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订单式”职业教育机制研究及实践 被引量:52
1
作者 桂和荣 沈宏毅 +3 位作者 李文权 陶永海 吴淮生 陆少刚 《职业技术教育》 2005年第4期34-36,共3页
以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订单式"职业教育体制的建立过程和实践效果为例,分析"订单式"职业教育质量的保证机制,并从工作重心下移、加大考核力度、根据市场要求加强专业建设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扩大"订单式"教... 以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订单式"职业教育体制的建立过程和实践效果为例,分析"订单式"职业教育质量的保证机制,并从工作重心下移、加大考核力度、根据市场要求加强专业建设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扩大"订单式"教育规模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订单式”人才培养 保障机制 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5s的轻量化森林火灾探测算法
2
作者 刘惠临 方琼 +3 位作者 江宇 魏华章 王涛 张树川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3,共9页
为解决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森林火灾探测算法存在结构复杂、规模庞大,且难以兼顾检测精度和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的轻量化森林火灾探测算法。首先,采用优化的背景差分技术消除背景图像中类火物体的干扰,减少分析图像所需的时间... 为解决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森林火灾探测算法存在结构复杂、规模庞大,且难以兼顾检测精度和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的轻量化森林火灾探测算法。首先,采用优化的背景差分技术消除背景图像中类火物体的干扰,减少分析图像所需的时间;其次,设计分组混洗策略优化常规卷积,并在特征提取的C3模块中融入高效通道注意力(ECA)机制和深度可分离卷积,增强图像特征提取与融合能力的同时有效降低模型的参数量;然后,采用动态非单调聚焦机制优化Wise-交并比(WIOU)损失函数,减少低质量样本产生的有害梯度;最后,在构建的森林火灾数据集上将所提算法与其他算法做充分的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各类场景均展现出良好的泛化性,对火焰目标的检测精度达到86.1%,较标准YOLOv5s检测精度提升2.7%,检测速度提升11.4%,有效降低了火灾误报率,增强了模型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5s 轻量化 森林火灾探测 深度可分离卷积 注意力 Wise-交并比(WIO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烘烤工艺和预应变对HC220BD+Z发罩外板性能影响分析
3
作者 王慧 解甜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75,共9页
针对烘烤硬化和模拟加工的预应变对HC220BD+Z超低碳烘烤硬化钢性能和发罩外板服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了175℃保温20 min烘烤后的力学性能变化;模拟了冲压过程加工硬化作用,对材料施加了不同的预应变,对比分析了材料力学性... 针对烘烤硬化和模拟加工的预应变对HC220BD+Z超低碳烘烤硬化钢性能和发罩外板服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了175℃保温20 min烘烤后的力学性能变化;模拟了冲压过程加工硬化作用,对材料施加了不同的预应变,对比分析了材料力学性能和加工硬化指数的变化;通过Swift和Hockett-Sherby硬化准则组成混合模型拟合材料的有效应力-有效塑性应变曲线,同时采用成形网格映射技术叠加冲压工艺的影响,对比分析烘烤硬化和成形加工硬化等不同效应对行人保护头碰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烤处理后,HC220BD+Z的屈服强度明显提升,并且出现明显的屈服平台,烘烤硬化值达到44 MPa,而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则基本保持不变;随着预应变的增加,强度明显增加,屈强比更接近1.0,断后伸长率先减小后增加,加工硬化指数由0.19逐渐降低到0.13;瞬时加工硬化值m随预应变的增加明显减小,加工硬化能力降低;烘烤后并叠加成形效应的头部损伤指标存在大于1700的点位,不能完全满足头碰安全性要求,并且HIC值超过1000的区域明显高于未烘烤和仅烘烤时,占比达到15.04%;由此表明在结构设计和性能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烘烤硬化和成形加工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烤硬化钢 预应变 加工硬化 发罩外板 行人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弱结构煤岩中瓦斯抽采钻孔注浆成孔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姚向荣 石必明 +1 位作者 王永保 孙泽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8-42,共5页
针对煤岩长钻孔过泥岩、构造带和软煤层成孔的技术难题,基于现场实测煤岩物理参数,采用FLAC3D软件对丁集煤矿-910m水平11-2回风平巷抽采钻孔的工艺条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出钻孔的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破坏区变化规律,发现孔径沿垂直方向... 针对煤岩长钻孔过泥岩、构造带和软煤层成孔的技术难题,基于现场实测煤岩物理参数,采用FLAC3D软件对丁集煤矿-910m水平11-2回风平巷抽采钻孔的工艺条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出钻孔的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破坏区变化规律,发现孔径沿垂直方向上方位移最大,下方次之,两侧位移最小,终孔形状为扁圆形。对钻孔围岩的应力、应变、位移和固化前的参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固化后煤岩强度恢复系数为5%~60%,原岩煤体越软,强度恢复系数越大。基于注浆固化成孔理论,采用排间间隔交替和单孔位复注浆,注浆压力0.4~0.8MPa,水灰质量比2∶1,向软煤岩层孔内压注固化剂,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增强煤岩弱结构抵御变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结构煤岩 钻孔 成孔技术 注浆固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张集煤矿层滑构造分类及形成机制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解国爱 姚素平 +2 位作者 王光扣 张国明 邱志诚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9,共9页
通过淮南煤田张集井田层滑构造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对层滑构造进行了系统分类。根据层滑构造的表现形态分为揉皱型和断裂型两种基本类型,根据不同层滑构造的组合形态又可分为书斜式、垒堑式、阶梯状和"y"与反"y"字... 通过淮南煤田张集井田层滑构造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对层滑构造进行了系统分类。根据层滑构造的表现形态分为揉皱型和断裂型两种基本类型,根据不同层滑构造的组合形态又可分为书斜式、垒堑式、阶梯状和"y"与反"y"字形等,并采用物理模拟方法对不同层滑构造类型进行了实验研究。运用镜质体的反射率各向异性恢复了矿区构造应力场,张集井田中生代以来至少受到两期构造应力场作用,NWW-SEE方向的拉伸是形成张集井田层滑构造的主要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煤田 张集井田 层滑构造 镜质体反射率 物理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遇软结构煤岩瓦斯抽采钻孔固化成孔技术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姚向荣 石必明 夏抗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70,共4页
采用ANSYS数值模拟分析钻孔周围煤体以及围岩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分布规律,并对固化前后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参量进行分析,得出固化前后煤岩的稳定规律。通过适当选择抽采钻孔固化浆料的参数,并对抽采钻孔注浆单元取样,以此来检验固化煤... 采用ANSYS数值模拟分析钻孔周围煤体以及围岩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分布规律,并对固化前后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参量进行分析,得出固化前后煤岩的稳定规律。通过适当选择抽采钻孔固化浆料的参数,并对抽采钻孔注浆单元取样,以此来检验固化煤体后的抽采钻孔稳定效果,在现场进行了尝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结构煤岩 抽采钻孔 成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瓦斯传感器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其军 程久龙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25,共4页
文章提出了将基于RBF网络的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瓦斯传感器故障诊断的思想。该思想的核心是通过对影响测点瓦斯浓度的各种相关信息融合,利用高精度RBF网络逼近器的输出与瓦斯传感器实际的输出之差与设定的阈值比较,实现瓦斯传感器故障的... 文章提出了将基于RBF网络的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瓦斯传感器故障诊断的思想。该思想的核心是通过对影响测点瓦斯浓度的各种相关信息融合,利用高精度RBF网络逼近器的输出与瓦斯传感器实际的输出之差与设定的阈值比较,实现瓦斯传感器故障的监测诊断。试验表明该技术能对瓦斯传感器进行有效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传感器 故障诊断 信息融合 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保障煤矿深部资源的科学开采 被引量:7
8
作者 胡水根 张平松 严家平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4,61,共5页
煤矿在向深部开采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比浅部更困难的问题,如:巷道围岩变形和冲击矿压、煤与瓦斯突出、水灾及高温热害等。通过分析,深部问题会引起岩(矿)体产生相应的物性异常,认为可发挥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优点,预先探测出深部... 煤矿在向深部开采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比浅部更困难的问题,如:巷道围岩变形和冲击矿压、煤与瓦斯突出、水灾及高温热害等。通过分析,深部问题会引起岩(矿)体产生相应的物性异常,认为可发挥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优点,预先探测出深部开采中可能会遇到的哪些具体问题。指出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是保障煤矿深部科学开采的重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 深部资源 科学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集煤矿1311(1)综采工作面Y型通风沿空留巷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朱云辉 段贤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7-39,共3页
沿空留巷一直是煤炭开采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实现Y型通风方式、治理工作面瓦斯超限的最有效的途径,文章针对丁集煤矿1311(1)工作面的现场情况,对沿空留巷原设计方案进行了调整,从顶板加固方式、帮部加固方式、超前撕帮、充填工艺等... 沿空留巷一直是煤炭开采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实现Y型通风方式、治理工作面瓦斯超限的最有效的途径,文章针对丁集煤矿1311(1)工作面的现场情况,对沿空留巷原设计方案进行了调整,从顶板加固方式、帮部加固方式、超前撕帮、充填工艺等方面介绍改进后方案的施工情况,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施工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保证了该工作面生产安全有序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集煤矿 综采工作面 Y型通风 沿空留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透气性突出煤层群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波 程建圣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7-90,共4页
针对乌兰煤矿低透气性煤层群瓦斯含量高、压力大的特点,为解决首采保护层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瓦斯超限问题,提出穿层钻孔预抽首采层瓦斯、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瓦斯、走向高位钻孔和上隅角埋管抽采瓦斯的综合措施对突出煤层群开采下的矿井实施... 针对乌兰煤矿低透气性煤层群瓦斯含量高、压力大的特点,为解决首采保护层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瓦斯超限问题,提出穿层钻孔预抽首采层瓦斯、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瓦斯、走向高位钻孔和上隅角埋管抽采瓦斯的综合措施对突出煤层群开采下的矿井实施瓦斯灾害治理。结果表明:回采期间,抽采钻孔瓦斯浓度和流量随时间变化呈现比较稳定的规律、随工作面推进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工作面回风侧最大瓦斯浓度0.36%,上隅角最大瓦斯浓度0.5%,最大抽采瓦斯流量105.8m^3/min,有效地解决了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超限问题,实现了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透气性煤层群 瓦斯抽采 综合治理技术 首采保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使用不确定性的四维审视 被引量:6
11
作者 缪成长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6-231,共6页
技术使用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特征,不确定性是技术使用的基本特点之一。因此,拓展技术哲学研究疆域,把技术使用不确定性纳入其中进行分析和探讨意义重大。技术使用不确定性贯穿于技术使用全过程。从技术客体维度审视,其主要表现为技术功能... 技术使用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特征,不确定性是技术使用的基本特点之一。因此,拓展技术哲学研究疆域,把技术使用不确定性纳入其中进行分析和探讨意义重大。技术使用不确定性贯穿于技术使用全过程。从技术客体维度审视,其主要表现为技术功能失常的可能性;从技术主体维度审视,其主要表现为技术功能创新的可能性;从技术对象维度审视,其主要表现为技术目标偏离的可能性;从技术活动维度审视,其主要表现为技术风险形成的可能性。技术使用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不同,成因也各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使用 不确定性 技术功能 技术目标 技术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炮采改综采工作面切眼扩刷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云岗 季成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31,共3页
综采工作面切眼跨度大,是安装大型综采设备的巷道,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为了保证大倾角炮采改为综采工作面切眼的安全施工,结合李嘴孜煤矿的生产条件,提出了合理的扩刷施工工艺,探讨了切眼扩刷时的安全技术措施,尤其是大倾角条... 综采工作面切眼跨度大,是安装大型综采设备的巷道,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为了保证大倾角炮采改为综采工作面切眼的安全施工,结合李嘴孜煤矿的生产条件,提出了合理的扩刷施工工艺,探讨了切眼扩刷时的安全技术措施,尤其是大倾角条件下的工作面防抽底、防片帮措施等,最终实现了切眼扩刷的安全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综采工作面 切眼 扩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集煤矿1214(3)“孤岛”综采工作面防灭火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家平 程建圣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8-70,共3页
综采工作面实施的常规防灭火技术,仅在工作面后方采空区设置探头进行监测,但此法已不能满足对"孤岛"综采面全面监控的需要。通过对张集矿1214(3)"孤岛"工作面防灭火系统的设计,对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也实施监控措... 综采工作面实施的常规防灭火技术,仅在工作面后方采空区设置探头进行监测,但此法已不能满足对"孤岛"综采面全面监控的需要。通过对张集矿1214(3)"孤岛"工作面防灭火系统的设计,对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也实施监控措施,加大对巷道两帮的束管监测力度,建立起全面的、立体的监控体系,收到良好效果。可供类似条件的"孤岛"综采工作面防灭火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 综采工作面 防灭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支架稳定性及其控制技术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文权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53,共3页
针对大采高综采支架的稳定性问题,探讨了大采高支架倾倒的影响因素,并对顶板冒空条件下和移架过程中的高架倾倒进行了重点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控制条件,通过实例说明了大采高支架倾倒控制措施,对煤矿大采高工作面控制支架倾倒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大采高 综采支架 稳定性 控制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水平钻井分段固壁聚合物优化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家平 戴广龙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4-85,80,共3页
地面水平钻井抽放瓦斯克服了地面垂直钻井抽放瓦斯很快断气的缺点,扩大了抽采范围,但施工过程中易出现携砂、坍塌现象。根据固壁聚合物性能,对不同井段实施固壁聚合物优选,保证在煤层中成孔。顾桥矿地面水平钻井试验成功,为淮南矿区增... 地面水平钻井抽放瓦斯克服了地面垂直钻井抽放瓦斯很快断气的缺点,扩大了抽采范围,但施工过程中易出现携砂、坍塌现象。根据固壁聚合物性能,对不同井段实施固壁聚合物优选,保证在煤层中成孔。顾桥矿地面水平钻井试验成功,为淮南矿区增加了一种新的瓦斯治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水平钻井 分段固壁 聚合物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某工作面重大冒顶事故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俊斌 熊晓英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54,共2页
简要地介绍了淮南某矿回采工作面发生的一起重大冒顶事故 ,从地质、技术、装备、管理以及认识等诸方面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防治顶板事故的
关键词 冒顶事故 回采工作面 技术分析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中游淮南段二维水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8-41,共4页
为研究淮河中游河段水动力学扩散特征,以淮河淮南段(鲁台子-田家庵)为研究对象,运用SMSRMA2二维数值模型方法对2004年洪水期和2009年枯水期河道内水流运动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洪峰到来时刻和最枯来水时刻区域内流速、水深的空间... 为研究淮河中游河段水动力学扩散特征,以淮河淮南段(鲁台子-田家庵)为研究对象,运用SMSRMA2二维数值模型方法对2004年洪水期和2009年枯水期河道内水流运动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洪峰到来时刻和最枯来水时刻区域内流速、水深的空间分布特点。将该模型应用于区段内分汊河道各支汊过流量的计算,得出分汊河道南支汊具有较好的通航能力。所建模型能较为准确地描述淮河中游淮南段的水动力学变化过程,其成果可应用于下一步河道水质变化的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S-RMA2 数值模型 水动力学 分汊河道 淮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淮南段分汊型河道污染物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22,共4页
为分析淮河中游典型分汊河段淮南段(鲁台子-田家庵)在上游排污情况下的河流污染变化规律,运用地表水模拟系统SMS-RMA4建立污染物迁移规律数值模拟模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首先根据多年实测流量资料,推求了鲁台子水文站95%,75... 为分析淮河中游典型分汊河段淮南段(鲁台子-田家庵)在上游排污情况下的河流污染变化规律,运用地表水模拟系统SMS-RMA4建立污染物迁移规律数值模拟模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首先根据多年实测流量资料,推求了鲁台子水文站95%,75%保证率下的设计流量,然后利用排污口排污数据,对研究河段中的凤台大桥、平圩大桥、田家庵断面的污染指标氨氮(NH3-N)和化学需氧量(CODcr)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以P=75%来水条件为例,模拟了不同时刻点CODcr在分汊河道中的扩散状态。分析结果反映了河段内水质对上游排污口排污的响应规律,并得出污染源排污强度和上游来水的水动力条件为制约下游水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汊河道 污染物迁移规律 数值模型 淮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潘三矿1782(3)综放工作面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
19
作者 孙泽宏 吴克成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9-42,共4页
介绍了综采放顶煤采煤工作面综合防灭火技术途径,对潘三矿1782(3)综放工作面在正常回采及停采期间可能引起自然发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防止自然发火所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有煤炭自然发火倾向性的矿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自然发火 综合措施 防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助熔剂降低淮南煤灰熔融性温度的研究
20
作者 孙群 薛永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45,共3页
通过在淮南煤灰中添加A,B,C,D四种助熔剂,对降低淮南煤灰的高灰熔融性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助熔剂可以显著降低高灰熔性淮南煤灰熔点,且其降低程度随助熔剂种类及用量的不同变化很大。为了更好地观察、预测灰熔点随助熔剂添加... 通过在淮南煤灰中添加A,B,C,D四种助熔剂,对降低淮南煤灰的高灰熔融性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助熔剂可以显著降低高灰熔性淮南煤灰熔点,且其降低程度随助熔剂种类及用量的不同变化很大。为了更好地观察、预测灰熔点随助熔剂添加量的变化关系,并用V isualBASIC开发了处理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熔剂 灰熔融性 水煤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