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16不锈钢选区激光熔化成形工艺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孙全平 梁元凯 +3 位作者 冯春梅 贾和平 蒋希楠 陈晓兵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65-68,共4页
针对316不锈钢材料,以精度、表面质量和致密度为优化目标,在选区激光熔化3D打印设备上进行了工艺单因素和多因素寻优试验。分析了实验数据,得出了合理的成形工艺方案。运用该方案,基于复杂三维实体造型,加工出了316不锈钢成形件。经检测... 针对316不锈钢材料,以精度、表面质量和致密度为优化目标,在选区激光熔化3D打印设备上进行了工艺单因素和多因素寻优试验。分析了实验数据,得出了合理的成形工艺方案。运用该方案,基于复杂三维实体造型,加工出了316不锈钢成形件。经检测,复杂成形件的精度、质量和致密度被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3D打印 工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机床许用工作空间的校核 被引量:2
2
作者 许兆棠 吴海兵 +4 位作者 李翔 吴蒙蒙 陈小岗 刘远伟 陈前亮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77,共4页
并联机床许用工作空间的校核是通过程序判别并联机床在加工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干涉,保证并联机床安全加工。以BJ-04-02(A)交叉杆型并联机床为研究对象,在杆长计算的基础上,给出并联机床许用工作空间的杆长、动铰链转角和杆间距的限制条件... 并联机床许用工作空间的校核是通过程序判别并联机床在加工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干涉,保证并联机床安全加工。以BJ-04-02(A)交叉杆型并联机床为研究对象,在杆长计算的基础上,给出并联机床许用工作空间的杆长、动铰链转角和杆间距的限制条件,用逐点校核法进行并联机床许用工作空间的校核计算,给出并联机床许用工作空间的校核计算流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表明,满足并联机床许用工作空间的杆长、动铰链转角和杆间距限制条件的刀位数据,在并联机床加工中不发生干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床 许用工作空间 校核 限制条件 计算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机床拟合求差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小岗 许兆棠 +1 位作者 吴海兵 吴蒙蒙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0-83,共4页
为提高交叉杆式Stewart型并联机床的加工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拟合曲线对刀轨进行修正的补偿方法。在并联机床工作空间内不同高度位置上加工一系列不同直径的圆柱面,测量结果显示,所有圆柱面的投影轮廓均呈现为椭圆形状,且轮廓中心... 为提高交叉杆式Stewart型并联机床的加工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拟合曲线对刀轨进行修正的补偿方法。在并联机床工作空间内不同高度位置上加工一系列不同直径的圆柱面,测量结果显示,所有圆柱面的投影轮廓均呈现为椭圆形状,且轮廓中心相对于理想圆心位置均沿近似一致的方向发生偏移从而处于第三象限内。针对实际加工中表现出的上述误差的一致性,提出拟合求差补偿方法。首先对加工获得的圆柱面进行离线采样测量,获得若干实际圆周轮廓点及其相对于理想轮廓点的误差;然后对上述采样点的误差进行拟合操作,获得完整轮廓的误差拟合曲线;最后基于该曲线对加工程序进行修正,从而提高加工精度。对阶梯圆柱面的补偿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圆柱面表现为椭圆柱面的程度,同时有效降低了圆柱面中心向第三象限的偏移程度,有效提高了并联机床的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 补偿 并联机床 拟合求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院校应用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侯志伟 陈中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2-14,共3页
本科院校应用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应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要,针对机械专业类人才培养的特点,把开展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机械应用能力作为目标,全面优化人才素质结构,通过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方式、... 本科院校应用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应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要,针对机械专业类人才培养的特点,把开展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机械应用能力作为目标,全面优化人才素质结构,通过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实践平台、"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改革本科院校应用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院校 应用型机械专业人才 课程教学 课堂教学 实践平台 “双师型”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功能梯度加强环的有限尺寸开孔板应力集中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权权 朱为国 刘飞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39-1246,共8页
基于复变函数理论,结合最小二乘边界配点法,对具有功能梯度加强环的有限尺寸开孔板在任意均布载荷作用下的应力集中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分层均匀化方法,给出了材料参数沿径向任意变化的功能梯度加强环内的复势及孔边应力的半解析解... 基于复变函数理论,结合最小二乘边界配点法,对具有功能梯度加强环的有限尺寸开孔板在任意均布载荷作用下的应力集中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分层均匀化方法,给出了材料参数沿径向任意变化的功能梯度加强环内的复势及孔边应力的半解析解;然后,通过几组数值算例,讨论了组分梯度、加强环厚度、板相对尺寸及偏心率的变化对孔边应力集中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择功能梯度加强环内材料参数的递变规律及加强环的厚度,可以有效缓解有限尺寸开孔板内的应力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材料 复变函数 有限尺寸 圆孔 应力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形态孔洞的网格模型修复 被引量:1
6
作者 袁天然 程筱胜 孙全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69-1675,共7页
为了满足实际工程应用对复杂形态孔洞修复的需要,模拟拉链闭合原理,并基于局部最优化的权值规则和曲面最小能量值特性的k阶离散欧拉 拉格朗日方程,提出了一种具有C^0~C^2连续的网格模型修复架构。实验结果表明,该孔洞修复架构能有效地... 为了满足实际工程应用对复杂形态孔洞修复的需要,模拟拉链闭合原理,并基于局部最优化的权值规则和曲面最小能量值特性的k阶离散欧拉 拉格朗日方程,提出了一种具有C^0~C^2连续的网格模型修复架构。实验结果表明,该孔洞修复架构能有效地对复杂孔洞边界进行C^0~C^2连续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网格 孔洞修复 复杂孔洞剖分 孔洞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过渡层对异质树脂材料并联结构拉伸强度和延性的影响
7
作者 杨权权 曹鹤 +2 位作者 李芸 唐友成 朱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30,41,共6页
选择弹性模量依次减小的7种树脂材料,利用多材料喷射打印技术制备由最大和最小弹性模量材料并联形成的具有4种界面结构的拉伸试样,界面结构分别为无过渡层、宽度3 mm均质过渡层(由弹性模量居中的1种材料组成)以及宽度分别为3,5 mm的梯... 选择弹性模量依次减小的7种树脂材料,利用多材料喷射打印技术制备由最大和最小弹性模量材料并联形成的具有4种界面结构的拉伸试样,界面结构分别为无过渡层、宽度3 mm均质过渡层(由弹性模量居中的1种材料组成)以及宽度分别为3,5 mm的梯度过渡层(由另外5种材料组成),分析了其界面成形质量及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无过渡层试样的界面处存在纹道和较多孔洞,成形质量较差;添加均质过渡层后,界面缺陷减少,拉伸强度略微增大,但是断裂应变降低了14.8%;添加梯度过渡层后,界面成形质量进一步提高,拉伸强度略微增大,延性明显提高,含宽度3,5 mm梯度过渡层试样的断裂应变分别比无过渡层试样提高了10.6%,3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过渡层 3D打印 材料界面 拉伸强度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机床误差控制和补偿的流程 被引量:3
8
作者 许兆棠 吴蒙蒙 +4 位作者 张恒 陈小岗 吴海兵 刘远伟 张磊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48-53,69,共7页
并联机床的误差是目前制约并联机床在高精度场合应用无法回避的主要因素。并联机床误差控制和补偿的总流程是从减小并联机床的设计误差开始,先控制并联机床的设计和制造误差,再在并联机床的使用中逐项补偿或综合补偿并联机床的误差。逐... 并联机床的误差是目前制约并联机床在高精度场合应用无法回避的主要因素。并联机床误差控制和补偿的总流程是从减小并联机床的设计误差开始,先控制并联机床的设计和制造误差,再在并联机床的使用中逐项补偿或综合补偿并联机床的误差。逐项补偿并联机床误差的流程是先补偿刀具和铰链坐标的温度误差,再补偿杆长误差,并在并联机床加工工件的刀位数据中逐项、依次间接补偿误差。综合补偿误差的流程是先综合补偿并联机床的误差,再分别模拟加工和试加工,在模拟加工和试加工的刀位数据中补偿误差,直到工件达到加工要求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床 误差 控制 补偿 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数控车床导轨直线度分析系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华玲 姜海林 +2 位作者 李芸 何超 陈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30-136,共7页
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不仅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还可能导致切削力发生变化。针对目前导轨直线度误差主要通过手动计算或者依靠测量仪器出现的测量精度低、计算复杂问题,以数控车床导轨为研究对象,利用图形化编程软件LabVIEW,设计... 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不仅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还可能导致切削力发生变化。针对目前导轨直线度误差主要通过手动计算或者依靠测量仪器出现的测量精度低、计算复杂问题,以数控车床导轨为研究对象,利用图形化编程软件LabVIEW,设计了车床导轨直线度误差分析系统。该系统具有读取测量数据、分析直线度误差、保存计算结果等功能。经验证,该系统运行良好,数据分析速度快、计算结果直观、精度高,实现了导轨直线度误差分析的自动化和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VIEW 数控车床 直线度误差 导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VMD-TVFEMD二次分解和HPO-ELM的水电机组振动趋势预测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楠 朱永奇 +2 位作者 孙娜 赖昕杰 李超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4-207,199,共5页
针对已有水电机组振动趋势预测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变分模态分解(OVMD)、时变滤波器经验模态分解(TVFEMD)、猎人猎物优化算法(HPO)和极限学习机(ELM)的水电机组振动趋势预测方法。该方法先通过OVMD对原始水电机组振动信号... 针对已有水电机组振动趋势预测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变分模态分解(OVMD)、时变滤波器经验模态分解(TVFEMD)、猎人猎物优化算法(HPO)和极限学习机(ELM)的水电机组振动趋势预测方法。该方法先通过OVMD对原始水电机组振动信号进行自适应分解,进一步采用TVFEND对分解后的残差进行二次分解。然后建立各子序列的HPO-ELM振动趋势预测模型;叠加重构所有子序列预测结果获得最终的预测振动信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有效提高了水电机组振动趋势预测精度,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机组振动趋势预测 最优变分模态分解 二次分解 极限学习机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过水系统抽蓄机组调速系统稳定性分析
11
作者 张楠 韩轩 +1 位作者 薛小明 周建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3-157,共5页
为研究非对称过水系统抽蓄电站的稳定性,基于Hopf分岔理论,先建立了带上游调压室的一管双机非对称过水系统抽蓄机组调速系统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Hopf分岔分析获得了调速系统的理论稳定域,并分析了不同控制参数下机组的动态响应特... 为研究非对称过水系统抽蓄电站的稳定性,基于Hopf分岔理论,先建立了带上游调压室的一管双机非对称过水系统抽蓄机组调速系统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Hopf分岔分析获得了调速系统的理论稳定域,并分析了不同控制参数下机组的动态响应特性,验证其理论稳定域;再揭示了一管双机式抽蓄机组动态响应的多尺度振荡特性及其产生机理;最后,探究了水流惯性时间常数、水轮机惯性时间常数和调压室时间常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带上游调压室的一管双机非对称过水系统抽蓄机组调速系统的Hopf分岔是超临界的,其稳定域由两条分岔线共同决定;调压室及机组间的水力干扰使得机组的响应特性呈现明显的多尺度振荡特性;较大的水流惯性时间常数和较小的水轮机惯性时间常数对系统稳定性有利,调压室时间常数对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呈现饱和特性。研究结果对抽蓄机组的智能控制和电站过水系统设计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蓄机组调速系统 上游调压室 非对称过水系统 稳定性 HOPF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