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微创与常规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袁灵恩 亢军义 曹臣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98-100,共3页
目的 观察微创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与常规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们收集了淮阳楚氏骨科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的10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资料。根据随机对照数字表,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n=50)... 目的 观察微创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与常规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们收集了淮阳楚氏骨科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的10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资料。根据随机对照数字表,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比较了两组患者在以下手术观察指标方面的差异: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同时,我们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来评估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腰部和腿部疼痛程度以及腰椎功能情况。我们还统计了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和手术持续时间均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腰腿VAS评分,OD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时腰腿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拆(P=0.617)。结论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作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具有创口小、恢复周期短的优势能显著提升腰椎的功能性,缓解腰腿部的疼痛,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 常规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搬运技术治疗对慢性骨髓炎的感染控制率与骨再生能力分析
2
作者 李卫海 姚树俊 楚天元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2692-2694,2698,共4页
目的:探讨骨搬运技术治疗对慢性骨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2024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2例慢性骨髓炎(C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50例)与观察组(骨搬运技术治疗,52例)。分... 目的:探讨骨搬运技术治疗对慢性骨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2024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2例慢性骨髓炎(C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50例)与观察组(骨搬运技术治疗,52例)。分析对比两组的骨再生能力(Puno肢体功能评分)、治疗效果、康复时间(骨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以及感染控制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Puno肢体功能评分及总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的Puno肢体功能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康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骨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搬运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肢功能,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搬运技术 慢性骨髓炎 感染控制率 骨再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二甲双胍片联合胰岛素治疗>60岁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王兵伟 郑晓芳 李华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902-904,共3页
目的:研究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华止)联合胰岛素治疗>60岁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岁2型糖尿病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6)。对照组采... 目的:研究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华止)联合胰岛素治疗>60岁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岁2型糖尿病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华止)联合胰岛素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糖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7%(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FBG、2hPBG、HbAlc指标均有降低,且观察组的FBG、2hPBG、HbAlc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不良反应率为15.22%,显著低于对照组37.78%(P<0.05)。结论: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华止)联合胰岛素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华止) 胰岛素 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