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凹土为原料利用有机胺模板剂制备ZSM-5沸石 被引量:3
1
作者 纪寿鹏 蒋金龙 +2 位作者 石莹莹 吴妹 曹丽丽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共4页
以凹凸棒石黏土为原料,酸化后利用廉价有机胺乙二胺、正丁胺、1,6-己二胺为模板剂制备ZSM-5沸石,考察了模板剂类型及合成条件对ZSM-5沸石合成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N2吸附脱附对所得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3种有机胺均... 以凹凸棒石黏土为原料,酸化后利用廉价有机胺乙二胺、正丁胺、1,6-己二胺为模板剂制备ZSM-5沸石,考察了模板剂类型及合成条件对ZSM-5沸石合成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N2吸附脱附对所得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3种有机胺均可作为凹土合成ZSM-5沸石的模板剂,但模板作用弱于四丙基溴化铵。合成ZSM-5沸石的适宜条件为:NaOH浓度0.375 mol/L,模板剂质量浓度50 g/L,晶化温度180℃,晶化时间48 h。在适宜合成条件下以正丁胺为模板剂制备ZSM-5沸石比表面积最高,为153 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合成 ZSM-5沸石 有机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AgCl/凹土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鹏宇 胡倾月 +4 位作者 邹韵琴 周凯 蒋金龙 石莹莹 许莹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共3页
利用沉淀-还原反应将Ag@AgCl纳米粒子负载到凹凸棒石黏土(凹土)纤维表面制备出Ag@AgCl/凹土复合可见光催化剂。采用XRD、TEM、氮气吸附-脱附测试、固体紫外可见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可见光催化... 利用沉淀-还原反应将Ag@AgCl纳米粒子负载到凹凸棒石黏土(凹土)纤维表面制备出Ag@AgCl/凹土复合可见光催化剂。采用XRD、TEM、氮气吸附-脱附测试、固体紫外可见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载体凹土纤维可有效分散Ag@AgCl纳米粒子,对亚甲基蓝分子也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低Ag@AgCl负载量(<10%)情况下,该催化剂可以实现对亚甲基蓝97.65%的降解率,循环使用7次,其降解率仍可以保持在8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AgCl 凹凸棒石 可见光活性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黏土合成13X沸石及吸附CO_(2)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蒋文彬 胥婷 +3 位作者 薛璐 苏文娜 白艳艳 蒋金龙 《非金属矿》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46,共5页
以凹凸棒石黏土为原料酸活化水热合成13X沸石。利用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镜(SEM)和N2吸附-脱附试验对13X沸石进行表征,考察铝酸钠用量和晶化时间对13X沸石合成的影响及其CO_(2)吸附性能。结果表明,SiO_(2)与Al_(2)O_(3)摩尔比为3.2... 以凹凸棒石黏土为原料酸活化水热合成13X沸石。利用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镜(SEM)和N2吸附-脱附试验对13X沸石进行表征,考察铝酸钠用量和晶化时间对13X沸石合成的影响及其CO_(2)吸附性能。结果表明,SiO_(2)与Al_(2)O_(3)摩尔比为3.2时,可合成13X沸石;增加铝酸钠会导致SiO_(2)与Al_(2)O_(3)摩尔比减小,生成4A沸石。随晶化时间增加,沸石结晶度提高,在温度为90℃,晶化时间为24 h条件下,13X沸石结晶度最好。在30℃、100 kPa条件下,制备的13X沸石对CO_(2)吸附量为3.32 mmol/g,略低于商品13X沸石吸附量4.58 mmol/g;但由于杂原子K^(+)的引入及相对较小的孔径,其对CO_(2)的分离系数(CO_(2)与N_(2)吸附比)为14.53,远高于商品13X沸石分离系数6.29。重复使用5次时,其对CO_(2)吸附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13X沸石 CO_(2) 吸附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水热改性凹凸棒石黏土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晓娟 桑仁慧 +4 位作者 刘文琪 高和璇 刘海华 蒋金龙 陈梓 《非金属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18,23,共4页
以凹凸棒石(Pal)黏土为原料,采用一步酸化-有机改性制备改性Pal,对其性能和黏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酸化可去除可溶性杂质及解离Pal晶体,增加Pal的比表面积和孔径,但对Pal黏度提高能力有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可在Pa... 以凹凸棒石(Pal)黏土为原料,采用一步酸化-有机改性制备改性Pal,对其性能和黏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酸化可去除可溶性杂质及解离Pal晶体,增加Pal的比表面积和孔径,但对Pal黏度提高能力有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可在Pal表面引入有机基团,其憎水性使Pal颗粒稳定,可提高改性Pal在水中的黏度。酸洗后引入CTAB,CTAB不影响Pal结构性能,且极大地提高了改性Pal在水溶液中的黏度。当HCl浓度和CTAB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 mol/L和10 g/L时,改性Pal的黏度可达到1280 mPa·s。这是因为改性剂阳离子吸附后虽然会增加Pal表面正电荷,但也分散了Pal晶体,增加了Pal表面的暴露,CTAB碳链的憎水性使Pal颗粒稳定,进一步提高了Pal的zeta电位绝对值,Pal颗粒间斥力增大,改性Pal在水中的黏度得到大幅提高。进一步增加改性剂浓度会提高Pal表面正电荷或者碳链数量,导致其负电荷及zeta电位绝对值下降,黏度反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酸化 有机改性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SnO_2-凹土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合成邻氯苯胺
5
作者 吴妹 吴典 +4 位作者 许莹 曾青云 鞠景喜 蒋金龙 固旭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68,共4页
以凹凸棒石黏土(凹土)为载体负载Pd和SnO2纳米粒子制备加氢催化剂,并用于邻氯硝基苯加氢合成邻氯苯胺。采用透射电镜、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X射线能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邻氯硝基苯加氢反应活... 以凹凸棒石黏土(凹土)为载体负载Pd和SnO2纳米粒子制备加氢催化剂,并用于邻氯硝基苯加氢合成邻氯苯胺。采用透射电镜、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X射线能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邻氯硝基苯加氢反应活性,由于凹土结构、特殊组分以及载体与金属粒子间相互作用抑制了脱卤现象,该催化剂在较宽的温度范围(40~100℃)具有超高的邻氯苯胺选择性(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 SNO2 凹凸棒石黏土 加氢 邻氯硝基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的均一化分级及液晶相行为
6
作者 金慧然 孙国瀚 +4 位作者 王志辉 金叶玲 丁师杰 蒋金龙 陈静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共3页
本实验探讨水相凹凸棒石的均一化分级工艺及液晶相行为,以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粒度分布及Zeta电位分析为凹凸棒石解离、分散和分级效果的主要表征手段,并采用正交偏振器及偏光显微镜跟踪凹凸棒石在水相中的液晶相行为。实验表明... 本实验探讨水相凹凸棒石的均一化分级工艺及液晶相行为,以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粒度分布及Zeta电位分析为凹凸棒石解离、分散和分级效果的主要表征手段,并采用正交偏振器及偏光显微镜跟踪凹凸棒石在水相中的液晶相行为。实验表明,通过高速打浆分散-低速离心分离协同六偏磷酸钠分散剂作用,可以获得高度分散且长径比均一的凹凸棒石;该水相悬液在静置后可形成典型的向列相液晶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无机液晶 水相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交换凹凸棒石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7
作者 吴妹 高和璇 +4 位作者 韩科星 吉盈年 蒋金龙 鞠景喜 毕玲玲 《非金属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25,29,共5页
利用离子交换法,以凹凸棒石(Pal)为载体制备铜交换凹凸棒石脱硝催化剂(Cu-Pal),研究其在SO_(2)存在与否条件下NH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性能。结果表明,Cu-Pal具有良好的脱硝性能,因Cu^(2+)进入Pal晶体并与骨架O结合使催化剂中具有... 利用离子交换法,以凹凸棒石(Pal)为载体制备铜交换凹凸棒石脱硝催化剂(Cu-Pal),研究其在SO_(2)存在与否条件下NH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性能。结果表明,Cu-Pal具有良好的脱硝性能,因Cu^(2+)进入Pal晶体并与骨架O结合使催化剂中具有较多的Cu^(2+),导致其具有更多的酸量和强酸性位点,因此脱硝反应更易进行,最佳脱硝反应温度为320℃,低于浸渍法350℃制备的Cu-Pal催化剂,脱硝温度越高,脱硝性能越好,适宜的脱硝反应温度为320~350℃,脱硝温度进一步升高,发生NH3氧化反应,催化剂的结构坍塌烧结,脱硝性能急剧下降。SO_(2)分子与Cu-Pal脱硝催化剂中Cu^(2+)作用生成硫酸盐抑制脱硝反应,因此SO_(2)分子在低温阶段(150~250℃)对脱硝催化剂具有明显毒化影响,而当脱硝温度高于300℃时,硫酸盐分解,SO_(2)对催化剂的抑制作用减弱,催化剂脱硝性能基本未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脱硝催化剂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大学有机化学微课教学设计——以手性与对映异构为例
8
作者 吴妹 《福建轻纺》 2022年第11期41-43,共3页
深刻理解手性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掌握其性质的基础,但手性分子的立体结构较为抽象复杂、晦涩难懂,为解决传统教学过程出现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文章以PBL教学模式以手性与对映异构这一知识点为示例,进行有机化学微课教学设计,采用... 深刻理解手性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掌握其性质的基础,但手性分子的立体结构较为抽象复杂、晦涩难懂,为解决传统教学过程出现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文章以PBL教学模式以手性与对映异构这一知识点为示例,进行有机化学微课教学设计,采用问题导向项目式学习提高学生实际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综合多元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导入课程思政拓展学生前沿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PBL 手性与对映异构 微课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负载磷钨杂多酸催化合成1,3-二氯丙酮 被引量:3
9
作者 叶斐斐 张明轩 +2 位作者 李继阳 杨勇 钱运华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5,共4页
制备了二氧化硅负载磷钨杂多酸催化剂,用FT-IR、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催化剂用于合成1,3-二氯丙酮,考察了影响反应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磷钨酸负载量35%,催化剂用量0.6g,1,3-二氯丙醇与双氧水体积比1∶3.5,反应时间10h,反应温度45℃,... 制备了二氧化硅负载磷钨杂多酸催化剂,用FT-IR、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催化剂用于合成1,3-二氯丙酮,考察了影响反应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磷钨酸负载量35%,催化剂用量0.6g,1,3-二氯丙醇与双氧水体积比1∶3.5,反应时间10h,反应温度45℃,1,3-二氯丙酮产率55%,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1,3-二氯丙酮产率在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杂多酸 合成 1 3-二氯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2WO6-ATP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降解四环素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石莹莹 邵明丽 +4 位作者 陈斌 周文宇 朱秀芳 马喜君 张强华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89,共3页
以盐酸活化凹凸棒土为载体,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Bi_2WO_6-ATP复合光催化剂。采用FESEM、EDS、XRD、UV-vis及XPS进行表征,并考察催化剂用量、溶液初始质量浓度、pH值对可见光催化降解四环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Bi_2WO_6成功负载在凹凸... 以盐酸活化凹凸棒土为载体,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Bi_2WO_6-ATP复合光催化剂。采用FESEM、EDS、XRD、UV-vis及XPS进行表征,并考察催化剂用量、溶液初始质量浓度、pH值对可见光催化降解四环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Bi_2WO_6成功负载在凹凸棒土中。当催化剂用量为200 mg/L,四环素溶液初始质量浓度15 mg/L,pH值为7时,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降解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钨酸铋 光催化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