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CTA和DS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洪波 张梅 +3 位作者 樊中营 杨睿 杨雁 黄海营 《安徽医学》 2012年第8期1060-106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MSCT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中的诊断价值,同时分析血管病变的分布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4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患者64例,且在入院1周之内均经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MSCT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中的诊断价值,同时分析血管病变的分布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4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患者64例,且在入院1周之内均经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由2位放射科医师独立进行阅片,其结果分别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和ROC曲线分析。结果①2位医师判读结果经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914和0.876,P>0.05,说明2种医师有良好的一致性。②取其中1位医师的MSCTA与DSA判读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AZ值分别为0.849和0.858,说明2位检查方法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③颈内动脉病变所占比例最高(34%),其次颈总动脉(24%),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较少。结论 MSCTA与DSA检查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同时可以反映病变血管分布和管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颈动脉 缺血性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前瞻性记忆功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清文 谢中华 +2 位作者 朱春燕 冯玲 汪凯 《安徽医学》 2017年第5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HP)与健康人群(HC)前瞻性记忆方面的差异,并分析HP组血压升高水平与前瞻性记忆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淮南第一人民医院50名HP患者及同时期50例HC作为研究对象,前瞻性记忆检测采取基于事件前...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HP)与健康人群(HC)前瞻性记忆方面的差异,并分析HP组血压升高水平与前瞻性记忆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淮南第一人民医院50名HP患者及同时期50例HC作为研究对象,前瞻性记忆检测采取基于事件前瞻记忆任务正确数和基于时间前瞻记忆任务正确数,比较两组间前瞻性记忆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HP血压升高与前瞻性记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排除焦虑及抑郁情绪,HP组在基于事件和时间的前瞻性记忆差于HC组[(3.74±0.78)分vs(4.16±0.79)分;(3.32±1.11)分vs(4.08±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组舒张压水平与基于时间前瞻记忆得分呈负相关(r=-0.284,P=0.046)。结论 HP存在前瞻记忆方面的损伤,HP基于事件前瞻记忆损伤程度与舒张压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认知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例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眼外肌麻痹病因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彬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08至2013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以复视症状为主症的眼肌麻痹患者80例,根据病史、详细的查体和眼部检查,分析其发病原因。结果 80例病例... 目的探讨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08至2013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以复视症状为主症的眼肌麻痹患者80例,根据病史、详细的查体和眼部检查,分析其发病原因。结果 80例病例中,糖尿病性眼肌麻痹24例(动眼神经麻痹16例,外展神经麻痹6例,合并动眼神经、外展神经麻痹2例),脑血管病2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动眼神经、外展神经麻痹18例,颅内动脉瘤者10例,重症肌无力眼肌型2例,躯体形式障碍1例,颅内肿瘤2例,多发性硬化1例,神经梅毒1例,脑干脑炎1例。结论很多神经系统疾病可引起复视的神经眼科体征,其中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为最主要病因,脑血管病、动脉瘤眼肌麻痹、动脉粥样硬化也是重要原因,其他还有重症肌无力(眼肌型)、躯体形式障碍、颅内占位等。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眼外肌麻痹病因复杂,容易误诊,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明确诊断,以达到正确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视 眼肌麻痹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叶脑卒中视觉诱发电位与脑血流量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杰 丁丽君 《临床眼科杂志》 1997年第4期237-238,共2页
目的探讨枕叶脑卒中患者视觉诱发电位(VEP)和脑血流量的关系。方法对50例枕叶脑卒中患者和50例正常人进行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同时测定脑血流量。结果脑卒中组VEP异常35例(70%),对照组异常4例(8%)。脑卒中组枕叶脑血流... 目的探讨枕叶脑卒中患者视觉诱发电位(VEP)和脑血流量的关系。方法对50例枕叶脑卒中患者和50例正常人进行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同时测定脑血流量。结果脑卒中组VEP异常35例(70%),对照组异常4例(8%)。脑卒中组枕叶脑血流量平均42.7±6ml100(-1)/min,对照组49.6±7.6ml100(-1)/min,VEP异常与枕叶脑血流量呈负相关,伴有视野缺损VEP异常率高。结论VEP对诊断中枢损伤价值较大,尤其伴有视野缺损者意义尤大,VEP异常与枕叶脑血流量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叶脑卒中 视觉诱发电位 脑血流量 视野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应激对小鼠AMPA受体跨膜转运和恐惧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元昊 周勐生 +5 位作者 殷晓宇 贺怡 王伟 郝景茹 韩园 高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1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束缚应激对小鼠AMPA受体跨膜转运和恐惧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64只雄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普萘洛尔组、束缚应激组、联合组(束缚应激+普萘洛尔),每组16只。普萘洛尔组和联合组以10mg/kg普萘洛尔... 目的探讨急性束缚应激对小鼠AMPA受体跨膜转运和恐惧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64只雄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普萘洛尔组、束缚应激组、联合组(束缚应激+普萘洛尔),每组16只。普萘洛尔组和联合组以10mg/kg普萘洛尔溶液灌胃,同时对照组和束缚应激组以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给药容积均为20mL/kg。给药30min后,束缚应激组和联合组小鼠用50mLEP管束缚,束缚时间为30min。采用条件性恐惧记忆实验测定小鼠的恐惧记忆;采用免疫印记法测定小鼠海马GluA1蛋白表达的变化、GluA1第831位(pS-831)和845位(pS-845)丝氨酸磷酸化水平变化、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表达及其磷酸化(p-CaMKⅡ)水平变化以及神经元细胞膜上GluA1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束缚应激组的环境和声音依赖的冻结时间均增加(P<0.05),海马pS-831和pS-845以及p-CaMKⅡ表达增加(P<0.05),GluA1在细胞膜上表达增加(P<0.05),而总蛋白中GluA1以及CaMKⅡ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束缚应激组比较,联合组的环境和声音依赖的冻结时间均降低(P<0.05),海马pS-831和pS-845以及p-CaMKⅡ表达减少(P<0.05),GluA1在细胞膜上表达减少(P<0.05),而总蛋白中GluA1、CaMKⅡ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束缚应激促进小鼠恐惧记忆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调控GluA1亚基磷酸化,增加AMPA受体跨膜转运有关。此外,β-肾上腺素受体(β-ARs)可能是束缚应激促进恐惧记忆的重要作用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束缚应激 恐惧记忆 去甲肾上腺素 AMPA受体 跨膜转运 普萘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心健康管理师早期介入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陈丛侠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12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脑心健康管理师早期介入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入院顺序奇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及健康教育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脑心健康管理师早期介入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入院顺序奇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及健康教育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脑心健康管理师早期、全程介入指导患者和家属早期共同参与并充分挥发其主观能动性,为治疗、康复打好基础。同时,准确评估患者情况,为中医针灸和各项康复理疗提供个体资料。患者出院前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比较两组的ADL(日常生活活动自理能力)、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积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AD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积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健康管理师早期介入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其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能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肢体运动能力,患者和家属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并缩短了住院天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家庭和社会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健康管理师 脑卒中 偏瘫肢体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例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
7
作者 刘娟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4期24-25,共2页
总结了本科5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做好护理配合,术后全面、连续、动态观察神经系统临床症状,加强体位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认为科学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 总结了本科5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做好护理配合,术后全面、连续、动态观察神经系统临床症状,加强体位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认为科学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植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