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煤电厂SCR脱硝催化剂磨损诊断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雷嗣远 孔凡海 +2 位作者 王乐乐 杨晓宁 杜昌飞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8-163,共6页
为解决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系统运行中日益突出的催化剂磨损问题,对催化剂磨损机理、成因及危害进行分析,总结出应对催化剂磨损的诊断思路和策略,并以某300 MW机组蜂窝式SCR催化剂磨损治理为例,介绍具体的解决方法及步骤。首先对催化剂... 为解决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系统运行中日益突出的催化剂磨损问题,对催化剂磨损机理、成因及危害进行分析,总结出应对催化剂磨损的诊断思路和策略,并以某300 MW机组蜂窝式SCR催化剂磨损治理为例,介绍具体的解决方法及步骤。首先对催化剂层磨损分布规律进行测量统计,在确定催化剂单元体机械强度合格的同时,确认蒸汽吹灰器未对催化剂造成吹损;之后通过CFD数值模拟方法对催化剂单孔道和反应器流场进行研究,发现该机组催化剂磨损原因在于催化剂首层局部区域烟气流速不均、入射角偏斜,随即进行了流场优化设计。优化方案实施后,消除了烟气速度场高速区,矫正了入射角角度,有效减轻了催化剂的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烟气脱硝催化剂 磨损机理 反应器流场 烟气流速 烟气入射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号高加式宽负荷脱硝技术节能解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蒋晓锋 陶有宏 +2 位作者 陶丽 朱晓磊 曹建文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32-837,共6页
以660 MW超超临界机组为例,提出零号高加式宽负荷脱硝技术,并运用汽轮机热平衡计算和锅炉热力计算进行经济性分析。该技术通过在一号高压加热器之前增设零号高压加热器来提高给水温度,实现低负荷脱硝的同时降低机组煤耗。结果表明:高负... 以660 MW超超临界机组为例,提出零号高加式宽负荷脱硝技术,并运用汽轮机热平衡计算和锅炉热力计算进行经济性分析。该技术通过在一号高压加热器之前增设零号高压加热器来提高给水温度,实现低负荷脱硝的同时降低机组煤耗。结果表明:高负荷时,零抽压力调节引起的节流损失过大,经济性较差;低负荷时,汽轮机热耗率降低明显,经济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负荷脱硝 零号高加 节流损失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热器切除的深度调频控制技术研究与实施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欢乐 归一数 +3 位作者 陈伟 王阳 卢宏林 明磊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8-176,共9页
针对超超临界机组锅炉蓄热能力有限、在电网低频事故等深度调频工况下一次调频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加热器切除,充分利用回热系统蓄能参与电网调频的深度调频控制技术。通过在典型660 MW超超临界机组上开展现场试验研究,获得不同... 针对超超临界机组锅炉蓄热能力有限、在电网低频事故等深度调频工况下一次调频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加热器切除,充分利用回热系统蓄能参与电网调频的深度调频控制技术。通过在典型660 MW超超临界机组上开展现场试验研究,获得不同加热器切除的响应特性和对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影响,据此设计基于加热器切除的深度调频控制策略,并加以实施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技术在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前提下,能够有效提升机组的深度调频响应性能,可作为电网大频差工况下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性能提升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机组 大频差 深度调频 加热器切除 控制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件交换的点对点有序可靠通信链路设计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邱寅祺 付文龙 +2 位作者 潘聪 卢宏林 归一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82-85,共4页
针对仅具有文件交换且没有其他信息交换手段的通信双方,提出了点对点有序可靠的数据链路层设计方法.通过对交换的文件附加控制信息,实现链路基本控制;结合使用滑动窗口和超时重发,解决链路可能存在的失序与丢失问题;对交换的文件附加MD... 针对仅具有文件交换且没有其他信息交换手段的通信双方,提出了点对点有序可靠的数据链路层设计方法.通过对交换的文件附加控制信息,实现链路基本控制;结合使用滑动窗口和超时重发,解决链路可能存在的失序与丢失问题;对交换的文件附加MD5等校验码,结合使用数据校验技术,可及时发现可能的毁损,保证交换文件的完整一致性.实际应用表明,即使通信双方仅具有文件交换手段,只要能找到合适的滑动窗口参数,可以实现有序可靠的通信链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件交换 可靠通信链路服务 点对点通信 滑动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分析及试验校核的喷氨系统结构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范辰浩 尚天坤 +2 位作者 全文涛 夏杰 杜昌飞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23,共5页
为达到超低排放要求,增大氨氮摩尔比是提高脱硝效率的主要方法.根据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试验校核得出结论:受限于反应物不均匀分布和运行表计不具代表性,氨氮摩尔比的增大造成局部区域氨氮摩尔比过高(甚至大于1.2),导致出口NOx相对标准... 为达到超低排放要求,增大氨氮摩尔比是提高脱硝效率的主要方法.根据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试验校核得出结论:受限于反应物不均匀分布和运行表计不具代表性,氨氮摩尔比的增大造成局部区域氨氮摩尔比过高(甚至大于1.2),导致出口NOx相对标准偏差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喷氨系统存在结构缺陷,导致分区域的氨/空气流量无法与对应区域烟气流量合理匹配.通过增加适当尺寸的节流垫圈,针对性地增加管路流通阻力,可明显改善反应物混合的均匀性,提高运行表计代表性,降低SCR出口NOx相对标准偏差和氨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不均匀分布 氨氮摩尔比 相对标准偏差 喷氨系统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