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6篇文章
< 1 2 1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1
作者 伍玉宙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6-I0006,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2
作者 庄磊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I0005-I0005,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海报作品选登
3
作者 尹国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淮阴工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阴工学院吕天娥设计作品选
4
作者 吕天娥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2-122,共1页
关键词 淮阴工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机制研究——以淮阴工学院“特需项目”的实践为例 被引量:36
5
作者 张有东 陆中会 王颖丽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7,共4页
比较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双导师制的实施状况,从政府部门主导作用、高校主体作用、双导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机制、校企合作协同培养机制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机制的思考。结合"特需项目&qu... 比较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双导师制的实施状况,从政府部门主导作用、高校主体作用、双导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机制、校企合作协同培养机制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机制的思考。结合"特需项目"实践,探索建立了一种双向联动的"双导师组"模式及其五位一体、全程参与的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需项目 双导师制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协同机制构建研究——以淮阴工学院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孙全平 韩同友 陆中会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6-42,共7页
针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高等学校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研究分析了国内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共性问题:课程设置无法充分满足社会需求、导师队伍建设滞后于时代步伐、学位论文评价学术化倾向较重等。以淮阴... 针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高等学校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研究分析了国内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共性问题:课程设置无法充分满足社会需求、导师队伍建设滞后于时代步伐、学位论文评价学术化倾向较重等。以淮阴工学院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为例,对高校、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四维协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协同机理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模式运行的三个机制,即价值认同的愿景植入协同机制、培养过程的能力提升协同机制和质量保障的培养评价协同机制。"四维协同"育人模式的成功实践,可为其他高校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 工程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理制的高校专业实习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淮阴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徐礼超 常绿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1-63,共3页
传统的专业实习模式面临着联系实习单位困难大、实习效果不理想、缺乏科学的实习考核标准等困境。基于代理制的专业实习模式,摆脱了上述困境,注重实习全过程管理,实习质量得到有效保证,既为企业解决了实际困难,又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就... 传统的专业实习模式面临着联系实习单位困难大、实习效果不理想、缺乏科学的实习考核标准等困境。基于代理制的专业实习模式,摆脱了上述困境,注重实习全过程管理,实习质量得到有效保证,既为企业解决了实际困难,又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理制 实习模式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心聚力谋发展 团结奋进谱新篇——淮阴工学院发展巡礼
8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6-156,F0002,F0003,F0004,共4页
始建于1958年的淮阴工学院,坐落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故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淮工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学校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通过建设,一所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本科院校屹立于苏... 始建于1958年的淮阴工学院,坐落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故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淮工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学校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通过建设,一所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本科院校屹立于苏北大地。学校现有本科生、研究生专业60个,在校普通本科生、研究生18361人,在编教职工1366人。学校占地2070亩,校舍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3.52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阴工学院 固定资产总值 校舍建筑面积 普通本科生 试点高校 人才培养计划 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单位 小变 创新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雕塑作品选登
9
作者 汤海英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I0008-I0008,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10
作者 汤海英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11
作者 庄磊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I0004-I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12
作者 杨娟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I0005-I0005,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13
作者 杨娟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I0008-I0008,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体制化”到“体制化”:制度逻辑视角下社会工作融入社会治理的行动选择 被引量:1
14
作者 闵兢 杨发祥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101,共11页
从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制的确立到社工站的建设,社会工作一直是作为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的“社会力量”被纳入“准体制化”的社会治理体系之中。基于制度逻辑视角,社会工作在“准体制化”阶段虽然被制度隐形的“合法性压力”所约束,从而表现... 从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制的确立到社工站的建设,社会工作一直是作为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的“社会力量”被纳入“准体制化”的社会治理体系之中。基于制度逻辑视角,社会工作在“准体制化”阶段虽然被制度隐形的“合法性压力”所约束,从而表现出行政趋同的行动取向,但也在工具主义逻辑的驱使下充分撷取了制度的“可获取性”和“可利用性”,借用政府的符号身份、行政资源和监管评估,实现内源性的借力发展。中央社会工作部的成立标志着社会工作正式进入国家党政体制,“体制化”语境中的社会工作需要秉持“恰当性逻辑”,承担起统合性治理的主导任务,从角色定位、服务取向和治理模式层面进行适应性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体制化 制度逻辑 社会工作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村相对贫困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春红 李小燕 凌志东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依据CFPS(2014—2020年)数据,运用双临界值法测度中国农村相对贫困,采用二元面板logit模型,考量数字经济和城镇化对农村相对贫困的影响效应。单维测度结果显示,农村基础设施和资产维度指标的贫困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维度指标,且大多数维... 依据CFPS(2014—2020年)数据,运用双临界值法测度中国农村相对贫困,采用二元面板logit模型,考量数字经济和城镇化对农村相对贫困的影响效应。单维测度结果显示,农村基础设施和资产维度指标的贫困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维度指标,且大多数维度指标的农村相对贫困发生率呈逐期下降的趋势。多维测度结果显示,农村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平均剥夺份额和多维相对贫困指数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东部地区农村相对贫困程度较低,且总体呈下降趋势;中西部地区农村相对贫困程度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发展数字经济与提升城镇化水平能显著缓解农村相对贫困,但东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减贫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减贫作用小于中西部地区。鉴于此,建议有序推进农村相对贫困治理工作,完善收入分配体系,加快农村数字经济的“软硬”件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助力农村相对贫困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相对贫困 共同富裕 数字经济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增值评价的构建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艳婷 李继林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1-287,323,共8页
增值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价值判断,采用纵向比较而非横向对比的方式关注学生的成长轨迹与进步幅度,有利于形成动态反馈机制,提高教育质量,人工智能技术凭借数字优势能为其提供落实抓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贯穿产学研不同环节,是综合... 增值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价值判断,采用纵向比较而非横向对比的方式关注学生的成长轨迹与进步幅度,有利于形成动态反馈机制,提高教育质量,人工智能技术凭借数字优势能为其提供落实抓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贯穿产学研不同环节,是综合性、长期性的人才培养过程,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增值评价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作用。本文从理论与实践多层面出发,在厘清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增值评价的理论内涵基础上,分析其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践困境,进而提出构建路径:育人为本,强化发展性增值评价;采集数据,构建全景式增值评价;善用技术,形成协同式增值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增值评价 算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绿素荧光成像及YOLO v7-DLM的绿豆叶片患病等级检测方法
17
作者 李洁 高尚兵 +7 位作者 余骥远 张浩淼 陈新 李士丛 蒋东山 袁星星 刘金洋 梁文香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4-195,共12页
叶绿素能够准确反映作物疾病进程和等级,通过监测叶绿素能够帮助人们快速评估作物病情;构建精准高效的绿豆叶斑病检测模型对于准确筛选抗病品种和定位抗病基因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不同患病等级叶片的病斑大小不一、特征不明显的病斑容易... 叶绿素能够准确反映作物疾病进程和等级,通过监测叶绿素能够帮助人们快速评估作物病情;构建精准高效的绿豆叶斑病检测模型对于准确筛选抗病品种和定位抗病基因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不同患病等级叶片的病斑大小不一、特征不明显的病斑容易被忽略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叶绿素荧光成像及YOLO v7-DLM的绿豆叶斑病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阶梯式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通过多层次特征提取和融合提高了网络学习能力,可以解决特征不明显的病斑易被忽略的问题;其次引入了坐标注意力机制模块,通过分析全局特征图来识别病变区域的关键特征,并据此调整局部特征响应的权重,实现对病变区域的聚焦和对关键特征的选择性增强;最后引入边界框定位损失函数Focal-EIoU Loss,更有效地指导模型学习更准确的边界框位置,提高检测精度。试验数据集由绿豆叶斑病的叶绿素荧光图像构成,其中包含5种抗性类型的绿豆叶斑病图像。本研究提出的YOLO v7-DLM模型在自建数据集上的识别精度和全类平均正确率分别达到65.3%、73.2%,比原YOLO v7模型分别提高了4.5、6.0百分点。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和识别叶片的患病等级,提高检测的鲁棒性,提升模型对特征不明显病斑的提取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进一步开展绿豆抗病育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叶斑病检测 阶梯式空间金字塔池化 坐标注意力机制 EIoU 叶绿素荧光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18
作者 袁春波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64,共1页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有研究成果颇丰,但针对理工类学生的此类研究较少。本文从内容、原因和路径三个维度分析化工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化工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内容包括借助英语表达或吸收中外文...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有研究成果颇丰,但针对理工类学生的此类研究较少。本文从内容、原因和路径三个维度分析化工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化工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内容包括借助英语表达或吸收中外文化和中外化学文化的能力、原因包括时代发展和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路径包括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协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文化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专业大学生 理工类学生 英语表达 研究成果 化工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模态推覆法的高层建筑地震动有限元模拟分析
19
作者 钱芳芳 孙文彬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2-850,共9页
由于地震动的随机性,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也变得复杂多样。不同楼层、不同方向的结构构件可能会受到不同的地震力作用,导致结构产生复杂的内力和变形。为更加准确地评估高层住宅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性能,以某实际工程为例,利... 由于地震动的随机性,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也变得复杂多样。不同楼层、不同方向的结构构件可能会受到不同的地震力作用,导致结构产生复杂的内力和变形。为更加准确地评估高层住宅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性能,以某实际工程为例,利用组合模态推覆法进行地震响应的有限元模拟分析。运用ABAQUS软件建立高层住宅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选取El-Centro、Northridge、Taft、Kobe地震波及人工地震波作为地震动输入,利用组合模态推覆法模拟和评价高层建筑结构的非线性行为;根据结构动力学平衡理论获取静态荷载作用下的结构位移和基底剪力,计算动态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延性系数、抵抗水平力。结果表明,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得到的高层住宅建筑层间最大位移为56.2 mm,多发生在结构中部和上部;基底剪力最大值为10540 kN。通过动力弹塑性分析得到该建筑的残余变形多发生在结构中部和上部。通过滞回性能分析可知,随着荷载和循环次数的增加,底部楼层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刚度退化;中部楼层结构变形逐渐增大,但抵抗变形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减弱;上部楼层结构刚度发生明显退化,影响了整体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模态推覆法 静力弹塑性 动力弹塑性 钢筋混凝土框架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媒介视域下当代奇幻电影的物叙事
20
作者 于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7-121,共5页
近年来,文学领域的物叙事研究趋势已经过渡到电影研究领域。奇幻叙事对物的超然重视体现在文学—电影的跨媒介叙事过程中。从媒介技术的物质性出发,电影语言相较于文学语言的媒介异质性决定二者在物的符号性、主体性与本体性建构中采取... 近年来,文学领域的物叙事研究趋势已经过渡到电影研究领域。奇幻叙事对物的超然重视体现在文学—电影的跨媒介叙事过程中。从媒介技术的物质性出发,电影语言相较于文学语言的媒介异质性决定二者在物的符号性、主体性与本体性建构中采取不同策略。奇幻电影通过视听语言与数字拟像技术建构了传统文化之物的“物—符号—艺术”三联体符号奇观、具有凝视和言说功能的主体之物和作为“复魅”的本体之物的奇幻空间,形成了独特的电影物叙事范式。奇幻电影物叙事的技术奇观既实现了对文化之物的意义再生产,也为人类中心主义的技术文明反思提供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幻电影 物叙事 跨媒介 符号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