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交通拥塞风险场级联失效及韧性评估研究
1
作者 赵雪亭 胡立伟 周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6,共11页
应用信息物理系统,本文对城市交通拥塞风险场级联失效过程及量化评估韧性风险大小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考虑城市交通拥塞风险的多维耦合特征,建立城市交通拥塞风险场真实交通路网和交通拥塞防控类型分区相互耦合的CPS(Cyber Physical Sys... 应用信息物理系统,本文对城市交通拥塞风险场级联失效过程及量化评估韧性风险大小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考虑城市交通拥塞风险的多维耦合特征,建立城市交通拥塞风险场真实交通路网和交通拥塞防控类型分区相互耦合的CPS(Cyber Physical Systems)控制模型,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交通域进行结构特性分析。其次,重新界定CPS特征参数,定义CPS级联失效4个过程,构建城市交通拥塞风险场CPS级联失效模型。然后,以风险因子为介入点,结合网络拓扑结构理论阐述风险扰动机理,通过归一定量化节点连通度、延误时间、平均运行速度和平均拥塞长度等韧性指标检验CPS连通性,采用不同失效-恢复策略,利用鲁棒性、破坏/恢复速率等指标评估CPS受损扰动及韧性恢复能力。案例结果显示:贵阳市城市交通拥塞风险场CPS真实交通网由170个交叉口和231条边构成,交通拥塞防控类型分区网络由21个交通指挥片区和41条边构成。CPS模型最大、最小度值分别为22、1,度值服从幂率分布函数,具备特有无标度网络特征,介数呈现指数分布;度值扰动对贵阳市真实交通路网影响程度最大,介数扰动使贵阳市交通拥塞防控类型分区影响最大。在t=2时刻,网络性能在介数扰动和度值扰动下网络性能均开始下降,介数扰动相较于度值扰动影响性能更大,均在t=7时达到最低。介数恢复效果均优于度值恢复,在介数扰动下,贵阳市真实交通路网的度值恢复和介数恢复效果均差,韧性值分别为0.01123和0.01252,显著低于交通拥塞防控类型分区的韧性值0.1355。综上,本文城市交通拥塞风险场韧性评估模型可有效实现定量化评价,对启动不同阶段交通拥塞控制策略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级联失效模型 风险扰动机理 交通拥塞风险 控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过程中交通标志视认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戴权 王芳 倪安宁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7-60,共4页
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及方法,对驾驶员感知交通标志的心理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将驾驶员的直觉、分析和推理三者相结合的驾驶员信息处理模型。从标志和驾驶员特征出发对影响标志视认性的因素给出基于心理感知的理论分析。该分析结果为... 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及方法,对驾驶员感知交通标志的心理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将驾驶员的直觉、分析和推理三者相结合的驾驶员信息处理模型。从标志和驾驶员特征出发对影响标志视认性的因素给出基于心理感知的理论分析。该分析结果为驾驶员认知过程研究、标志视认有效性的评价指标选取和相关系统开发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 认知心理学 标志视认 有效性 交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并网风电制氢及其在绿色交通物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凌云 王超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55,共6页
全球二氧化碳减排巨大压力给了氢能一次绝好的发展机遇,也加速了氢能技术的发展。水分解制氢是制氢技术的主要方向,但其依赖用电分解,能耗巨大,唯有与其他洁净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相匹配,才能降低成本。针对风电间歇波动、不可直接并... 全球二氧化碳减排巨大压力给了氢能一次绝好的发展机遇,也加速了氢能技术的发展。水分解制氢是制氢技术的主要方向,但其依赖用电分解,能耗巨大,唯有与其他洁净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相匹配,才能降低成本。针对风电间歇波动、不可直接并网特点,探索开发利用我国黄海辐射沙洲丰富的风能资源,提出基于非并网风电技术制氢及其在绿色交通物流中应用模式和途径,对于综合开发风电资源、拓展氢能应用和绿色交通物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辐射沙洲 非并网风电 绿色交通物流 运输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黄文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18期5607-5609,共3页
针对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节,并结合我国道路交通的特点,提出了采用道路交通安全政策、道路交通安全状况、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与道路交通事故防控水平等4个方面共13项指标组成的面向城市交通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集,建立了基于B... 针对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节,并结合我国道路交通的特点,提出了采用道路交通安全政策、道路交通安全状况、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与道路交通事故防控水平等4个方面共13项指标组成的面向城市交通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集,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其计算方法。该方法对于城市交通安全评价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神经网络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长铁路对苏北区域交通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5
作者 周凌云 戴权 +1 位作者 栾琨 喻小贤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18,共5页
通过对新长铁路以及苏北区域经济、交通发展现状的分析,阐述新长铁路的建设与运营对苏北区域交通发展的重要影响,分析了新长铁路在提升苏北整体区位优势、推进苏北区域共同发展、加速苏北融入长江三角洲、为苏北区域提供便捷物流通道、... 通过对新长铁路以及苏北区域经济、交通发展现状的分析,阐述新长铁路的建设与运营对苏北区域交通发展的重要影响,分析了新长铁路在提升苏北整体区位优势、推进苏北区域共同发展、加速苏北融入长江三角洲、为苏北区域提供便捷物流通道、提升苏北区域中心城市影响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新形势下加快新长铁路扩建工程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长铁路 苏北地区 区域交通 经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水泥基材料耐久性研究进展
6
作者 韩中宇 刘芳 茆文姝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59-2171,共13页
橡胶水泥基材料为废旧橡胶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可将废旧橡胶轮胎打磨成橡胶颗粒,掺入水泥基材料中,制备成橡胶水泥基材料。与普通水泥基材料相比,橡胶水泥基材料在韧性、抗冲击性和耐久性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已成为道路建筑材... 橡胶水泥基材料为废旧橡胶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可将废旧橡胶轮胎打磨成橡胶颗粒,掺入水泥基材料中,制备成橡胶水泥基材料。与普通水泥基材料相比,橡胶水泥基材料在韧性、抗冲击性和耐久性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已成为道路建筑材料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些年对橡胶水泥基材料耐久性研究的成果并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泥基材料中掺加橡胶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水泥基材料的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性及抗盐侵蚀性等方面的性能。通过对橡胶进行改性处理,可以改变其表面形态,提高橡胶与水泥界面的黏附力,从而提升橡胶水泥基材料的耐久性。本文旨在为国内外橡胶水泥基材料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橡胶轮胎 水泥基材料 抗渗性 抗冻性 抗碳化性 抗盐侵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晃动降低半挂液罐车行驶稳定性 被引量:26
7
作者 胡晓明 李万莉 +1 位作者 孙丽 赵志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58,共10页
为研究液体晃动对半挂液罐车行驶稳定性的影响,针对罐体内液体的横向晃动问题,运用势流理论建立液体晃动的控制方程,采用Galerkin方法求解该方程,并求解液体受迫晃动对罐体的作用力,根据等效原则,建立液体受迫晃动的等效力学模型,在考... 为研究液体晃动对半挂液罐车行驶稳定性的影响,针对罐体内液体的横向晃动问题,运用势流理论建立液体晃动的控制方程,采用Galerkin方法求解该方程,并求解液体受迫晃动对罐体的作用力,根据等效原则,建立液体受迫晃动的等效力学模型,在考虑液体质心的横向移动产生的附加力矩和液体动压力对罐体产生的作用力基础上,结合半挂车的刚体模型,建立了半挂液罐车数学模型。对液体和固体2种货物,通过阶跃转向和双移线2种工况对比仿真试验,分析了液体晃动对半挂液罐车行驶参数和车辆失稳形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阶跃转向时,液体晃动对车辆的侧倾角影响较大,降低了车辆的侧翻速度阈值,而对其他运行参数影响较小;在双移线工况时,液体晃动加剧车辆的侧向加速度和铰接角的波动,使车辆横向摆振明显;在充液率k=1.2附近,随着车速的增加,车辆先表现为摆振失稳,再发生侧翻,而在接近满充液率(k=1.9)情况下,随着车速的增加,车辆直接表现为侧翻事故。该文为半挂液罐车稳定性控制的研究和安全行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罐车 力学 模型 液体晃动 充液率 半挂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秸秆资源回收物流网络建设 被引量:16
8
作者 周凌云 罗建锋 +1 位作者 赵钢 张清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4-476,481,共4页
加快建设农作物秸秆资源回收物流网络,提高秸秆回收物流效率,降低秸秆利用成本,是秸秆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调研秸秆资源回收流程基础上,创新性提出秸秆回收物流网络概念和属性,分析秸秆回收物流网络设计思路,设计出秸秆回... 加快建设农作物秸秆资源回收物流网络,提高秸秆回收物流效率,降低秸秆利用成本,是秸秆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调研秸秆资源回收流程基础上,创新性提出秸秆回收物流网络概念和属性,分析秸秆回收物流网络设计思路,设计出秸秆回收物流模式和网络拓扑结构,从基础设施、组织网络、信息平台层面提出秸秆回收物流网络建设和运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资源 回收物流 物流网络 拓扑结构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的重型车辆侧翻主动控制 被引量:12
9
作者 夏晶晶 常绿 +1 位作者 胡晓明 何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6-180,共5页
为解决重型车辆侧翻问题,提出基于模型预测的侧翻主动控制方法。通过车辆侧倾数学模型来预测车辆的侧翻趋势,从而实现对于车辆侧翻主动控制的实时性。以带有空气悬架的大型客车为例,结合空气弹簧的工作特性,设计主动控制策略,实现对车... 为解决重型车辆侧翻问题,提出基于模型预测的侧翻主动控制方法。通过车辆侧倾数学模型来预测车辆的侧翻趋势,从而实现对于车辆侧翻主动控制的实时性。以带有空气悬架的大型客车为例,结合空气弹簧的工作特性,设计主动控制策略,实现对车辆侧翻危险状态的主动控制。在车辆行驶速度80km/h、方向盘转角200°的情况下进行仿真试验,车辆左侧空气悬架的刚度上升了12.9%,右侧空气悬架的刚度下降了13.7%,车辆侧倾角稳定在3.9°。结果表明,基于模型预测的车辆侧翻主动控制系统能够及时调整左右空气悬架的刚度,提高重型车辆的侧翻控制能力,减少重型车辆侧翻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模型 预测 空气悬架 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控制臂疲劳损伤分析与寿命预测 被引量:22
10
作者 刘永臣 王国林 孙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83-91,共9页
为提高车辆结构疲劳耐久性、完善车辆结构设计方法,该文对车辆控制臂进行了的疲劳损伤分析与寿命预测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建立控制臂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其结构应力,确定疲劳损坏热点。实测获得试验场条件下控制臂的应变载荷,进行... 为提高车辆结构疲劳耐久性、完善车辆结构设计方法,该文对车辆控制臂进行了的疲劳损伤分析与寿命预测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建立控制臂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其结构应力,确定疲劳损坏热点。实测获得试验场条件下控制臂的应变载荷,进行频谱分析与低通滤波等数据处理,利用雨流计数法,编制控制臂载荷谱。利用局部应力应变法与Miner准则,考虑结构应力集中修正,完成控制臂的疲劳损伤分析与寿命预估。结果表明,控制臂损伤热点主要分布在与转向节连接的过渡处,控制臂载荷信号频域能量主要集中在15Hz以内,与车体结构的实际频率分布相符,控制臂的疲劳损伤分布与实际路况条件的受力状况相符,得出控制臂试验场预期寿命为3.96万h。研究结果可为车辆疲劳耐久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有限元分析 疲劳损伤 寿命预测 雨流计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道路谱的路面等效重构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永臣 王国林 +2 位作者 杨彦鹏 刘建 孙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6-32,I0001,共8页
为汽车试验与动力学仿真提供更准确的路面激励,提出了一种对实测路面谱进行二维等效重构的方法。结合某三级公路实测路面数据特征,系统研究了经验模态分解法去除趋势项、经验模态分解小波阈值法滤波去噪、实测路面二维自回归模型(auto r... 为汽车试验与动力学仿真提供更准确的路面激励,提出了一种对实测路面谱进行二维等效重构的方法。结合某三级公路实测路面数据特征,系统研究了经验模态分解法去除趋势项、经验模态分解小波阈值法滤波去噪、实测路面二维自回归模型(auto regressive,AR)重构等方法,并利用相关系数方法进行了重构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固定门限准则的经验模态分解小波硬阈值去噪后的功率谱方差最小,利用AR模型重构道路谱与实测道路谱重合度高,为道路谱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 相关法 模型 路面不平度 等效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的构建、评价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桂良 毛丽娜 +1 位作者 吴鼎新 赵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5-387,共3页
苏北农村商贸流通现代化程度还不高,商贸流通市场体系还不健全。通过6个子体系完整地构建了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在选取5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的基础上建立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苏北农村商贸流通现代化程度还不高,商贸流通市场体系还不健全。通过6个子体系完整地构建了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在选取5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的基础上建立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苏北农村农产品购销体系对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影响最大。最后相应地提出了推进"四大流通方式"、完善"四大流通网络"、构建"四大平台"和落实"四大保障"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农村 商贸流通市场体系 构建 系价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服务的物流园区服务资源共享与配置模式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浩 洪琼 +1 位作者 赵钢 周凌云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6-479,484,共5页
为解决物流园区物流资源要素分散和物流服务协同分配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物流园区物流服务模式——云物流服务。将园区各类客户资源和物流资源抽象成虚拟的云服务资源,建立了云物流服务平台,并对其体系架构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同时根据园... 为解决物流园区物流资源要素分散和物流服务协同分配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物流园区物流服务模式——云物流服务。将园区各类客户资源和物流资源抽象成虚拟的云服务资源,建立了云物流服务平台,并对其体系架构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同时根据园区供应链作业节点的任务环境引入情境感知计算分析模型,建立了面向园区任务情境的自适应物流服务资源的动态组合与分配机制。相关研究探索了一条新的基于"推式策略"的物流服务实现路径,提供个性化和安全高效的多对多的物流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园区 云物流服务 情境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机床的动力学特性对加工精度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兆棠 刘远伟 +1 位作者 汪通悦 吴海兵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98-204,共7页
为了提高并联机床的加工精度,分析了并联机床的动力学特性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根据牛顿-欧拉方程,得到并联机床的动力学方程,解得连杆的驱动力;根据杆件轴向伸长量与受力之间的关系,得到连杆的长度误差;以无长度误差的连杆长度为优化目标... 为了提高并联机床的加工精度,分析了并联机床的动力学特性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根据牛顿-欧拉方程,得到并联机床的动力学方程,解得连杆的驱动力;根据杆件轴向伸长量与受力之间的关系,得到连杆的长度误差;以无长度误差的连杆长度为优化目标,用优化的方法,得到动平台的位姿,并与连杆有长度误差时动平台的位姿比较,得动平台的位姿误差;根据刀具在动平台坐标系中位置,得刀具加工位置误差及对被加工零件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并联机床连杆的长度误差,引起刀具加工位置误差,使被加工零件产生形位误差和尺寸误差;并联机床电主轴偏心引起连杆的长度误差的扰动,产生刀具加工位置的扰动误差,影响被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床 连杆的驱动力 连杆的长度误差 动平台位姿误差 加工位置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智能充填自主夯实过程机构干涉影响因素与调控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强 刘勇 +7 位作者 张吉雄 张昊 殷伟 王宏奇 王云搏 孙忠良 时培涛 魏连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43-1054,共12页
自主夯实过程机构干涉自我调控是固体充填智能化的前提条件。基于机构干涉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地质条件、架型结构、充填系统布置与工艺参数和其他因素对机构干涉的影响。通过Pro/E 5.0软件构建了固体充填液压支架三维模型,采用运动仿真... 自主夯实过程机构干涉自我调控是固体充填智能化的前提条件。基于机构干涉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地质条件、架型结构、充填系统布置与工艺参数和其他因素对机构干涉的影响。通过Pro/E 5.0软件构建了固体充填液压支架三维模型,采用运动仿真确定了机构干涉的典型位态,通过二维骨架模型建立了不同工况下夯实机构运动的轨迹方程,提出采用干涉临界范围、干涉几率等指标量化分析煤层厚度、倾角等不同因素对干涉状态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对于同一种架型,煤层倾角越小干涉临界范围越大,干涉几率越小;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不同架型干涉临界范围及干涉几率差异明显,也即煤层倾角和架型结构的改变将大幅影响机构干涉的几率,是机构干涉的主要影响因素;充填系统布置及工艺参数等因素对机构干涉的影响相对较小。基于上述规律从工序执行前的适应地质条件变化、优化关键充填装备设计、合理选择充填系统布置方式及工艺参数和工序执行中装备智能感知干涉位态、智能调控决策方案、智能控制油缸动作6个方面提出了机构干涉调控方法,建立了机构干涉调控机制。智能充填工作面工程实践表明:未实施干涉调控前,固体智能充填液压支架在执行采充平行作业及自主夯实过程中频频发生卡顿,自动化开机率仅30%左右;采用干涉调控方法后开机率增长到72%,自主夯实过程卡顿明显减低,促进了固体智能充填技术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智能充填 自主夯实 机构干涉 自我调控 调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杆并联机床驱动力为零对加工精度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兆棠 刘远伟 +2 位作者 孙全平 陈小岗 陈前亮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23-2027,共5页
研究了交叉杆并联机床驱动力为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根据牛顿—欧拉方程,得到交叉杆并联机床的动力学方程,解得连杆的驱动力,分析了丝杠与螺母之间的间隙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丝杠与螺母之间有间隙,交叉杆并联机床在驱动力... 研究了交叉杆并联机床驱动力为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根据牛顿—欧拉方程,得到交叉杆并联机床的动力学方程,解得连杆的驱动力,分析了丝杠与螺母之间的间隙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丝杠与螺母之间有间隙,交叉杆并联机床在驱动力为零的位置附近,影响交叉杆并联机床的加工精度;如果预紧丝杠螺母,则不影响并联机床的加工精度,但增加螺旋副的功率消耗和磨损,而且对于经常在驱动力不为零情况下工作的交叉杆并联机床,丝杠螺母的预紧机构是多余的。提出控制一个循环工序的加工时间,使交叉杆并联机床不出现驱动力为零的位置。根据临界加工时间的长短,设置和使用丝杠螺母的预紧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床 加工精度 驱动力为零 间隙 临界加工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段行人过街设施问题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亦慧 朱艳茹 李晓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A01期215-220,共6页
城市道路混合交通中,路段上的行人过街受到机动车行驶的干扰显著,同时行人过街也会影响机动车的正常行驶,造成了路段的拥堵.本文首先归纳了行人过街设施在人行横道、过街天桥与地下通道、人行便道以及路段行人过街信号设施等方面存在的... 城市道路混合交通中,路段上的行人过街受到机动车行驶的干扰显著,同时行人过街也会影响机动车的正常行驶,造成了路段的拥堵.本文首先归纳了行人过街设施在人行横道、过街天桥与地下通道、人行便道以及路段行人过街信号设施等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通过合理设置人行横道与行人过街灯、行人便道、过街天桥与过街地道、非机动车道、标识标线来完善行人过街设施的措施;最后以公交长椿街路口东站以东为案例展开行人二次过街信号优化设置的实际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路段和临近交叉口信号联动,晚高峰行人的有效过街时间增加了25%,午平峰长椿街交叉口东进口的被利用绿灯时间增加了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行人过街设施 行人二次过街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液驱车辆加速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程 易纲 +2 位作者 常绿 吴永海 许善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65-70,共6页
为了使液驱混合动力车辆在加速过程中满足驾驶员意图和车辆动力学的要求,该文针对一种应用定压网络液压马达控制系统的电控液驱车辆,进行了加速驱动控制策略的研究;提出了初始压力调节方案和命令速度调节方案2种加速控制策略;在建立系... 为了使液驱混合动力车辆在加速过程中满足驾驶员意图和车辆动力学的要求,该文针对一种应用定压网络液压马达控制系统的电控液驱车辆,进行了加速驱动控制策略的研究;提出了初始压力调节方案和命令速度调节方案2种加速控制策略;在建立系统数学模型、设计加速驱动控制器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对系统进行了加速性能和燃油经济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2种加速控制策略能够满足驾驶员的加速意图要求,其中命令速度调节方案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能,初始压力调节方案具有较好的加速动力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液驱混合动力车辆加速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 控制 数学模型 电控液驱车辆 定压网络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使用工况的ZL50装载机传动比设计 被引量:14
19
作者 常绿 刘永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145,共5页
为了优化装载机各挡传动比,提出基于使用工况的传动比重新设计。装载机在Ⅱ、Ⅲ挡工作时,通过试验得到前、后桥左右半轴转矩曲线和转向泵、变速泵、工作泵压力曲线。基于分布概率计算出Ⅱ、Ⅲ挡时总转矩概率平均值,根据发动机和液力变... 为了优化装载机各挡传动比,提出基于使用工况的传动比重新设计。装载机在Ⅱ、Ⅲ挡工作时,通过试验得到前、后桥左右半轴转矩曲线和转向泵、变速泵、工作泵压力曲线。基于分布概率计算出Ⅱ、Ⅲ挡时总转矩概率平均值,根据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时的输入、输出特性,找出输出特性最低油耗点及其对应的输出转矩。保持Ⅰ、Ⅳ挡传动比不变,按照Ⅱ、Ⅲ挡总转矩概率平均值与最低油耗点对应的转矩相匹配的原则,计算出Ⅱ、Ⅲ挡传动比分别为2.433和1.264。经仿真计算,装载机在循环工况下,按新传动比工作的耗油量为13.85 L/h,比原来降低了1.33 L/h。新设计的传动比提高了装载机的燃油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载机 传动 设计 使用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氨氧化古菌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燕文明 刘凌 +1 位作者 赵倩维 杨艳青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9-453,共5页
为更深入地了解氨氧化古菌(AOA)在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以淮河流域下游里下河地区浅水湖泊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方法研究了该区域4个不同功能类型的浅水湖泊中的AOA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里下河地区的浅水湖泊... 为更深入地了解氨氧化古菌(AOA)在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以淮河流域下游里下河地区浅水湖泊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方法研究了该区域4个不同功能类型的浅水湖泊中的AOA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里下河地区的浅水湖泊中存在AOA,为AOA的全球地理分布生境提供了重要补充。大纵湖湖心处表层沉积物中AOA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AOA主要聚集于Group 1.1b和Group 1.1a,其中71.3%的序列属于Group 1.1b,28.7%的序列属于Group 1.1a。沉水植物的存在明显增加了Group 1.1b的丰富度,丰富的有机质有利于促进AOA的生长。得胜湖岸周边的工厂、采沙场、渔业养殖以及九龙口上游家畜类养殖影响了表层沉积物中的群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氨氧化古菌 群落结构 污染物来源 多样性指数 丰富度指数 浅水湖泊 里下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