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安区农机推广工作现状与思考
1
作者 耿友玲 《江苏农机化》 2016年第2期21-22,共2页
近年来,淮安市淮安区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加大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农机装备水平,推动全区农机化事业稳步有序发展。2015年,该区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6%,为... 近年来,淮安市淮安区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加大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农机装备水平,推动全区农机化事业稳步有序发展。2015年,该区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6%,为全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推广工作 淮安市 农业机械 农机装备水平 农机化事业 机械化水平 科技创新 补贴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面源污染分析及淮安市农机部门减控对策
2
作者 何政道 司明宝 杨卫新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6年第1期32-34,共3页
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类型、特点及危害,着重论述了淮安市农机部门针对农业面源污染这一现状在近年来的工作中采取的防治、减控对策。
关键词 农业 面源污染 防治 减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秸秆固化利用技术推广工作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卫星 杨明 《农业装备技术》 2012年第6期55-57,共3页
秸秆固化技术是指利用专用设备,将秸秆等压缩变成清洁固体成型燃料或秸秆块,无任何添加剂和清洁剂,是新兴的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质锅炉用燃料,可以代替传统的煤炭,俗称“秸秆煤”。该技术应用有着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前景,主要有“四... 秸秆固化技术是指利用专用设备,将秸秆等压缩变成清洁固体成型燃料或秸秆块,无任何添加剂和清洁剂,是新兴的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质锅炉用燃料,可以代替传统的煤炭,俗称“秸秆煤”。该技术应用有着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前景,主要有“四大优势”:一是秸秆固化成型技术和设备已经基本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推广 秸秆 利用 淮安市 生物质发电 同化 固化成型技术 专用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秸秆固化成型利用初探
4
作者 杨卫新 杨明 《江苏农机化》 2013年第1期30-32,共3页
1秸秆固化成型利用的优势 秸秆固化成型是利用专用设备,将秸秆等压缩变成清洁固体成型燃料或秸秆块。这种燃料无任何添加剂和清洁剂,是新兴的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质锅炉用燃料,可以代替传统的煤炭,俗称“秸秆煤”。秸秆固化利用有着... 1秸秆固化成型利用的优势 秸秆固化成型是利用专用设备,将秸秆等压缩变成清洁固体成型燃料或秸秆块。这种燃料无任何添加剂和清洁剂,是新兴的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质锅炉用燃料,可以代替传统的煤炭,俗称“秸秆煤”。秸秆固化利用有着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成型 秸秆 利用 淮安市 生物质发电 成型燃料 专用设备 清洁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秸秆机械化收集利用工作初探
5
作者 余章德 杨卫新 杨明 《农机科技推广》 2016年第1期35-35,38,共2页
秸秆综合利用是淮安市多年来一直着力推进,但实际成效与市民要求始终存在较大差距的民生问题,每到夏收和秋收季节,就会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秸秆利用问题解决不好,无序焚烧导致局部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群众正常生活和环境安全,... 秸秆综合利用是淮安市多年来一直着力推进,但实际成效与市民要求始终存在较大差距的民生问题,每到夏收和秋收季节,就会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秸秆利用问题解决不好,无序焚烧导致局部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群众正常生活和环境安全,也带来火灾和交通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安市 收集利用 机械化 秸秆综合利用 秸秆利用 空气质量 环境安全 安全隐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烘干机在淮安的推广迫在眉睫
6
作者 盛素香 杨卫新 《农机科技推广》 2018年第5期34-34,36,共2页
粮食干燥机械化技术是以机械为主要手段,采用相应的工艺和技术措施,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等因素,在不损害粮食品质的前提下,降低粮食含水率,从而确保粮食安全贮存的技术。粮食低温烘干技术不仅能有效地防止连绵阴雨等灾害性天气所造... 粮食干燥机械化技术是以机械为主要手段,采用相应的工艺和技术措施,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等因素,在不损害粮食品质的前提下,降低粮食含水率,从而确保粮食安全贮存的技术。粮食低温烘干技术不仅能有效地防止连绵阴雨等灾害性天气所造成的损失,还可以防止自然干燥对粮食造成的污染;杜绝农民因占用公路晒粮食而造成的交通伤亡事故;有效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粮食的品质、耐贮存性和加工性;为实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烘干机 干燥机械化技术 淮安 粮食品质 灾害性天气 劳动生产率 农业产业化 控制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保无人机推广应用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耿友玲 王翔 《江苏农机化》 2019年第2期43-44,共2页
结合淮安市淮安区植保无人机推广应用情况,分析植保无人机在实际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促进植保无人机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应用分析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烘干机械推广工作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盛素香 杨卫新 《江苏农机化》 2017年第1期55-56,共2页
介绍了淮安市淮安区粮食烘干现状,分析了烘干机推广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粮食烘干机 技术推广 对策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1
9
作者 耿友玲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7年第6期82-82,共1页
淮安区2014—2016年三年累计使用补贴资金9230万元,带动社会投入2.15亿元,新增机具5800台套,购机补贴政策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提高了农机化作业水平;促进了农民增收,加快了农机合作社发展;推动了秸... 淮安区2014—2016年三年累计使用补贴资金9230万元,带动社会投入2.15亿元,新增机具5800台套,购机补贴政策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提高了农机化作业水平;促进了农民增收,加快了农机合作社发展;推动了秸秆还田,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购机补贴政策的深入实施,很好地促进了农业全程机械化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和不足,分析了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购置补贴 成效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推广意义及效益分析
10
作者 浦如波 杨卫新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3期84-84,共1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量有待迅速提高,一方面每年大量的秸秆在田间地头被焚烧或推入沟河,造成机场停飞、高速公路关闭、环境污染等严重危害,甚至引发火灾和交通事故;另一方面土壤所需的有机肥施用量严重不足,土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量有待迅速提高,一方面每年大量的秸秆在田间地头被焚烧或推入沟河,造成机场停飞、高速公路关闭、环境污染等严重危害,甚至引发火灾和交通事故;另一方面土壤所需的有机肥施用量严重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理化性状不断恶化,土壤地力逐年下降,严重影响了农作物高产稳产,制约了农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化肥用量不断上升,成本增加,加剧化肥面源污染。对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推广意义进行了论述,对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效益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秸秆机械化还田是最迅捷解决秸秆综合利用,缓解农作物茬口矛盾,赶季节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机械化还田 推广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思考
11
作者 耿友玲 《江苏农机化》 2017年第3期51-52,共2页
介绍了淮安区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和主要做法,分析了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农机购置补贴 政策实施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植保技术推广初探
12
作者 杨卫新 徐华治 《江苏农机化》 2017年第6期54-55,共2页
介绍了航空植保技术及其特点,针对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航空植保技术 GPS自动导航 推广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植保技术推广初探
13
作者 杨卫新 徐华治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7年第11期24-24,共1页
介绍了航空植保技术及其特点,分析了基层一线推广面临的问题难点,并提出建议,为新技术推广指出了方向,促进高效植保机械化高速发展。
关键词 航空植保 面临问题 难点及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秸秆还田模式 服务生态农业建设
14
作者 彭卫东 杨明 杨卫新 《江苏农机化》 2015年第3期7-10,共4页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秸秆机械化还田已经成为江苏省防止秸秆焚烧、解决秸秆出路问题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2014年夏季淮安市秸秆还田面积234 khm2,还田率达78%,比2013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秋季稻秸秆还...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秸秆机械化还田已经成为江苏省防止秸秆焚烧、解决秸秆出路问题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2014年夏季淮安市秸秆还田面积234 khm2,还田率达78%,比2013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秋季稻秸秆还田147 khm2,机械化收集秸秆30万t。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模式 生态农业建设 秸秆机械化还田 服务 创新 秸秆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工作 秸秆焚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粮食生产“联耕联种”的调研思考
15
作者 浦如波 苏星 史臣庆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6年第5期87-88,共2页
通过联耕联种,建设新农村,适应现代农业,新科技、新装备的推广。将碎片化的农地集中,由农业服务组织统一提供耕、种、收、植保等关键环节或全程专业化服务,实现粮食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和土地收益。
关键词 联耕联种 意义 存在问题及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