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泥-纤维改性高液限黏土平面应变试验研究
1
作者
王佩
尹杰杰
+2 位作者
王冬冬
徐菲
钱建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10433-10440,共8页
针对淮河流域蚌埠段高液限黏土堤防出现纵向裂缝问题,采用水泥和纤维对高液限黏土进行改性,通过对不同水泥掺量和纤维掺量改性高液限黏土平面应变试验研究,得到改性土应力-应变曲线、中主应力、弹性模量随水泥纤维掺量的变化关系,结合...
针对淮河流域蚌埠段高液限黏土堤防出现纵向裂缝问题,采用水泥和纤维对高液限黏土进行改性,通过对不同水泥掺量和纤维掺量改性高液限黏土平面应变试验研究,得到改性土应力-应变曲线、中主应力、弹性模量随水泥纤维掺量的变化关系,结合微观结构测试,揭示水泥纤维改性高液限黏土的机理。结果表明:在平面应变状态下,水泥和纤维的加入明显改善了高液限黏土的强度;对于改性高液限黏土,水泥掺量逐渐增加后,中主应力对土体破坏影响逐渐减小;水泥掺量较低情况下,应力-应变曲线呈现硬化型或弱软化型,试样脆性指数低,试样破坏时无明显剪切带,纤维掺量对试样破坏形态影响程度低;当水泥掺量较高时,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强软化型,试样脆性指数随着纤维掺量增加而减小,试样破坏有明显剪切带且随着纤维掺量增加而逐渐弱化;从微观结构可知水泥改善土颗粒间有效应力的传递,纤维破坏有效应力的传递,二者相互作用,引起试样剪切带痕迹和滑动面形式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改性高液限黏土
平面应变试验
破坏模式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网络计划技术优化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流程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居帅
李小梅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34,共4页
业务流程的梳理与优化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难点和关键。本文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提出了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流程梳理与优化的路径,并对工作结构分解、作业任务分析、网络计划与业务流程的优化、风险点查找等关...
业务流程的梳理与优化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难点和关键。本文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提出了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流程梳理与优化的路径,并对工作结构分解、作业任务分析、网络计划与业务流程的优化、风险点查找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归纳论述,可在技术及方法上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计划
内部控制
业务流程
调整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河流域行蓄洪区运用的风险因素识别
3
作者
毛春梅
顾洋洋
+1 位作者
于彦博
杜勇
《水利经济》
2016年第5期47-50,59,共5页
淮河流域行蓄洪区作为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轻淮河沿岸大堤的洪水压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行蓄洪区的运用会造成行蓄洪区内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及环境污染等多种风险。行蓄洪区运用的风险是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和...
淮河流域行蓄洪区作为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轻淮河沿岸大堤的洪水压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行蓄洪区的运用会造成行蓄洪区内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及环境污染等多种风险。行蓄洪区运用的风险是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和承灾体易损性及御灾环境的脆弱性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从4个方面分析淮河流域行蓄洪区运用的风险因素,提出淮河蓄洪区运用的风险防范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洪区
风险因素识别
风险防范对策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废黄河立交工程防冲减淤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
1
4
作者
傅朝康
邬旭东
戴秋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4-180,共7页
废黄河立交工程自1999年7月建成以来,地涵管理范围内河道冲淤现象严重,对防洪产生了巨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该工程上游引河段的冲淤情况,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地涵工程引河段的水流流态特征和悬沙场分布情况,分析...
废黄河立交工程自1999年7月建成以来,地涵管理范围内河道冲淤现象严重,对防洪产生了巨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该工程上游引河段的冲淤情况,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地涵工程引河段的水流流态特征和悬沙场分布情况,分析了上下游河道冲淤的成因及主要冲淤区的位置。结果表明:地涵工程上游左岸水动力较弱,易造成淤积,右岸流速较快易产生冲刷现象,长期运行后会在上游引河段形成弯道水流,而在下游河道的右岸的水动力较弱,是主要的淤积区域。在模型试验中提出增加两道丁坝来改善河道流态达到防冲减淤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改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黄河立交工程
防冲减淤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丁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模糊聚类分析在群桩基础安全监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5
作者
唐勇
陈志坚
宋崇能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9-563,共5页
以苏通大桥为例,以不同施工阶段的桩顶实测轴力为依据,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应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监测桩进行聚类分区,并结合工程实际对分区结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分区结果与基础结构特性息息相关,并且在不同工况条件下是有差别的;...
以苏通大桥为例,以不同施工阶段的桩顶实测轴力为依据,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应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监测桩进行聚类分区,并结合工程实际对分区结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分区结果与基础结构特性息息相关,并且在不同工况条件下是有差别的;利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聚类分区能够反映基础的内在联系;模糊聚类分区避免了人为分区的主观性,能够达到优化监控网、提高反馈分析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分析
群桩基础
安全监控
苏通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深厚覆盖层的面板堆石坝沉降变形规律分析
被引量:
6
6
作者
熊成林
邓伟
姜龙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0-154,共5页
本文依托河口村水库工程安全监测项目,通过坝基、坝体沉降变形监测资料分析,系统地研究深厚覆盖层面板堆石坝沉降变形变化规律。成果表明:(1)坝基和坝体沉降填筑期随填筑高度增加而增大,静置期随时间增加而增大,整体呈先增加而后减小直...
本文依托河口村水库工程安全监测项目,通过坝基、坝体沉降变形监测资料分析,系统地研究深厚覆盖层面板堆石坝沉降变形变化规律。成果表明:(1)坝基和坝体沉降填筑期随填筑高度增加而增大,静置期随时间增加而增大,整体呈先增加而后减小直至趋于零的趋势;(2)坝基和坝体沉降趋稳,主要受坝基地质情况和坝体填筑高程影响;(3)堆石坝沉降整体与坝型呈不对称分布,其最大沉降量约占坝高的0.72%,符合一般土石坝沉降变形规律。监测成果为保证大坝填料、混凝土面板施工以及评价大坝安全性状提供科学依据,亦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深厚覆盖层
监测
沉降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投影寻踪模型在行蓄洪区运用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7
作者
黄健元
金广宇
于彦博
《水利经济》
2016年第5期60-63,82,共4页
将行蓄洪区运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基于信息熵的投影寻踪模型,得到风险评价投影值。根据结果把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运用风险等级分为4类,风险等级及分类区间从高到低依次为Ⅰ级,投影值≥4.16,包括4个蓄洪区和寿西湖、鲍集圩2个行洪区;...
将行蓄洪区运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基于信息熵的投影寻踪模型,得到风险评价投影值。根据结果把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运用风险等级分为4类,风险等级及分类区间从高到低依次为Ⅰ级,投影值≥4.16,包括4个蓄洪区和寿西湖、鲍集圩2个行洪区;Ⅱ级,投影值为4.10~4.16,包括汤渔湖等4个行洪区;Ⅲ级,投影值为3.90~4.16,包括香浮段等7个行洪区;Ⅳ级,投影值为0~3.90,包括邱家湖等4个行洪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熵
投影寻踪模型
风险等级
行蓄洪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风险可控行蓄洪区运用决策支持系统开发与设计
被引量:
2
8
作者
孙燕
刘仲刚
于彦博
《水利经济》
2016年第5期64-68,82,共5页
针对行蓄洪区运用决策存在的问题,通过选取淮河干流的蒙洼蓄洪区作为"基于风险可控行蓄洪区运用决策支持系统"的典型应用案例区,基于GIS软件和平台,将多种模型与行蓄洪区内的多源数据集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解决行蓄...
针对行蓄洪区运用决策存在的问题,通过选取淮河干流的蒙洼蓄洪区作为"基于风险可控行蓄洪区运用决策支持系统"的典型应用案例区,基于GIS软件和平台,将多种模型与行蓄洪区内的多源数据集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解决行蓄洪损失难以快速评估,行蓄洪区风险无法快速有效预警、控制和管理,科学的应急管理体系尚未建立等难题,为行蓄洪区规划管理(包括洪水资源化利用)提供决策支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支持
系统开发
风险评估
行蓄洪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蓄滞洪区居民临时安置与供给保障机制探讨
被引量:
1
9
作者
王再明
于彦博
+1 位作者
季益柱
何夕龙
《水利经济》
2016年第5期75-78,82,共4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防洪安全与区内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但短时期内蓄滞洪区仍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在调研淮河部分蓄滞洪区以往安置补偿和区内居民建议的基础上,初步提出蓄滞洪区行蓄洪期间居民的临时安置标准和加强蓄滞...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防洪安全与区内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但短时期内蓄滞洪区仍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在调研淮河部分蓄滞洪区以往安置补偿和区内居民建议的基础上,初步提出蓄滞洪区行蓄洪期间居民的临时安置标准和加强蓄滞洪区运用的供给保障机制,以保证洪水期间蓄滞洪区能够安全、及时、有效的行蓄洪水,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滞洪区
安置补偿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力坝失稳破坏变形表征指标警戒值的拟定
被引量:
4
10
作者
李家田
苏怀智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42,共9页
抗滑稳定是重力坝设计与运行中关注的最基本要求,其宏观层面一定程度上可表征为重力坝变形性状的转异行为。大坝变形安全警戒值的确定,传统上多基于各种确定的结构参数和数学模型,缺乏对相关影响因素不确定性的考虑。因此,从不确定性分...
抗滑稳定是重力坝设计与运行中关注的最基本要求,其宏观层面一定程度上可表征为重力坝变形性状的转异行为。大坝变形安全警戒值的确定,传统上多基于各种确定的结构参数和数学模型,缺乏对相关影响因素不确定性的考虑。因此,从不确定性分析理论入手,在对重力坝抗滑稳定可靠指标、变形与坝前水深相关性剖析的基础上,引入响应面法,通过对大坝变形水压分量与抗滑稳定可靠指标之间函数关系的合理拟合,依据现行可靠性设计规范,提出了一种基于抗滑稳定可靠指标的重力坝变形安全警戒值拟定方法,并进行了实际工程案例验证。通过与传统典型小概率法拟定结果的比较,得出了总体合理、可行的结论。文中方法是传统方法的有益补充,可作为传统方法计算结果的有效验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抗滑稳定
变形
安全警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泥-纤维改性高液限黏土平面应变试验研究
1
作者
王佩
尹杰杰
王冬冬
徐菲
钱建国
机构
安徽省·
水利
部
淮河水利委员会
水利
科学
研究
院
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
水利
科学
研究
院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10433-1044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09161)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28085U01)
+1 种基金
安徽省水利科技项目(slkj202501-1)
安徽水科院青年科技创新计划(KY202305)。
文摘
针对淮河流域蚌埠段高液限黏土堤防出现纵向裂缝问题,采用水泥和纤维对高液限黏土进行改性,通过对不同水泥掺量和纤维掺量改性高液限黏土平面应变试验研究,得到改性土应力-应变曲线、中主应力、弹性模量随水泥纤维掺量的变化关系,结合微观结构测试,揭示水泥纤维改性高液限黏土的机理。结果表明:在平面应变状态下,水泥和纤维的加入明显改善了高液限黏土的强度;对于改性高液限黏土,水泥掺量逐渐增加后,中主应力对土体破坏影响逐渐减小;水泥掺量较低情况下,应力-应变曲线呈现硬化型或弱软化型,试样脆性指数低,试样破坏时无明显剪切带,纤维掺量对试样破坏形态影响程度低;当水泥掺量较高时,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强软化型,试样脆性指数随着纤维掺量增加而减小,试样破坏有明显剪切带且随着纤维掺量增加而逐渐弱化;从微观结构可知水泥改善土颗粒间有效应力的传递,纤维破坏有效应力的传递,二者相互作用,引起试样剪切带痕迹和滑动面形式发生改变。
关键词
纤维
改性高液限黏土
平面应变试验
破坏模式
微观结构
Keywords
fiber
modified high liquid limit clay
plane strain test
failure mode
microstructure
分类号
TV16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网络计划技术优化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流程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居帅
李小梅
机构
淮河水利委员会
财务处
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34,共4页
文摘
业务流程的梳理与优化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难点和关键。本文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提出了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流程梳理与优化的路径,并对工作结构分解、作业任务分析、网络计划与业务流程的优化、风险点查找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归纳论述,可在技术及方法上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网络计划
内部控制
业务流程
调整优化
分类号
F235.1 [经济管理—会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河流域行蓄洪区运用的风险因素识别
3
作者
毛春梅
顾洋洋
于彦博
杜勇
机构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
水利
规划设计
研究
院
出处
《水利经济》
2016年第5期47-50,59,共5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106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4B09414)
文摘
淮河流域行蓄洪区作为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轻淮河沿岸大堤的洪水压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行蓄洪区的运用会造成行蓄洪区内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及环境污染等多种风险。行蓄洪区运用的风险是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和承灾体易损性及御灾环境的脆弱性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从4个方面分析淮河流域行蓄洪区运用的风险因素,提出淮河蓄洪区运用的风险防范对策。
关键词
蓄洪区
风险因素识别
风险防范对策
淮河流域
Keywords
flood detention zone
risk factor identification
risk control strategy
Huaihe River basin
分类号
TV212.5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黄河立交工程防冲减淤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
1
4
作者
傅朝康
邬旭东
戴秋华
机构
上海市水务建设
工程
安全质量监督
中心
站
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市
水利
工程
设计
研究
院有限公司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4-180,共7页
文摘
废黄河立交工程自1999年7月建成以来,地涵管理范围内河道冲淤现象严重,对防洪产生了巨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该工程上游引河段的冲淤情况,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地涵工程引河段的水流流态特征和悬沙场分布情况,分析了上下游河道冲淤的成因及主要冲淤区的位置。结果表明:地涵工程上游左岸水动力较弱,易造成淤积,右岸流速较快易产生冲刷现象,长期运行后会在上游引河段形成弯道水流,而在下游河道的右岸的水动力较弱,是主要的淤积区域。在模型试验中提出增加两道丁坝来改善河道流态达到防冲减淤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改善效果较好。
关键词
废黄河立交工程
防冲减淤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丁坝
Keywords
abandoned Yellow River interchange project
anti-scour and silt relief
model test
numerical simulation
spur dike
分类号
TV32 [水利工程—水工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糊聚类分析在群桩基础安全监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5
作者
唐勇
陈志坚
宋崇能
机构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
工程
学院
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9-563,共5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G04B0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2CB412707)
文摘
以苏通大桥为例,以不同施工阶段的桩顶实测轴力为依据,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应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监测桩进行聚类分区,并结合工程实际对分区结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分区结果与基础结构特性息息相关,并且在不同工况条件下是有差别的;利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聚类分区能够反映基础的内在联系;模糊聚类分区避免了人为分区的主观性,能够达到优化监控网、提高反馈分析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模糊聚类分析
群桩基础
安全监控
苏通大桥
Keywords
fuzzy cluster analysis
pile group foundation
safety monitoring
Sutong Bridge
分类号
TU443.1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深厚覆盖层的面板堆石坝沉降变形规律分析
被引量:
6
6
作者
熊成林
邓伟
姜龙
机构
中国
水利水电
科学
研究
院
工程
安全监测
中心
北京中水科
工程
总公司
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0-154,共5页
文摘
本文依托河口村水库工程安全监测项目,通过坝基、坝体沉降变形监测资料分析,系统地研究深厚覆盖层面板堆石坝沉降变形变化规律。成果表明:(1)坝基和坝体沉降填筑期随填筑高度增加而增大,静置期随时间增加而增大,整体呈先增加而后减小直至趋于零的趋势;(2)坝基和坝体沉降趋稳,主要受坝基地质情况和坝体填筑高程影响;(3)堆石坝沉降整体与坝型呈不对称分布,其最大沉降量约占坝高的0.72%,符合一般土石坝沉降变形规律。监测成果为保证大坝填料、混凝土面板施工以及评价大坝安全性状提供科学依据,亦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深厚覆盖层
监测
沉降变形
Keywords
face rockfill dam
deep overburden
monitor
settlement deformation
分类号
TV641.4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TV698.1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投影寻踪模型在行蓄洪区运用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7
作者
黄健元
金广宇
于彦博
机构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水利经济》
2016年第5期60-63,82,共4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1065)
文摘
将行蓄洪区运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基于信息熵的投影寻踪模型,得到风险评价投影值。根据结果把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运用风险等级分为4类,风险等级及分类区间从高到低依次为Ⅰ级,投影值≥4.16,包括4个蓄洪区和寿西湖、鲍集圩2个行洪区;Ⅱ级,投影值为4.10~4.16,包括汤渔湖等4个行洪区;Ⅲ级,投影值为3.90~4.16,包括香浮段等7个行洪区;Ⅳ级,投影值为0~3.90,包括邱家湖等4个行洪区。
关键词
信息熵
投影寻踪模型
风险等级
行蓄洪区
Keywords
information entropy
projection pursuit model
risk level
flood detention zone
分类号
P42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风险可控行蓄洪区运用决策支持系统开发与设计
被引量:
2
8
作者
孙燕
刘仲刚
于彦博
机构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省
水利
厅科技处
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水利经济》
2016年第5期64-68,82,共5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1065)
文摘
针对行蓄洪区运用决策存在的问题,通过选取淮河干流的蒙洼蓄洪区作为"基于风险可控行蓄洪区运用决策支持系统"的典型应用案例区,基于GIS软件和平台,将多种模型与行蓄洪区内的多源数据集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解决行蓄洪损失难以快速评估,行蓄洪区风险无法快速有效预警、控制和管理,科学的应急管理体系尚未建立等难题,为行蓄洪区规划管理(包括洪水资源化利用)提供决策支持工具。
关键词
决策支持
系统开发
风险评估
行蓄洪区
Keyword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evelopment
risk assessment
flood detention zone
分类号
TV212.5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蓄滞洪区居民临时安置与供给保障机制探讨
被引量:
1
9
作者
王再明
于彦博
季益柱
何夕龙
机构
中水
淮河
规划设计
研究
有限公司
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水利经济》
2016年第5期75-78,82,共4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1065)
文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防洪安全与区内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但短时期内蓄滞洪区仍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在调研淮河部分蓄滞洪区以往安置补偿和区内居民建议的基础上,初步提出蓄滞洪区行蓄洪期间居民的临时安置标准和加强蓄滞洪区运用的供给保障机制,以保证洪水期间蓄滞洪区能够安全、及时、有效的行蓄洪水,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蓄滞洪区
安置补偿
保障机制
Keywords
flood detention zone
relocation compensation
guarantee mechanism
分类号
TV212.5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力坝失稳破坏变形表征指标警戒值的拟定
被引量:
4
10
作者
李家田
苏怀智
机构
河海大学
水利水电
学院
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
水利
工程
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4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23900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课题(2019YFC1510801,2018YFC0407101)。
文摘
抗滑稳定是重力坝设计与运行中关注的最基本要求,其宏观层面一定程度上可表征为重力坝变形性状的转异行为。大坝变形安全警戒值的确定,传统上多基于各种确定的结构参数和数学模型,缺乏对相关影响因素不确定性的考虑。因此,从不确定性分析理论入手,在对重力坝抗滑稳定可靠指标、变形与坝前水深相关性剖析的基础上,引入响应面法,通过对大坝变形水压分量与抗滑稳定可靠指标之间函数关系的合理拟合,依据现行可靠性设计规范,提出了一种基于抗滑稳定可靠指标的重力坝变形安全警戒值拟定方法,并进行了实际工程案例验证。通过与传统典型小概率法拟定结果的比较,得出了总体合理、可行的结论。文中方法是传统方法的有益补充,可作为传统方法计算结果的有效验证手段。
关键词
重力坝
抗滑稳定
变形
安全警戒值
Keywords
gravity dam
anti-sliding stability
deformation
safety early-warning value
分类号
TV331 [水利工程—水工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泥-纤维改性高液限黏土平面应变试验研究
王佩
尹杰杰
王冬冬
徐菲
钱建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网络计划技术优化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流程
张居帅
李小梅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淮河流域行蓄洪区运用的风险因素识别
毛春梅
顾洋洋
于彦博
杜勇
《水利经济》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废黄河立交工程防冲减淤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
傅朝康
邬旭东
戴秋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模糊聚类分析在群桩基础安全监控中的应用
唐勇
陈志坚
宋崇能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深厚覆盖层的面板堆石坝沉降变形规律分析
熊成林
邓伟
姜龙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投影寻踪模型在行蓄洪区运用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黄健元
金广宇
于彦博
《水利经济》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风险可控行蓄洪区运用决策支持系统开发与设计
孙燕
刘仲刚
于彦博
《水利经济》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蓄滞洪区居民临时安置与供给保障机制探讨
王再明
于彦博
季益柱
何夕龙
《水利经济》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重力坝失稳破坏变形表征指标警戒值的拟定
李家田
苏怀智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