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苣苔科植物在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的园林应用及展示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虹妍 谢锐星 邱志敬 《广东园林》 2022年第2期75-79,共5页
苦苣苔科植物一般为多年生草本,花朵绚丽多姿,叶片斑斓奇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且耐阴性和适应性强,在园林和园艺应用领域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其根据观赏特性可分为观花型、观叶型,根据对生长基质的要求可以分为附生型、喜酸型和喜钙... 苦苣苔科植物一般为多年生草本,花朵绚丽多姿,叶片斑斓奇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且耐阴性和适应性强,在园林和园艺应用领域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其根据观赏特性可分为观花型、观叶型,根据对生长基质的要求可以分为附生型、喜酸型和喜钙型,根据光照需求可分为喜强光照、喜较强散射光和喜较弱散射光,常采用种子和叶片扦插繁殖。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经过多年的引种驯化和适应性研究,筛选出适宜深圳地区栽培、可应用于园林绿化的苦苣苔科植物38个种、3个变种和1个品种,应用于林下地被、林下花坛花境、岩石地被、立体绿化中,应用区域包括专类植物展、保育基地和办公区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苣苔科植物 园林应用 展示 仙湖植物园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科学在深圳城市公园蝴蝶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程纹 吕明聪 +1 位作者 张婷婷 董慧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1期150-156,共7页
为分析公民科学在自然教育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以公民科学在深圳城市公园蝴蝶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为例,结合调查数据及国内外相关案例,归纳总结公民科学在科学传播,科研数据收集与监测,参与制定城市保护策略等方面的优势和影... 为分析公民科学在自然教育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以公民科学在深圳城市公园蝴蝶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为例,结合调查数据及国内外相关案例,归纳总结公民科学在科学传播,科研数据收集与监测,参与制定城市保护策略等方面的优势和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参与公民科学项目,城市居民可以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参与者,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公民科学项目的组织和实施需联合政府、学术机构和社区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力量,有的放矢地在数据质量控制、参与者培训课程和项目管理质量方面进行改进、完善,推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在此基础上,从4个方面提出未来的公民科学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科学 城市公园 蝴蝶多样性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湖植物园秋海棠属植物应用种类与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郎校安 王文广 杨蕾蕾 《广东园林》 2018年第3期74-79,共6页
通过对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园内秋海棠属植物的应用调查,总结了仙湖植物园已应用秋海棠属植物种类和应用特点。研究表明,秋海棠属植物在仙湖植物园内应用种类已有30余种,其中有11种可用于室外,既可观叶又可观花,观赏价值高,并在... 通过对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园内秋海棠属植物的应用调查,总结了仙湖植物园已应用秋海棠属植物种类和应用特点。研究表明,秋海棠属植物在仙湖植物园内应用种类已有30余种,其中有11种可用于室外,既可观叶又可观花,观赏价值高,并在仙湖植物园内应用方式多样,如花境、花坛等造景,小盆栽展示,取得了良好的观赏应用效果。最后对秋海棠属植物的应用种类筛选及日常养护等方面做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海棠属 园林应用 专类植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园尺度下地面生苔藓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董磊 方平 +3 位作者 周智杰 左勤 王嘉楠 赵德先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2期10-17,共8页
【目的】探究公园尺度环境特征对地面生苔藓植物多样性的调控作用,揭示公园内外环境因子驱动苔藓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异,为城市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合肥市主城区16个公园作为研究区域,调查地面生苔藓植物,分析... 【目的】探究公园尺度环境特征对地面生苔藓植物多样性的调控作用,揭示公园内外环境因子驱动苔藓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异,为城市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合肥市主城区16个公园作为研究区域,调查地面生苔藓植物,分析其在城市空间中分布特征、物种多样性、群落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共调查到地面生苔藓植物16科23属36种,其中藓类34种,苔类2种。优势科为丛藓科和青藓科;优势属为凤尾藓属、青藓属和真藓属;优势种为细叶小羽藓和扭口藓。2)物种丰富度受公园总面积、绿地面积及邻近100 m缓冲区水体面积的正向驱动,而物种丰度与不同距离(50~1000 m)缓冲区绿地及200 m缓冲区水体面积呈显著正相关。3)冗余分析显示,与市中心的距离和公园面积是城市公园苔藓植物群落组成的主要驱动因子。【结论】公园环境特征对苔藓植物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未来城市苔藓植物的保护与应用实践中,可考虑“核心生境管理-外围缓冲区优化”协同策略,综合考量内部和外部环境特征的共同作用,加强城市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苔藓植物 物种多样性 影响因素 合肥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公园绿地地被植物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钱瑭璜 梁琼芳 +1 位作者 许建新 雷江丽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2403-2413,共11页
以深圳市有代表性的21个城市公园地被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地被植物的种类、应用形式及生长状况等,统计分析每种地被植物的应用频度,重点针对林下、林缘地被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新优地被植物的应用形式及效果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应... 以深圳市有代表性的21个城市公园地被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地被植物的种类、应用形式及生长状况等,统计分析每种地被植物的应用频度,重点针对林下、林缘地被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新优地被植物的应用形式及效果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应用地被植物108种,爵床科、龙舌兰科、百合科、茜草科、天南星科等亚热带分布科占应用地被植物种类的60%以上;观花、彩叶地被在林缘和草坪绿地内花境中应用广泛;通过调查分析提出,应加强乡土观花地被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开发利用,提高林下耐阴和观花地被植物的应用比例,提升精细化养护管理水平。本研究为华南地区园林地被植物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被植物 观花地被 观叶地被 乡土地被 公园绿地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珠属植物园林应用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邓丽 戴耀良 冯世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112-115,118,共5页
通过对紫珠属植物生长习性、形态特征等信息进行整理,对比其与华南地区常见观果树木的差异,总结其在华南地区园林应用中的可行性,并为其在城市园林绿化应用中提供建议。
关键词 园林绿化 紫珠属 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常见园林植物滞尘效应初步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禹海群 李楠 +1 位作者 林平义 蒋明 《江苏林业科技》 2012年第2期1-5,共5页
采用蒸干称重法和显微观察法对深圳市28种常见园林绿化植物的滞尘能力及部分植物的滞尘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单位叶面积滞尘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针状叶类乔木中:龙柏﹥木麻黄;阔叶类乔木中:麻楝>霸王棕>黄花夹竹桃>海枣>大花... 采用蒸干称重法和显微观察法对深圳市28种常见园林绿化植物的滞尘能力及部分植物的滞尘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单位叶面积滞尘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针状叶类乔木中:龙柏﹥木麻黄;阔叶类乔木中:麻楝>霸王棕>黄花夹竹桃>海枣>大花紫薇>长芒杜英>椰子>紫檀;灌木类中:紫薇>金叶榕=小蜡树>黄花马缨丹>锈鳞木犀榄>红花檵木>龙船花>散尾葵>紫雪茄花>大佛肚竹>四季桂>朱槿>棕竹>软叶刺葵>朱蕉;草本类中:中国文殊兰>花叶艳山姜>蔓花生。以显微观察比较叶片滞尘能力有显著差异的种类,紫薇、金叶榕、红花檵木和朱蕉的滞尘方式分别以颗粒物堆叠式、块状层结式、颗粒镶嵌式及零星嵌入式为主。研究筛选出的常见园林绿化植物中滞尘能力强的种类,可为相似大气环境的亚热带城市绿化提供优先选择,使其成为有效改善空气质量的生物基本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滞尘效应 滞尘方式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种秋海棠属植物在深圳地区园林应用能力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徐桂红 杨蕾蕾 李凌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127-136,共10页
【目的】建立秋海棠属植物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在深圳地区可以露天栽培、适合园林应用的秋海棠属植物。【方法】观测统计60种秋海棠属植物的16个性状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从观赏性、适应性、露天种植表现3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综合评... 【目的】建立秋海棠属植物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在深圳地区可以露天栽培、适合园林应用的秋海棠属植物。【方法】观测统计60种秋海棠属植物的16个性状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从观赏性、适应性、露天种植表现3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综合评价秋海棠属植物园林应用能力。由秋海棠属植物各评价因素的分值乘以权重值,相加计算得到每个种/品种的综合评价得分,依据综合评价得分从高到低分别将60种秋海棠属植物划分为Ⅰ~Ⅳ4个等级。【结果】Ⅰ级秋海棠属植物共20种、占33.33%,分别是珊瑚秋海棠、蓖麻叶秋海棠、虎斑秋海棠、微风冰川秋海棠、U400秋海棠、白芷叶秋海棠、荷叶秋海棠、大王秋海棠、宁明银秋海棠、画家调色板秋海棠、几何秋海棠、羞涩秋海棠、玛雅阁秋海棠、苏秋海棠、少瓣秋海棠、圣诞老人秋海棠、帕洛玛王子秋海棠、秋日灰烬秋海棠、黛西秋海棠、长纤秋海棠,推荐在深圳园林中优先推广应用;Ⅱ级秋海棠属植物共19种、占31.67%,可在深圳园林中推广应用;Ⅲ级秋海棠属植物共15种、占25.00%,可作为在深圳园林中应用的备选品种;绿脉秋海棠、花叶秋海棠、伯基尔秋海棠、龙虎山秋海棠、多叶秋海棠、方柄秋海棠等6种秋海棠属植物被评为Ⅳ级,不建议在深圳园林中推广应用。【结论】通过构建秋海棠属植物综合评价体系,实践镶边植物、垂直绿化、地被、生态缸、主题植物展览、花境、花坛等应用形式,筛选出观赏性好、适应性强、露天种植表现优良的20种适宜在深圳园林中应用的种类,为秋海棠属植物在园林中的推广应用及植物配置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海棠 露天栽培 适应性 园林应用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梅林水库仙湖苏铁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孙延军 陈晓熹 +5 位作者 付奇峰 龚奕青 邝嘉慧 李楠 荣建伟 廖文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3-70,共8页
仙湖苏铁Cycas fairylakea D.Y.Wang是深圳市唯一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附录一)》的物种,具有重要的科学、生态和观赏价值。深圳市梅林水库的仙湖苏铁群落是该物种现存最大的野生种群,因此研究深圳市梅林水库仙湖苏铁群落的生... 仙湖苏铁Cycas fairylakea D.Y.Wang是深圳市唯一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附录一)》的物种,具有重要的科学、生态和观赏价值。深圳市梅林水库的仙湖苏铁群落是该物种现存最大的野生种群,因此研究深圳市梅林水库仙湖苏铁群落的生态位特征对制定仙湖苏铁野生种群的保护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应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Levins生态位重叠以及生态响应速率计算公式对深圳市梅林水库仙湖苏铁群落主要种群的生态位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乔灌层中仙湖苏铁、假萍婆、银柴、九节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草本层中九节、粗叶榕、仙湖苏铁、牛白藤的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这些物种的资源利用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2)仙湖苏铁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重叠现象较普遍,但总体上重叠程度偏低,种间竞争不激烈,群落结构处于稳定状态;3)仙湖苏铁在乔灌层和草本层中均呈发展趋势,优势地位可能会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湖苏铁 梅林水库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生态响应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亚热带生境下6种紫珠属植物的光响应模型拟合分析
10
作者 邓丽 张旻 冯世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101-106,153,共7页
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模型,对南亚热带生境下的6种紫珠属(Callicarpa)植物进行光合参数分析和光响应曲线拟合。通过对比4种模型计算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 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模型,对南亚热带生境下的6种紫珠属(Callicarpa)植物进行光合参数分析和光响应曲线拟合。通过对比4种模型计算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暗呼吸速率(R_(d))和表观量子效率(AQE)以及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等参数,筛选出6种紫珠属植物最适光响应模型。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是6种紫珠属植物进行光合研究的最适用光响应模型,杜虹花对强光和弱光的利用能力均最高,朝鲜紫珠的光合潜能最大。综上,不同紫珠属植物对光的利用能力既表现出种间差异性,又表现出种间相似性,4种光响应模型在紫珠属植物的光合参数计算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在模型的拟合优度和拟合精度上存在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珠属植物 光响应模型 光合特性 南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2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地理成分构成差异与环境和空间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徐平 唐录艳 +7 位作者 何卓冀 王顺莉 黄丹 李大华 邓欣妍 侯梦丹 杨书林 彭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59-1970,共12页
苔藓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分平衡、侵蚀防治和氮收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为了揭示苔藓植物地理成分构成差异的影响因素,该研究基于19个省和2个直辖市内2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苔藓植物物种数据,以及中心地理坐标、... 苔藓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分平衡、侵蚀防治和氮收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为了揭示苔藓植物地理成分构成差异的影响因素,该研究基于19个省和2个直辖市内2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苔藓植物物种数据,以及中心地理坐标、气候因子、黏土含量和海拔等参数,利用中心经纬度坐标通过基于距离的Moran特征向量图(distance-based Moran’s eigenvector maps,dbMEM)构建空间变量,分析了空间因子和环境因子对苔藓植物地理成分分异的贡献。结果表明,(1)2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130科445属1962种(包含21个亚种和94个变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受威胁物种62个。(2)分布区类型以温带分布为主。在纬度上,温带成分自南向北显著增加,东亚成分在中部达到最大值,热带成分和亚洲-澳大利亚-大洋洲成分均显著减少;在经度上,温带成分在中部处于最低值,东亚成分自西向东显著增加,热带成分和亚洲-澳大利亚-大洋洲成分在中部达到最大值。(3)变差分解显示由前向选择得到的最冷月最低温、年均温和黏土含量组成的环境因子(18.04%)的独自效应(unique effect)高于由前向选择得到的dbMEM1和dbMEM3组成的空间因子(3.30%),环境因子和空间因子的共同效应(common effect)为49.15%,表明环境因子和空间因子共同影响27个保护区间地理成分的相似性,并且环境因子的贡献要高于空间因子。该研究基于现代环境因素和空间距离,初步揭示了影响27个保护区间地理成分相似性的因素,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分布区类型 气候因子 空间距离 黏土含量 变差分解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百合科地被植物应用现状及水分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建新 王莺璇 +1 位作者 钱瑭璜 雷江丽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9-396,共8页
为探讨在满足园林观赏性前提下植物的节水灌溉量,通过盆栽控水试验,比较了麦冬(Ophiopogon japonicas)、银边山菅兰(Dianella ensifolia .Silvery Stripe.)、蜘蛛抱蛋(Aspidistra elatior)、天门冬(Asparagus cochcinchinensis)等4 ... 为探讨在满足园林观赏性前提下植物的节水灌溉量,通过盆栽控水试验,比较了麦冬(Ophiopogon japonicas)、银边山菅兰(Dianella ensifolia .Silvery Stripe.)、蜘蛛抱蛋(Aspidistra elatior)、天门冬(Asparagus cochcinchinensis)等4 种百合科植物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植株的生长和光合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65% (适宜水分)下,4 种百合科地被植物均长势旺盛。麦冬、银边山菅兰、天门冬在土壤含水量为40%~45% (中度胁迫)时,仍可保持较好的观赏性。蜘蛛抱蛋耐旱性较强,可在20%~25% (重度胁迫)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下生长良好。这对百合科园林地被植物水分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科 地被植物 植物应用 水分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填海区植物根际土壤耐盐菌株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郭柳 王梦华 +2 位作者 郑利锦 袁峰均 史正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耐盐菌在盐渍土壤中分布广泛,研究其分布特征可为下一步盐渍土改良和降低植物盐害工作提供有益参考。【方法】从深圳坝光和宝安填海区灌木根际采集10个土壤样品,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培养基分离耐盐菌种,并通过电镜形态观察和基因... 【目的】耐盐菌在盐渍土壤中分布广泛,研究其分布特征可为下一步盐渍土改良和降低植物盐害工作提供有益参考。【方法】从深圳坝光和宝安填海区灌木根际采集10个土壤样品,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培养基分离耐盐菌种,并通过电镜形态观察和基因组DNA扩增测序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从灌木根际土壤中分离出66株根际菌株,其中14株具有强耐盐能力,可在10%~14%NaCl浓度下生长。电镜结果和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深圳坝光和宝安填海区土壤耐盐菌种类丰富且形态差异明显,14株细菌中有13株来自芽孢杆菌属(Bacillus),1株来自溶杆菌属(Lysobacter)。此外,对其中3株耐盐菌的碳源利用能力分析结果表明,3株菌具有不同的碳源利用能力,NY12可利用的碳源种类最多。【结论】首次对灌木根际耐盐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14株强耐盐菌株,其形态和碳源利用能力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菌 根际土壤 分子鉴定 碳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植物园建设及自然教育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桂花 张卫哲 史正军 《广东园林》 2023年第6期66-71,共6页
基于自然教育参与公众填写的调查问卷,探究公众对于大城市综合性植物园的游览需求和自然教育需求。分析发现:1)自然教育参与公众女性数量远高于男性,多为具有良好教育水平的本地公众;2)公众游园以休闲放松、欣赏美景和学习植物知识为主... 基于自然教育参与公众填写的调查问卷,探究公众对于大城市综合性植物园的游览需求和自然教育需求。分析发现:1)自然教育参与公众女性数量远高于男性,多为具有良好教育水平的本地公众;2)公众游园以休闲放松、欣赏美景和学习植物知识为主;3)相较男性,女性更倾向于由导赏员带领游览植物园;4)植物知识趣味性、植物环境丰富性、导赏员讲解专业性及园区环境是影响自然教育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立足上述结论,建议大城市综合性植物园从分区建设、服务设施和导览系统等方面加强园区建设,从自然学校、课程体系和媒体宣传等方面加强自然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教育 综合性植物园 专类园 植物园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梨科植物景观营造初探——以粤港澳大湾区·2019深圳花展《凤还巢》为例
15
作者 刘仪烨 谢锐星 +3 位作者 陈朋 郎校安 林楚加 杨蕾蕾 《现代园艺》 2019年第23期155-156,共2页
凤梨科植物以其株型优美,叶色丰富多彩,花序多姿多彩等特点,在园林景观造景中越来越受到园林工作者的喜爱。以粤港澳大湾区·2019深圳花展《凤还巢》为例,探讨凤梨科植物在园林景观营造过程中遵循的原则和营造思路,重点展示凤梨科... 凤梨科植物以其株型优美,叶色丰富多彩,花序多姿多彩等特点,在园林景观造景中越来越受到园林工作者的喜爱。以粤港澳大湾区·2019深圳花展《凤还巢》为例,探讨凤梨科植物在园林景观营造过程中遵循的原则和营造思路,重点展示凤梨科植物的园林景观应用效果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2019深圳花展 凤梨科植物 景观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典型建筑渣土填海区绿地土壤理化特征研究
16
作者 袁峰均 史正军 +2 位作者 潘松 曾伟 罗越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期1-6,45,共7页
由于深圳市填海区土壤没有经过原位自然成土及生物演替过程,加上受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导致绿地土壤质量下降,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因此开展填海区绿地土壤研究对于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该区域生态建设的主要障... 由于深圳市填海区土壤没有经过原位自然成土及生物演替过程,加上受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导致绿地土壤质量下降,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因此开展填海区绿地土壤研究对于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该区域生态建设的主要障碍因子,于2018年在深圳前海自贸区采集20个土壤剖面(75个样品),采用物理和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其土壤水分、盐分和养分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盐分参数和养分含量在土层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垂直剖面上的分布较为稳定。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以30~60cm土层最高,而含水量的变化趋势相反,其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以120~150cm最高,呈底聚型分布。土壤电导率和Na^(+)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60~90cm达到峰值,分别为其余土层的1.32~2.42倍、1.13~2.75倍,全盐量、Cl^(-)和SO_(4)^(2-)则呈现“降-升-降”的趋势,且电导率、全盐量与Na^(+)、Cl^(-)和SO_(4)^(2-)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此外,各层土壤的p H值为7.57~8.04,且从表层到底层依次递增。根据土壤类型划分标准,该区域1.5 m土体内的土壤均已发生碱化。不同土层的土壤养分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在61.2%~101.5%,且有机质贫乏,供氮能力差,有效磷空间变异强度大。填海区绿地土壤存在轻微的盐碱化、养分含量低且空间异质性大,因此利用时应注意降碱和培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海造陆 含盐量 碱化度 土壤养分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豆蔻及其混用品多酚代谢物与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书仙 羊青 +7 位作者 王清隆 王祝年 袁浪兴 冯世秀 刘梦婷 尹海全 张阿玲 王茂媛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63-271,共9页
分析比较草豆蔻及其混用品——小草蔻、云南草蔻的种子与果皮间化学物质组成、差异性和生物活性,为三者鉴别、品质分析、生物活性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鉴定3种种质种子和... 分析比较草豆蔻及其混用品——小草蔻、云南草蔻的种子与果皮间化学物质组成、差异性和生物活性,为三者鉴别、品质分析、生物活性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鉴定3种种质种子和果皮的代谢物,共鉴定到1009个多酚代谢物,包括485个黄酮、374个酚酸、125个木脂素和香豆素、20个鞣质类和5个其他类物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小草蔻和草豆蔻的种子与果皮相同部位的多酚类物质组成和含量较为相似,云南草蔻的种子与果皮的多酚成分较为接近。定量分析乔松素、山姜素、桤木酮和小豆蔻明的含量发现,种子中的含量均高于果皮,果皮中的含量显著偏低,小草蔻和草豆蔻种子指标成分的含量是云南草蔻含量的十倍至数十倍。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活性与差异代谢物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小草蔻和草豆蔻种子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与其含有的乔松素、山姜素等成分有关;云南草蔻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与其含有的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肉桂酸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草豆蔻和小草蔻的种子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指标性成分含量符合药典规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以草豆蔻的种质为最优。云南草蔻含有更多的特异性多酚类物质,其组成和功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结果揭示了草豆蔻及其混用品——小草蔻、云南草蔻3种种质和不同部位的非挥发性代谢物的关系,可为优质中药材选择、相关资源产品开发利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豆蔻 混用品 代谢物 多酚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份牛大力根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转录组分析
18
作者 羊青 顾学金 +6 位作者 王清隆 张旻 晏小霞 汤欢 王祝年 冯世秀 王茂媛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4,共14页
牛大力是一种重要的多年生药食同源植物,其主要成分为淀粉和糖类。为了探究不同生长年份牛大力根淀粉和糖类物质合成的规律及其内在基因调控网络,本研究以3年生(NG3)、7年生(NG7)、10年生(NG10)和15年生(NG15)4个生长年份的牛大力根为... 牛大力是一种重要的多年生药食同源植物,其主要成分为淀粉和糖类。为了探究不同生长年份牛大力根淀粉和糖类物质合成的规律及其内在基因调控网络,本研究以3年生(NG3)、7年生(NG7)、10年生(NG10)和15年生(NG15)4个生长年份的牛大力根为研究对象,测定总多糖、淀粉和蔗糖的含量,并完成转录组测序,筛选分析不同年份间牛大力根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重点解析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DEGs的功能。糖类和淀粉物质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年份的增长,总多糖与淀粉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生长至15年时的含量最高,而蔗糖含量在3年时最高,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转录组测序发现,随着生长年份跨度增加,NG3vs NG7、NG3 vsNG10和NG3 vs NG15对比的DEGs总数呈上升趋势,分别为526、1848和1937个。进一步挖掘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中的DEGs,共有62个DEGs在3个比较组中差异表达,其中,蔗糖合成基因的表达量随年份增加而下降,淀粉合成基因随年份的增加较淀粉降解基因占主导,纤维素降解酶随年份增加表达量降低。最终筛选出5个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其表达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牛大力在3~7年时处于生长活跃期,以蔗糖、纤维素和淀粉的合成为主,促进根部快速膨大发育。生长至7年时,以淀粉的积累、蔗糖的分解和纤维素的降解为特征,进入生长平稳期。本研究对于牛大力根膨大特性的研究、高成薯性牛大力种质创新和科学采收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 生长年份 淀粉 蔗糖代谢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秦岭石蝴蝶的生态学特性及濒危原因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平 陆婷 +3 位作者 邱志敬 陈朋 彭杨 谭小龙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0-95,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随机取样法, 对仅产于陕西勉县的中国特有濒危植物秦岭石蝴蝶( Petrocosmea qinlingensis W. T. Wang)群落的维管植物组成、 垂直结构和分布区类型及其种群特征和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在此 基础上, 初步探讨... 通过野外调查和随机取样法, 对仅产于陕西勉县的中国特有濒危植物秦岭石蝴蝶( Petrocosmea qinlingensis W. T. Wang)群落的维管植物组成、 垂直结构和分布区类型及其种群特征和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在此 基础上, 初步探讨了该种类的濒危原因.调查结果显示:秦岭石蝴蝶为喜阴植物, 仅分布于山体海拔约640 m 的区 域, 种群面积仅约42 m^2; 土壤为黄棕壤, 呈中性( pH 6. 5 0 ),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 全氮、 全磷和全钾含量较低, 有效铁、 有效镁、 有效钠和有效钙含量则较高;秦岭石蝴蝶种群中个体数量约1 0 0 0株, 多生长于覆有土壤或苔藓的岩 石上, 也有部分成年个体生长在裸露且瘠薄的岩石上.秦岭石蝴蝶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2 8种, 隶属于2 3科 2 8属; 其中, 蕨类植物3 科4 属4 种, 裸子植物1科 1 属 1 种, 被子植物1 9科2 3属2 3种, 优势科和优势属不明显.秦岭石蝴蝶群落垂直结构明显, 可分为乔木层、 灌木层和草本层, 其中, 乔木层优势种为杜仲( 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灌木层优势种为华西小石积(Osteomeles schwerinae Schneid.), 草本层优势种为裂叶荨麻( Urtica lobatfolia S. S. Ying).该群落维管植物科的分布型以热带分布型科为主, 其中泛热带分布型科占明显优势;属的分布型以温带分布型属为主, 其中北温带分布型属占优势; 中国特有分布的科和属均很少;总体上看, 该群落具有暖温带向亚热带 过渡的特点.在秦岭石蝴蝶种群的不同样方中, 成年个体和幼苗数量均有一定差异, 成年个体占14.6% - 3 7 . 5 %, 幼苗占61.3% -80.0%, 幼苗数量明显高于成年个体;各样方的单株叶片数为7 - 9 ,冠幅为6.0 -7.2 cm, 大多数样 方的单株结实量小于4,表明在同一个种群的不同生境中秦岭石蝴蝶的分布和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根据调查结果, 推测种群规模较小、 分布范围狭窄以及人为干扰可能是造成秦岭石蝴蝶濒危的主要原因, 而人为干扰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石蝴蝶 群落特征 种群特征 土壤化学性质 濒危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基质对苦苣苔科植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邱志敬 邹纯清 +2 位作者 史正军 戴耀良 谢锐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31-33,47,共4页
利用桂林唇柱苣苔(Chirita gueilinensis)、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吊石苣苔(Lysionotus pauciflorus)、半蒴苣苔(Hemiboea henryi)、口红花(Aeschynanthus acuminatus)、非洲紫罗兰(Saintpaulia ionantha)6种苦苣苔科野生花卉进... 利用桂林唇柱苣苔(Chirita gueilinensis)、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吊石苣苔(Lysionotus pauciflorus)、半蒴苣苔(Hemiboea henryi)、口红花(Aeschynanthus acuminatus)、非洲紫罗兰(Saintpaulia ionantha)6种苦苣苔科野生花卉进行泥炭土、珍珠岩、蛭石和黄泥的不同配比栽培试验。对栽培在7种不同基质中的每个植物进行生长性状分析,并测量其株高、冠幅生长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半蒴苣苔、吊石苣苔和桂林唇柱苣苔的最佳基质配比为泥炭土∶蛭石=2∶1;非洲紫罗兰的最优基质配比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2∶1∶1;大岩桐的最佳基质配比为泥炭土∶蛭石∶黄泥=2∶1∶1;口红花的最佳基质配比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黄泥=2∶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苣苔科 基质配比 生长量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