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61铝合金高应变速率本构参数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刘再德 王冠 +1 位作者 冯银成 李落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0-123,共4页
通过冲击拉伸试验,研究了6061铝合金在自然时效态和人工时效态,在应变速率为0.001~1 500 s-1条件下的动态拉伸力学行为。采用Johnson-Cook本构模型可以更真实地描述冲击载荷条件下6061铝合金的动态力学行为。结合试验数据,获得了自然... 通过冲击拉伸试验,研究了6061铝合金在自然时效态和人工时效态,在应变速率为0.001~1 500 s-1条件下的动态拉伸力学行为。采用Johnson-Cook本构模型可以更真实地描述冲击载荷条件下6061铝合金的动态力学行为。结合试验数据,获得了自然时效态和人工时效态6061铝合金的本构关系参数。研究表明,Johnson-Cook本构模型适用于描述金属材料从低应变率到高应变率下的动态行为,同样也可用于准静态变形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冲击拉伸试验 高应变速率 Johnson-Cook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加工制备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4
2
作者 姚立群 张至柔 +2 位作者 冯文彬 肖振宇 杨续跃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8-111,115,共5页
利用摩擦搅拌加工技术,对AZ31镁合金进行表面组织细化、表面复合化。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搅拌摩擦加工后的加工显微组织及退火显微组织,并测试加工区的硬度,发现摩擦搅拌区晶粒明显细化,晶粒尺寸可降至几微米,且复合化表... 利用摩擦搅拌加工技术,对AZ31镁合金进行表面组织细化、表面复合化。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搅拌摩擦加工后的加工显微组织及退火显微组织,并测试加工区的硬度,发现摩擦搅拌区晶粒明显细化,晶粒尺寸可降至几微米,且复合化表面即使高温长时间退火,组织依然稳定;摩擦搅拌加工制备复合材料,分别添加纳米Si3N4粒子和SiO2粒子复合于AZ31镁合金表面,纳米粒子均匀分布于合金表面,与未添加任何粒子的样品相比,晶粒细化效果明显提高,且由于复合粒子在基体中产生大量新界面,抑制了晶界迁移,使搅拌摩擦加工后的组织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搅拌加工 镁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 显微组织 晶粒细化 表面复合化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具工作带状况对铝合金挤压型材表面模纹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姚立群 张洪舸 南磊层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9-103,共5页
挤压模纹是挤压铝型材中最常见的,同时也是最难消除的表面缺陷之一。有效减少或消除挤压型材的表面模纹,对于提高挤压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对两种铝合金挤压型材表面粗糙度和模具工作带状况的对比分析,获得了... 挤压模纹是挤压铝型材中最常见的,同时也是最难消除的表面缺陷之一。有效减少或消除挤压型材的表面模纹,对于提高挤压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对两种铝合金挤压型材表面粗糙度和模具工作带状况的对比分析,获得了工作带形状对挤压型材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以及挤压型材表面模纹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模孔入口附近的工作带损伤对挤压型材表面的影响相对较小,轻微的损伤、磨损,不会造成型材表面模纹;靠近模孔出口的工作带损伤对型材表面的影响较大,即使该部位工作带没有损伤,但由于模具维护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局部工作带角度变化或将工作带抛光成较大的圆弧状,也会对挤压型材表面质量产生影响,导致明显的模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模具 模纹 工作带角度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挤压垫位置偏差对型材表面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姚立群 张洪舸 肖成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50-153,157,共5页
以两种铝型材固定挤压垫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固定挤压垫与挤压筒位置偏差对铝合金型材表面质量影响的原因。通过生产试验定量掌握了位置偏差值对挤压型材表面质量的影响程度。综合考虑型材的表面质量和生产成本间的平衡,提出了相应条件下... 以两种铝型材固定挤压垫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固定挤压垫与挤压筒位置偏差对铝合金型材表面质量影响的原因。通过生产试验定量掌握了位置偏差值对挤压型材表面质量的影响程度。综合考虑型材的表面质量和生产成本间的平衡,提出了相应条件下的固定挤压垫与挤压筒合理位置偏差的控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材 表面质量 固定挤压垫 位置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