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步》主旨是“责任”,而非“亲情”——兼谈对当下散文教学的思考
1
作者 江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78,共5页
《散步》主旨“亲情说”的问题在于,它是建立在大众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上,完全忽略了具体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创作意图。在解读这篇作品时,如果能在深入了解作者基础上,从作品的“表现自我”“真实”“真诚”等散文属性出发,推敲语言文字,体... 《散步》主旨“亲情说”的问题在于,它是建立在大众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上,完全忽略了具体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创作意图。在解读这篇作品时,如果能在深入了解作者基础上,从作品的“表现自我”“真实”“真诚”等散文属性出发,推敲语言文字,体味作者情感,那么就会发现,它真正要传达的思想,是一代中年人面对父母逐渐衰老时所表现出的内心压力与牵挂、对生命盛衰规则的思考以及由此生发的家庭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步》 主旨 责任 亲情 散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文化精神结构与历史蜕变考察 被引量:7
2
作者 胡焕龙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31,共16页
依芮德菲尔德的大小传统理论视角,文明时代3000多年的淮河文化发展历程,可以唐宋为大致分界,分为前期与后期两大历史阶段。前期自春秋战国至隋唐,约1600年历史,又可分为春秋战国时期、汉淮南国时期和魏晋三个时段。在前期历史阶段,淮河... 依芮德菲尔德的大小传统理论视角,文明时代3000多年的淮河文化发展历程,可以唐宋为大致分界,分为前期与后期两大历史阶段。前期自春秋战国至隋唐,约1600年历史,又可分为春秋战国时期、汉淮南国时期和魏晋三个时段。在前期历史阶段,淮河文化大传统以其多元思想成果与独特的人文精神,引领淮河文化走向辉煌。然而,两宋以后到近现代,淮河文化的“大传统”逐步衰落,民间文化“小传统”逐步成长壮大,最终一枝独秀。淮河文化“衰落”的过程是漫长的,蜕变的原因是复杂的。现阶段淮河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体现在文化扶贫、文化产业、淮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三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文化 芮德菲尔德 大传统与小传统 文化模式 道体儒用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图书及其版权贸易的发展——评《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玉 刘洁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I0001-I0001,共1页
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对外经济政策,希望构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信任、融合、包容的共同体,推动各国实现合作共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已有83个国家与我国开展版权贸易,占我国与国际签署合... 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对外经济政策,希望构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信任、融合、包容的共同体,推动各国实现合作共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已有83个国家与我国开展版权贸易,占我国与国际签署合作文件总量的近3/4。报告还指出,2016年至2018年,我国与各国签订的版权贸易协议增幅高达86.5%,在版权输出总量中,我国在国际上的版权输出比重由41%升至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权贸易 对外经济政策 版权输出 合作共赢 新时期背景下 相互信任 图书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欲望说”视域下的生态批评研究:研究现状、核心议题和纾解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宏宇 孙宏新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3-160,共8页
从巴塔耶的欲望角度观照生态批评,生态批评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冲突,而且也是人与自我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核心议题呈现为动物欲望与自然生态的尖锐冲突,人的欲望和社会生态的观念性异化,神秘欲望和精神生态的内在矛盾。欲望作为根本溯源... 从巴塔耶的欲望角度观照生态批评,生态批评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冲突,而且也是人与自我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核心议题呈现为动物欲望与自然生态的尖锐冲突,人的欲望和社会生态的观念性异化,神秘欲望和精神生态的内在矛盾。欲望作为根本溯源,决定了这场冲突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因此面对和解决生态问题,纾解路径就是回归到欲望本身。纵观欲望和生态的关系,需从审美观照的理论入手,从传统文化儒释道的审美倾向出发,重新观照欲望与生态的关系,有助于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改善人们的二元思维模式,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欲望说 生态批评 研究现状 核心议题 纾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