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淮安市古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陶娟 赵伟 +1 位作者 赵立梅 孙海波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17,23,共5页
本文研究了古黄河水利枢纽工程的可行性。根据工程实际,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工程建设必要性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对防洪、除涝、供水、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调度方案及管理体制的影响等。... 本文研究了古黄河水利枢纽工程的可行性。根据工程实际,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工程建设必要性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对防洪、除涝、供水、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调度方案及管理体制的影响等。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综合评价结果为良,工程总体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法 指标体系 可行性研究 水利枢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小型水利工程景观设计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崔军 周凤扬 +1 位作者 陈玉斐 周万洋 《中国水利》 2013年第4期34-35,共2页
江苏省淮安市现有小型水库121座、蓄水塘坝5198座、农村固定排灌站3318座,排水沟3983条、总长37328km,渠道46773条、总长约39550km。小型水利工程面广量大。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现代化水利建设的不断推进,在设计中应更加注重水... 江苏省淮安市现有小型水库121座、蓄水塘坝5198座、农村固定排灌站3318座,排水沟3983条、总长37328km,渠道46773条、总长约39550km。小型水利工程面广量大。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现代化水利建设的不断推进,在设计中应更加注重水利工程的景观特点,重视水工建筑物的个性发挥。在小型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布局和色彩方面有所创新.将水利工程与周围环境、地域文化巧妙融合,注重工程效益与环境效益、美学效益相结合。按照工程类型及河流景观的构成,结合淮安市小型水利工程的特点,分析淮安市小型水利工程景观设计现状,提出有关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水利工程 景观 和谐 淮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古黄河水利枢纽工程总体布局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昌新 王道虎 +1 位作者 吴兵 孟佳佳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2年第4期58-60,共3页
在与相关规划充分衔接的前提下,结合工程的功能要求,通过对古黄河水利枢纽工程位置、闸前水位、总体布置、导流方案、结构优化的分析论证,确定了枢纽闸址位于涟水县城区段的涟城镇下游,闸前设计水位8.3m,闸站桥结合,导流河位于河道右侧... 在与相关规划充分衔接的前提下,结合工程的功能要求,通过对古黄河水利枢纽工程位置、闸前水位、总体布置、导流方案、结构优化的分析论证,确定了枢纽闸址位于涟水县城区段的涟城镇下游,闸前设计水位8.3m,闸站桥结合,导流河位于河道右侧等总体布局方案,为减少征地拆迁、节约投资、加快前期工作、推进工程进度起到了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枢纽 总体布局 研究论证 古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院贯标工作综述
4
作者 耿开梅 《江苏水利》 2003年第7期38-39,共2页
江苏省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自2001年6月18日开始贯彻GB/T19001-2000等同于ISO9001:2000标准之后,建立并完善了既满足标准又符合设计院具体情况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下,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于2002年3月16日取得北... 江苏省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自2001年6月18日开始贯彻GB/T19001-2000等同于ISO9001:2000标准之后,建立并完善了既满足标准又符合设计院具体情况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下,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于2002年3月16日取得北京中水源禹质量体系认证中心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它标志着我院"科学管理、开拓进取、高效优质、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在各个工作程序中得到了有效实施,标志着设计院已具有符合国际管理标准的质量保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安市 水利勘测设计院 贯标 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古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初设方案泥沙冲淤计算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孟佳佳 赵伟 陶娟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5年第7期19-24,共6页
本文根据淮安市古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初设方案,采用河床演变分析和二维泥沙数学模型,考虑土质条件和河道现状,分析了1984年以来河道演变情况,研究了工程建成前后枢纽上下游河道水流泥沙运动和河床变化特征,提出了缓解冲刷和淤积的具体措施... 本文根据淮安市古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初设方案,采用河床演变分析和二维泥沙数学模型,考虑土质条件和河道现状,分析了1984年以来河道演变情况,研究了工程建成前后枢纽上下游河道水流泥沙运动和河床变化特征,提出了缓解冲刷和淤积的具体措施,为初设方案的最终确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荡型河道 泥沙分析 冲淤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宇 任婷婷 +2 位作者 景璐 杨协成 赵程程 《水利技术监督》 2025年第3期73-75,共3页
为能够有效地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实现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加强对农业节水灌溉的规划与设计。针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存在问题,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着重对水利工程的规划与设计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规划和设计... 为能够有效地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实现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加强对农业节水灌溉的规划与设计。针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存在问题,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着重对水利工程的规划与设计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规划和设计工作脱离实际情况、灌溉设施老化现象严重、专业管理人员短缺等问题,并提出了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有效措施,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 规划设计 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水利工程空箱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江苏水利》 2024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
项目提出了典型空箱结构拓扑构型和工作性态复核两阶段式的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对空箱结构、边界条件及材料属性等进行建模分析、拓扑优化物理模型试验验证,并通过规则化处理获得了典型空箱结构拓扑优化的工程方案。
关键词 结构拓扑优化 空箱 规则化 建模分析 拓扑构型 材料属性 两阶段式 工作性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清隆桥泵站空箱挡墙拓扑优化设计研究
8
作者 刘松 徐鹏飞 +3 位作者 郭瑞 颜柏杨 郭金 徐昕 《江苏水利》 2023年第2期48-52,共5页
基于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空箱挡土墙结构优化设计问题。以清隆桥泵站进水侧空箱挡土墙为例,以挡墙应变能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挡墙结构体积、强度、抗滑稳定、抗倾覆稳定等为约束条件构建拓扑优化计算模型,实现了对空箱挡土墙的结... 基于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空箱挡土墙结构优化设计问题。以清隆桥泵站进水侧空箱挡土墙为例,以挡墙应变能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挡墙结构体积、强度、抗滑稳定、抗倾覆稳定等为约束条件构建拓扑优化计算模型,实现了对空箱挡土墙的结构优化及轻量化设计。利用有限元软件对优化后的结构进行稳定性复核,结果表明空箱挡土墙结构的强度、抗滑稳定、基地应力等指标均满足要求,验证了拓扑优化结果的可靠性,为挡土墙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变密度法 空箱挡土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白马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案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娟 石炜 +1 位作者 朱玮 张智酝 《中国水利》 2015年第1期21-22,共2页
在充分研究白马湖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生态治湖的新理念,对湖滨带生态修复提出有效修复方案。通过底泥疏浚、种植水生植物等措施,恢复湖滨带的生态系统完整性,改善白马湖水质,发挥其备用水源地功能,改变白马湖地区单一依... 在充分研究白马湖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生态治湖的新理念,对湖滨带生态修复提出有效修复方案。通过底泥疏浚、种植水生植物等措施,恢复湖滨带的生态系统完整性,改善白马湖水质,发挥其备用水源地功能,改变白马湖地区单一依赖渔业生产的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湖 湖滨带 生态修复 底泥清淤 水生植物 淮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古黄河水利枢纽工程水流条件计算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佳佳 陶娟 赵立梅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5年第12期81-86,共6页
本文从古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初设方案出发,采用2维水流数学模型,通过100、200、500m3/s等水流条件,研究了工程建成前后枢纽上下游河段水流运动特性,为初设方案的最终确定和枢纽的运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表明:当节制闸开启相同数量... 本文从古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初设方案出发,采用2维水流数学模型,通过100、200、500m3/s等水流条件,研究了工程建成前后枢纽上下游河段水流运动特性,为初设方案的最终确定和枢纽的运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表明:当节制闸开启相同数量的闸门时,对称开启要优于非对称开启,其闸门上下游流速相对较小,流态较为均匀,其中闸门全部开启时流速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水流条件 初设方案 枢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利仿真模拟设计的金湖县城西河节制闸加固结构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冬冬 李杰 卞威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2年第4期29-34,84,共7页
针对金湖县城西河活水工程节制闸工程加固设计方案开展参数优化,利用仿真计算平台建立计算模型,经模拟,锚固洞部位拉应力为最大,锚固洞、闸顶平台最大拉应力与纵向间距参数为正相关,但锚固洞最大拉应力与横向间距参数呈二次函数关系,且... 针对金湖县城西河活水工程节制闸工程加固设计方案开展参数优化,利用仿真计算平台建立计算模型,经模拟,锚固洞部位拉应力为最大,锚固洞、闸顶平台最大拉应力与纵向间距参数为正相关,但锚固洞最大拉应力与横向间距参数呈二次函数关系,且为负相关;闸顶平台最大拉应力受横向间距参数影响较小,稳定在1.03MPa;锚块最大拉应力受纵向设计参数抑制影响,间距增大20mm,平均可削弱其14.7%的拉应力,但其受横向间距参数影响较小,稳定在1.5MPa。特征部位最大压应力虽纵向设计参数为递增,但横向间距参数影响下锚块、锚固洞变化较小,稳定在11.2MPa、15.8MPa,闸顶平台在横向间距90mm后递减。研究认为纵向、横向设计参数分别为160mm、100mm时加固方案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仿真 金湖县 节制闸 加固 锚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城区快速排水通道开挖方案研究
12
作者 徐永波 石炜 +1 位作者 朱亚 高金梅 《治淮》 2015年第1期74-75,共2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建设城区快速排水通道,缓解洪涝矛盾造成的压力,理顺上下游排水关系,解决城区排水出路问题。一、淮安城区排涝现状淮安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旅游城市,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180万,远期203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建设城区快速排水通道,缓解洪涝矛盾造成的压力,理顺上下游排水关系,解决城区排水出路问题。一、淮安城区排涝现状淮安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旅游城市,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180万,远期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240万;建设用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16km2,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83 km2。淮安城市自苏北灌溉总渠开挖后,城区因洪致涝矛盾、上下游排水矛盾、高低水混排的矛盾、城区和农区的的排水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通道 城区排水 开挖方案 淮安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生态旅游城市 中心城区 城市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城区快速排水通道方案研究
13
作者 徐永波 高金梅 石炜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5年第12期90-92,共3页
随着淮安城市发展规划的逐步实施,东扩南连的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淮安市开发区的建设,这个地区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的重要区域,淹不得,也淹不起。因此,迫切需要建设淮安城区快速排水通道,... 随着淮安城市发展规划的逐步实施,东扩南连的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淮安市开发区的建设,这个地区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的重要区域,淹不得,也淹不起。因此,迫切需要建设淮安城区快速排水通道,可以快速地提高该地区的区域排涝标准,缓解洪涝矛盾造成的压力,理顺上下游排水关系,解决城区排水出路问题。该工程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 下垫面 标准低 出路不足 快速通道 效益显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河道综合整治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晓艳 刘菲菲 +1 位作者 钟琦皓 王启凡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2期237-240,251,254,共6页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早期城市内河道的规划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对城市河道进行综合整治迫在眉睫。文章以雨花台区工农河为例,根据片区发展要求,首先对雨花区工农河河道工程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然后对河道的平面布置进行了设计...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早期城市内河道的规划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对城市河道进行综合整治迫在眉睫。文章以雨花台区工农河为例,根据片区发展要求,首先对雨花区工农河河道工程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然后对河道的平面布置进行了设计,最后根据河道现状与规划不符的状况进行了综合整治设计。综合整治的实施改善了城市河道的环境,同时河道的整治为后续项目的推进提供了基础,可以为后续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河道 综合整治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河道橡胶坝与活水系统的结合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阳 李建军 +3 位作者 刘彬 苏丹 张茜 费晓磊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3期105-107,111,共4页
城市中的断头浜河道,因水体流动性差,水质调控难度大,导致其水生态、水景观效果差,影响区域河道水环境。文章结合江苏省无锡市某城区劣Ⅴ类水质的断头浜河道治理工程,对河道提质增效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在河道末端新建橡胶坝,使断头浜河... 城市中的断头浜河道,因水体流动性差,水质调控难度大,导致其水生态、水景观效果差,影响区域河道水环境。文章结合江苏省无锡市某城区劣Ⅴ类水质的断头浜河道治理工程,对河道提质增效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在河道末端新建橡胶坝,使断头浜河道形成独立水域,采取水质调控措施,改善水环境。此外,结合橡胶坝充排水泵室布置,设置活水、排水泵系统,实现断头浜河道活水循环,同时减小工程占地。橡胶坝与活水系统的结合设计研究,可为类似断头浜河道水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坝 活水系统 城市河道 断头浜 江苏无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水利排险工程中水闸除险加固结构模拟设计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齐春舫 王霄 +2 位作者 谷静 陈超 缪成美 《海河水利》 2021年第4期95-99,共5页
针对嶂山闸开展病险加固模拟设计研究,设计预应力结构加固措施,研究优化预应力锚索布设根数与锚索直径参数。加固结构中锚固洞拉应力最大,且最大拉应力与锚索根数、锚索直径均为负相关,闸台、锚块最大拉应力在锚索根数为16后出现降幅;... 针对嶂山闸开展病险加固模拟设计研究,设计预应力结构加固措施,研究优化预应力锚索布设根数与锚索直径参数。加固结构中锚固洞拉应力最大,且最大拉应力与锚索根数、锚索直径均为负相关,闸台、锚块最大拉应力在锚索根数为16后出现降幅;锚索直径增大2 mm,闸台、锚固洞、锚块最大拉应力分别平均降低22.7%、7.6%、24.4%,且降幅递减。锚块体、锚固洞最大压应力随锚索根数递减,闸台稳定在8.5 MPa;闸台、锚固洞最大压应力与锚索直径具有幂函数关系,直径增大2 mm,两者最大压应力分别损失25%、23.5%。研究认为锚索根数16、锚索直径22 mm时加固设计方案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 水利排险 水闸 加固设计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枢纽泵闸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风险精准预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钟琦皓 王启凡 +1 位作者 蒋晓艳 刘菲菲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前,常规的混凝土开裂风险预测方法主要通过结合控制变量法,对影响开裂的因素进行模拟分析,由于忽略了不同因素对开裂情况的影响程度,导致预测精度不佳。对此,提出水利枢纽泵闸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风险精准预测方法。通过对混凝土开裂机... 目前,常规的混凝土开裂风险预测方法主要通过结合控制变量法,对影响开裂的因素进行模拟分析,由于忽略了不同因素对开裂情况的影响程度,导致预测精度不佳。对此,提出水利枢纽泵闸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风险精准预测方法。通过对混凝土开裂机理进行分析,选定开裂因素变量,并对不同因素的敏感性进行计算,明确不同因素对开裂情况的影响程度。考虑到钢筋对开裂情况的附加应变,对大体积混凝土最大裂缝宽度进行计算,并采用贝叶斯参数法对开裂概率进行计算,最后根据开裂概率对风险进行分级,实现混凝土开裂风险的预测。在试验中,对提出的方法进行开裂风险预测精度的检验。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方法对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风险进行预测时,风险系数误差值较低,具备较为理想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枢纽 大体积混凝土 开裂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榫卯结构装配式水工建筑物参数化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苏水利》 2024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项目基于BIM技术,依据榫卯连接原理研究了中小型闸站的拆分组装原则及装配式结构防渗问题,开展了典型闸站的有限元分析及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榫卯结构的标准化装配式中小型闸站,建立了参数化构件族库,开展了构件工厂化、... 项目基于BIM技术,依据榫卯连接原理研究了中小型闸站的拆分组装原则及装配式结构防渗问题,开展了典型闸站的有限元分析及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榫卯结构的标准化装配式中小型闸站,建立了参数化构件族库,开展了构件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和现场装配工艺研究。项目将传统木质榫卯连接工艺应用到现代小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水工建筑物上,拓展了装配式水工建筑物结构体系,实现了“非等同现浇”技术在装配式水工建筑物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 榫卯连接 参数化构件 榫卯结构 预制装配式 族库 有限元分析 工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交通联合枢纽工程中水闸底板设计优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敏 庄梦如 +1 位作者 王明东 朱潇潇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2年第3期19-23,共5页
为研究淮安一干河水利-交通联合枢纽工程中水闸设施底板厚度设计参数最优性,利用仿真计算对比方法开展了应力、位移及孔隙水压力分析。水闸中拉、压应力最大分别为交通桥底、底板部位;交通桥底、闸室底板最大拉应力随底板厚度均为先减... 为研究淮安一干河水利-交通联合枢纽工程中水闸设施底板厚度设计参数最优性,利用仿真计算对比方法开展了应力、位移及孔隙水压力分析。水闸中拉、压应力最大分别为交通桥底、底板部位;交通桥底、闸室底板最大拉应力随底板厚度均为先减后增变化,厚度1 m时为最低,为1.68 MPa、1.29 MPa;检修桥底处最大拉、压应力受厚度参数影响较小。底板厚度增大时,闸室底板、交通桥底部位最大压应力递增,但增幅在减小,厚度1 m方案后应力基本稳定。水闸位移以竖向沉降为主,Z向位移量稳定在3.95 mm,不受底板厚度参数影响;Y、X向位移随底板厚度递减,但厚度超过1 m后位移降幅较小;厚度参数不影响孔隙水压力分布,厚度1 m方案下孔隙水压力量值最优。综合静力特征与孔隙水压力特征,认为闸室底板厚度1 m时设计方案最优。研究可为应用静力特征与渗流特征进行水工设计参数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枢纽 底板 应力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特色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
作者 陈玉斐 王道虎 +1 位作者 皇甫全欢 黄苏宁 《中国水利》 2014年第19期59-60,共2页
在新的历史时期,江苏省淮安市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推动特色水利现代化建设,是摆在淮安水利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水利现代化 内容 举措 成效 淮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