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食管化学性烧伤的外科治疗
1
作者 叶明 汤绍涛 +1 位作者 阮庆兰 郭筱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8-29,32,共3页
目的 探讨儿童食管化学性烧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效果。方法 对13例结肠代食管治疗食管化学性烧伤患儿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食管化学性烧伤患儿行结肠代食管手术获得临床治愈.其中手术后2例出现吻合口瘘,行对症处理后闭合。11... 目的 探讨儿童食管化学性烧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效果。方法 对13例结肠代食管治疗食管化学性烧伤患儿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食管化学性烧伤患儿行结肠代食管手术获得临床治愈.其中手术后2例出现吻合口瘘,行对症处理后闭合。11例得到长期随诊(6个月到5年)疗效满意。结论 结肠代食管治疗食管化学性烧伤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法,并进一步探讨并发症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化学/外科学 食管/损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髓母细胞瘤中β-catenin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江贤萍 徐金永 +2 位作者 陈乾 袁秀丽 谭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β-catenin在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β-catenin在25例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儿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分型及预后的关... 目的探讨β-catenin在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β-catenin在25例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儿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分型及预后的关系。结果β-catenin在儿童髓母细胞瘤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6%,不同年龄段β-catenin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表达与患儿性别、肿瘤部位及病理类型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rank检验提示β-catenin蛋白表达与儿童髓母细胞瘤的预后相关(P=0.001 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β-catenin阴性表达是儿童髓母细胞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 2)。结论β-catenin在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与预后相关,阳性表达可作为肿瘤预后良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儿童 Β-CATENIN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及脑室炎的外科治疗效果评估 被引量:8
3
作者 王靖生 王冲 +2 位作者 刘棋斌 陈黎 陈乾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733-738,共6页
目的初步探索外科治疗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积脓及脑室炎等合并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入选的受试者分为外科手术组及保守治疗组。外科手术组为深圳市儿童医院2009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3例... 目的初步探索外科治疗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积脓及脑室炎等合并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入选的受试者分为外科手术组及保守治疗组。外科手术组为深圳市儿童医院2009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3例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脑室炎病例,其中硬膜下积液29例,脑室炎4例,均经腰椎穿刺、头颅增强MR确诊。在全身使用足量敏感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感染的情况下,分别给予硬膜下积液钻孔引流、经前囟穿刺、侧脑室外引流、开颅脓腔清除+外引流、脑室镜下脑室内分隔开窗术等外科处理。保守治疗组为深圳市儿童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合并上述并发症的25例患儿,其中硬膜下积液23例,脑室炎2例,均给予内科保守治疗。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上述治疗后,外科手术组治愈28例,治愈率为84.8%,好转5例;中位住院时间27d。保守治疗组治愈7例,治愈率为28%,好转13例,无效5例,其中3例死亡,中位住院时间44d。经统计检验,两组间的治愈率、中位住院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下积液及脑室炎均为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的难治性并发症,单纯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恰当选择外科治疗手段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抗生素使用和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脑膜炎 硬膜下积液 脑室炎 抗菌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睾丸附件扭转诊治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斌 颜东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对儿童睾丸附件扭转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1993年~2002年收治的4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行睾丸附件手术切除,12例行保守治疗,经抗生素治疗后炎症消退,复查睾丸正常,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睾丸... 目的对儿童睾丸附件扭转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1993年~2002年收治的4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行睾丸附件手术切除,12例行保守治疗,经抗生素治疗后炎症消退,复查睾丸正常,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睾丸附件不具备任何生理功能,早期手术治疗睾丸附件扭转有利于睾丸及附睾炎症吸收。对病程长、症状轻的病例,采取保守治疗也可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睾丸附件扭转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技术在儿童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奇 王斌 +2 位作者 毛建雄 叶晓烁 王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总结我们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经验,探讨腹腔镜手术的技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0年4月以来收治的63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均行腹腔镜下扩张胆总管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 目的总结我们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经验,探讨腹腔镜手术的技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0年4月以来收治的63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均行腹腔镜下扩张胆总管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63例患儿中,61例顺利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2例中转开腹手术,5例术后出现胆肠吻合口瘘,其中4例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再次开腹重新吻合后痊愈;1例于术后3个月出现代胆道肠袢缺血坏死,经开腹重新吻合后痊愈;无一例出现术后出血、胰瘘、肠肠吻合口瘘、粘连性肠梗阻、反流性胆道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经腹腔镜行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根治术具有术野清晰、创伤小、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如果手术者经验和技术符合要求,可作为该病手术治疗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管 畸形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磊 王斌 +2 位作者 陈子民 毛建雄 夏培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收治的16例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病例的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的影像特征及手术中所见、实施手术的方法和效果。结果首发症状多为呕血、便血,少数表现为顽固性贫血,脾脏肿大是其重... 目的探讨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收治的16例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病例的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的影像特征及手术中所见、实施手术的方法和效果。结果首发症状多为呕血、便血,少数表现为顽固性贫血,脾脏肿大是其重要体征熏均经彩色多普勒获得明确诊断。16例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有14例另加不同的分流手术。脾-肾分流手术适用于大多数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患儿,年龄及肾血管的直径不一定是限定手术的条件。术后随访显示患儿贫血纠正,上消化道出血明显改善。彩色多普勒显示分流处血流通畅。结论该病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基础上,分流术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海绵状/外科学 门静脉/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自发性胃肠道穿孔的外科治疗
7
作者 陈健 赵玉元 +2 位作者 王斌 高明太 姚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65-466,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自发性胃肠道穿孔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根据具体情况以及不同穿孔部位进行不同处理行穿孔修补和腹腔引流术。24例中有21例手术,另3例经拍片确诊后,家长放弃治疗。结果21例手术患儿除1例术后自动出院,其余20例均痊愈出院。... 目的探讨新生儿自发性胃肠道穿孔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根据具体情况以及不同穿孔部位进行不同处理行穿孔修补和腹腔引流术。24例中有21例手术,另3例经拍片确诊后,家长放弃治疗。结果21例手术患儿除1例术后自动出院,其余20例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2年,预后良好。结论手术是本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穿 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脑局部一致性方法对儿童全身强直发作性癫痫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郭鸿华 黄文华 +3 位作者 黄理金 李永欣 黄伟佳 谭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8-284,共7页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方法研究儿童全身强直发作性癫痫患者脑区异常活动,探讨其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对8例儿童全身强直发作性癫痫患者和30例正常儿童进行磁共振扫描,并计算全脑局部一致性的值,进行组间比较并研究局...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方法研究儿童全身强直发作性癫痫患者脑区异常活动,探讨其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对8例儿童全身强直发作性癫痫患者和30例正常儿童进行磁共振扫描,并计算全脑局部一致性的值,进行组间比较并研究局部一致性与病程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癫痫组Re Ho值增高的脑区为大脑深部核团(扣带回,丘脑,楔前叶等),运动相关脑区,额下回,枕叶,颞叶和小脑;Re Ho值降低的脑区为双侧额中回、右侧颞中回、左侧颞上回、双侧中央后回、左侧舌回。全身强直发作性癫痫与病程呈正相关的脑区为左侧楔前叶、左侧顶上小叶、右侧中央前回、右侧中央后回;与病程呈负相关的脑区为右侧楔前叶、右侧角回、中央旁小叶。结论局部一致性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癫痫患者异常的神经功能变化,有助于发现强直发作性癫痫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 静息态 局部一致性 全身强直发作性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脊柱融合术骨与植入物界面融合的评估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郑振耀 秦岭 +2 位作者 唐盛平 朱锋 郭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440-443,共4页
关键词 实验性脊柱融合术 植入物 界面融合 评估方法 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单侧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的B超诊断及分型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宝萍 覃均昌 +1 位作者 隋萍 李素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 :探讨B超诊断小儿单侧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的诊断建议值和分型。材料和方法 :对 10 6例单侧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病例 ,采用髋关节前侧切面进行双髋B超对比检查 ,并随机抽取与病例组年龄范围相同的 87例健康儿童进行双髋B超检查 ,作... 目的 :探讨B超诊断小儿单侧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的诊断建议值和分型。材料和方法 :对 10 6例单侧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病例 ,采用髋关节前侧切面进行双髋B超对比检查 ,并随机抽取与病例组年龄范围相同的 87例健康儿童进行双髋B超检查 ,作为对照组。结果 :所有的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病例患髋股骨颈颈前间隙均较健侧增宽 ,平均增宽值为 2 4~ 4 6mm ,其中 ,76例患侧关节腔尚存在积液。结论 :双髋B超对比检查 ,当双侧股骨颈颈前间隙的差值 >1mm时 ,可诊断为该病 ,并可分为“关节腔积液型”和“关节囊肿胀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滑膜炎 单侧 暂时性 分型 B超诊断 股骨颈 间隙 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睾丸附件扭转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万华 夏焙 +4 位作者 林洲 陶宏伟 刘磊 倪连芳 姜俊海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00-101,131,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小儿睾丸附件扭转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2月~2005年11月收治的小儿睾丸附件扭转病例的临床资料及超声检查结果。结果在所有病人中,发现蓝斑征9例(8.6%),痛性结节23例(21.9%),74例超声检...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小儿睾丸附件扭转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2月~2005年11月收治的小儿睾丸附件扭转病例的临床资料及超声检查结果。结果在所有病人中,发现蓝斑征9例(8.6%),痛性结节23例(21.9%),74例超声检查资料完整的病例中,超声检查在睾丸上极发现无血流回声结节67例,均经手术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若发现睾丸上极附近无血流回声团,则提示睾丸附件扭转。超声检查在小儿睾丸附件扭转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扭转/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血管瘤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客 彭明惺 +1 位作者 王明和 冯杰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1-23,10,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血管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例膀胱血管瘤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1例行膀胱镜检、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膀胱镜活检、电灼疗法),并对国内外已报道的62例病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3例治疗效果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 目的探讨膀胱血管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例膀胱血管瘤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1例行膀胱镜检、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膀胱镜活检、电灼疗法),并对国内外已报道的62例病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3例治疗效果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5年,未见复发。结论膀胱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脉管发育畸形,常在追查肉眼血尿和/或排尿异常症状时偶然发现此病。由于膀胱镜下所见是非特异的,故全面认识此病,提高警惕是防止误诊的关键。此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诊断 膀胱肿瘤/治疗 血管瘤/诊断 血管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肌性斜颈病变组织中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唐盛平 周亚玲 +4 位作者 刘正全 全学模 覃均昌 张德文 郑振耀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病变组织中细胞凋亡的程度。方法通过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组织中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用光镜观察凋亡细胞,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本组42例,男30例,女12例。手术时19例能扪及肿块,23例不能扪及肿块(其...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病变组织中细胞凋亡的程度。方法通过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组织中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用光镜观察凋亡细胞,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本组42例,男30例,女12例。手术时19例能扪及肿块,23例不能扪及肿块(其中15例有肿块史)。年龄<3个月7例;3~8个月17例;9~12个月7例;>12个月11例。光镜发现一些细胞核染色深。电镜发现肌母细胞核异染色质边积;成纤维细胞髓样结构形成,核固缩;肌细胞肌丝溶解。TUNEL法显示,在有肿块的病儿和月龄3~12个月病儿中,细胞凋亡发生明显。结论先天性肌性斜颈病变组织中不同细胞之间凋亡发生程度不同,可能与疾病的转归及愈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颈/先天性 脱噬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髂骨中双糖链蛋白多糖和核心蛋白聚糖的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盛平 郑振耀 +3 位作者 杨晓恩 李博文 秦岭 郭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43-445,i0003,共4页
目的:观察非胶原骨基质蛋白中双糖链蛋白多糖(Biglycan)和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患者髂骨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从10例行后路自体骨融合的AIS女性患者(AIS组)和6例无骨代谢性... 目的:观察非胶原骨基质蛋白中双糖链蛋白多糖(Biglycan)和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患者髂骨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从10例行后路自体骨融合的AIS女性患者(AIS组)和6例无骨代谢性疾病需行髂骨自体骨移植的其它骨科疾病女性患者(对照组)获取髂骨标本。AIS组患者年龄11.9 ̄19.1岁,平均14.9岁,Cobb角55°(45° ̄61°);对照组平均年龄40.8岁。标本于10%缓冲福尔马林液中固定6h,在福尔马林酸中脱钙3周。切片厚度为5!m,行免疫组化染色。用半定量方法分析双糖链蛋白多糖和核心蛋白聚糖在单位视野骨细胞与骨基质中的表达。结果:AIS组髂骨中骨细胞与骨基质表达核心蛋白聚糖各6例,表达双糖链蛋白多糖各6例。对照组核心蛋白聚糖在骨细胞与骨基质中均为阳性表达;双糖链蛋白多糖在骨基质中均为阳性表达,在骨细胞中阳性表达5例。!2检验显示AIS组上述两种非胶原骨基质蛋白多糖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糖链蛋白多糖和核心蛋白聚糖在AIS患者髂骨中的表达较对照组低,研究其在AIS患者骨骼中的表达和分布,有助于研究AIS的骨质密度和骨生长发育异常的分子基础,进一步认识该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糖链蛋白多糖 核心蛋白聚糖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凸 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与分期腹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子民 叶明 +4 位作者 王斌 冯奇 吴宙光 叶晓烁 王建尧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04-407,共4页
目的:比较腹骶会阴肛门成形一期手术与三期常规手术在治疗新生儿高位肛门直肠畸形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8例采用腹骶会阴肛门成形手术的新生儿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分别采用一期手术(A组)和三期手术(... 目的:比较腹骶会阴肛门成形一期手术与三期常规手术在治疗新生儿高位肛门直肠畸形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8例采用腹骶会阴肛门成形手术的新生儿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分别采用一期手术(A组)和三期手术(B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A组21例均接受一期手术,2例失访,19例术后肛门功能优良率87.72%;B组27例中,肠造瘘后放弃后续手术或失访4例,23例全程完成三期手术,术后肛门功能优良率88.4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一期腹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高位肛门直肠畸形同样可达到常规三期手术的效果,且有护理方便、病程短、费用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闭锁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小肠闭锁手术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东 叶明 +1 位作者 麻晓鹏 陈子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71-372,共2页
目的 通过对先天性小肠闭锁治疗的回顾性总结,探讨和分析肠闭锁治疗过程中各环节的要点和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在传统肠切除吻合手术的基础上增加经阑尾残端向吻合口近端回肠放置导管减压,降低吻合口张力促进愈合。结果 除一例术前放... 目的 通过对先天性小肠闭锁治疗的回顾性总结,探讨和分析肠闭锁治疗过程中各环节的要点和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在传统肠切除吻合手术的基础上增加经阑尾残端向吻合口近端回肠放置导管减压,降低吻合口张力促进愈合。结果 除一例术前放弃治疗外,其余15例均经手术治愈。结论正确的手术方法是治愈该病的关键。本文提出的利用阑尾残端进行肠腔内减压的方法是安全和可行的,为提高治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小肠闭锁 手术方法 手术治疗 肠切除术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中GPC3和α-SMA表达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宙光 王斌 +4 位作者 程珍 张文杰 左桃燕 陈思琦 付静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37-1243,共7页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BA)患儿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并阐明其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6例B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BA组),所有患儿均行Kasai术,选择20例胆总管囊肿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BA)患儿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并阐明其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6例B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BA组),所有患儿均行Kasai术,选择20例胆总管囊肿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患儿肝组织中GPC3和α-SM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BA组患儿肝组织中GPC3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与患儿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氨酶(γ-GGT)]的相关性。术后随访6个月后根据肝功能水平分为预后良好组18例和预后不良组8例,比较不同预后组患儿GPC3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采用Metavir评分比较不同预后组患儿肝纤维化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A组患儿肝组织中GPC3和α-SMA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BA患儿肝组织中GPC3与α-SMA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37,P=0.005)。BA患儿中,21例(80.8%)BA患儿GPC3蛋白表达阳性,20例(76.9%)BA患儿α-SMA蛋白表达阳性,与对照组比较,BA组患儿肝组织中GPC3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BA患儿肝组织中GPC3蛋白表达水平与ALP水平(r=0.582,P=0.008)、Metavir评分(r=0.468,P=0.016)呈正相关关系,与年龄(r=-0.384,P=0.026)、ALB水平(r=-0.514,P=0.005)和AST水平(r=-0.327,P=0.035)呈负相关关系;α-SMA蛋白表达水平与ALP水平(r=0.465,P=0.016)和Metavir评分(r=0.422,P=0.010)呈正相关关系。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儿肝组织中GPC3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及Metavir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肝组织中GPC3和α-SMA的高水平表达可能与BA患儿肝功能障碍和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多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肝功能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母细胞瘤术后复发、转移的治疗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常林 蔡炜嵩 +5 位作者 侯英 陈辉 杨屹 杨建勋 牛之彬 王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7-558,共2页
我科肾母细胞瘤术后复发患儿22例,探寻肾母细胞瘤术后复发、转移的治疗问题。结果显示,对复发肾母细胞瘤应采取极积治疗措施,包括再次手术加化疗,其预后仍能获得较理想疗效。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复发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型肠梗阻诊治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子民 叶明 +4 位作者 卢可士 王斌 冯奇 叶晓烁 吴宙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型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0月作者收治的33例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型肠梗阻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隔膜型闭锁8例,风袋型隔膜闭锁4例,隔膜型狭窄11例,风袋型隔膜狭窄9例。... 目的总结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型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0月作者收治的33例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型肠梗阻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隔膜型闭锁8例,风袋型隔膜闭锁4例,隔膜型狭窄11例,风袋型隔膜狭窄9例。行隔膜切除、十二指肠纵切横缝术29例;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吻合术4例。治愈32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8年,患儿均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十二指肠隔膜型肠梗阻可早期诊断。隔膜切除、十二指肠纵切横缝术是较为可靠的治疗方法。术中应注意隔膜的探查和处理,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梗阻/诊断 十二指肠梗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源性结肠穿孔的诊断与处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叶明 麻晓鹏 +2 位作者 陈子民 姜俊海 肖东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医源性结肠穿孔的原因、诊断方法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2006年1月我院收治的5例医源性结肠穿孔患儿的病历资料。年龄:新生儿3例,幼儿2例;病因:先天性巨结肠3例,急性肠套叠2例;医疗操作:洗肠2例,钡灌肠1例,空气灌肠... 目的探讨医源性结肠穿孔的原因、诊断方法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2006年1月我院收治的5例医源性结肠穿孔患儿的病历资料。年龄:新生儿3例,幼儿2例;病因:先天性巨结肠3例,急性肠套叠2例;医疗操作:洗肠2例,钡灌肠1例,空气灌肠2例;穿孔部位:乙状结肠4例,升结肠1例。结果行乙状结肠造瘘及穿孔修补3例,肠套叠复位加阑尾切除及穿孔修补、横结肠造瘘1例,升结肠穿孔造瘘1例。结论各种经肛门的医疗操作是儿童(特别是新生儿)结肠穿孔的危险因素。规范医疗操作,早期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对于诊断和治疗医源性结肠穿孔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穿孔/诊断 结肠疾病/诊断 医原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