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氟绿光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高效磷光电致发光器件(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廷春 刘淑娟 +8 位作者 陶鹏 徐杭 赵强 许文娟 张平林 王宜凡 罗长诚 连水池 黄维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34-1040,共7页
以2-(3-(2′,4′-二氟苯基)苯基)吡啶(Hdfbppy)为环金属C^N配体,乙酰丙酮(Hacac)为辅助配体,设计合成了一种绿色磷光铱配合物(Ir(dfbppy)2(acac));研究了此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及其电致发光器件性能。室温下,配合物Ir(dfbppy)2(acac)的... 以2-(3-(2′,4′-二氟苯基)苯基)吡啶(Hdfbppy)为环金属C^N配体,乙酰丙酮(Hacac)为辅助配体,设计合成了一种绿色磷光铱配合物(Ir(dfbppy)2(acac));研究了此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及其电致发光器件性能。室温下,配合物Ir(dfbppy)2(acac)的二氯甲烷溶液的最大发射波长为520 nm,量子效率为71%,寿命为381 ns。将此配合物掺杂在4,4′-N,N′-二咔唑基二联苯(CBP)中,作为发光层制备了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结果显示,该器件在7.2 V电压下呈现的最大亮度为68 324 cd·m-2,最大电流效率约为53cd·A-1,最大功率效率为37 lm·W-1,色坐标为(0.33,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光材料 铱配合物 光电特性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磷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线性插值最值滤波的Mura改善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梁志虎 张小宁 +4 位作者 岳俊峰 屠震涛 黄泰钧 梁鹏飞 王利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29,共6页
为改善液晶面板的Mura缺陷,提出了一种灰度补偿校正Mura缺陷的方法.针对典型灰度级的亮度分布矩阵,采用双线性插值最值滤波法进行图像滤波,计算全屏目标亮度,根据各像素点拟合出的亮度-灰度关系曲线,得到各灰度级的补偿数据.实验结果表... 为改善液晶面板的Mura缺陷,提出了一种灰度补偿校正Mura缺陷的方法.针对典型灰度级的亮度分布矩阵,采用双线性插值最值滤波法进行图像滤波,计算全屏目标亮度,根据各像素点拟合出的亮度-灰度关系曲线,得到各灰度级的补偿数据.实验结果表明,经过Mura补偿,55英寸的液晶模组上显示灰度图像的Mura条纹消失,Mura指数降低,且补偿并未对屏幕总体亮度和对比度等造成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 Mura 亮度拟合 灰度补偿 双线性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M氖氙惰性气体增益特性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兰兰 屠彦 +3 位作者 张盼盼 马善乐 占建英 张玮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6-330,共5页
采用粒子-蒙特卡罗模型对气体电子倍增器工作在轻惰性气体Ne和重惰性气体Xe中的倍增过程和增益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轻惰性气体Ne较重惰性气体Xe具有更高的时间分辨率,更高的有效探测效率。但在1个大气压的工作条件下轻惰... 采用粒子-蒙特卡罗模型对气体电子倍增器工作在轻惰性气体Ne和重惰性气体Xe中的倍增过程和增益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轻惰性气体Ne较重惰性气体Xe具有更高的时间分辨率,更高的有效探测效率。但在1个大气压的工作条件下轻惰性气体Ne较易放电使得工作电压降低,从而能达到的最大增益较Xe低,更高气压下的工作机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电子倍增器 粒子-蒙特卡罗模型 纯惰性气体 电子倍增 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度与亮度拟合对LCD面板Mura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屠震涛 樊瑞 +4 位作者 张小宁 梁志虎 黄泰钧 梁鹏飞 王利民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2-448,共7页
选择有限的采样灰度级准确拟合出整个灰度区间的亮度和灰度关系,是影响LCD面板Mura改善效果、实时性和成本的关键因素。通过迭代方法优化采样灰度级,并采用分段伽马拟合方法研究了采样灰度级对Mura改善的影响。针对1 920×1 080的55... 选择有限的采样灰度级准确拟合出整个灰度区间的亮度和灰度关系,是影响LCD面板Mura改善效果、实时性和成本的关键因素。通过迭代方法优化采样灰度级,并采用分段伽马拟合方法研究了采样灰度级对Mura改善的影响。针对1 920×1 080的55inTFT-LCD模组,6个采样灰度级的优化使拟合亮度曲线与实际亮度曲线的相对误差之和在0~255灰度级从5.64降到3.68,4个采样灰度级的优化使相对误差之和从29.27降到8.98。通过对6个和4个优化采样灰度级的实验结果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4个优化采样灰度级可以在Mura改善效果、实时性及成本三者之间达到较好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屏 Mura缺陷 分段伽马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均值法的LED背光源动态调光二次修正算法 被引量:6
5
作者 杨雷 李纯怀 +5 位作者 陈宥烨 李浩 何振伟 朱立伟 屠震涛 张小宁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为降低LED背光源的功耗,提高LCD的图像显示质量,提出了一种LED背光源动态调光二次修正算法。采用平均值法得到分区的初始背光灰度值;为了解决灰度截断问题,根据分区灰度最大值与平均值的差值进行第一次修正;为了抑制调光带来的光晕效应... 为降低LED背光源的功耗,提高LCD的图像显示质量,提出了一种LED背光源动态调光二次修正算法。采用平均值法得到分区的初始背光灰度值;为了解决灰度截断问题,根据分区灰度最大值与平均值的差值进行第一次修正;为了抑制调光带来的光晕效应,采用空间滤波法进行第二次修正。采用侧入式LED背光源的116.8cm(46in)LCD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后,LED背光源平均功耗降低至73.02%,灰度截断率为0.49%,平均PSNR值为67.21dB;典型图像对比度最大达到28 600∶1,显示图像的光晕效应有了明显的改善。二次修正算法能够有效降低背光功耗,增强图像显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器 LED背光源 动态调光 灰度截断 光晕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T1C像素电路的AM OLED数字驱动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贾一鸣 屠震涛 +5 位作者 张小宁 梁志虎 李纯怀 温亦谦 彭威臣 朱立伟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5-659,共5页
为了改善由于像素间TFT特性不同导致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AM OLED)亮度不均匀现象,研究了基于2T1C像素电路的边寻址边显示(Address While Display,AWD)数字驱动方法,该方法采用等权重的11子场累积式发光方式,并用有序抖动方法实... 为了改善由于像素间TFT特性不同导致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AM OLED)亮度不均匀现象,研究了基于2T1C像素电路的边寻址边显示(Address While Display,AWD)数字驱动方法,该方法采用等权重的11子场累积式发光方式,并用有序抖动方法实现256灰度级。通过在14cm(5.5in)的AM OLED模组上对该方法的实现和验证,结果表明,数字驱动方法在0~255灰度区间的不均匀性最大为28%,对灰度变化不敏感,而模拟驱动的不均匀性随灰度级的降低显著增大,最大为133%。数字驱动显示图像的均匀性显著优于模拟驱动,且采用基本的2T1C像素电路即可实现,降低了对像素电路和制备成本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 OLED 像素电路 数字驱动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D缺陷检测系统的图像压缩感知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冯奇 黄建军 +1 位作者 张源 赵斌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80,共9页
图像采集是液晶显示屏(LCD)缺陷检测系统的关键步骤,而高清屏图像的大数据量给检测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造成了很大压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先行压缩采样后列压缩采样的压缩感知方法,并给出了一种LCD缺陷图像的... 图像采集是液晶显示屏(LCD)缺陷检测系统的关键步骤,而高清屏图像的大数据量给检测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造成了很大压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先行压缩采样后列压缩采样的压缩感知方法,并给出了一种LCD缺陷图像的压缩感知电路实现方案,该电路主要由压缩采样、控制、图像转置存储等模块组成。这种方法充分考虑了图像整体的稀疏性,提高了压缩效率,且结构简单,易于硬件实现。在FPGA上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图像 稀疏性 压缩感知 行列分离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纳米颜料对彩膜滤光片的对比度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查宝 唐敏 +2 位作者 李吉 陈孝贤 张敏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0,共5页
彩膜滤光片主要采用有机纳米颜料体系为主,是因为颜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耐光性和耐化学性,可以满足LCD的工艺制程。而颜料的颗粒属性,是影响彩膜滤光片穿透率和对比度的主要因素。在三原色中,绿色的亮度最高,对对比度的影响也最大。... 彩膜滤光片主要采用有机纳米颜料体系为主,是因为颜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耐光性和耐化学性,可以满足LCD的工艺制程。而颜料的颗粒属性,是影响彩膜滤光片穿透率和对比度的主要因素。在三原色中,绿色的亮度最高,对对比度的影响也最大。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一种具有广色域的绿色滤光片,其由3种有机纳米颜料组成颜料绿58(G58)、颜料黄138(Y138)、颜料黄185(Y185)。其中Y185的加入是基于其高的着色率,可以有效降低滤光片的膜厚;然而,即使少量Y185的加入(5%颜料比例)也会使得整体的对比度呈现明显下降(20%)。为解析Y185造成对比度偏低的原因,本文主要采用同步对比来分析两种颜料的粒径、n值(折射率)、晶型及形貌和荧光特性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Y185造成对比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在成膜或者干燥过程中有机纳米颜料粒子的团聚。本文通过系统地研究有机纳米颜料造成对比度偏低的原因,为提升有机纳米颜料的对比度和制备高对比度的彩膜滤光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纳米颜料 彩膜滤光片 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阻堆叠在阵列基板上形成液晶屏隔垫物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翼鹤 曹武 +4 位作者 李轩 林永伦 邱钟毅 Ray 周航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0-135,共6页
报道了一种新型液晶显示屏间隙支撑隔垫物的关键技术,可以替换传统的半透/灰阶曝光工艺,仅使用一张普通的全透光罩即可实现不同的支撑高度需求,并且达到遮光的效果,大幅节约了制备成本,可用于曲面或柔性显示面板。其中,主要隔垫物由两... 报道了一种新型液晶显示屏间隙支撑隔垫物的关键技术,可以替换传统的半透/灰阶曝光工艺,仅使用一张普通的全透光罩即可实现不同的支撑高度需求,并且达到遮光的效果,大幅节约了制备成本,可用于曲面或柔性显示面板。其中,主要隔垫物由两层色阻材料堆叠衬垫并覆盖平坦化层及黑色的光阻材料形成高度,辅助隔垫物由一层色阻衬垫并覆盖平坦化层及黑色的光阻材料形成高度,主/辅隔垫物的各自高度及它们之间的段差可以通过改变衬垫色阻的尺寸及平坦化层厚度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方式可以使主隔垫物高度的调节范围达0.6μm,辅助隔垫物高度的调节范围为0.5μm,它们之间的段差可以在0.2~1.3μm之间调节,理想段差位于此区间内。基于上述技术制备的液晶显示屏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可用于高世代大尺寸液晶显示面板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隔垫物 色阻堆叠 高度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VA模式中RM残留量对信赖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贵丽红 池宝林 +5 位作者 赵国 高红茹 温刚 李正强 舒克伦 梁瑞祥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99-803,共5页
PSVA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视技术,但是残像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为了改善PS-VA电视屏的IS表现,本文通过UV1和UV2制程影响RM来研究RM的残留量与IS表现的关系,结果表明RM残留量和IS有很强的相关性。众所周知,离子浓度是IS问题的关键因素,基... PSVA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视技术,但是残像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为了改善PS-VA电视屏的IS表现,本文通过UV1和UV2制程影响RM来研究RM的残留量与IS表现的关系,结果表明RM残留量和IS有很强的相关性。众所周知,离子浓度是IS问题的关键因素,基于分析RM残留量和离子浓度的关系,我们开了一种改善PS-VA模式IS问题的新技术,另外,本文提出通过设计新的母体混晶材料,使PS-VA制程后液晶具有更低RM残留量来改善IS问题,同时通过大量的测试数据验证改善效果,其中离子浓度由Toyo6254测试,通过SEM和AFM来分析表面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VA 残像 RM残留量 离子浓度 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点对点传输协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斌 周明忠 +5 位作者 张裕桦 王照 王念茂 徐枫程 王拂依 肖剑锋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4-340,共7页
随着TFT-LCD在尺寸、分辨率及刷新率方向的飞速发展,优质的显示品味对时序控制器(T-CON)和特定源极驱动芯片(SD)之间的传统接口传输协议速率提出了挑战,因此成为TFT-LCD发展的关键。为了实现数据信号的高速传输,本文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新... 随着TFT-LCD在尺寸、分辨率及刷新率方向的飞速发展,优质的显示品味对时序控制器(T-CON)和特定源极驱动芯片(SD)之间的传统接口传输协议速率提出了挑战,因此成为TFT-LCD发展的关键。为了实现数据信号的高速传输,本文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新型高速点对点接口传输协议CSPI(China Standard Point-to-Point Interface)。CSPI通过嵌入式的CDR(Clock Data Recovery)机制实现T-CON和SD之间时钟校准,CDR校准完成后,指令信号LS输出高电平并反馈发送端T-CON,通知T-CON可以传输下一阶段有效数据,同时,CSPI技术特定封装包对位数据嵌入传输数据线中。数据传输采用特有的8位/9位编码和扰码技术以实现数据快速而不失精准的传输。相对于传统mini-LVDS接口协议,CSPI技术的传输速率可以提升至3Gb/s,有效减少传输线数量,同时大幅提升信号传输质量。此外,CSPI时钟信号内置,可以有效降低EMI。基于1 383mm(55in)超高清液晶显示屏的实验结果表明,眼图的最小幅度和宽度分别约为312mV和548ps。可以满足系统对传输信号稳定性,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的要求,同时减少印刷电路板(PCB)布局面积,有利于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PI传输协议 mini-LVDS 时序控制器T-CON 源极驱动芯片SD 嵌入式CDR 8位/9位编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光阻顶部凹陷问题研究
12
作者 张宇 陈珍霞 +1 位作者 侯伟康 陈黎暄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77-981,共5页
随着对液晶显示器高分辨率的需求不断增长,像素设计的尺寸越来越小,分布在像素上方起支撑作用的柱状隔离子(Photo Spacer)尺寸也不断减小。柱状隔离子的顶部面积与底部面积的比值变大,提高了耐压能力,但对制程中柱状隔离子图案化的形状... 随着对液晶显示器高分辨率的需求不断增长,像素设计的尺寸越来越小,分布在像素上方起支撑作用的柱状隔离子(Photo Spacer)尺寸也不断减小。柱状隔离子的顶部面积与底部面积的比值变大,提高了耐压能力,但对制程中柱状隔离子图案化的形状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的材料和制程条件下,精细化的形状存在一些工艺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是顶部凹陷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对PS凹陷进行研究;引进半导体行业中应用广泛的曝光显影模拟软件进行曝光光型分布模拟及理论分析,提出降低曝光间隙进行改善,经实验验证凹陷得到改善。实验结果表明,减小曝光间隙,由250μm降低到150μm,可以有效改善PS顶部凹陷的问题。通过减小曝光间隙,可以改变曝光光束,即高斯光束的空间分布,从而改变PS光阻受光分布,进而改变PS最终形状,即改善PS顶部凹陷问题;且高斯光束的空间分布,可通过曝光显影模拟得到,可见曝光显影模拟可分析和预估实验结果,且为问题改善提出可行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器 分辨率 光阻 顶部 凹陷 高斯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