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区采煤沉陷坡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探究
1
作者 卢世界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0期190-194,共5页
为了探究采煤沉陷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分析了煤矿区沉陷坡坡顶、坡中、坡底和对照区农田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的差异和沉陷坡不同坡位、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沉陷坡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相较于对照区农田明... 为了探究采煤沉陷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分析了煤矿区沉陷坡坡顶、坡中、坡底和对照区农田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的差异和沉陷坡不同坡位、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沉陷坡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相较于对照区农田明显降低了17%(P<0.05),沉陷坡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空间变异性更大。沉陷坡不同坡位和对照区土壤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上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沉陷坡不同坡位间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变化总体为坡顶最低、坡中最高、坡底最低。煤矿区沉陷坡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化与由地表塌陷导致的土壤侵蚀现象有关,土壤侵蚀对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土壤有机碳流失的影响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 沉陷坡 矿区土壤 土壤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水化学特征识别朱庄煤矿突水水源 被引量:11
2
作者 朱乐章 《中国煤炭》 2018年第5期100-104,119,共6页
通过详述朱庄煤矿造成主采煤层突水的各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对其中的砂岩含水层和灰岩含水层的水质进行取样分析,利用K+、Na+、Ca2+、Mg2+、Cl-、SO42-、HCO3-、CO32-、德国度、TDS等常规测验,分析各含水层之间离子组成的差异、水化... 通过详述朱庄煤矿造成主采煤层突水的各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对其中的砂岩含水层和灰岩含水层的水质进行取样分析,利用K+、Na+、Ca2+、Mg2+、Cl-、SO42-、HCO3-、CO32-、德国度、TDS等常规测验,分析各含水层之间离子组成的差异、水化学类型的不同,提出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比、Piper三线图、Gibbs图等方法,对矿井突水水源进行快速识别。结果表明,这3种方法能够直观、快速、准确地识别朱庄煤矿突水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矿井突水 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比 Piper三线图 Gibbs图 水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污染种类判别特征的作物Pb、Cu污染种类判别 被引量:2
3
作者 尚相春 金倩 +2 位作者 杨可明 高伟 吴兵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4,共9页
为判别作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种类,开展了Pb、Cu胁迫下的典型作物(玉米)培育实验,获取了作物叶片的高光谱数据与Pb、Cu污染信息。首先对光谱进行分数阶、整数阶导数变换,而后利用差值比光谱指数构建特征参量以组成Pb、Cu污染种类判别特征(D... 为判别作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种类,开展了Pb、Cu胁迫下的典型作物(玉米)培育实验,获取了作物叶片的高光谱数据与Pb、Cu污染信息。首先对光谱进行分数阶、整数阶导数变换,而后利用差值比光谱指数构建特征参量以组成Pb、Cu污染种类判别特征(DFLCPT),最终基于DFLCPT数据构建了用于作物Pb、Cu污染种类判别的随机森林分类(RFC)、K-最邻近分类(KNNC)、支持向量机分类(SVC)、高斯过程分类(GPC)模型。结果表明:在依托多种导数光谱构建的差值比光谱指数(DRSI)中,以0.9阶导数光谱为基准的DRSI[2 412,1 223,636]与样本Pb、Cu污染种类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为0.764 1;在依托多维度DFLCPT(DFLCPT_(nD))建立的SVC、RFC、KNNC、GPC玉米Pb、Cu污染种类判别模型中,RFC模型的效果优于SVC、KNNC、GPC模型,其在训练集与验证集中取得的最高正确率均为100%,精度较好,稳定性较强。研究表明,依托DFLCPT的模型在Pb、Cu污染种类判别中达到了预期效果,可为大规模的作物重金属污染种类判别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重金属污染 种类判别 玉米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