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度超载预压联合强夯软基处理技术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永宏 王挺 +1 位作者 高公略 王文宇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2-167,共6页
江苏金港湾国际物流园区建于连云港市沿海的深层软土上。"8 m高强度超载预压联合强夯"方案被首次采用对B型集装箱堆场进行软基处理,并获得成功,大大突破了本地区以往的超载预压高度。该工程案例不仅为连云港市的高强度软基处... 江苏金港湾国际物流园区建于连云港市沿海的深层软土上。"8 m高强度超载预压联合强夯"方案被首次采用对B型集装箱堆场进行软基处理,并获得成功,大大突破了本地区以往的超载预压高度。该工程案例不仅为连云港市的高强度软基处理提供了成熟经验,而且证明了高强度软基处理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对在沿海软土上修建港区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超载预压 联合强夯 软基处理技术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性深厚淤泥散杂货堆场分期预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永宏 王挺 +1 位作者 高公略 王文宇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9-152,共4页
江苏金港湾国际物流园区建于连云港市沿海的深层软土上,堆场荷载较大,为探寻在软土中施工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对B型散杂货堆场的软基采用"分期(施工期+运营期)堆载预压"技术进行处理,结合研究,证明该方法是合理有效的,不仅... 江苏金港湾国际物流园区建于连云港市沿海的深层软土上,堆场荷载较大,为探寻在软土中施工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对B型散杂货堆场的软基采用"分期(施工期+运营期)堆载预压"技术进行处理,结合研究,证明该方法是合理有效的,不仅保证了质量,而且降低了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性深厚淤泥 分期预压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环境的理想空间表达——论以城市空间设计手法构建绿色住区生命之魂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琳 《华中建筑》 2014年第4期93-97,共5页
生存环境的需求是人的生存需求当中,最基本、最强烈的需求。住宅是人类休养生息的主要场所,居住环境的优劣对居住者的生理机能和精神活动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居住环境作为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和社会等社会... 生存环境的需求是人的生存需求当中,最基本、最强烈的需求。住宅是人类休养生息的主要场所,居住环境的优劣对居住者的生理机能和精神活动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居住环境作为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和社会等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支撑。因此对于居住环境的关注是基于人性角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该文以多方面案例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设计角度论述其思考模式对构建绿色住区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依据,阐释从全局理念入手构建现代城市住区是创造和谐人居环境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住区 城市住区规划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水湖泊含泥沙影响的水质模型研究
4
作者 吴宏旭 朱文谨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7-81,共5页
以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包括液相和固相)为对象,根据对流扩散过程和紊动力学原理,从理论上导出了三维水流、泥沙和污染物耦合作用的方程;方程的底边界条件采用泥沙动力学理论进行分析和处理,同时给出了含有泥沙通量形式的二维水质方程。... 以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包括液相和固相)为对象,根据对流扩散过程和紊动力学原理,从理论上导出了三维水流、泥沙和污染物耦合作用的方程;方程的底边界条件采用泥沙动力学理论进行分析和处理,同时给出了含有泥沙通量形式的二维水质方程。以江苏省苏州市澄湖为例,对澄湖有底泥、无底泥时水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含内源污染的水质方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更好,这也证实了含底泥影响的浅水湖泊二维水质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污染物 水质方程 耦合 澄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加强城镇化管理为目标的城市设计管理机制元素研究
5
作者 李琳 《河南建材》 2015年第6期34-35,共2页
借助成熟案例分析,探讨城市设计管理机制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一特殊过程,提出建设性意见及解决途径,力图建立以加强城镇化管理为目标的成熟的城市设计管理机制。
关键词 城镇化 城市设计 管理机制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南城古街聚落肌理研究
6
作者 李琳 《河南建材》 2015年第5期131-133,共3页
通过对连云港南城古街聚落肌理的研究,分析了其所在的区位、历史格局、街区肌理、院落肌理及其存留状况,对古街的文化经济价值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古街肌理的保护策略研究探索,提出了修葺保护与开发利用并存、政府督导与民众参与并行的... 通过对连云港南城古街聚落肌理的研究,分析了其所在的区位、历史格局、街区肌理、院落肌理及其存留状况,对古街的文化经济价值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古街肌理的保护策略研究探索,提出了修葺保护与开发利用并存、政府督导与民众参与并行的积极手段,形成南城古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科学 南城古街 传统聚落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