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汉语”课程建设与中学语文课程改革 |
杜道流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2
|
评《〈中国训诂学〉的学科体系问题》——对邓声国商榷文章的商榷 |
杜道流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3
|
论语文对话教学 |
李铁范
李旺兴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3
|
|
4
|
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
刘彩霞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6
|
|
5
|
浅论教学方法的价值取向——关于语文教学中讨论法的再思考 |
阎苹
刘彩霞
|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6
|
“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塑造与其关涉的传统文化因素——以《创业史》与《艳阳天》为例 |
赵修广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7
|
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 |
杜道流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1
|
|
8
|
心与心的交融——论鲁迅对《儒林外史》的评价与借鉴 |
王成
|
《江淮论坛》
|
2002 |
1
|
|
9
|
清代朴学家的《诗》疏困境 |
郭全芝
|
《江淮论坛》
CSSCI
|
2003 |
0 |
|
10
|
唐代士人进取意识的强化与公关意识的自觉 |
朱学忠
|
《江淮论坛》
|
2002 |
0 |
|
11
|
20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的几点思考——向张器友等先生请教 |
王宗峰
赵修广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