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都市圈与经济区整合及协调发展研究——以边缘性的徐州都市圈与淮海经济区为例 |
沈正平
安宇
顾晓波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0
|
|
2
|
基于产业联动的区域经济合作潜力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
车冰清
朱传耿
杜艳
沈正平
|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9
|
|
3
|
省际边缘区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苏鲁豫皖交界地带为例 |
刘宁宁
沈正平
施同兵
简晓彬
|
《现代经济探讨》
|
2007 |
13
|
|
4
|
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形成因素研究 |
吴仲文
沈正平
|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
2004 |
13
|
|
5
|
货币政策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基于信贷渠道有效性的研究 |
黄安仲
庄海蕴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6
|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视域下的苏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
李敏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7
|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 |
沈正平
刘海军
蒋涛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20
|
|
8
|
江苏省农村经济发展分异及地域类型 |
赵彤
马晓冬
蔡韡宇
|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9
|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以江苏为例 |
简晓彬
陈伟博
|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10
|
江苏省区域经济战略演进与空间组织研究 |
沈山
安宇
|
《现代经济探讨》
|
2005 |
9
|
|
11
|
苏北与相关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
沈正平
马晓冬
罗守贵
|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12
|
区域产业联动的主要机制研究 |
刘宁宁
沈正平
简晓彬
|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
2008 |
15
|
|
13
|
德国城市发展中的理念导向与政府调控 |
沈山
祁豫玮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14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趋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成因的一种解释 |
蒋涛
李九全
沈正平
|
《学习与实践》
|
2007 |
3
|
|
15
|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分析 |
车冰清
朱传耿
|
《学习与实践》
|
2008 |
4
|
|
16
|
江苏省经济地域划分与空间组织研究 |
沈山
|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17
|
文化产业的内涵及其政策发展趋势 |
沈山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5 |
20
|
|
18
|
我国新老城区发展的联动性评价模型的构建——以苏州、南京、徐州为例 |
何颖
邵明哲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9
|
区域竞争力评析--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
杜艳
朱传耿
孟召宜
车冰清
|
《学习与实践》
|
2009 |
2
|
|
20
|
苏北生产力空间结构研究 |
戴先杰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