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道德信仰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管爱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34,共4页
道德信仰是个体的终极价值追求和精神寄托,是人们超越狭隘自我利益、形成社会凝聚力的内在动力和源泉。信仰的失落标志着整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混乱,导致个体灵魂的空虚、生活的杂乱和社会生活深层次的无序状态。从本质上看,良序社会的... 道德信仰是个体的终极价值追求和精神寄托,是人们超越狭隘自我利益、形成社会凝聚力的内在动力和源泉。信仰的失落标志着整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混乱,导致个体灵魂的空虚、生活的杂乱和社会生活深层次的无序状态。从本质上看,良序社会的道德信仰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尽管存在着一定的张力,但是在基本价值取向上应当具有内在一致性,也就是说,在核心价值层面二者之间具有相当大的趋同性。问题是,当社会转型使原有价值体系崩坍、道德信仰失落时,依靠政治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能否重塑道德信仰,并以此弥合二者之间的巨大裂隙,这是现时代我们面临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信仰 政治意识形态 路径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视阈中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价值的多维透视 被引量:2
2
作者 史献芝 张烁 李强彬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0-172,共3页
高度的政治合法性,公共政策具有正义性,体现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彰显现代公民意识,是和谐社会的内在特征。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累积政治合法性、保障公共政策的正义性、促进政治文明发展、孕育现代公民意识的重要手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 高度的政治合法性,公共政策具有正义性,体现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彰显现代公民意识,是和谐社会的内在特征。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累积政治合法性、保障公共政策的正义性、促进政治文明发展、孕育现代公民意识的重要手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着多维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参与 合法性 正义性 政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员义务本位论:党员义务与权利关系的文本解读 被引量:11
3
作者 郭兴利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党章文本中关于党员及预备党员的义务与权利、开除党员、自行脱党、党员退党、入党介绍人职责的规定等体现着党员义务本位的价值理念,即党员义务一律一样,党员义务是目的、党员权利是手段,可以作出党员应当履行义务的推定,但党员义务本... 党章文本中关于党员及预备党员的义务与权利、开除党员、自行脱党、党员退党、入党介绍人职责的规定等体现着党员义务本位的价值理念,即党员义务一律一样,党员义务是目的、党员权利是手段,可以作出党员应当履行义务的推定,但党员义务本位并不是党员唯义务论等。党员义务本位与公民权利本位之间是相互统一的,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章 公民权利本位 党员义务本位 关系 先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多维内涵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贵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26,共7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意识形态的核心和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之魂、精神自我,也是社会主义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合理建构、宣传教育和践行等三个维度的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意识形态的核心和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之魂、精神自我,也是社会主义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合理建构、宣传教育和践行等三个维度的基本内涵,而不只是宣传教育维度的问题。其中,合理建构是基础性建设,宣传教育是关键性建设,践行是根本性建设。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多层面、全方位地推进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获得合法性,从而发挥应有的引领思潮、增进共识、鼓舞人心、凝聚力量、促进和谐、推动发展等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意识形态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单淮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6-120,共5页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和社会主义的科学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与创新。然而,两者在创立的语境、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以及思想来源等诸...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和社会主义的科学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与创新。然而,两者在创立的语境、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以及思想来源等诸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民主与社会管理的链接与良性互动 被引量:4
6
作者 史献芝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3-156,共4页
20世纪90年代勃兴于西方社会的协商民主是一种基于理性、自由、平等的公民个体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对话、讨论而达成最大限度"重叠共识"的治理形式。而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则是社会管理的关节点。协商民主与社... 20世纪90年代勃兴于西方社会的协商民主是一种基于理性、自由、平等的公民个体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对话、讨论而达成最大限度"重叠共识"的治理形式。而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则是社会管理的关节点。协商民主与社会管理有着共同的价值旨趣和话语平台,存在着相得益彰的共生关系:倡导参与、对话、讨论的协商民主有利于推动社会管理的发展与创新,而以公民参与为基础的社会管理则有利于协商民主的全面"铺展"。以协商民主和社会管理的链接与良性互动为研究的切入点,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而且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社会管理 公民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影响干群利益关系和谐的深层矛盾 被引量:1
7
作者 赵科天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107,共7页
中共十七大确立了"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方针,将当前社会和谐建设视为从"党内和谐"到"社会和谐"的动态过程。然而这一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深层矛盾:党的主张的正确性与行动的扭曲性之间的矛... 中共十七大确立了"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方针,将当前社会和谐建设视为从"党内和谐"到"社会和谐"的动态过程。然而这一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深层矛盾:党的主张的正确性与行动的扭曲性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与干群利益关系不和谐性之间的矛盾,党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的稳固性与一些领导干部和社会上"既得利益集团"不正当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党的政治优势与党内权力倒置现象之间的矛盾等。只有化解这些深层矛盾,才能找到当前干群利益关系和谐的关节点和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群关系 党内和谐 社会和谐 深层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邵广侠 《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86,共4页
无论是社会本位还是知识本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都是一种反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它们无视人的生命需要。当前,加强人的主体性建设,追求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重要主题,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表达了这样... 无论是社会本位还是知识本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都是一种反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它们无视人的生命需要。当前,加强人的主体性建设,追求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重要主题,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表达了这样一种价值追求和行为标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顺应人性,注重尊重人、关爱人和发展人的教育,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主体性、生活性、开放性和整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 时代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管理创新:基于治理理论视角的逻辑分析
9
作者 赵天娥 史献芝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69,共3页
在全球化、民主化、市场化、信息化、多元化和公民权利意识凸显、社会福利清单不断扩展及社会公共事务与公共问题日趋繁杂的时代背景下,强调包括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与其他社会力量在内的多个主体对社会公共事务动态、多元、合作共治... 在全球化、民主化、市场化、信息化、多元化和公民权利意识凸显、社会福利清单不断扩展及社会公共事务与公共问题日趋繁杂的时代背景下,强调包括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与其他社会力量在内的多个主体对社会公共事务动态、多元、合作共治的治理理论,已成为探讨相关学术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范式或对话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社会管理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价值体系合法性探微
10
作者 徐贵权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57,共3页
核心价值体系的合法性,意味着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意味着政治合法性拥有了必要的基础;核心价值体系的合法性不是天然的,它来源于政治系统、执政集团的合理建构、创造性宣传教育和忠诚实践;核心价值体系的合法性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在构建... 核心价值体系的合法性,意味着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意味着政治合法性拥有了必要的基础;核心价值体系的合法性不是天然的,它来源于政治系统、执政集团的合理建构、创造性宣传教育和忠诚实践;核心价值体系的合法性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在构建中不断生成的,其可持续性是任何一个政治系统、执政集团始终面临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体系 合法性 基础 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干群利益关系和谐的辩证机理
11
作者 赵科天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5-188,共4页
中共十七大将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理论命题以代表大会的规格确定下来,从而确立了"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哲学新范畴。研究这一范畴两个方面的内涵及其主客关系、内外... 中共十七大将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理论命题以代表大会的规格确定下来,从而确立了"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哲学新范畴。研究这一范畴两个方面的内涵及其主客关系、内外关系、因果关系,分析"党内和谐"到"社会和谐"的辩证机理,有利于抓住当前社会干群利益关系和谐的实质,促使这一范畴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双向互动,推挽式地前进,为有效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事业向前发展释放出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群关系 党内和谐 社会和谐 辩证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完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思考
12
作者 顾以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14299-14300,14303,共3页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公共产品的特殊属性,加上政府的总体政策向城市倾斜,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相当不平衡,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只有改变传统观念,明确各级政府责任,促进供给机制的改革创新,才能有效...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公共产品的特殊属性,加上政府的总体政策向城市倾斜,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相当不平衡,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只有改变传统观念,明确各级政府责任,促进供给机制的改革创新,才能有效摆脱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党认同的生成机制:解析与建构 被引量:14
13
作者 史献芝 赵天娥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0-174,共5页
作为一种政治心理结构的政党认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党认同的生成是各种相互缠绕的因素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对政党认同的生成机制展开多维度解析,有助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复杂的局势下进一步拓展政党认同的资源,为建... 作为一种政治心理结构的政党认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党认同的生成是各种相互缠绕的因素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对政党认同的生成机制展开多维度解析,有助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复杂的局势下进一步拓展政党认同的资源,为建构更高层次的政党认同打开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与提供更为多元化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认同 政党认同 生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与政党认同之逻辑关联性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5
14
作者 史献芝 赵天娥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社会资本与政党认同之间存在着微妙的逻辑关联性,它可以从多个方面影响和塑造着公众的政党认同。社会资本与政党认同有特定的内涵,积极有效地开展社会资本的建设是提升政党认同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培育社会资本的路径选择,以期为提升... 社会资本与政党认同之间存在着微妙的逻辑关联性,它可以从多个方面影响和塑造着公众的政党认同。社会资本与政党认同有特定的内涵,积极有效地开展社会资本的建设是提升政党认同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培育社会资本的路径选择,以期为提升公众的政党认同提供可资借鉴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认同 政党认同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道德缺失之源透视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贵权 周新颖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道德缺失 中国社会 社会历史原因 经济现代化 社会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 被引量:16
16
作者 徐贵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7,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是一种价值观范型的转换,即从以伦理道德及其理想人格为中心的价值观,向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转换。这一价值观范型的转换在总体上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和改进社会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是一种价值观范型的转换,即从以伦理道德及其理想人格为中心的价值观,向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转换。这一价值观范型的转换在总体上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和改进社会价值观的建设,促进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合理建构并使之成为真正具有权威性、范导力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价值观 主流价值观 范型 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回归问题 被引量:11
17
作者 邵广侠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思想道德建设 教育生活化 回归 中共中央国务院 基础教育改革 引导学生 未成年人 道德教育 生活世界 生活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境与治理:非营利组织的市场化运作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玉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70-180,共11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营利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市场化运作的浪潮,这种局面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志愿失灵"理论和公益产权理论构成了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的理论基础;内部管理的企业化、收费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营利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市场化运作的浪潮,这种局面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志愿失灵"理论和公益产权理论构成了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的理论基础;内部管理的企业化、收费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与企业互惠合作和竞争、商业投资是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的基本模式;机制不畅、目标替代、监督难题是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面临的三大困境。作为全球"结社革命"一部分的我国非营利组织,不可避免地也面临着如何进行市场化运作的问题,且许多非营利组织在市场化运作的实践中陷入了困境。文章通过对全球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的审视和解读,立足我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的现状,从而得出多元共治是优化我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的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市场化运作 困境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理论研究综述 被引量:20
19
作者 朱荣贤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17,共4页
由于现代化理论对于各国现代化的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而它一直是学界关注、研讨的热点,但各国迥然相异的国情与历史背景又决定了现代化的实现没有固定的理论模式可套用。文章通过对现代化、现代化理论等相关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的... 由于现代化理论对于各国现代化的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而它一直是学界关注、研讨的热点,但各国迥然相异的国情与历史背景又决定了现代化的实现没有固定的理论模式可套用。文章通过对现代化、现代化理论等相关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的分析,通过对当前学界关于现代化理论研究现状的概述,提出了我国现代化理论研究应予以关注的重点,以期对我国现代化道路的设计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宏观层面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理论 现状 前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未成年人道德信仰的培育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明理 颜长青 余小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3,共4页
培育未成年人的社会主义道德信仰是对其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旨。国际敌对势力日益猖獗的和平演变图谋,市场经济的负面道德效应,家长、学校和社会对未成年人道德信仰培育的漠视以及未成年人身上存在的诸多道德缺陷,使未成年人的道德信仰培... 培育未成年人的社会主义道德信仰是对其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旨。国际敌对势力日益猖獗的和平演变图谋,市场经济的负面道德效应,家长、学校和社会对未成年人道德信仰培育的漠视以及未成年人身上存在的诸多道德缺陷,使未成年人的道德信仰培育变得更加紧迫而又艰巨。灌输并牢固树立德福相通理念是未成年人道德信仰培育的理论基点;培植感恩情怀是未成年人道德信仰培育的情感基础;确立公德理念和规则至上意识是未成年人道德信仰培育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道德信仰 道德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