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贾谊政治思想的再发现 被引量:5
1
作者 邵金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1-134,共4页
贾谊的政治思想是与秦汉中央集权新体制紧密相连的。贾谊论秦之过的重点落在秦“不改暴政”上 ,暴政是由“弃礼义”造成的。因而 ,他为汉王朝制定了实施“仁义之政”和重建“礼制”的汉政和汉制。这正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也是贾谊为汉... 贾谊的政治思想是与秦汉中央集权新体制紧密相连的。贾谊论秦之过的重点落在秦“不改暴政”上 ,暴政是由“弃礼义”造成的。因而 ,他为汉王朝制定了实施“仁义之政”和重建“礼制”的汉政和汉制。这正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也是贾谊为汉王朝制定的“治安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谊 政治思想家 西汉 中国 古代 政治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抗战前国民党地方党部的边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巨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2-77,共6页
在国民党1927年后确立的训政体制中,以党政平行作为地方党政关系原则,结果导致抗战前地方党部的边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国民党的训政体制设计和政治理念,党员素质低和党部自身缺陷也是重要因素。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党的吸引力和引导... 在国民党1927年后确立的训政体制中,以党政平行作为地方党政关系原则,结果导致抗战前地方党部的边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国民党的训政体制设计和政治理念,党员素质低和党部自身缺陷也是重要因素。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党的吸引力和引导力下降,党的形象和权威受到损毁,并极大地影响了国民党政权的合法性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党部 党政关系 边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新体制的弊端与汉前期儒家的构思 被引量:2
3
作者 邵金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4-136,共3页
秦汉新体制影响深远,就客观而言,汉儒对秦亡的反思已触及秦汉新体制弊病的表症,即秦政的暴虐和秦制的弊端。据此,汉儒制定了实施"德政"、"仁政"和重建"礼制"的汉政和汉制,从而达到国家法律儒家化、政治... 秦汉新体制影响深远,就客观而言,汉儒对秦亡的反思已触及秦汉新体制弊病的表症,即秦政的暴虐和秦制的弊端。据此,汉儒制定了实施"德政"、"仁政"和重建"礼制"的汉政和汉制,从而达到国家法律儒家化、政治教化制度化、家与国同构化之目的,以突出"君父"和"家父"的管理权威。这一构思,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新体制的缺陷,也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体制 汉政 汉制 儒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期日本在中国农村惯行调查述评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巨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6-149,共4页
2 0世纪上半期 ,日本对中国的台湾、东北和华北农村进行了三次惯行调查。这些调查一方面具有非常强烈的侵略性 ,为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扩大和巩固在华侵略权益而提供具体资料和情报 ;同时因为参与调查活动的人员多为专家学者 ,故又具有... 2 0世纪上半期 ,日本对中国的台湾、东北和华北农村进行了三次惯行调查。这些调查一方面具有非常强烈的侵略性 ,为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扩大和巩固在华侵略权益而提供具体资料和情报 ;同时因为参与调查活动的人员多为专家学者 ,故又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先进的理论模式 ,给学术界从事中国近代社会史与经济史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中国农村 惯行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中央农业实验所的水稻改良述论 被引量:3
5
作者 邵金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389-8391,共3页
用西方先进的农业技术对我国的水稻进行改良,这方面工作的全面启动与中央农业实验所关系十分密切。在归国农学留学生的推动下,民国时期成立了中央农业实验所,作为农业科研与领导机构的中央农业实验所在我国水稻改良工作中发挥了重大的作... 用西方先进的农业技术对我国的水稻进行改良,这方面工作的全面启动与中央农业实验所关系十分密切。在归国农学留学生的推动下,民国时期成立了中央农业实验所,作为农业科研与领导机构的中央农业实验所在我国水稻改良工作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以该所为基地的全国水稻改良工作,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改良 中央农业实验所 民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世界诞生与威尔逊国际政治理想形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春龙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4-130,共7页
西方学术界相信,“进步”的社会史观、西方经济学关于“相互依存”和国际“共同利益”的论述,共同构成了威尔逊国际和平合作思想的理论源头。世纪之交世界局势的深刻变化,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使威尔逊对人类“共同利益”和“共... 西方学术界相信,“进步”的社会史观、西方经济学关于“相互依存”和国际“共同利益”的论述,共同构成了威尔逊国际和平合作思想的理论源头。世纪之交世界局势的深刻变化,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使威尔逊对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危险”有了更为深切的感受。从时代变化造就的相互依存趋势和战争的无限化趋势中,威尔逊否定了把战争和冲突视为国际社会常态的传统观念,形成了通过大国和平合作实现全球扩张的美国新扩张主义理想。威尔逊的国际和平合作理想本质上是美国相对特殊的国家利益的反映,但客观上体现了世界的变化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具有相对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德罗·威尔逊 相互依存 世界战争 国际和平合作 美国新扩张主义 国际和平 政治理想 整体世界 威尔逊 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贾谊与汉政、汉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邵金凯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0-133,共4页
本文从“政”、“制”两个概念入手 ,探讨贾谊政治思想的精髓。贾谊以批判秦政、制为开端 ,将儒家的政治理想 ,推置于汉代政治实践 ,为汉王朝确定了“政”和“制”。前者为汉文帝所采纳 ,化为其“以德化民”的实践活动 ;后者没有被汉文... 本文从“政”、“制”两个概念入手 ,探讨贾谊政治思想的精髓。贾谊以批判秦政、制为开端 ,将儒家的政治理想 ,推置于汉代政治实践 ,为汉王朝确定了“政”和“制”。前者为汉文帝所采纳 ,化为其“以德化民”的实践活动 ;后者没有被汉文帝采纳 ,但对后世影响深刻。贾谊成为将儒家政治思想运用于汉代政治实践并初见成效的第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谊 汉政 汉制 儒家政治思想 汉代政治 仁政 礼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汉文帝的创新精神 被引量:1
8
作者 邵金凯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8-150,F003,共4页
本文以否定汉文帝创新的观点为切入点 ,着重阐述了汉文帝的创新精神 ,主要体现在其处理所遇到的新问题上。
关键词 汉文帝 新问题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10-13世纪西欧修道院经济繁荣的影响
9
作者 雍正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0-104,共5页
10-13世纪,西欧修道院经济的繁荣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和文化教育的进步,为西欧经济和文化复兴及社会稳定作出贡献。为争夺教会财富,政教之争加剧;经济实力的膨胀提高了修士的政治地位,对西欧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财... 10-13世纪,西欧修道院经济的繁荣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和文化教育的进步,为西欧经济和文化复兴及社会稳定作出贡献。为争夺教会财富,政教之争加剧;经济实力的膨胀提高了修士的政治地位,对西欧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财富的迅速增长加速了隐修运动走向没落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欧修道院经济 商品经济 城市兴起 文化教育 政教关系 隐修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纪泽的时局观与爱国精神 被引量:1
10
作者 危兆盖 于贯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5-121,共7页
曾纪泽是晚清杰出的外交人才和务实的政治家 ,他提出的研究夷情 ,探讨对策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酌情度势地处理中国与西方的关系等观点在晚清洋务派中具有代表性。曾纪泽在外交实践中不惜个人性命和声名荣辱 ,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 。
关键词 曾纪泽 洋务派 中俄伊犁交涉 中法越交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明治政府地税改革与土地制度变革
11
作者 洪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4-97,共4页
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明治政府对土地问题的解决很具独特性。它以地税改革为中心的一系列变革,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革除了旧的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建立起新的近代个人土地所有制。文章对史学界流行的认为其土地制度... 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明治政府对土地问题的解决很具独特性。它以地税改革为中心的一系列变革,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革除了旧的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建立起新的近代个人土地所有制。文章对史学界流行的认为其土地制度存在半封建性和改革后地主制是其主要特点等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总结出日本土地制度变革中不同于西欧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政府 地税改革 土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