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风电场接入的输电网与储能扩展鲁棒规划 被引量:25
1
作者 叶健民 蔡京陶 +3 位作者 王若愚 毛森茂 王晓欢 侯惠勇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32,共8页
本文考虑含风电场的输电网结构优化,提出了一种输电网与储能联合扩展规划方法。基于鲁棒优化思想,采用不确定性集合刻画负荷需求和风电出力的随机特征。考虑因风电场出力以及负荷不确定性导致的极端场景,建立了一种自适应min-max-min鲁... 本文考虑含风电场的输电网结构优化,提出了一种输电网与储能联合扩展规划方法。基于鲁棒优化思想,采用不确定性集合刻画负荷需求和风电出力的随机特征。考虑因风电场出力以及负荷不确定性导致的极端场景,建立了一种自适应min-max-min鲁棒规划模型,基于此实现输电线路、储能以及输电网结构的优化。针对所建立的模型,采用了基于原始剖切面的分解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将鲁棒规划模型分解为主模型和从模型,使得非凸问题转变为便用直接使用CPLEX求解器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基于IEEE24-bus测试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仿真验证,优化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风电场接入 输电网扩展优化 输电网结构优化 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充放电方式对深圳电网日负荷曲线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谢莹华 谭春辉 +1 位作者 张雪峰 卢奕城 《广东电力》 2011年第12期47-50,69,共5页
随着电动汽车在深圳地区的推广应用,其充电行为将对深圳电网负荷造成一定影响。在分析深圳电网负荷特性的基础上,对2015年深圳电网日负荷曲线进行了预测。结合电动汽车类型、充电时间和充电模式建立了电动汽车负荷预测模型,分析在不同... 随着电动汽车在深圳地区的推广应用,其充电行为将对深圳电网负荷造成一定影响。在分析深圳电网负荷特性的基础上,对2015年深圳电网日负荷曲线进行了预测。结合电动汽车类型、充电时间和充电模式建立了电动汽车负荷预测模型,分析在不同充电模式下电动汽车对深圳电网日负荷曲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日负荷曲线 负荷预测模型 蒙特卡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雷电参数划分深圳雷区分布 被引量:6
3
作者 邓世聪 曹宁 冯杰 《广东电力》 2009年第1期35-38,58,共5页
根据雷电定位系统记录的深圳地区近8年来雷电活动数据,对深圳地区19992007年的雷电活动日、地闪密度、雷电流幅值等雷电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各典型雷电参数的分布特征,并绘制了深圳地区雷区分布电子地图。通过与深圳电网110-500kV... 根据雷电定位系统记录的深圳地区近8年来雷电活动数据,对深圳地区19992007年的雷电活动日、地闪密度、雷电流幅值等雷电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各典型雷电参数的分布特征,并绘制了深圳地区雷区分布电子地图。通过与深圳电网110-500kV输电线路多年运行结果进行比较,所绘制的雷区分布图同深圳电网输电线路雷击故障跳闸实际运行经验基本吻合,可用于指导深圳地区新建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及已运行线路的防雷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定位系统 雷电日 地闪密度 雷区分布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地区变电站接地电阻计算中分流系数的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郑巍 张德艺 《广东电力》 2004年第2期22-24,共3页
深圳地区变电站的特点是系统短路电流大,占地面积小,大多数变电站没有外引接地网的条件,接地电阻不能满足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充分利用避雷线和进线电缆外护套的工频分流作用,减小在接地故障时接地网的入地电流。为... 深圳地区变电站的特点是系统短路电流大,占地面积小,大多数变电站没有外引接地网的条件,接地电阻不能满足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充分利用避雷线和进线电缆外护套的工频分流作用,减小在接地故障时接地网的入地电流。为此,阐述了入地电流的概念,对输电线路架空避雷线、电缆线路及架空电缆混合供电线路的分流系数进行了探讨和计算。最后,提出了设计上选取分流系数的方法和工程上应采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接地电阻 入地电流 分流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电网500kV/220kV/20kV/0.4kV电压序列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谭春辉 郑志宇 +2 位作者 黄有为 张雪峰 崔鸣昆 《广东电力》 2014年第11期51-55,76,共6页
为解决传统220 kV/110 kV/10 kV降压模式在城市快速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深圳电网引入国际通用的20 kV配电电压等级,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试点采用220 kV直降20 kV供电模式,探索城市电网可优先选择的发展模式。叙述了深圳在光明新区... 为解决传统220 kV/110 kV/10 kV降压模式在城市快速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深圳电网引入国际通用的20 kV配电电压等级,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试点采用220 kV直降20 kV供电模式,探索城市电网可优先选择的发展模式。叙述了深圳在光明新区试点应用500 kV/220 kV/20 kV/0.4 kV电压序列体系建构的思路、方法和应用实践,逐一阐述若干关键问题,为开展该项工作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序列体系 220kV/20kV 220kV/110kV/10k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性能 被引量:43
6
作者 杨庆 赵杰 +2 位作者 司马文霞 冯杰 袁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30-1335,共6页
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将途经雷电活动强烈的区域,研究其反击耐雷性能对线路防雷设计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用ATP-EMTP软件建立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性能数字仿真模型,它包括输电线路杆塔的多波阻抗模型、绝缘子的先导发展闪络模... 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将途经雷电活动强烈的区域,研究其反击耐雷性能对线路防雷设计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用ATP-EMTP软件建立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性能数字仿真模型,它包括输电线路杆塔的多波阻抗模型、绝缘子的先导发展闪络模型和杆塔接地阻抗非线性模型。利用所建立的反击模型计算了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反击耐雷性能。结果表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较高,线路发生反击闪络的事故概率较低;随着杆塔高度的降低,接地阻抗的减小,线路绝缘水平的增强,云广±8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性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反击 波阻抗 闪络 冲击接地阻抗 ATP—EM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性能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杨庆 司马文霞 +1 位作者 冯杰 袁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2-446,共5页
为评估、计算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性能即绕击性能,基于长空气间隙放电理论建立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屏蔽的先导发展模型,并用该模型计算了拟建立的云广±800 kV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地面倾角、保护... 为评估、计算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性能即绕击性能,基于长空气间隙放电理论建立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屏蔽的先导发展模型,并用该模型计算了拟建立的云广±800 kV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地面倾角、保护角的增加,线路屏蔽失效率明显增加,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最好采用负保护角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输电线路 雷电屏蔽 先导 绕击 保护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棒-冰板间隙负极性电晕起始放电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庆 司马文霞 +1 位作者 冯杰 吴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51-855,共5页
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绝缘子覆冰过程的一个显著现象是:在带电情况下,其表面冰凌并未完全桥接,而是在伞裙间形成一定的冰棱空气间隙。为研究这种空气间隙对放电发展的影响,利用冰棒-冰板空气间隙放电模型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了负极性直流... 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绝缘子覆冰过程的一个显著现象是:在带电情况下,其表面冰凌并未完全桥接,而是在伞裙间形成一定的冰棱空气间隙。为研究这种空气间隙对放电发展的影响,利用冰棒-冰板空气间隙放电模型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了负极性直流电晕放电试验,并分析了不同间隙距离、不同大气压、不同覆冰类型(包括冰的表面状态以及覆冰水电导率)情况下的电晕起始放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空气间隙长度的减小和气压的降低,负极性电晕起始电压也明显下降;湿冰时的电晕起始电压高于干冰时的电晕起始电压。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覆冰电极系统的电晕放电机理和覆冰绝缘子闪络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 空气间隙 电晕放电 起晕电压 绝缘子 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透视变换的远距离双目测距方法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一航 周东兴 韩东升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3-99,共7页
针对双目测距技术在远距离测距应用中存在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透视变换的远距离双目测距方法。首先使用标定所得的相机内外参数对存在畸变的图像进行立体校准,使用模板匹配的方法得到四对特征点的世界坐标以及所选基线的距离... 针对双目测距技术在远距离测距应用中存在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透视变换的远距离双目测距方法。首先使用标定所得的相机内外参数对存在畸变的图像进行立体校准,使用模板匹配的方法得到四对特征点的世界坐标以及所选基线的距离,然后利用所得特征点的世界坐标,通过透视变换以及三角测量的方法计算目标物体与相机之间的距离。实验结果表明,当待测物体距离相机10 m甚至更远时,采用传统的双目测距方法测量误差较大甚至无法测量,而采用所提出的透视变换的方法,测量物体距离相机达到45 m时测量误差仍能够保证在5%左右,准确度较高。因此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双目测距技术在远距离测距应用中误差较大的问题,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测距 远距离测距 立体校准 模板匹配 透视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附建式变电站电气设备动力响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福权 王连锋 +3 位作者 蔡粮锴 柏文 戴君武 李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138,共10页
附建式变电站通常会对电气设备采取隔振措施以减小设备振动及噪声通过结构传播扰民。然而,目前常用的隔振装置系统的自振频率通常位于2~10 Hz之间,与地震动卓越频率相近。因此,这类隔振装置在地震发生时,往往无法发挥隔震效果,反而可能... 附建式变电站通常会对电气设备采取隔振措施以减小设备振动及噪声通过结构传播扰民。然而,目前常用的隔振装置系统的自振频率通常位于2~10 Hz之间,与地震动卓越频率相近。因此,这类隔振装置在地震发生时,往往无法发挥隔震效果,反而可能会放大地震的作用,导致采用了隔振措施的电气设备更容易受到损坏。通过有限元模拟的方法,旨在研究不同周期类型的地震动激励下,采用常规隔振方案的电气设备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采用普通隔振装置后,电气设备所受的竖向地震作用响应相较楼板处有不同程度的放大。这一发现对电气设备的抗震设计提出了重要的警示,需要更加谨慎地考虑隔振装置的选用,以确保设备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效地减小振动,降低损坏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建式变电站 电气设备 隔振措施 地震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建式变电站楼板振动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戴志勇 涂昊曦 +2 位作者 张雪峰 黄有为 王灵芝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39-143,共5页
为解决城市用地紧张及用电量要求这一实际相互矛盾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地区将独立占地变电站的主控楼当作一个模块附建到其他综合建筑中去,这种附建式变电站中的振动设备会引发多层楼板的结构振动,不仅降低了设备的动态精度和使用性能,而... 为解决城市用地紧张及用电量要求这一实际相互矛盾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地区将独立占地变电站的主控楼当作一个模块附建到其他综合建筑中去,这种附建式变电站中的振动设备会引发多层楼板的结构振动,不仅降低了设备的动态精度和使用性能,而且降低了楼面的振动舒适性。在分析各国建筑规范中关于振动舒适度指标基本规定的基础上,建立了附建式变电站整体结构在设备激振作用下有隔振垫和无隔振垫情况下的动力响应分析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对各模型进行振动时程分析,将计算结果和规范规定的限值进行比较,判定了附建式变电站的舒适度及隔振垫的隔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建式变电站 楼板振动 舒适度 隔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建式变电站设备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对比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福权 王连锋 +3 位作者 蔡粮锴 柏文 戴君武 邵志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1-239,共9页
变电站内高压电气设备功率大,工作噪声和振动明显,附建式变电站兼具商业功能,因此,需要合理评估电气设备振动对舒适度的影响。目前舒适度评价方法主要有振级、加速度和速度,文中对国内目前适用于电气设备振动舒适度评价的4本规范和标准... 变电站内高压电气设备功率大,工作噪声和振动明显,附建式变电站兼具商业功能,因此,需要合理评估电气设备振动对舒适度的影响。目前舒适度评价方法主要有振级、加速度和速度,文中对国内目前适用于电气设备振动舒适度评价的4本规范和标准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各个规范和标准的评价计算方法选用参数不同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3倍频程铅垂向振动加速度级有效值和Z振级有效值最适合用于附建式变电站的舒适度评价,同时建议提高计权范围,Z振级计算采用最新的计权因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建式变电站 电气设备振动 舒适度评价 1/3倍频程铅垂向振动加速度级 Z振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有雾图像去雾算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涛 谢有庆 +3 位作者 李一航 徐昊 刘甲甲 余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75-680,共6页
针对基于大气散射模型的图像去雾算法存在的图像去雾后颜色偏暗、对比度过度增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引导滤波的图像去雾算法。首先,假设有雾图像的像素可以分为正常像素和被雾霾颗粒破坏的像素,应用灰色关联理论对雾霾图像... 针对基于大气散射模型的图像去雾算法存在的图像去雾后颜色偏暗、对比度过度增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引导滤波的图像去雾算法。首先,假设有雾图像的像素可以分为正常像素和被雾霾颗粒破坏的像素,应用灰色关联理论对雾霾图像的像素值进行判断;然后,对雾霾颗粒破坏的像素进行引导滤波,通过取对数的方法缩小原始图像和滤波以后图像像素值之间的差异,在对数域中计算雾气面纱值;最后,依据大气散射退化模型反演复原清晰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可以有效改善雾霾图像的清晰度,而且能够解决去雾后存在的亮度偏暗,色彩失真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散射 灰色关联 引导滤波 对数域 大气面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线损计算及窃电分析 被引量:36
14
作者 李植鹏 侯惠勇 +2 位作者 蒋嗣凡 万灿 郑睿敏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2,50,共7页
在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和电力市场化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对于电力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网损尤其是配电网电力损耗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以机器学习为切入点,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基于不同潮流对线损结果的差异影响,利用神... 在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和电力市场化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对于电力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网损尤其是配电网电力损耗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以机器学习为切入点,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基于不同潮流对线损结果的差异影响,利用神经网络构建相关线损模型,实现了线损理论计算以及窃电位置判断。相关算例证明了神经网络模型基础下线损计算和窃电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人工神经网路 线损计算 窃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k-means++算法的电力负荷特性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李婧 徐胜蓝 +2 位作者 万灿 卢奕城 王素英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19,共7页
运用数据挖掘中的聚类算法对电力负荷曲线进行聚类分析,提炼电力负荷曲线之间的共性特征与差异特征,在负荷模型实用化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分析用户用电规律,指导电网规划及实时调度。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k-means++负荷特性聚... 运用数据挖掘中的聚类算法对电力负荷曲线进行聚类分析,提炼电力负荷曲线之间的共性特征与差异特征,在负荷模型实用化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分析用户用电规律,指导电网规划及实时调度。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k-means++负荷特性聚类算法,综合不同聚类数时的聚类结果验证了数据集里各样本的相似性,通过迭代图切分的方法确定了最佳聚类数,避免了人为设定电力用户日负荷曲线聚类数不恰当导致的单一聚类结果的过大偏差,提高了负荷分类的精确性。算例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表明该算法求最佳聚类数的准确性高、鲁棒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聚类 迭代图切分 自适应 k-me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电力变压器套管健康状态评估 被引量:6
16
作者 骆思佳 刘昕鹤 +1 位作者 吕启深 冯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7-184,共8页
套管故障率往往高于变压器本体,准确评估套管健康状态对提高变压器整体运行可靠性十分重要。文中基于物元分析理论提出了套管健康状态的评估方法。以试验检测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巡视检查与维护历史状态参量,构建了套管健康状态评估的... 套管故障率往往高于变压器本体,准确评估套管健康状态对提高变压器整体运行可靠性十分重要。文中基于物元分析理论提出了套管健康状态的评估方法。以试验检测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巡视检查与维护历史状态参量,构建了套管健康状态评估的层次型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指标初始权重,并根据指标数据变化量、利用信息熵对试验类指标的初始权重进行修正。基于物元理论构建了套管健康状态的评估物元,考虑到定量指标测量干扰及定性指标主观判断所带来的误差,采用一个数据区间来表征指标状态,在此基础上基于区间可拓理论提出了套管健康状态的评估模型。实例分析表明文中建立的评估模型可以有效评估套管的健康状态,为制定套管后续维护检测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 健康状态 物元分析法 区间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充电站谐波的抑制与消除 被引量:19
17
作者 蒋浩 《广东电力》 2010年第8期16-19,共4页
对电动汽车充电站产生的谐波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充电站运行及检修对谐波的影响,并结合Q/CSG11516.2—2010《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提出防范与治理谐波的技术措施,包括合理增大充电机的滤波电感值、增大整流装置的脉波数... 对电动汽车充电站产生的谐波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充电站运行及检修对谐波的影响,并结合Q/CSG11516.2—2010《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提出防范与治理谐波的技术措施,包括合理增大充电机的滤波电感值、增大整流装置的脉波数、由容量较大的系统供电、加装滤波装置等。实测数据分析表明,在电动汽车充电站采用12脉波整流并配置滤波器的方案治理谐波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充电站 谐波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导发展的特高压线路雷电屏蔽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杰 雷霆 +1 位作者 吴廷祥 黄进 《广东电力》 2012年第2期24-28,95,共6页
基于长空气间隙的放电理论建立雷电屏蔽的先导发展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特高压直流线路雷击过程仿真,并计算文献中给出的实际线路的雷电屏蔽性能。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特高压线路存在明显的"回头雷击"现象;利用雷电屏蔽模型计算... 基于长空气间隙的放电理论建立雷电屏蔽的先导发展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特高压直流线路雷击过程仿真,并计算文献中给出的实际线路的雷电屏蔽性能。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特高压线路存在明显的"回头雷击"现象;利用雷电屏蔽模型计算的结果较电气几何模型计算的结果更接近实际运行数据,可用于工程实际仿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输电线路 雷电屏蔽 先导发展模型 雷击闪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MIMO下联合距离因子和用户优先级的导频分配方案
19
作者 赵阳阳 李一航 +2 位作者 韩东升 何涛 余萍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9,共5页
针对导频污染已成为大规模MIMO系统研究的最大阻碍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联合用户距离与用户优先级的导频分配方案来抑制导频污染。首先在只考虑第一层干扰的情况下,分别求出小区中距离小区基站不同距离用户的频谱效率,以小区中距离基站最... 针对导频污染已成为大规模MIMO系统研究的最大阻碍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联合用户距离与用户优先级的导频分配方案来抑制导频污染。首先在只考虑第一层干扰的情况下,分别求出小区中距离小区基站不同距离用户的频谱效率,以小区中距离基站最近、频谱效率最大的用户作为基准,提出距离因子的定义,并给出表达式,此外,将各用户的距离因子和用户优先级结合进行导频分配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在保证频谱效率的前提下,有效减少正交导频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频分配 导频污染 大规模MIMO 距离因子 用户优先级 频谱效率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变化条件下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莹华 张雪峰 蒋浩 《广东电力》 2011年第9期29-35,67,共8页
针对配电网系统可靠性评估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考虑气候条件、元件老化和元件维修对故障率的影响,建立时变故障率模型。对时变故障修复时间、时变负荷和时变停电成本计算参数变化条件下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进行分析,基于随机稀疏技术... 针对配电网系统可靠性评估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考虑气候条件、元件老化和元件维修对故障率的影响,建立时变故障率模型。对时变故障修复时间、时变负荷和时变停电成本计算参数变化条件下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进行分析,基于随机稀疏技术提出具有时变故障率元件状态的模拟方法。采用截断分布的随机变量描述故障时间和停电负荷的有界性和不确定性,利用常规时序仿真法和基于随机稀疏的时序仿真法对配电系统进行算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基于随机稀疏的时序仿真法能加速生成故障,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可靠性评估 非齐次泊松过程 随机稀疏 威布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