童超重肥胖有影响。结论上海市残疾儿童营养不良问题发生率较高,消瘦和肥胖比例远高于正常儿童。残疾类型、自身膳食摄入及家庭特征对残疾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儿童 照护者 营养状况 影响因素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残疾人辅助技术服务政策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思创 邱服冰 +3 位作者 汤修齐 李安巧 陈琳 王舒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89-899,共11页
目的探讨澳大利亚残疾流行率、辅助技术服务的需求、服务政策、服务体系。方法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相关政策建议和指标清单,通过内容分析和发展研究的方法,分析澳大利亚辅助技术服务的政策架构、服务发展以及未来... 目的探讨澳大利亚残疾流行率、辅助技术服务的需求、服务政策、服务体系。方法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相关政策建议和指标清单,通过内容分析和发展研究的方法,分析澳大利亚辅助技术服务的政策架构、服务发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澳大利亚统计残疾人约440万,其中重度或极重度残疾人140万(32%);澳大利亚联邦、州、地方政府分别出台了《国家残疾战略》《国家残疾协议》《国家残疾保险计划》《国家残疾服务标准》和其他残疾人援助项目等法律和政策以及相关的服务项目。澳大利亚每年约200多万残疾人获得辅助技术服务的资助,提供辅助器具各类达1万多种,涵盖了“世卫组织优先辅助器具清单”列举的所有类别。结论澳大利亚根据残疾人辅助技术服务需求,制定了联邦的《国家残疾战略》、辅助技术服务政策和标准,并且建立了联邦和州的残疾人辅助技术保险和财政支持项目,联邦和各州建立了辅助技术服务网络,并且通过《国家残疾协议》的形式建立联邦和州之间的服务协调机制,覆盖了全澳各类有辅助技术服务需求的残疾人,符合《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政策指南中涉及辅助技术服务的政策建议和评估指标要求;澳大利亚辅助技术服务的热点将集中于辅助技术服务政策完善、ICF应用、服务体系发展、服务质量与标准升级,以及新技术应用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技术 残疾 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面康复视角的残疾儿童照护需求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郑红颖 孙梅 +3 位作者 吕军 邱服冰 李安巧 夏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17-1126,共10页
目的调查残疾儿童照护需求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以及2020年8月至9月,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残疾儿童家庭照护者496例。采用残疾儿童照护需求评估工具调查照护需求率及满足程度,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照护需求... 目的调查残疾儿童照护需求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以及2020年8月至9月,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残疾儿童家庭照护者496例。采用残疾儿童照护需求评估工具调查照护需求率及满足程度,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照护需求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总体照护需求率为71.8%,其中,信息支持(83.7%)、精神支持(75.9%)和经济支持(74.1%)较高,替代性服务支持(62.9%)和专业支持(62.2%)处于中等水平。总体照护需求满足程度为39.4%,其中,精神支持(50.8%)、专业支持(45.5%)处于中等水平,替代性服务支持(32.8%)、经济支持(32.3%)和信息支持(30.3%)需求满足程度较低。公共政策满意度越高(B=-3.252,95%CI-5.370~-1.134,P=0.003),视力残疾、言语残疾和未定残(B_(视力残疾)=-12.160,95%CI-21.976~-2.344,P=0.015;B_(言语残疾)=-12.754,95%CI-22.583~-2.925,P=0.011;B_(未定残)=-16.553,95%CI-24.714~-8.392,P<0.001)的照护需求程度更低,家庭角色为母亲(B=9.071,95%CI 4.293~13.848,P<0.001)的需求程度更高。公共政策满意度越高(B=7.392,95%CI 5.523~9.262,P<0.001)、残疾类型为视力、听力和言语残疾(B_(视力残疾)=8.612,95%CI 0.081~17.144,P=0.048;B_(听力残疾)=8.686,95%CI 1.920~15.451,P=0.012;B_(言语残疾)=9.515,95%CI 1.184~17.846,P=0.025)、社会融入阻碍度越低(B=1.932,95%CI 0.457~3.408,P=0.010)以及日均照护时长越短(B=-4.123,95%CI-6.247~-1.999,P<0.001)的照护需求满足程度更高。结论残疾儿童照护者的照护需求是多元的,其中信息支持的需求率最高,而满足程度最低。不同残疾类型儿童、家庭角色及照护时长和环境特征下的照护需求程度及满足程度均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儿童 照护者 照护需求 全面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儿童照护者焦虑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夏聪 孙梅 +3 位作者 吕军 邱服冰 邱芬 郑红颖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52-1158,共7页
目的调查残疾儿童照护者焦虑状态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以及2020年8月至9月,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在上海市残疾儿童家庭照护者496例。应用交叉列联表分析照护者的焦虑状态,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照护者焦虑状... 目的调查残疾儿童照护者焦虑状态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以及2020年8月至9月,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在上海市残疾儿童家庭照护者496例。应用交叉列联表分析照护者的焦虑状态,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照护者焦虑状态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496例照护者中,父母占73.2%,祖父母占26.8%。被照护残疾儿童中肢体残疾最多(26.0%)。照护者中35.1%存在焦虑,超过10%存在中重度焦虑。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照护者个人因素中,(外)祖父报告的焦虑比例是母亲的0.318倍(OR=0.318,95%CI 0.113~0.900,P=0.031)。被照护对象因素中,有睡眠问题(OR=1.713,95%CI 1.046~2.805,P=0.032)和情绪稳定性(OR_(一般)=0.057,95%CI 0.009~0.340,P=0.002;OR_(稳定)=0.031,95%CI 0.005~0.205,P<0.001)对照护者报告的焦虑比例有明显影响。家庭环境因素中,家庭人均月收入(OR_(5000~<10000元)=0.463,95%CI 0.236~0.909,P=0.025;OR_(≥10000元)=0.325,95%CI 0.160~0.660,P=0.002)和住房性质(OR=0.356,95%CI 0.208~0.608,P<0.001)对照护者报告的焦虑比例有影响。社会环境因素中,对当前无障碍环境建设满意的照护者报告的焦虑比例更低(OR_(满意)=0.136,95%CI 0.031~0.602,P=0.009)。结论残疾儿童照护者的焦虑状态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当被照护残疾儿童存在睡眠问题或情绪不稳定、家庭月收入低以及对社会无障碍环境不满意时,照护者的焦虑水平会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儿童 照护者 焦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儿童照护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雨牵 孙梅 +5 位作者 吕军 邱服冰 邱芬 李安巧 夏聪 郑红颖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44-1151,共8页
目的探讨残疾儿童照护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以及2020年8月至9月,方便抽样选取上海市残疾儿童主要照护者496例。采用简版生活质量量表(SF-12)测量照护者生活质量,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照护者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残疾儿童照护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以及2020年8月至9月,方便抽样选取上海市残疾儿童主要照护者496例。采用简版生活质量量表(SF-12)测量照护者生活质量,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照护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残疾儿童照护者的生理健康评分为(51.67±8.11),心理健康评分为(42.10±12.66)。被照护儿童年龄6~18岁(B=-1.783,95%CI-3.279~-0.287,P=0.020)、情绪不稳定(B=2.719,95%CI 1.254~4.184,P<0.001)、照护者为女性(B=-3.765,95%CI-6.578~-0.953,P=0.009)、对公共政策不满意(B=1.973,95%CI 0.367~3.578,P=0.016)的照护者生理健康评分较低;言语残疾(B=3.463,95%CI 0.053~6.873,P=0.047)的照护者生理健康评分较高。被照护儿童的残疾类型(B_(听力)=9.465,95%CI 5.107~13.823,P<0.001;B_(未定残)=5.999,95%CI 1.558~10.441,P=0.008)、有无伙伴(B=2.626,95%CI 0.352~4.901,P=0.024)、照护者学历(B_(高中或中专)=-4.701,95%CI-8.028~-1.374,P=0.006;B_(大专及以上)=-3.610,95%CI-6.604~-0.615,P=0.018)、家庭规模(B=2.616,95%CI 0.479~4.753,P=0.017)、家庭人均月收入(B_(<5000元)=-6.572,95%CI-9.136~-4.008,P<0.001;B_(5000~<10000元)=-4.932,95%CI-7.544~-2.319,P<0.001)对照护者的心理健康评分有影响。结论残疾儿童照护者的生活质量较低,尤其是心理健康。残疾儿童照护者的生活质量受儿童、照护者、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多个维度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儿童 照护者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