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谈网络与中文教学的现代化 |
董俊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2
|
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叙事——评李锐“农具系列之一” |
陈树萍
李相银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5 |
1
|
|
3
|
论六朝时期史学与文学的关系 |
郝润华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4
|
论五四文学与无政府主义的关系 |
李相银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5
|
《孔子诗论》的诗学观点及其与《毛诗序》的关系 |
王泽强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6
|
朱熹关于“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思考——对“义利”关系的深刻认识 |
李士金
|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7
|
语文教学中文本理解的指向性研究 |
宋灏江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8
|
离合词形成的历史及成因分析 |
力量
晁瑞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8
|
|
9
|
城市农民工用语现状与发展趋势 |
力量
夏历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10
|
两汉循行制度考述 |
张强
杨颖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1
|
从自我的符号到审美意识形态的代码——中国农民画审美性质分析 |
亢宁梅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9
|
|
12
|
漕运与淮安 |
张强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19
|
|
13
|
汉前“天人合一”观的历史嬗变 |
张强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14
|
明清小说与运河文化 |
赵维平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6
|
|
15
|
“大闹天宫”活水有源——顺昌“齐天大圣”之我见 |
蔡铁鹰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16
|
“罪与罚”主题价值内涵的变迁 |
李倩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17
|
“文学终结论”疑析——兼论经典的文学写作价值的永恒性 |
盖生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18
|
从图腾崇拜到自然崇拜:人与自然对话的走势 |
张强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19
|
写实传统下的先锋实验——托马斯·哈代的长篇小说分析 |
李倩
赵峻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20
|
唯美主义并不颓废——为唯美主义正名 |
赵峻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