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适应稻虾共作水稻长秧龄壮秧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庄军年
胡恩祥
高为焱
杨青
陆海空
翟永良
-
机构
淮安佳禾兴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农业大学
盱眙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省盱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8-104,共7页
-
基金
江苏省苏北科技专项(编号:SZ-XY202002)。
-
文摘
通过研究不同配方育秧基质、播种量、秧龄、施肥量和化控量对水稻秧苗株高、叶片数、茎基粗、单株干质量的影响,探究适应稻虾共作水稻长秧龄壮秧指标及其综合稻秧培育技术,主要结果如下:木薯渣+蛭石+草炭配方育秧基质理化性质能满足水稻培育长秧龄壮秧的要求,基质养分不能满足培育水稻长秧龄壮秧的要求,需要增加施肥、化控等培育措施。适合苏北地区气候条件和稻虾共作生产茬口要求的水稻长秧龄壮秧指标为秧龄30~35 d,叶龄5~6叶,株高20 cm左右;单株干质量40 mg左右,茎基粗2.5~3.0 mm;叶片上举、色绿;根系成毯,适宜机插。培育水稻长秧龄壮秧应适当降低播种量,常规粳稻(南粳9108)以60~80 g/盘为宜。施肥宜采用叶面喷施,不宜采用秧盘基施,秧盘基施有出现肥害风险。叶面喷施从2叶开始至5叶每叶1次,喷施浓度2叶期0.6%尿素+0.2%硫酸二氢钾,其他时期0.8%尿素+0.2%硫酸二氢钾;喷施量50~100 mL/盘。喷施多效唑可降低株高,增加茎基粗;秧苗叶片上举,群体通透性好,有利于培育老壮秧。喷施浓度不宜太高,25%多效唑稀释倍数大于2 000倍液为宜。
-
关键词
稻虾共作
水稻
秧龄
壮秧技术
-
分类号
S51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