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ε-聚赖氨酸对苹果灰霉病菌的抑菌机制
1
作者 窦勇 董静 +3 位作者 陈成 胡佩红 刘芯池 孔令伟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6-203,共8页
为研究ε-聚赖氨酸(ε-PL)对苹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效果及其机制。用不同浓度的ε-PL处理B.cinerea,研究其对B.cinerea的菌落直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对苹果灰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同时考察B.cinerea细胞通透性、抗氧化... 为研究ε-聚赖氨酸(ε-PL)对苹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效果及其机制。用不同浓度的ε-PL处理B.cinerea,研究其对B.cinerea的菌落直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对苹果灰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同时考察B.cinerea细胞通透性、抗氧化酶活性、细胞可溶性蛋白与核酸的泄漏、丙二醛含量及活性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ε-PL对B.cinerea的最小抑菌浓度为400 mg/L,该浓度的ε-PL能有效控制苹果灰霉病;100 mg/L以上的ε-PL能显著抑制B.cinerea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P<0.05),破坏孢子膜结构,增大孢子细胞的通透性,造成可溶性蛋白与核酸发生泄漏,使孢子形态呈现萎缩干瘪、甚至溶解现象;此外,100 mg/L以上的ε-PL能显著降低B.cinerea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升高丙二醛含量(P<0.05)。综上,ε-PL能通过破坏B.cinerea孢子细胞膜结构、增大细胞通透性、抑制抗氧化酶活性、促进活性氧的积累,进而增大孢子膜的脂质过氧化程度,损伤孢子结构,最终抑制苹果灰霉病菌的生长。此项研究可为ε-PL在苹果采后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打下基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抑菌机制 苹果灰霉病 细胞泄漏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黏土对饲料溶失率及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肌肉中Pb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董静 王利国 +1 位作者 窦勇 胡佩红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24,共4页
探讨不同水平凹凸棒石黏土(凹土)对饲料溶失率及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肌肉中Pb沉积的影响,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取了初始体质量为(7.78±0.80)g的克氏原螯虾18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虾。分别饲喂含凹土0(对照... 探讨不同水平凹凸棒石黏土(凹土)对饲料溶失率及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肌肉中Pb沉积的影响,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取了初始体质量为(7.78±0.80)g的克氏原螯虾18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虾。分别饲喂含凹土0(对照组)、10、30、50 g/kg等氮、等能日粮35 d。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凹土极显著影响饲料溶失率(P<0.01),对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体长增长率、饲料系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含凹土30 g/kg饲料6 d,凹土能显著降低铅污染水质中克氏原螯虾肌肉中铅的沉积(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凹土能改善饲料水中稳定性,降低Pb在克氏原螯虾肌肉中的沉积,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其最佳添加量为30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黏土 克氏原螯虾 溶失率 生长性能 Pb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菌种发酵中不同接种模式对豆粕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刘帅 熊畅 +5 位作者 UMUHOZA Fabiola 刘春良 赵玉萍 季海波 茅燕勇 卢河东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1-145,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双菌种发酵中不同接种模式对豆粕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黑曲霉与乳酸菌对豆粕进行发酵,通过设计不同接种模式,考察两种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检测各组发酵豆粕中粗蛋白、酸溶蛋白、粗纤维、粗灰分、赖氨酸、水苏糖、尿素酶和β-... 试验旨在研究双菌种发酵中不同接种模式对豆粕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黑曲霉与乳酸菌对豆粕进行发酵,通过设计不同接种模式,考察两种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检测各组发酵豆粕中粗蛋白、酸溶蛋白、粗纤维、粗灰分、赖氨酸、水苏糖、尿素酶和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并监测饲料中6种常见霉菌毒素的含量。结果显示:乳酸菌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双菌同时接种时乳酸菌能够抑制黑曲霉的生长;而先接种黑曲霉后接种乳酸菌时,两菌均生长良好。毒素检测结果显示,黑曲霉CICC 2377能产生赭曲霉毒素A,后接种乳酸菌导致该毒素的产量显著升高(P<0.05),含量分别为2.2×10^(3)μg/kg和5.8×10^(3)μg/kg。最优接种模式为先接种黑曲霉CYW-25,后接种乳酸菌,该接种模式使豆粕粗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分别为50.6%和46.1%;酸溶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升(P<0.05),分别为25.2%和2.8%;粗纤维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6.7%和15.7%;水苏糖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1.2 mg/g和35.7 mg/g;尿素酶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未检出和0.18 U/g;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15.5 mg/g和112.3 mg/g;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T-2毒素、伏马毒素(B1+B2)、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镰刀菌烯醇6种霉菌毒素均未检出。研究表明,合理的接种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双菌种发酵豆粕的品质,且发酵过程中应加强霉菌毒素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乳酸菌 发酵豆粕 双菌种发酵 接种模式 赭曲霉毒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发酵猪饲料饲喂仔猪的效果 被引量:10
4
作者 史经略 梁天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8-219,共2页
为了探讨乳酸菌、地衣芽孢杆菌与酵母菌混合发酵饲料饲喂猪的效果,为该生物发酵猪饲料的推广提供依据。选用72头杜洛克与长白猪杂交仔猪,随机分成对照组(对照组Ⅰ:饲喂不含抗生素的基础日粮,对照组Ⅱ:饲喂含有抗生素的基础日粮)和试验组... 为了探讨乳酸菌、地衣芽孢杆菌与酵母菌混合发酵饲料饲喂猪的效果,为该生物发酵猪饲料的推广提供依据。选用72头杜洛克与长白猪杂交仔猪,随机分成对照组(对照组Ⅰ:饲喂不含抗生素的基础日粮,对照组Ⅱ:饲喂含有抗生素的基础日粮)和试验组,进行了按日粮20%、30%、40%、50%添加生物发酵猪饲料饲喂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生物发酵饲料使仔猪肤色红润、生长势好,其中添加40%生物发酵猪饲料试验组Ⅲ仔猪日增重较对照组Ⅰ提高20.7%;饲料利用率提高8.2%,对猪具有明显的促长作用;添加40%、50%生物发酵猪饲料试验组Ⅲ、Ⅳ仔猪的腹泻率低于添加抗生素对照组Ⅱ,饲喂生物发酵猪饲料能够降低粪便中的大肠菌群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发酵 饲料 乳酸菌 地衣芽孢杆菌 酵母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化饲料能蛋比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窦勇 陈权文 +1 位作者 胡佩红 顾鹏程 《江西水产科技》 2017年第3期5-8,共4页
以黄颡鱼幼苗为研究对象,设计蛋白含量为36.5%、38%、39.5%、41%,能蛋比水平为8Kcal/g、8.5Kcal/g、9Kcal/g、9.5Kcal/g下的16种饲料,在恒温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70天,研究不同能蛋比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含量为39... 以黄颡鱼幼苗为研究对象,设计蛋白含量为36.5%、38%、39.5%、41%,能蛋比水平为8Kcal/g、8.5Kcal/g、9Kcal/g、9.5Kcal/g下的16种饲料,在恒温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70天,研究不同能蛋比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含量为39.5%,能蛋比为8.5Kcal/g的实验组,黄颡鱼生长性能最佳;蛋白含量低于38%,不能满足黄颡鱼营养需求,生长性能较差。蛋白含量为41%,能蛋比高于9Kcal/g后,不利于黄颡鱼幼鱼生长。因此,黄颡鱼幼鱼膨化饲料适宜的蛋白含量为38-41%,适宜的能蛋比为8-9Kcal/g,过高或过低的能蛋比均不利于黄颡鱼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饲料 黄颡鱼 能蛋比 饵料系数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环保型乳猪饲料HACCP体系建立与实施
6
作者 窦勇 彭聚华 +1 位作者 胡佩红 顾鹏程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1-87,共7页
针对某饲料公司高效环保型乳猪饲料生产实际情况,根据HACCP体系原理,对其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了原料验收、粉碎、一次制粒、配方、配料、小料投料、混合、二次制粒、冷却9个生产关键控制点,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纠偏方案,... 针对某饲料公司高效环保型乳猪饲料生产实际情况,根据HACCP体系原理,对其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了原料验收、粉碎、一次制粒、配方、配料、小料投料、混合、二次制粒、冷却9个生产关键控制点,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纠偏方案,最终制定了HACCP计划并实施,有效控制高效环保型乳猪饲料安全性和产品质量,减少产品的安全风险。HACCP体系实施效果良好,可为相关饲料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CP 饲料 质量安全 建立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加工技术有助于酶活性回收率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相俞 万建美 Jérme Lamoine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5年第2期64-65,共2页
制粒是影响饲料中酶活性的关键因素。一方面,高温可以杀死饲料中的有害细菌;但另一方面,高温也可能会破坏饲料中重要成分的营养功效。因此,操作人员只能在很窄的温度范围内对饲料进行加热处理,以确保制粒效果和酶的活性。饲料生产商必... 制粒是影响饲料中酶活性的关键因素。一方面,高温可以杀死饲料中的有害细菌;但另一方面,高温也可能会破坏饲料中重要成分的营养功效。因此,操作人员只能在很窄的温度范围内对饲料进行加热处理,以确保制粒效果和酶的活性。饲料生产商必须确保饲料的安全,这要求在饲料的加工中采用比以前更高的温度对饲料进行热处理,特别在控制沙门氏菌上。但生产商还必须掌握好制粒参数,以确保添加剂的稳定性,尤其是酶的稳定性,制粒是颗粒饲料生产中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加工 酶活性 制粒机 颗粒饲料 有害细菌 制粒设备 操作参数 饲料颗粒 加热处理 环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EDTA法提取淡水小龙虾壳中甲壳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窦勇 胡佩红 顾鹏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87-91,共5页
以烹饪前后淡水小龙虾壳为原料,研究超声辅助EDTA法提取淡水小龙虾壳中甲壳素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EDTA法提取甲壳素,以提取物的灰分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选择最佳的EDTA浓度、料液比、反应p H值、反应时间,结果表明:... 以烹饪前后淡水小龙虾壳为原料,研究超声辅助EDTA法提取淡水小龙虾壳中甲壳素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EDTA法提取甲壳素,以提取物的灰分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选择最佳的EDTA浓度、料液比、反应p H值、反应时间,结果表明:EDTA法提取甲壳素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6(W/V)、EDTA浓度18%、反应时间2.5 h、反应p H值13。在此最佳提取条件下辅助超声波法提取甲壳素,以提取物灰分含量和含氮量作为提取效果的评价指标,筛选最佳超声时间、料液比和超声处理温度,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EDTA提取甲壳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温度30℃、p H值13、EDTA浓度18%、料液比1∶24(W/V)、超声处理时间45 min、超声频率60k Hz、功率180 W。在此条件下,烹饪后甲壳素提取物灰分含量和含氮量均较烹饪前低,分别为0.13%和3.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 超声波 甲壳素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仔猪生产性能、表观消化率及氮排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窦勇 彭聚华 +1 位作者 胡佩红 顾鹏程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6-150,155,共6页
为开发高效生态环保型仔猪饲料,以粗蛋白含量为19%的高蛋白日粮为对照组,以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8%、17%、16%、15%的低蛋白理想氨基酸平衡日粮为试验组(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测定仔猪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粪尿氮排放量,... 为开发高效生态环保型仔猪饲料,以粗蛋白含量为19%的高蛋白日粮为对照组,以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8%、17%、16%、15%的低蛋白理想氨基酸平衡日粮为试验组(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测定仔猪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粪尿氮排放量,确定仔猪最适的低蛋白日粮组成;再以最佳低蛋白日粮为基础日粮,分别添加0(对照组)、0.2%、0.3%、0.4%、0.5%的专用复合酶制剂(试验1、2、3、4组),测定其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粪尿氮排放量。结果显示:与高蛋白日粮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日增体质量显著提高22.43%,料重比显著降低7.30%,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提高12.99%,粪尿氮排放量极显著降低38.86%;与最佳低蛋白日粮对照组相比,试验3组料重比显著降低4.62%,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极显著提高30.61%,粪尿氮排放量极显著降低62.88%。可见,蛋白质含量为16%的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中添加0.4%的专用复合酶制剂,能有效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粗蛋白表观消化率,降低料重比,减少粪尿氮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日粮 复合酶制剂 表观消化率 生产性能 料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藻胶寡糖制备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窦勇 胡佩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1-163,179,共4页
以平均聚合度10以下的寡糖为目标产物,将褐藻胶经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在不同温度和反应时间下降解,筛选出最佳降解条件,以此降解条件下制备的寡糖对7种常见细菌和真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体积百分比浓度3%、温度80℃、反应1.5... 以平均聚合度10以下的寡糖为目标产物,将褐藻胶经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在不同温度和反应时间下降解,筛选出最佳降解条件,以此降解条件下制备的寡糖对7种常见细菌和真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体积百分比浓度3%、温度80℃、反应1.5~2 h为最佳降解条件;寡糖对细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藤黄微球菌为0.625%、枯草芽孢杆菌为2.5%,寡糖对真菌抑制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 寡糖 制备 降解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协同CDA酶法制备龙虾壳聚糖 被引量:14
11
作者 窦勇 胡佩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7-131,共5页
建立环境友好型的酶法制备高脱乙酰度壳聚糖的最佳工艺。以淡水小龙虾壳为原料,经EDTA法提取甲壳素,采用超声辅助CDA酶法制备壳聚糖;在预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CDA酶法制备壳聚糖工艺。结果表明:酶法制备高脱乙酰度壳聚... 建立环境友好型的酶法制备高脱乙酰度壳聚糖的最佳工艺。以淡水小龙虾壳为原料,经EDTA法提取甲壳素,采用超声辅助CDA酶法制备壳聚糖;在预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CDA酶法制备壳聚糖工艺。结果表明:酶法制备高脱乙酰度壳聚糖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60 min,超声功率476 W,加酶量9.4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5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壳聚糖脱乙酰度高达91.09%,黏度为95 m Pa·s,相对得率81.87%。该制备方法与单一超声法及传统碱法相比具有无任何环境污染、产品脱乙酰度高、产品性质稳定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分析 超声 CDA酶 淡水小龙虾壳 壳聚糖 环境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氮低磷日粮添加植酸酶对仔猪钙、磷及微量矿物元素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窦勇 彭聚华 +1 位作者 胡佩红 顾鹏程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8期20-22,共3页
蛋白含量17%和有效磷含量0.2%的低氮低磷为基础日粮,对照组不添加植酸酶,试验组分别按照0.01%、0.02%、0.03%和0.04%(试验Ⅰ、试验Ⅱ、试验Ⅲ和试验Ⅳ组)添加植酸酶,研究低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仔猪生产性能和钙、磷及... 蛋白含量17%和有效磷含量0.2%的低氮低磷为基础日粮,对照组不添加植酸酶,试验组分别按照0.01%、0.02%、0.03%和0.04%(试验Ⅰ、试验Ⅱ、试验Ⅲ和试验Ⅳ组)添加植酸酶,研究低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仔猪生产性能和钙、磷及微量矿物元素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生长性能和矿物元素消化吸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其他试验组(P〈0.05),日增体质量显著提高16.11%,料重比显著降低11.36%,其磷、钙、铁、锌、铜和锰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16.90%、14.79%、16.53%、24.03%、28.39%和11.43%,粪尿磷含量降低50.10%。可见,低氮低磷仔猪日粮中添加0.03%植酸酶,能有效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降低料重比,提高钙、磷及微量矿物元素的表观消化率,减少粪尿磷含量,降低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氮低磷 仔猪 植酸酶 生长性能 矿物元素 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瓜-木瓜低糖营养果冻的研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窦勇 胡佩红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9-94,共6页
为研制风味良好、营养丰富的保健型果肉果冻,以哈密瓜肉和木瓜汁为主要原料,对哈密瓜木瓜新型复合营养果肉果冻的生产配方进行优化,探讨了复合胶的组成与配比,研究哈密瓜果肉、木瓜汁、复合胶、木糖醇、柠檬酸添加量五因素对果冻感官品... 为研制风味良好、营养丰富的保健型果肉果冻,以哈密瓜肉和木瓜汁为主要原料,对哈密瓜木瓜新型复合营养果肉果冻的生产配方进行优化,探讨了复合胶的组成与配比,研究哈密瓜果肉、木瓜汁、复合胶、木糖醇、柠檬酸添加量五因素对果冻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出以卡拉胶∶魔芋胶∶明胶=2∶1∶1为复合胶,果冻的最佳配方为:哈密瓜果肉添加量8%、木瓜汁添加量10%、复合胶添加量1.0%,木糖醇添加量14%、柠檬酸添加量0.15%,所得到的成品营养丰富,色泽呈均匀橙黄色,酸甜适口,弹性好,平均感官品质评分为94.5分,是一种新型的低糖复合营养果肉果冻,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肉果冻 木瓜 哈密瓜 低糖 保健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氨酸对断奶仔猪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彬 袁珍虎 +1 位作者 季海波 王桂芹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11,共4页
选取18头(28±2)d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8.36±0.75)kg,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试猪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含合成亮氨酸0、0.27%、0.55%的低蛋白(16.90%CP)日粮... 选取18头(28±2)d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8.36±0.75)kg,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试猪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含合成亮氨酸0、0.27%、0.55%的低蛋白(16.90%CP)日粮,研究其对断奶仔猪采食后4 h内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断奶仔猪空腹(0 h)和采食后1 h以内,各组间的氨基酸浓度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采食后第2 h,中水平和高水平组缬氨酸的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水平组异亮氨酸的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中水平组(P<0.01),其余氨基酸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采食后第3 h,中水平和高水平组缬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浓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精氨酸和赖氨酸的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氨基酸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采食后第4 h,各组氨基酸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氨酸 断奶仔猪 血浆 游离氨基酸 浓度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蛋糕的微波生产工艺和品质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窦勇 胡佩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4-186,共3页
为生产出既具有山药特有风味,又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山药蛋糕,以山药作为蛋糕生产的原料,研究山药蛋糕微波生产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鸡蛋、山药、泡打粉的添加量和微波时间对山药蛋糕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药蛋糕最佳配... 为生产出既具有山药特有风味,又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山药蛋糕,以山药作为蛋糕生产的原料,研究山药蛋糕微波生产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鸡蛋、山药、泡打粉的添加量和微波时间对山药蛋糕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药蛋糕最佳配方为低筋面粉200g,山药泥28g,鸡蛋520g,绵白糖140g,泡打粉9g,奶粉30g,食用油60mL,食盐2g,香兰素1g,羧甲基纤维素1g,单甘酯0.6g;微波焙烤采用800W功率,时间为2min,该工艺条件下,蛋糕口感香甜松软,整体起发均匀、柔和,富有弹性,定型情况良好,色泽、滋味等感官性状佳,整体品质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微波 蛋糕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赖氨酸对梨果采后青霉病防效及其抗性诱导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窦勇 胡佩红 +1 位作者 田林双 吴存兵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77-182,共6页
为研究多聚赖氨酸对梨果采后青霉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其在梨果采后病害防控及贮藏保鲜中得到应用。采用打孔处理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多聚赖氨酸注入梨果果肉组织,诱导处理24 h后,接种1×10_(5)个/mL青霉孢子悬液,以无菌生理盐水为对... 为研究多聚赖氨酸对梨果采后青霉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其在梨果采后病害防控及贮藏保鲜中得到应用。采用打孔处理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多聚赖氨酸注入梨果果肉组织,诱导处理24 h后,接种1×10_(5)个/mL青霉孢子悬液,以无菌生理盐水为对照。储藏后,每隔24 h通过测定伤口腐烂率和腐烂直径考察多聚赖氨酸对青霉病的控制效果;采用控制梨果青霉病最佳浓度的多聚赖氨酸对梨果整果进行浸泡处理,考察其对梨果抗病效果和贮藏品质的影响,并研究梨果抗性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打孔处理时,600 mg/L多聚赖氨酸能最有效地控制梨果采后青霉病,该浓度整果浸泡处理梨果3 min后,也能有效控制梨果青霉病,且储藏品质比对照组更好,且梨果抗性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比对照组显著升高。多聚赖氨酸可以有效控制梨果采后青霉病,提高梨果的储藏品质,延长采后梨果的货架期,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赖氨酸 梨果 青霉病 抗性诱导 控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苓蔓越莓保健果冻的研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窦勇 胡佩红 郑思雨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6期4246-4249,共4页
为研制风味良好、营养丰富的保健型果冻,以龟苓膏粉、蔓越莓(Oxycoccos)为主要原料,开发龟苓蔓越莓营养果冻,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以龟苓膏粉6 g、果冻粉0.7 g、白砂糖8 g、蜂蜜10 g、水150 m L为最佳配方,... 为研制风味良好、营养丰富的保健型果冻,以龟苓膏粉、蔓越莓(Oxycoccos)为主要原料,开发龟苓蔓越莓营养果冻,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以龟苓膏粉6 g、果冻粉0.7 g、白砂糖8 g、蜂蜜10 g、水150 m L为最佳配方,按此配方制得的营养果冻呈黑褐色,质地均匀,口感光滑细腻、富有弹性,总体感官品质优良。开发此营养果冻,符合当代消费者的健康饮食理念,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苓 蔓越莓(Oxycoccos) 保健 果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低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仔猪生产性能及矿物元素代谢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窦勇 彭聚华 +1 位作者 胡佩红 顾鹏程 《浙江畜牧兽医》 2015年第3期5-7,共3页
以蛋白质含量17%、有效磷含量0.2%的低蛋白、低磷日粮为基础日粮,对照组不添加植酸酶,试验组分别添加0.01%、0.02%、0.03%、0.04%植酸酶(试验Ⅰ、Ⅱ、Ⅲ、Ⅳ组),研究低蛋白、低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仔猪生产性能及矿物元素表观消化率的... 以蛋白质含量17%、有效磷含量0.2%的低蛋白、低磷日粮为基础日粮,对照组不添加植酸酶,试验组分别添加0.01%、0.02%、0.03%、0.04%植酸酶(试验Ⅰ、Ⅱ、Ⅲ、Ⅳ组),研究低蛋白、低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仔猪生产性能及矿物元素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仔猪的生长性能和矿物元素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其他试验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仔猪的日增重提高16.11%(P<0.01),料重比降低11.36%(P<0.01),磷、钙、铁、锌、铜、锰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16.90%、14.79%、16.53%、24.03%、28.39%、11.43%(P<0.01),粪尿磷含量降低50.10%(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粮 植酸酶 生产性能 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氮、低磷日粮添加植酸酶对仔猪钙、磷及微量矿物元素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窦勇 彭聚华 +1 位作者 胡佩红 顾鹏程 《广东饲料》 2014年第11期29-31,共3页
以蛋白含量17%、有效磷含量0.2%的低氮低磷日粮为基础日粮,对照组不添加植酸酶,试验组分别按照0.01%、0.02%、0.03%、0.04%(试验Ⅰ、Ⅱ、Ⅲ、Ⅳ组)添加植酸酶,研究低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仔猪生产性能及钙、磷及微量矿物元素表观消化... 以蛋白含量17%、有效磷含量0.2%的低氮低磷日粮为基础日粮,对照组不添加植酸酶,试验组分别按照0.01%、0.02%、0.03%、0.04%(试验Ⅰ、Ⅱ、Ⅲ、Ⅳ组)添加植酸酶,研究低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仔猪生产性能及钙、磷及微量矿物元素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生长性能和矿物元素消化吸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其他试验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日增体质量显著提高16.11%,料重比显著降低11.36%,其磷、钙、铁、锌、铜、锰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16.90%、14.79%、16.53%、24.03%、28.39%、11.43%,粪尿磷含量降低50.10%;可见,低磷仔猪日粮中添加0.03%植酸酶,能有效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降低料重比,提高钙、磷及微量矿物元素的表观消化率,减少粪尿磷含量,降低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磷 仔猪 植酸酶 生长性能 矿物元素 表现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单宁在认识上的谬误 被引量:1
20
作者 万建美 孙相俞 何闪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5年第4期71-72 5,5,共3页
1谬误1:所有高粱都含单宁事实:单宁仅存在于有色种皮的高粱品种中(图1)。种皮是否存在受B1_B2_基因控制。当B1_B2_为显性时,种皮就会有颜色。种皮没有颜色的高粱不含单宁,但是在分析检测的过程,一些非单宁物质也会吸收光波,并被误认为... 1谬误1:所有高粱都含单宁事实:单宁仅存在于有色种皮的高粱品种中(图1)。种皮是否存在受B1_B2_基因控制。当B1_B2_为显性时,种皮就会有颜色。种皮没有颜色的高粱不含单宁,但是在分析检测的过程,一些非单宁物质也会吸收光波,并被误认为是单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酒 基因控制 种皮 总酚含量 有毒的 家禽营养 TESTA 蔓越橘 红高粱 黄酮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