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互联网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
刘晓苏
曹雅丽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
2003 |
13
|
|
2
|
国际关系伦理中的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基于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理论的比较分析 |
张旺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3
|
论互联网对政治参与的积极影响:成本——收益分析 |
刘晓苏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8
|
|
4
|
社会主要矛盾的再认识——政治文明语境的解读 |
王勇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4 |
10
|
|
5
|
美国的民主政治与决策效率 |
张旺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6
|
民主政治中的多数统治与少数人的权利 |
张旺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7
|
国际关系行为主义方法评析 |
张旺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8
|
“两权分离”与“缺位”或“错位”——关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关系的思考 |
张亚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9
|
国际关系研究中假说的提出与检验 |
张旺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0
|
从科学学、技术学到科学技术学 |
王英
黄欣荣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1
|
关于建立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若干思考 |
单淮
蔡晓荣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2
|
当代中国农民民意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
卢春雷
丁跃
|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13
|
论价值理性 |
徐贵权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58
|
|
14
|
论意义世界 |
徐贵权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0
|
|
15
|
江苏省大学生道德知行现状调查分析 |
周俊波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5
|
|
16
|
解读与质疑《“代沟”的社会正功能》 |
丁妍
沈汝发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
2003 |
2
|
|
17
|
体验:解决德育实效性问题的关键 |
邵广侠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19
|
|
18
|
道德教育要引导人过上美好生活 |
邵广侠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19
|
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历史进程 |
赵科天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20
|
在当今中国为合理个人主义正名并无可能——与黄显中同志《个人主义与市民社会》一文商榷 |
黄明理
|
《伦理学研究》
|
2005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