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分析和临床观察
被引量:
2
1
作者
廖荣丰
朱美玲
+2 位作者
张晓苹
李寿玲
赵运庭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9-90,共2页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分析和临床观察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廖荣丰,朱美玲,张晓苹,李寿玲安徽淮北市人民医院眼科赵运庭白内障摘除和抗青光眼手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已有不少报道,它是眼前段内眼手术的术后并发症.Monro...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分析和临床观察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廖荣丰,朱美玲,张晓苹,李寿玲安徽淮北市人民医院眼科赵运庭白内障摘除和抗青光眼手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已有不少报道,它是眼前段内眼手术的术后并发症.Monroe报导自内障摘除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术
手术后
角膜后
弹力层脱离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二次撕囊法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
14
2
作者
潘绍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二次撕囊技术在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淮北市人民医院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过熟期白内障患者40例40眼,根...
目的探讨二次撕囊技术在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淮北市人民医院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过熟期白内障患者40例40眼,根据术中拟用撕囊方式的不同将术眼分成2个组。二次撕囊组共20例20眼,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中采用二次撕囊技术,即先用撕囊镊完成4 mm的小圆形撕囊,待超声乳化及IOL植入后再扩大撕囊范围至5~6 mm;常规撕囊组共20例20眼,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中采用常规撕囊法完成撕囊操作。2个组间患者人口基线特征匹配,术眼均采用同一规格的折叠式IOL。比较2个组间术眼术后裸眼视力(UCVA)、撕囊成功率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个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1 d、3 d二次撕囊组术眼UCVA分别为4.70±0.09和4.70±0.08,明显优于常规撕囊组的4.60±0.08和4.6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 d、1个月及3个月2个组间U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次撕囊组术眼的撕囊成功率为100%(20/20),明显高于常规撕囊组的80%(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P〈0.05)。术中二次撕囊组术眼未发现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常规撕囊组有4眼后囊膜破裂,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P〈0.05)。术后1 d、3 d常规撕囊组术眼轻度角膜水肿率分别为40%和45%,明显高于二次撕囊组的10%和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0、4.19,均P〈0.05),2个组术后7 d角膜均透明。2个组间术眼术后各时间点眼压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91,P=0.765;F时间=7.048,P〉0.05)。结论 过熟期白内障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采用二次撕囊技术与常规撕囊技术比较简单易行,无需特殊器械和材料,撕囊成功率高,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术后早期视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疗效
安全性
连续环形撕囊
过熟期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核因子κB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的表达
被引量:
2
3
作者
赵桂秋
潘绍新
胡丽婷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24-727,共4页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在正常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探讨NF-κB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白内障术中60例6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前囊膜组织(白内障组),选取正常供体5例10...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在正常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探讨NF-κB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白内障术中60例6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前囊膜组织(白内障组),选取正常供体5例10眼的透明晶状体前囊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取白内障组30眼标本和正常对照组5眼标本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κBp65蛋白在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另外白内障组30例标本及正常对照组的5例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NF-κBp65mRNA在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正常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可见NF-κBp65蛋白的弱阳性表达,以细胞质为主;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NF-κBp65蛋白呈强阳性表达。白内障组NF-κBp65吸光度(A)值为0.1658±0.022,正常对照组为0.2889±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09,P<0.05)。白内障组NF-κBp65mRNA表达量为1.454±0.081,正常对照组为0.951±0.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683,P<0.05)。结论 NF-κB表达水平的升高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病密切相关,其表达异常可能参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晶状体上皮细胞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硫化氢介导TGF-β1信号通路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血管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田静
汪德海
姚念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5-460,共6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血管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高氧/低氧诱导ROP模型,HE染色观察ROP模型视网膜血管组织变化,ELISA法检测ROP模型血管组织胱硫醚γ裂解酶活性变化,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血管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高氧/低氧诱导ROP模型,HE染色观察ROP模型视网膜血管组织变化,ELISA法检测ROP模型血管组织胱硫醚γ裂解酶活性变化,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ROP模型视网膜血管组织TGF-β1表达情况。建立高氧/低氧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模型,MTT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HUVEC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HUVEC中TGF-β1表达情况。结果体内模型中ROP组HE染色切片中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较对照组多。ROP组视网膜血管组织H2S生成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ROP组视网膜血管组织TGF-β1表达较对照组少。Western blot法检测示ROP组视网膜血管组织中TGF-β1、pSmad 2/3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P组HUVEC生存率低于对照组HUVEC。对照组中采用NaHS处理的HUVEC细胞生存率高于未经处理的细胞,ROP组中采用NaHS处理的HUVEC细胞生存率高于未经处理的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P组HUVEC迁移能力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中经NaHS处理后的迁移细胞数高于未经处理的细胞数,ROP组中经NaHS处理后的迁移细胞数高于未经处理的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P组HUVEC中TGF-β1、pSmad 2/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中经NaHS处理后的TGF-β1、pSmad 2/3表达水平低于未经处理的细胞,ROP组中经NaHS处理后的TGF-β1、pSmad 2/3表达水平低于未经处理的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鼠ROP模型中血管组织H2S生成量较高,TGF-β1及其下游信号Smad 2/3表达水平降低。体外细胞实验提示外源性H2S对正常及高氧/低氧造成的HUVEC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增强正常及高氧/低氧HUVEC的迁移能力,下调正常及高氧/低氧HUVEC中TGF-β1及其下游信号Smad 2/3表达水平,H2S可能通过介导TGF-β1信号通路参与视网膜血管病变早期的血管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硫化氢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分析和临床观察
被引量:
2
1
作者
廖荣丰
朱美玲
张晓苹
李寿玲
赵运庭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
医院
眼科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9-90,共2页
文摘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分析和临床观察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廖荣丰,朱美玲,张晓苹,李寿玲安徽淮北市人民医院眼科赵运庭白内障摘除和抗青光眼手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已有不少报道,它是眼前段内眼手术的术后并发症.Monroe报导自内障摘除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术
手术后
角膜后
弹力层脱离
病理学
分类号
R776.102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二次撕囊法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
14
2
作者
潘绍新
机构
淮北市人民医院眼科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7-230,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二次撕囊技术在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淮北市人民医院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过熟期白内障患者40例40眼,根据术中拟用撕囊方式的不同将术眼分成2个组。二次撕囊组共20例20眼,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中采用二次撕囊技术,即先用撕囊镊完成4 mm的小圆形撕囊,待超声乳化及IOL植入后再扩大撕囊范围至5~6 mm;常规撕囊组共20例20眼,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中采用常规撕囊法完成撕囊操作。2个组间患者人口基线特征匹配,术眼均采用同一规格的折叠式IOL。比较2个组间术眼术后裸眼视力(UCVA)、撕囊成功率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个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1 d、3 d二次撕囊组术眼UCVA分别为4.70±0.09和4.70±0.08,明显优于常规撕囊组的4.60±0.08和4.6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 d、1个月及3个月2个组间U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次撕囊组术眼的撕囊成功率为100%(20/20),明显高于常规撕囊组的80%(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P〈0.05)。术中二次撕囊组术眼未发现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常规撕囊组有4眼后囊膜破裂,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P〈0.05)。术后1 d、3 d常规撕囊组术眼轻度角膜水肿率分别为40%和45%,明显高于二次撕囊组的10%和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0、4.19,均P〈0.05),2个组术后7 d角膜均透明。2个组间术眼术后各时间点眼压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91,P=0.765;F时间=7.048,P〉0.05)。结论 过熟期白内障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采用二次撕囊技术与常规撕囊技术比较简单易行,无需特殊器械和材料,撕囊成功率高,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术后早期视力恢复。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疗效
安全性
连续环形撕囊
过熟期白内障
Keywords
Cataract/surgery
Phacoemulsification
Treatment outcomes
Safety
Continuous curvilineal capsulorrhexis
Hypermature cataractContributor Information
分类号
R779.66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核因子κB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的表达
被引量:
2
3
作者
赵桂秋
潘绍新
胡丽婷
机构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
医院
眼科
淮北市人民医院眼科
出处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24-727,共4页
基金
山东省科委资助课题(2004GG3202023)
文摘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在正常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探讨NF-κB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白内障术中60例6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前囊膜组织(白内障组),选取正常供体5例10眼的透明晶状体前囊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取白内障组30眼标本和正常对照组5眼标本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κBp65蛋白在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另外白内障组30例标本及正常对照组的5例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NF-κBp65mRNA在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正常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可见NF-κBp65蛋白的弱阳性表达,以细胞质为主;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NF-κBp65蛋白呈强阳性表达。白内障组NF-κBp65吸光度(A)值为0.1658±0.022,正常对照组为0.2889±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09,P<0.05)。白内障组NF-κBp65mRNA表达量为1.454±0.081,正常对照组为0.951±0.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683,P<0.05)。结论 NF-κB表达水平的升高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病密切相关,其表达异常可能参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
核因子ΚB
晶状体上皮细胞
白内障
Keywords
nuclear factor-κB
len epithelial ceils
cataract
分类号
R776.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硫化氢介导TGF-β1信号通路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血管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田静
汪德海
姚念杰
机构
安徽省
淮北市人民医院眼科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5-460,共6页
基金
安徽省淮北市科技计划项目(No.090237)。
文摘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血管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高氧/低氧诱导ROP模型,HE染色观察ROP模型视网膜血管组织变化,ELISA法检测ROP模型血管组织胱硫醚γ裂解酶活性变化,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ROP模型视网膜血管组织TGF-β1表达情况。建立高氧/低氧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模型,MTT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HUVEC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HUVEC中TGF-β1表达情况。结果体内模型中ROP组HE染色切片中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较对照组多。ROP组视网膜血管组织H2S生成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ROP组视网膜血管组织TGF-β1表达较对照组少。Western blot法检测示ROP组视网膜血管组织中TGF-β1、pSmad 2/3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P组HUVEC生存率低于对照组HUVEC。对照组中采用NaHS处理的HUVEC细胞生存率高于未经处理的细胞,ROP组中采用NaHS处理的HUVEC细胞生存率高于未经处理的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P组HUVEC迁移能力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中经NaHS处理后的迁移细胞数高于未经处理的细胞数,ROP组中经NaHS处理后的迁移细胞数高于未经处理的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P组HUVEC中TGF-β1、pSmad 2/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中经NaHS处理后的TGF-β1、pSmad 2/3表达水平低于未经处理的细胞,ROP组中经NaHS处理后的TGF-β1、pSmad 2/3表达水平低于未经处理的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鼠ROP模型中血管组织H2S生成量较高,TGF-β1及其下游信号Smad 2/3表达水平降低。体外细胞实验提示外源性H2S对正常及高氧/低氧造成的HUVEC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增强正常及高氧/低氧HUVEC的迁移能力,下调正常及高氧/低氧HUVEC中TGF-β1及其下游信号Smad 2/3表达水平,H2S可能通过介导TGF-β1信号通路参与视网膜血管病变早期的血管发育。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硫化氢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
2/3
Keywords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hydrogen sulfide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Smad 2/3
分类号
R774.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分析和临床观察
廖荣丰
朱美玲
张晓苹
李寿玲
赵运庭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二次撕囊法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潘绍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核因子κB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的表达
赵桂秋
潘绍新
胡丽婷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硫化氢介导TGF-β1信号通路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血管损伤中的作用
田静
汪德海
姚念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