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凹土与碳酸钙复配加填对纸张强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韩群 刘莉 +3 位作者 芮源隆 吴剑 金叶玲 陈静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5,共4页
实验探讨了凹凸棒石黏土(凹土)、碳酸钙、滑石粉及硅灰石复配加填对纸张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复配加填较单一加填纸张的强度性能均有明显提升,其中以凹土与碳酸钙复配加填的纸张的强度性能提升最为显著。凹土与碳酸钙按1∶2比例复配,... 实验探讨了凹凸棒石黏土(凹土)、碳酸钙、滑石粉及硅灰石复配加填对纸张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复配加填较单一加填纸张的强度性能均有明显提升,其中以凹土与碳酸钙复配加填的纸张的强度性能提升最为显著。凹土与碳酸钙按1∶2比例复配,加填量为10%时纸张的抗张指数为10.8 N.m/g,与单一加填碳酸钙和单一加填凹土相比,分别提高了65.6%和56.9%。粒度考察及SEM表征分析表明,不同粒度、形状的填料复配所产生的堆砌效应是强度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凹土的高长径比及易水化特性是赋予纸张良好性能的另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土 碳酸钙 复配加填 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土吸附剂对单宁酸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健花 刘元法 +2 位作者 宋志华 金青哲 王兴国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54,共5页
为探明凹凸棒土吸附剂吸附单宁酸的吸附过程和机理,采用拟一级速率方程和拟二级速率方程,研究其吸附动力学;根据van′tHoff方程,研究其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吸附符合拟二级速率方程;温度升高吸附速率常数和初始吸附速率均先增加后减小... 为探明凹凸棒土吸附剂吸附单宁酸的吸附过程和机理,采用拟一级速率方程和拟二级速率方程,研究其吸附动力学;根据van′tHoff方程,研究其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吸附符合拟二级速率方程;温度升高吸附速率常数和初始吸附速率均先增加后减小,单宁酸初始质量浓度增加则吸附速率常数和初始吸附速率均减小;凹凸棒土吸附剂对单宁酸的吸附是物理吸附过程,体系放热,自由度减小,吸附放热约20 kJ/mol,吸附由静电作用、疏水作用、氢键共同作用而发生。由此可见,此凹凸棒土吸附剂对单宁酸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可有效吸附单宁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吸附剂 单宁酸 吸附 动力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土吸附单宁酸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健花 宋志华 +2 位作者 金青哲 刘元法 王兴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55-257,260,共4页
采用凹凸棒土对水体中单宁进行吸附实验研究,比较了不同凹凸棒土样品的吸附效果,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体系pH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凹凸棒土的吸附性能明显较凹凸棒土原土、酸活化土以及其商品... 采用凹凸棒土对水体中单宁进行吸附实验研究,比较了不同凹凸棒土样品的吸附效果,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体系pH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凹凸棒土的吸附性能明显较凹凸棒土原土、酸活化土以及其商品化吸附剂产品的吸附性能理想;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凹凸棒土吸附50mL浓度为1000μg/mL单宁酸较理想的条件为吸附剂用量0·10g、吸附温度20℃、吸附时间30min、体系pH6·0,此时吸附剂对单宁酸的单位吸附量约为220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单宁酸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改性凹凸棒石粘土复合材料的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爱平 徐海青 +2 位作者 狄健 程晓春 丁师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8-80,86,共4页
为提高ABS树脂的性能,采用熔融共混法在ABS中添加不同量的有机化改性凹凸棒石粘土(OAT)制备ABS/OAT树脂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与测试分析,讨论了OAT的添加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AT粒子在复合材料中实现了均匀稳定分... 为提高ABS树脂的性能,采用熔融共混法在ABS中添加不同量的有机化改性凹凸棒石粘土(OAT)制备ABS/OAT树脂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与测试分析,讨论了OAT的添加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AT粒子在复合材料中实现了均匀稳定分散,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最快热分解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都比纯ABS提高,这表明热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粘土 ABS树脂 复合材料 热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类材料对土壤Cd、Pb的固定效果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娜 张奇 +6 位作者 朱阳春 范茹芹 卢信 童非 刘丽珠 陈静 张振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6期216-220,共5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已成为当今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秸秆资源丰富,通过秸杆利用降低污染土壤危害,既可以消除污染影响,又能解决秸秆难以无害化处置的普遍难题,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为筛选秸秆利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已成为当今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秸秆资源丰富,通过秸杆利用降低污染土壤危害,既可以消除污染影响,又能解决秸秆难以无害化处置的普遍难题,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为筛选秸秆利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新材料,探究不同秸秆材料对土壤Cd、Pb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秸秆粉导致土壤p H值增加,土壤有效态Pb含量显著小于对照,但随着添加剂量增加,土壤有效态Pb含量也显著增加,后期秸秆粉促进土壤Cd的溶出。秸秆灰、秸秆生物炭、秸秆垫料有机肥和秸秆猪粪有机肥均能显著提高土壤p H值,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Pb含量。不同秸秆材料固定土壤Cd、Pb效果的大小顺序为:秸秆灰>秸秆生物炭>秸秆垫料有机肥>秸秆猪粪有机肥>秸秆粉。说明秸秆直接还田可能会为土壤修复带来一定的风险。秸秆灰、秸秆生物炭、秸秆垫料有机肥和秸秆猪粪有机肥均能有效固定土壤Cd和Pb,改善土壤酸性环境,但秸秆垫料有机肥和秸秆猪粪有机肥属于价格经济的秸秆利用新方式的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有机肥 土壤修复 金属钝化 固定效果 风险 修复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滑石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竞 程晓春 +2 位作者 徐青海 吴建 邹俊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6-79,共4页
以偶联剂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处理后的超细滑石粉为增强相,聚乳酸(PLA)为基体,制备了超细滑石粉/PLA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电子扫描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光学解偏振法、温度-形变... 以偶联剂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处理后的超细滑石粉为增强相,聚乳酸(PLA)为基体,制备了超细滑石粉/PLA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电子扫描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光学解偏振法、温度-形变曲线及热失重(TG)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KH-560成功地包覆在滑石粉表面,滑石粉表面与PLA基体发生了化学键合,处理后的滑石粉粒子与PLA基体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界面。适量的滑石粉能够提高PLA基体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当滑石粉添加量增大到一定程度,PLA基体的晶格参数和晶体结构会发生变化。当滑石粉分散良好时,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稳定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滑石粉 偶联剂 聚乳酸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硫化钴对电极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蒋青松 陈若婷 +3 位作者 李文波 程文杰 黄业晓 胡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32-838,共7页
硫化钴纳米材料是一种重点研究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材料。本工作以氟掺杂二氧化锡导电玻璃为基片,采用反向恒压电沉积法制备透明硫化钴薄膜。实验结果表明:电镀溶液的pH是硫化钴薄膜表面形貌形成的关键性因素,而电沉积圈数可以... 硫化钴纳米材料是一种重点研究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材料。本工作以氟掺杂二氧化锡导电玻璃为基片,采用反向恒压电沉积法制备透明硫化钴薄膜。实验结果表明:电镀溶液的pH是硫化钴薄膜表面形貌形成的关键性因素,而电沉积圈数可以有效控制硫化钴薄膜的厚度。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硫化钴薄膜对电极展现出了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尤其是在电镀溶液pH为7.2、电沉积圈数为12圈的最佳条件下制备的硫化钴对电极具有大量的纳米薄片状结构,有利于增加电催化活性位点,使得其展现出了比铂电极更加优异的电催化性能。由此电极组装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7.26%,10个电池器件的平均效率为7.18%,高于相应铂电极器件的电池效率(6.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电极 硫化钴 反向恒压电沉积法 薄片状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