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兴经济体技术国际化与发达经济体技术外溢研究——国际专利数据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玉梅 吴先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3-33,共11页
伴随着经济资源日趋国际化,技术资源国际化属性也日益明显,国家竞争力优势来源在经济资源与技术资源间转换,对技术国际化现象的关注重要而紧迫。以2008—2018年欧洲专利局优先权专利为研究样本,讨论我国技术国际化水平对发达经济体技术... 伴随着经济资源日趋国际化,技术资源国际化属性也日益明显,国家竞争力优势来源在经济资源与技术资源间转换,对技术国际化现象的关注重要而紧迫。以2008—2018年欧洲专利局优先权专利为研究样本,讨论我国技术国际化水平对发达经济体技术外溢的影响,对国际专利数据进行去噪与填充,结合国际专利缺失值“填补”算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伴随着专利数据去噪与填补过程的逐渐推进,技术国际化始终对发达经济体国家技术外溢具有积极影响,当采用的专利数据“纯度”更高时,技术国际化对发达经济体技术外溢的影响更接近真实水平;此外,技术特征是观测技术外溢的重要环境条件,其中专利独特性水平、技术周期、显性技术优势等因素对技术外溢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经济体 技术国际化 优先权专利 技术外溢 国际技术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千禧年挑战公司对南亚国家的援助:进展、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9
2
作者 戴永红 姬广礼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75,共11页
美国通过千禧年挑战公司向南亚小国提供经济援助,以更加隐蔽的手段影响他国内政与外交政策,拉拢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加入美国阵营,企图阻碍“一带一路”建设,遏制中国发展。美国与南亚小国签订的千禧年挑战协议是美国霸权主义的... 美国通过千禧年挑战公司向南亚小国提供经济援助,以更加隐蔽的手段影响他国内政与外交政策,拉拢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加入美国阵营,企图阻碍“一带一路”建设,遏制中国发展。美国与南亚小国签订的千禧年挑战协议是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在南亚并不受欢迎,遭到尼泊尔、斯里兰卡两国的质疑与抵制。南亚小国对千禧年挑战公司的援助较为谨慎,不愿被牵涉到中美两国的博弈之中。以尼泊尔为例,尼美千禧年挑战协议将扰乱尼泊尔政局,打破尼泊尔“等距离”外交惯例,对“一带一路”建设在南亚的发展以及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全稳定构成威胁。中国宜主动采取对策,做到“四个全面”,保障中国在南亚的利益,维护西南边疆的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禧年挑战公司 印太战略 南亚国家 安全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缅甸中立外交政策传统的形成与原因 被引量:6
3
作者 范宏伟 邹一峥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6-116,共11页
中立主义是缅甸的传统外交政策,1948—1954年是缅甸该项政策的确立和形成期。这一时期,随着中苏对中立民族主义国家的政策调整,英美对缅政策出现偏差,缅甸国内出现政治经济危机,缅甸与东西方之间的三角关系的发展动力与变量发生了新的变... 中立主义是缅甸的传统外交政策,1948—1954年是缅甸该项政策的确立和形成期。这一时期,随着中苏对中立民族主义国家的政策调整,英美对缅政策出现偏差,缅甸国内出现政治经济危机,缅甸与东西方之间的三角关系的发展动力与变量发生了新的变化,缅甸较快调适了它在二者之间的钟摆,开始实行更加平衡的中立外交,并长期坚持了这一政策。缅甸人在确立中立外交政策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不安全感、地缘心态、对大国的防范、对自身的定位与认识,是构成其中立外交传统的基本要素,已内化为缅甸的传统政治文化,也是外界观察其外交政策趋势的基本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 中立外交 地缘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在伊斯兰合作组织中的权力分析
4
作者 何思雨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53,156,共21页
成员国在国际组织中的权力包含多个构成要素,其中物质是权力生成的基础、观念是权力显示的标志、关系是权力变迁的动力、结构是权力发挥的框架、制度是权力提升的路径。非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对伊斯兰合作组织具有群体性、多样性和战略性价... 成员国在国际组织中的权力包含多个构成要素,其中物质是权力生成的基础、观念是权力显示的标志、关系是权力变迁的动力、结构是权力发挥的框架、制度是权力提升的路径。非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对伊斯兰合作组织具有群体性、多样性和战略性价值,但它们始终面临特征多样化、利益不对称、权力不平等和参与度不均等现实问题,权力依然较为薄弱,集中在少数大国。非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物质性与观念性权力较为有限,而国家间的多重异质性和体系的边缘地位则影响了关系性和结构性权力的获得,但非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可以凭借身份、地缘和群体优势通过制度获得一定权力。伊朗、巴基斯坦、土耳其、马来西亚是非阿拉伯伊斯兰国家中的传统强国,它们根据各自权力的构成形态、生成优势和利益侧重形成了不同的行为模式,以提升自身在伊斯兰合作组织中的权力。随着近年来实力的增长,非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在伊斯兰合作组织的活跃度、主动性和话语权日益突出,正成为影响伊斯兰合作组织议程设置和组织发展的关键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合作组织 非阿拉伯伊斯兰国家 权力分析 伊朗 巴基斯坦 土耳其 马来西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斯兰世界联盟与沙特阿拉伯关系论析
5
作者 何思雨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75,156,157,共21页
基于伊斯兰教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制度性、结构性联系,国际伊斯兰非政府组织与资助国(本国)的关系十分紧密。伊斯兰世界联盟(伊盟)在资金、人事和意识形态等方面被沙特全面掌控,在战略、形象、行动等层面全方位为沙特政权服务,是沙特的利... 基于伊斯兰教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制度性、结构性联系,国际伊斯兰非政府组织与资助国(本国)的关系十分紧密。伊斯兰世界联盟(伊盟)在资金、人事和意识形态等方面被沙特全面掌控,在战略、形象、行动等层面全方位为沙特政权服务,是沙特的利益维护者、形象塑造者、舆论引导者、行动参与者和职能承担者。伊盟与沙特的紧密关系给双方都带来了正负面双重影响。一方面,沙特的全方位支持使伊盟拥有雄厚的资源和实力,但这种全面掌控导致伊盟的非政府属性和独立性弱化,使其难以形成相对中立与公正的立场,带有明显的政治和宗教偏向,影响组织公信力,还造成伊盟的相对封闭性和保守性,导致其改革困难。另一方面,凭借非政府组织的身份优势,伊盟在为沙特开拓外交空间、减轻道义压力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但强烈的宗教属性、沙特偏向性及涉恐传闻给沙特国家形象带来困扰。未来,伊盟的发展取决于其能否处理好与沙特的关系,即在依托沙特资源的同时,增强自身主体性、自主性、中立性和公信力,处理好沙特政权与教权、宗教保守性与世俗现代化以及伊斯兰世界与西方世界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世界联盟 国际伊斯兰非政府组织 沙特阿拉伯 埃塞俄比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