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芳香二磺酸根桥联的锌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及量子化学计算 被引量:24
1
作者 钱保华 马卫兴 +2 位作者 陆路德 杨绪杰 汪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0-616,共7页
ZnO与1,5-萘二磺酸在水溶液中反应,再加入含咪唑的甲醇溶液合成得到新颖的锌配位聚合物{[Zn(C10H6O6S2)(C3H4N2)2(H2O)]·2H2O}n.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得... ZnO与1,5-萘二磺酸在水溶液中反应,再加入含咪唑的甲醇溶液合成得到新颖的锌配位聚合物{[Zn(C10H6O6S2)(C3H4N2)2(H2O)]·2H2O}n.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得其晶体结构.该配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体学参数:a=0.85313(19)nm,b=1.0253(2)nm,c=1.3357(3)nm,α=100.653(2)°,β=100.135(3)°,γ=108.859(2)°,V=1.0511(4)nm3,Dc=1.712g·cm-3,Mr=541.85,Z=2,F(000)=556,μ=1.425mm-1.Zn离子通过磺酸基团形成桥联配位,进而构筑了二维(2D)的配聚物.层间通过水分子的氢键作用构成了有序的三维(3D)超分子结构.并运用Gaussian03W对配合物结构单元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分析,原子电荷分布及前线占据分子轨道组成很好地佐证了晶体结构的配位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锌(II)配位聚合物 1 5-萘二磺酸根离子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GC-MS方法分析薰衣草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5
2
作者 胡喜兰 赵宏 +2 位作者 刘玉芬 李盈蕾 尹福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32-434,共3页
利用GC-MS技术分析用水中蒸馏和水上蒸馏提取的薰衣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共鉴定出20种化合物,其中主要的相同的化合物有6种,分别占相对百分含量的63.03%和75.57%,这可能是导致不同方法提取的薰衣草挥发油抗氧化能力不同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薰衣草挥发油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节约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11
3
作者 马卫兴 程青芳 +3 位作者 陈军 王建 李树安 刘玮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2期87-88,96,共3页
该文就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如何适应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提出了节约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4点建议。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实验教学 节约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Ⅲ)-硫氰酸钾显色体系间接测定化学试剂和菠菜中草酸 被引量:4
4
作者 沙鸥 李陈欢 +2 位作者 许兴友 马卫兴 曾艳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2-743,共2页
关键词 草酸含量 间接测定 化学试剂 显色体系 硫氰酸钾 菠菜 原子吸收光谱法 荧光动力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橙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贾海红 孙桂进 +1 位作者 马卫兴 王欢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88-593,共6页
综述了甲基橙在滴定分析、光度分析和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展示了国内近年来甲基橙的应用现状(引用文献100篇)。
关键词 甲基橙 分析化学 应用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对数正态分布图解析徐州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来源和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 被引量:28
6
作者 王学松 秦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8-102,共5页
城市土壤指示了城市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状况。为了更好地评价人为因素对城市土壤的影响强度,确定城市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值是十分必要的。以徐州城市表层土壤中Pb、Cu、Zn、V、Se和Ti等重金属为例,利用对数正态分布图区分了... 城市土壤指示了城市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状况。为了更好地评价人为因素对城市土壤的影响强度,确定城市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值是十分必要的。以徐州城市表层土壤中Pb、Cu、Zn、V、Se和Ti等重金属为例,利用对数正态分布图区分了不同元素的来源,其中Ti和V主要来自土壤母质的分化,而Pb、Cu、Zn和Se等的来源则比较复杂,表现为受人为因素作用强烈。这些结果与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如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获得的结果一致。利用对数正态分布图获得了Pb、Cu、Zn、V、Se和Ti等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数正态分布图 地球化学背景值 来源 城市土壤 徐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Zn(acac)_2(4,4′-bipy)]_n的合成、表征及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钱保华 马卫兴 +3 位作者 许兴友 陆路德 杨绪杰 汪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50-1654,共5页
以Zn(ClO4)2·6H2O,4,4′-联吡啶及乙酰丙酮(物质的量比1∶1∶2)在甲醇中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得到了标题聚合物[Zn(acac)2(4,4′-bipy)]n.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热重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其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 以Zn(ClO4)2·6H2O,4,4′-联吡啶及乙酰丙酮(物质的量比1∶1∶2)在甲醇中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得到了标题聚合物[Zn(acac)2(4,4′-bipy)]n.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热重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其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1366(10)nm,b=1.4914(14)nm,c=1.5534(10)nm,β=132.00(4)°,V=1.957(3)nm3,Z=4.标题聚合物分子由Zn(acac)2与4,4′-bipy是以分子比1∶1形成一维无限的链状结构.热重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在197℃以下稳定性良好.运用Gaussian03W对聚合物结构单元进行了量化计算分析,原子电荷分布及前沿占据轨道组成很好地佐证了晶体结构的配位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配位聚合物 溶剂热合成 晶体结构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昔洛韦在活化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英红 王桂芬 +1 位作者 马卫兴 李海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3-304,307,共3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对抗病毒药阿昔洛韦在活化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玻碳电极在1.0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在0.5~1.5v电位范围内活化500s,在pH3.0的B-R缓冲溶液中,阿昔洛韦在1.25V(...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对抗病毒药阿昔洛韦在活化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玻碳电极在1.0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在0.5~1.5v电位范围内活化500s,在pH3.0的B-R缓冲溶液中,阿昔洛韦在1.25V(对Ag/AgCl)处有一良好的氧化峰,线性范围为5.0×10-7~1.0×10-5mol.L-1,检出限(3S/N)为1.7×10-7mol.L-1,比非活化玻碳电极测定降低了约12倍,应用此法分析了阿昔洛韦片剂中阿昔洛韦的含量,测得结果与分光光度法测得的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安法 活化玻碳电极 阿昔洛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科有机化学实验面向工业化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树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6年第4期10-12,共3页
根据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特点,通过强化改革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展面向工业化、注重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工艺知识、工程意识、环保和安全意识、经济观念、衡算技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协作精神等方面做初步的教学... 根据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特点,通过强化改革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展面向工业化、注重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工艺知识、工程意识、环保和安全意识、经济观念、衡算技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协作精神等方面做初步的教学实践尝试.这种综合实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实验 教学 工业定向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的锡硫配合物(Et_4N)[Sn_2I_6SOCH_3]的合成、结构及量子化学研究
10
作者 张慧双 钱保华 +3 位作者 裴晓琴 马卫兴 葛洪玉 贾海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09-1313,共5页
以锡粉、碘粉、硫粉和四乙基碘化铵为原料,在无水甲醇中,通过溶剂热反应合成了1个新的锡髧配合物(Et4N)[Sn2I6SOCH3]。对其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的表征以及量子化学研究。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a=0.728 65 nm,b=1... 以锡粉、碘粉、硫粉和四乙基碘化铵为原料,在无水甲醇中,通过溶剂热反应合成了1个新的锡髧配合物(Et4N)[Sn2I6SOCH3]。对其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的表征以及量子化学研究。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a=0.728 65 nm,b=1.836 81 nm,c=1.016 25 nm,β=107.209°,V=1.299 2 nm3,Z=2。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中的阴离子[Sn2I6SOCH3]-是由2个共边的SnSI3O三角双锥组成。电荷分布和前沿轨道的组成充分证实了配合物中配位键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锡硫化合物 溶剂热合成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掺杂尖晶石锰酸锂LiCo_(0.02)La_(0.01)Mn_(1.97)O_(3.98)Cl_(0.02)的电化学性质研究(英文)
11
作者 卢星河 张广清 +1 位作者 马楠 韩冬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73-75,共3页
采用高温固相浸渍法合成了多元复合掺杂的尖晶石锰酸锂正极材料LiCo_(0.02)La_(0.01)Mn_(1.97)O_(3.98)Cl_(0.02)。采用X衍射分析仪、扫描电镜、马尔文激光粒径分析仪、电化学工作站以及充放电分析仪等设备表征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与特性... 采用高温固相浸渍法合成了多元复合掺杂的尖晶石锰酸锂正极材料LiCo_(0.02)La_(0.01)Mn_(1.97)O_(3.98)Cl_(0.02)。采用X衍射分析仪、扫描电镜、马尔文激光粒径分析仪、电化学工作站以及充放电分析仪等设备表征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与特性。XRD表明所合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尖晶石型结构特征,所掺杂是元素Co,La分别占据了元素Mn的位置,元素Cl占据了元素O的位置。合成材料LiCo_(0.02)La_(0.01)Mn_(1.97)O_(3.98)Cl_(0.02)比材料LiMn_2O_4有更好的电化学特性,150次循环后的比容量保持率在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尖晶石锰酸锂 多元掺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花期芍药花中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胡喜兰 尹福军 +2 位作者 程青芳 朱翠婷 宋振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11-514,共4页
为适时采收、合理开发利用芍药花,本实验利用不同方法对连云港地产四种不同花期芍药花中的多酚、黄酮、多糖以及微量元素等成分进行提取与含量测定,同时采用DPPH·法测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不同花期的芍药花中,含苞待放... 为适时采收、合理开发利用芍药花,本实验利用不同方法对连云港地产四种不同花期芍药花中的多酚、黄酮、多糖以及微量元素等成分进行提取与含量测定,同时采用DPPH·法测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不同花期的芍药花中,含苞待放的花蕾中多酚和Zn元素的含量最高,分别为63.55mg/g和176μg/g,初开的花中黄酮含量最高,可达17.01mg/g,Fe元素含量在凋谢的花瓣中最高,达324μg/g,Cu元素含量在各个花期差不多,平均高达748.8μg/g,各提取液均显示了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花 活性成分 黄酮 多酚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亚水杨基苄胺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抑菌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15
13
作者 许兴友 高健 +4 位作者 陈军 李善忠 杨绪杰 李一志 刘永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67-770,共4页
N-salicylidene-benzylamineato M(Ⅱ) complexes (ZnL2, CuL2 and CdL2) were synthesized, characterized and valued for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against bacterial strands using the agar diffusion method. The crystal of ZnL... N-salicylidene-benzylamineato M(Ⅱ) complexes (ZnL2, CuL2 and CdL2) were synthesized, characterized and valued for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against bacterial strands using the agar diffusion method. The crystal of ZnL2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It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C2/c with a=2.269 1(3), b=0.918 2(1), c=1.239 5(2) nm, β=117.89(2), Z=4, R1=0.049 4, wR2=0.138 2. The complexes were found to be active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Eschierichia Coli. CCDC: 2494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配合物 N-亚水杨基 性能研究 crystal 合成 苄胺 抑菌 结构 system active space group and with the The for met w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壳吸附Cu^(2+)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45
14
作者 祝春水 魏涛 +3 位作者 陈文宾 余成根 徐国想 朱美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18,23,共6页
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pH、时间及温度对花生壳吸附水溶液中Cu2+的影响。结果表明,pH显著影响花生壳对Cu2+的吸附,pH为3.00~5.00时,吸附效果最好;初始吸附过程非常快,30 min时即达到最大吸附量的97%左右,其动力学行为更好地符合Lagergre... 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pH、时间及温度对花生壳吸附水溶液中Cu2+的影响。结果表明,pH显著影响花生壳对Cu2+的吸附,pH为3.00~5.00时,吸附效果最好;初始吸附过程非常快,30 min时即达到最大吸附量的97%左右,其动力学行为更好地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随着温度增加,初始吸附速率和平衡吸附量增加。吸附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a)为17.02 kJ/mol,表明花生壳吸附水溶液中Cu2+是吸热的化学过程。吸附活化熵为负值,表明Cu2+从水溶液本体中溶解的自由状态到被吸附的状态是有序增加的过程。吸附活化焓呈正值,意味着升温有利于吸附。花生壳对Cu2+的吸附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吸附过程中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呈负值,说明吸附过程为自发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 吸附CU^2+ 活化能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死蜱在小麦植株及土壤环境中的残留特性 被引量:18
15
作者 毛应明 王学松 +2 位作者 沈伟健 马卫兴 王妍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5-109,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利用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分析方法研究了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在小麦植株及其生长土壤中的残留特性.结果表明:毒死蜱在小麦植株中的降解较快,施药21 d降解率均已超过99%,其中分蘖期比拔节期降解更快,施药14 d降解率已... 通过盆栽试验,利用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分析方法研究了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在小麦植株及其生长土壤中的残留特性.结果表明:毒死蜱在小麦植株中的降解较快,施药21 d降解率均已超过99%,其中分蘖期比拔节期降解更快,施药14 d降解率已达99.56%,降解规律用指数方程拟合得不够好;毒死蜱在盐碱土中的降解比在通常的生长土壤中快得多,平均半衰期为11.04 d,其中在拔节期比在分蘖期土壤中降解快,降解规律符合指数方程.毒死蜱在低浓度下降解的半衰期相对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小麦 土壤 残留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瓜叶总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许瑞波 周洪英 +3 位作者 陈林 曾艳霞 杨树平 胡喜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41-146,共6页
以地瓜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红薯叶总黄酮(FIBL)的提取工艺条件,并且研究了FIBL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从地瓜叶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液料比30:1(mL/g)、... 以地瓜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红薯叶总黄酮(FIBL)的提取工艺条件,并且研究了FIBL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从地瓜叶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液料比30:1(mL/g)、超声提取40min,然后70℃水浴加热回流提取50min,提取2次,提取率为6.03%。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对提取产物进行表征,证明产物FIBL具备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光谱特征。此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FIBL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不如VC的清除效果好。抑菌实验结果表明,FIB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瓜叶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 抗氧化活性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物[Zn(tren)(H-SSA)]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表征 被引量:16
17
作者 马卫兴 钱保华 +5 位作者 高健 许兴友 陆路德 杨绪杰 汪信 宋海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2-616,共5页
A new mixed complex [Zn(tren) (H-SSA)] was synthesized based on the reaction of ZnO,5-sulfosalicylic acid and tren in water-methanol mixed solvents where tren was tris(2-aminoethyl)amin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truct... A new mixed complex [Zn(tren) (H-SSA)] was synthesized based on the reaction of ZnO,5-sulfosalicylic acid and tren in water-methanol mixed solvents where tren was tris(2-aminoethyl)amin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tructure of the mixed complex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1H NMR and thermal analysis.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was also determined by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Its crystal belongs to trigonal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31, a=1.109 67(18) nm, b=1.109 67(18) nm, c=1.236 8(4) nm, V=1.318 9(5) nm3; Dc=1.616 g·cm-3; Z=3; F(000)=666; μ=1.553 mm-1. CCDC: 2539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合成方法 5-磺基水杨酸 指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5
18
作者 徐国想 许兴友 +2 位作者 张所信 李树安 陈文宾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5期115-118,共4页
在“十一五”期间,为实现院系的战略目标,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实验室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实验中心现状,结合多年的实验室建设实践与管理经验,从建设原则、目标、措施和具体实施等方面提出了初步的建设思路,有助于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对... 在“十一五”期间,为实现院系的战略目标,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实验室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实验中心现状,结合多年的实验室建设实践与管理经验,从建设原则、目标、措施和具体实施等方面提出了初步的建设思路,有助于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对学科建设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建设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渣总黄酮提取及葛根素含量测定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杨树平 韩立军 +2 位作者 朱金卫 许瑞波 蒋迎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303-306,共4页
目的:优化葛渣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测定葛渣中葛根素含量。方法:以葛渣为原料、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固料比、提取温度对葛渣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目的:优化葛渣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测定葛渣中葛根素含量。方法:以葛渣为原料、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固料比、提取温度对葛渣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结果:葛渣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为溶剂、提取150min、料液比1:40(g/mL)、提取温度80℃,此条件下的总黄酮得率最高,为32.41mg/g。在该提取条件下,葛根、葛渣和葛粉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46.11、32.41mg/g和11.23mg/g;葛根、葛渣和葛粉中葛根素的含量分别为40.63、21.24mg/g和4.71mg/g。结论:葛渣中含有丰富的总黄酮和葛根素,该方法可作为从葛渣中提取总黄酮和葛根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渣 总黄酮 葛根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位聚合物{[Zn(CF_3COO)_2(C_5H_5ON)·]H_2O}_n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表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卫兴 高健 +5 位作者 钱保华 许兴友 陆路德 杨绪杰 汪信 宋海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9-752,共4页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 {[Zn(CF3COO)2(C5H5ON)]·H2O}n was synthesized based on the reaction of zinc(Ⅱ) trifluoroacetate and 3-hydroxypyridine(C5H5ON) in methanol medium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tructure of the c...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 {[Zn(CF3COO)2(C5H5ON)]·H2O}n was synthesized based on the reaction of zinc(Ⅱ) trifluoroacetate and 3-hydroxypyridine(C5H5ON) in methanol medium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tructure of the coordination polymer was confirmed by IR, 1H NMR, elemental analysis and thermal analysis.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ordination polymer was also determined by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21/m, and crystallographic data of the coordination polymer are: a= 0.863 1(4) nm, b=0.717 7(3) nm, c=1.116 4(5) nm, α=γ=90°, β=107.542(6)°, V=0.659 4(5) nm3; Dc=2.037 g·cm-3; Z=2; F(000)=400; μ=1.969 mm-1. Zinc(Ⅱ) atom lies at the center of an octahedron formed by the coordination of zinc atom and six O atoms which come from four different trifluoroacetate ions and two different 3-hydroxypyridine molecules where each trifluoroacetate ion and 3-hydroxypyridine are coordinated to two different zinc ions to form coordination polymer. CCDC: 253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crystal analysis 合成 表征 ZINC system center ATOM the and first space group WHERE was The with data ZINC form poly are new ^1H NMR ion 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