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2种灰色模型在矿区地表沉陷预计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6
- 1
-
-
作者
石晓宇
张燕海
杨可明
姚树一
王剑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淮北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防地测部
-
出处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8-33,81,共7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9QD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971401)。
-
文摘
目前矿区地表单点沉陷动态预计方法主要基于传统的水准测量数据,监测方法单一,成本高,观测点易破坏,不能保证地表形变信息的实时性,且采用灰色模型进行地表沉陷预计时只针对单一模型的应用,没有结合模型自身特点分析其适用性。以袁店二矿7221工作面为试验区域,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监测矿区地表沉陷量,分别建立了描述沉陷量与时间关系的GM(1,1)与灰色Verhulst模型进行地表沉陷量预计,实现了矿区地表沉陷监测与动态预计一体化。通过比较、分析GM(1,1)与灰色Verhulst模型对地表沉陷量的拟合及预计结果,得出了2种灰色模型在矿区地表沉陷预计中的适用性:在矿区开采沉陷开始至活跃前期,若地表单点沉陷量曲线呈近似单峰型,则宜采用GM(1,1)进行短期预计;当矿区地表沉陷进入衰退阶段,单点沉陷量曲线呈平底饱和状态,则宜采用灰色Verhulst模型进行中长期预计。
-
关键词
开采沉陷
地表沉陷监测
地表沉陷预计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D-INSAR
灰色模型
GM(1
1)
灰色VERHULST模型
-
Keywords
mining subsidence
earth-surface subsidence monitoring
earth-surface subsidence prediction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D-InSAR
grey model
GM(1
1)
grey Verhulst model
-
分类号
TD173
[矿业工程—矿山地质测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