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5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水产养殖 科技至关重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科技入户记实
1
作者 何义进 陈林祥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3-74,共2页
近几年来,江苏高邮市罗氏沼虾养殖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养殖规模不断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主要是在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依靠科学技术和科研院所的强大技术支撑,依靠科技生产力的推动,罗氏沼虾养殖业得到了健康稳步发展,并涌现... 近几年来,江苏高邮市罗氏沼虾养殖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养殖规模不断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主要是在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依靠科学技术和科研院所的强大技术支撑,依靠科技生产力的推动,罗氏沼虾养殖业得到了健康稳步发展,并涌现出一大批农民科技示范户和一批批养殖致富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示范户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水产养殖 淡水渔业 记实 单位面积产量 罗氏沼虾 养殖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书记、大宗淡水鱼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戈贤平: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2
作者 戈贤平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共2页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农业部渔业局、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指导,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水产学会《科学养鱼》杂志社承办的2013水产科技周启动仪式于2013年...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农业部渔业局、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指导,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水产学会《科学养鱼》杂志社承办的2013水产科技周启动仪式于2013年5月成功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学会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科技创新 产业技术 淡水鱼类 农业部渔业局 黄海水产研究所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傅洪拓:青虾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3
作者 傅洪拓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5,共2页
一、青虾产业的现状目前青虾养殖面积约500万亩,包括单养和套养。范围扩展至18个省(市),主产地是长三角地区。据2011年《中国渔业年鉴》公布,年养殖产量约22.56万吨,2万吨以上的省市有:江苏10.5万吨、安徽4.2万吨、浙江2.1... 一、青虾产业的现状目前青虾养殖面积约500万亩,包括单养和套养。范围扩展至18个省(市),主产地是长三角地区。据2011年《中国渔业年鉴》公布,年养殖产量约22.56万吨,2万吨以上的省市有:江苏10.5万吨、安徽4.2万吨、浙江2.1万吨、湖北2.1万吨、江西2.0万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产业 养殖面积 长三角地区 主产地 青虾 套养 单养 渔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4
《中国水产》 1986年第10期30-30,共1页
座落在江苏省无锡市风光旖旎的太湖之滨的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是1979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建立的淡水渔业研究和培训机构。现在工作人员322人,其中科研人员167人,中级职称以上者83人。设有综合养鱼、资源增殖、渔业经济、环境保护、情报资... 座落在江苏省无锡市风光旖旎的太湖之滨的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是1979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建立的淡水渔业研究和培训机构。现在工作人员322人,其中科研人员167人,中级职称以上者83人。设有综合养鱼、资源增殖、渔业经济、环境保护、情报资料等五个研究室和一个培训办公室(包括亚太地区综合养鱼研究和培训中心)、一个养殖试验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渔业 研究中心 渔业经济 亚太地区 培训中心 无锡市 中级职称 综合养鱼 资源增殖 养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开发出我国水产领域首个现场型快检技术平台
5
作者 《科学养鱼》 2022年第10期84-84,共1页
快检技术作为标准化仪器分析检测的重要补充,在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促进水产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直以来,我国水产领域普遍采用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开发各类快检试剂盒,在操作过程及流程上存在诸多不便,且无法做到... 快检技术作为标准化仪器分析检测的重要补充,在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促进水产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直以来,我国水产领域普遍采用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开发各类快检试剂盒,在操作过程及流程上存在诸多不便,且无法做到现场型(on site)检测,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检测“最后一公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渔业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最后一公里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快检技术 操作过程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典型淡水水域环境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孟顺龙 李鸣霄 +5 位作者 陈曦 裘丽萍 徐慧敏 宋超 李丹丹 范立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0-593,共14页
喹诺酮类抗生素(Quinolones,QNs)以其广谱抗菌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及养殖业。随着使用量的持续增加,QNs在多种环境介质中被频繁检出,已成为水域生态环境面临的长期且持续性风险因子。长期的QNs选择压力诱导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 喹诺酮类抗生素(Quinolones,QNs)以其广谱抗菌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及养殖业。随着使用量的持续增加,QNs在多种环境介质中被频繁检出,已成为水域生态环境面临的长期且持续性风险因子。长期的QNs选择压力诱导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t genes,ARGs)的产生与积累,同时耐药细菌群体在水环境中不断迁移、扩散和增殖,进一步加剧了水域生态风险,其潜在危害远超QNs残留本身。QNs大量使用并经地表和地下径流最终进入水生生态系统,使水体和沉积物成为QNs及其ARGs的重要储存库,其对生态环境及公共健康构成的威胁日益严峻。本文综述了我国典型淡水水域中QNs的来源、迁移转化及赋存特征,探讨了QNs及其相关ARGs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为进一步研究淡水水域中QNs及其ARGs的环境行为与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淡水水域 迁移转化 赋存水平 抗生素抗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产学研助力数字渔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
7
作者 马晓飞 沈楠楠 +2 位作者 贺艳辉 段金荣 胡长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4期261-263,278,共4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产学研有效结合是促进数字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措施。通过整理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央及地方渔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环境,以泰州市为例总结分析渔业及数字渔业发展现状,针对现状介绍产学研助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产学研有效结合是促进数字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措施。通过整理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央及地方渔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环境,以泰州市为例总结分析渔业及数字渔业发展现状,针对现状介绍产学研助力数字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模式,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化美丽渔村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现代渔业 高质量发展 美丽渔村 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安庆江段存在溯河洄游型和淡水定居型刀鲚实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许颖 姜涛 +2 位作者 杨健 刘洪波 陈修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共14页
为了探究长江十年禁渔后安庆江段刀鲚的生境履历,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研究安庆江段不同类型长颌刀鲚(Coilia nasus)和短颌刀鲚的耳石Sr和Ca微化学特征。结果显示,根据耳石Sr/Ca值的变化值将安庆江段的短颌刀鲚分为2类,一类是... 为了探究长江十年禁渔后安庆江段刀鲚的生境履历,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研究安庆江段不同类型长颌刀鲚(Coilia nasus)和短颌刀鲚的耳石Sr和Ca微化学特征。结果显示,根据耳石Sr/Ca值的变化值将安庆江段的短颌刀鲚分为2类,一类是其比值为一直小于3.0的低值,表明其纯淡水的生境履历;另一类是其比值不仅有小于3.0的低值区,还有大于3.0的高值区(小于7.0),表明其不仅有淡水的生境履历,还有高盐度的河口半咸水生境履历。长颌刀鲚的耳石Sr/Ca值均具有小于3.0的低值区和大于3.0(甚至大于7.0)高值区的显著波动,表现为典型的淡水、河口半咸水及海水的溯河洄游型生境履历,Sr含量面分析图谱也可印证上述结果。本研究表明,长江安庆江段刀鲚群体组成较为复杂,同时存在溯河洄游型、淡水定居型短颌刀鲚和溯河洄游型长颌刀鲚3种生态表型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安庆江段 长颌刀鲚 短颌刀鲚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 生境履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大水面生态渔业管理政策与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代云云 杨弘 +2 位作者 邹芝英 施舒妍 龚雪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8期26-30,共5页
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是实施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研究首先梳理了1950年~2022年太湖流域渔业管理政策发展的历史,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之后从消费者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太湖流域生态渔业发展的前景;最后结合千岛湖水质保护型... 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是实施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研究首先梳理了1950年~2022年太湖流域渔业管理政策发展的历史,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之后从消费者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太湖流域生态渔业发展的前景;最后结合千岛湖水质保护型增养殖模式、梁子湖生态维护型增养殖模式、查干湖三产融合型增养殖模式典型经验,提出推进太湖流域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渔业 绿色可持续发展 典型经验 三产融合 渔业管理 生态维护 水质保护 增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虾功能饲料的研发与产业应用(三)
10
作者 刘波 《科学养鱼》 2025年第2期1-3,共3页
大量的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霍氏肠杆菌、粪肠球菌、戊糖片球菌、芽孢杆菌和双歧杆菌复合益生菌可提高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等消化酶活性,增加肠道微绒毛高度、宽度和肠壁厚度,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减... 大量的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霍氏肠杆菌、粪肠球菌、戊糖片球菌、芽孢杆菌和双歧杆菌复合益生菌可提高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等消化酶活性,增加肠道微绒毛高度、宽度和肠壁厚度,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减轻肠道损伤(Chai等,2016;孟霄鹏等,2017;Kewcharoen等,2019;Amoah等,2019;Zuo等,2019;Cao等,2022;Yu等,2022;Wanna等,2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淡水虾 南美白对虾 复合益生菌 消化酶活性 肠道损伤 凝结芽孢杆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虾功能饲料的研发与产业应用(四)
11
作者 刘波 《科学养鱼》 2025年第3期1-3,共3页
已有研究表明,膳食多酚通过清除活性氧和刺激Ⅱ期解毒和细胞保护酶来减轻农药毒性对水生动物的影响(Tahir等,2024);辣木可以从抗氧化、免疫等方面缓解克百威的毒性作用(Anonymous,2024);补充饲料硒、壳聚糖、富锌蜡样芽孢杆菌、富硒植... 已有研究表明,膳食多酚通过清除活性氧和刺激Ⅱ期解毒和细胞保护酶来减轻农药毒性对水生动物的影响(Tahir等,2024);辣木可以从抗氧化、免疫等方面缓解克百威的毒性作用(Anonymous,2024);补充饲料硒、壳聚糖、富锌蜡样芽孢杆菌、富硒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布氏迟缓乳杆菌等可以通过抑制镉的生物积累,提升抗氧化活性,有效减轻重金属镉引起的过氧化损伤,以抑制JNKCaspase途径来减轻镉引起的肝脏细胞凋亡(翟少伟等,2012;贾景涛,2016;马聘,2022;Wang等,2022;Shang等,2022;Ferdous等,2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农药毒性 细胞保护酶 淡水虾 克百威 辣木 蜡样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虾功能饲料的研发与产业应用(二)
12
作者 刘波 《科学养鱼》 2025年第1期3-5,共3页
二、虾基本习性。(一)切入思路。从虾与池塘养殖本身着手。目前,淡水虾主要还是以池塘养殖为主,池塘中存在非生物的物质,如水、空气和淤泥等;生产者主要是水生植物、藻类、浮游生物等,消费者主要是淡水虾,分解者主要是厌氧、需氧等微生... 二、虾基本习性。(一)切入思路。从虾与池塘养殖本身着手。目前,淡水虾主要还是以池塘养殖为主,池塘中存在非生物的物质,如水、空气和淤泥等;生产者主要是水生植物、藻类、浮游生物等,消费者主要是淡水虾,分解者主要是厌氧、需氧等微生物。怎么保持虾、水、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平衡,主要还是保持合理的虾养殖密度、水生植物、浮游植物和动物的比例,养殖系统中一些生物释放或排泄到水体中的废弃营养物质成为另一些生物的营养物质来源,实现养殖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进而调控水质、减少病害发生,达到降本提质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虾 池塘养殖 虾养殖 养殖系统 病原微生物 营养物质 分解者 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抗生素的毒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佳音 李鸣霄 +9 位作者 陈曦 宋超 许晶 范立民 裘丽萍 李丹丹 徐慧敏 孟顺龙 穆希岩 夏斌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0-294,共15页
近年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和微塑料被列为四大新污染物。它们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在环境中的残留和迁移会对生态环境乃至人体产生长久危害。我国是农业大国,在种植、养殖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和兽... 近年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和微塑料被列为四大新污染物。它们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在环境中的残留和迁移会对生态环境乃至人体产生长久危害。我国是农业大国,在种植、养殖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和兽药的现象层出不穷,导致环境中有农用抗生素污染物残留。因此,研究这类农用抗生素新污染物在机体内的毒代动力学及影响因素可以为药物使用风险评估、残留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为毒理学和生态环境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本文综述了毒代动力学和其应用于农用抗生素的案例及影响毒代(药代)动力学因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农用抗生素的毒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抗生素 毒代动力学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类饲料添加剂在鱼类饲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俊杰 梁化亮 +1 位作者 黄东宇 任鸣春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32,共8页
多糖类饲料添加剂发挥着促进鱼类生长、提高鱼类抗氧化能力以及调节鱼类免疫、抗病、抗应激等重要生理作用,应用前景广阔。文章简要综述了多糖类饲料添加剂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以期为鱼类饲料添加剂的研发及鱼类养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鱼类 多糖 生理作用 鱼类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絮团模式下大口黑鲈养殖水环境及氮磷收支研究
15
作者 金渝钦 孟顺龙 +4 位作者 徐慧敏 宋超 范立民 裘丽萍 李丹丹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5,共12页
为探究生物絮团模式下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水环境及氮磷收支情况,在300 L玻璃缸中进行实验,设置空白组(投喂基础饲料)和生物絮团组(外加葡萄糖维持系统C/N为15),每组设置3个平行,放养密度为20尾/缸,进行60 d的零换水养... 为探究生物絮团模式下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水环境及氮磷收支情况,在300 L玻璃缸中进行实验,设置空白组(投喂基础饲料)和生物絮团组(外加葡萄糖维持系统C/N为15),每组设置3个平行,放养密度为20尾/缸,进行60 d的零换水养殖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较,生物絮团模式下养殖系统水体中的NH_(4)^(+)-N、NO_(2)^(-)-N、NO_(3)^(-)-N、TN和TP含量均有显著降低(P<0.05),分别减少了57.07%、80.22%、30.50%、24.64%和31.47%。饲料是养殖系统氮、磷输入的主要方式,分别占空白组和絮团组氮总输入的(90.60±0.08)%、(87.16±0.19)%,占磷总输入的(96.08±0.19)%、(92.30±0.24)%。收获的大口黑鲈是养殖系统氮输出的主要方式,分别占空白组和絮团组氮总输入的(43.04±1.42)%、(44.17±1.53)%;而底泥累积是养殖系统磷输出的主要途径,分别占空白组和絮团组磷总输入的(75.92±0.47)%、(74.70±0.71)%。絮团组氮的绝对利用率和相对利用率分别为(44.17±1.53)%、(50.69±1.87)%,均高于空白组的(43.04±1.42)%、(47.51±1.6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絮团组磷的绝对利用率和相对利用率分别为(17.41±0.14)%、(18.87±0.20)%,均显著高于空白组(13.06±0.36)%、(13.59±0.38)%(P<0.05)。研究表明,生物絮团模式养殖大口黑鲈能调节养殖水质,降低氮、磷累积,提高养殖生物对氮、磷的利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对促进我国水产养殖健康绿色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 大口黑鲈 养殖水环境 氮磷收支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菜共生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与展望
16
作者 徐慧敏 陈曦 +8 位作者 孟顺龙 周剑 范丁月 范立民 宋超 裘丽萍 李丹丹 方龙香 张露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6,共12页
鱼菜共生技术模式是一种高效绿色健康的循环农业模式,对于解决水产养殖污染、淡水资源紧张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鱼菜共生系统中,微生物在营养元素转化和动植物生长健康调节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深刻影响着鱼菜共生... 鱼菜共生技术模式是一种高效绿色健康的循环农业模式,对于解决水产养殖污染、淡水资源紧张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鱼菜共生系统中,微生物在营养元素转化和动植物生长健康调节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深刻影响着鱼菜共生系统中的生态平衡。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等快速发展,鱼菜共生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组成及部分功能特征已经得到了关注。本文首先对鱼菜共生技术模式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介,其次对近年来与鱼菜共生系统相关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组成、功能及其环境驱动因素等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论述,同时,对目前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限制性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未来研究需要加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鱼菜共生技术模式的未来发展提供微生物角度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菜共生 微生物群落 核心菌群 元素循环 群落构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盐胁迫对淡水石首鱼幼鱼抗氧化及脂代谢的影响
17
作者 田雨 马学艳 +3 位作者 高凯利 金武 陈琬雯 闻海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9-938,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淡水石首鱼幼鱼在不同盐度环境下的抗氧化及脂代谢能力表现,揭示淡水石首鱼在不同盐度环境下的适应状态及生理生化调节机制。[方法]试验设置4个盐度梯度(0、4、8和12 g·L^(-1)),对淡水石首鱼幼鱼进行30 d的盐度...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淡水石首鱼幼鱼在不同盐度环境下的抗氧化及脂代谢能力表现,揭示淡水石首鱼在不同盐度环境下的适应状态及生理生化调节机制。[方法]试验设置4个盐度梯度(0、4、8和12 g·L^(-1)),对淡水石首鱼幼鱼进行30 d的盐度胁迫试验,测定鳃丝中Na^(+)-K^(+)-ATP酶,肝、肾、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肝组织中脂蛋白脂肪酶(LP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亚型(PPARα)、肉碱脂酰转移酶Ⅰ(CPT1)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结果]4 g·L^(-1)盐度下淡水石首鱼幼鱼的Na^(+)-K^(+)-ATP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其抗氧化酶的mRNA相对表达量下调。随着盐度的增加,淡水石首鱼幼鱼抗氧化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基因表达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4 g·L^(-1)盐度组淡水石首鱼幼鱼脂代谢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随着盐度增加,脂代谢酶活性明显升高,其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结论]淡水石首鱼在4 g·L^(-1)盐度下抗氧化能力较强,脂代谢较为旺盛,表明淡水石首鱼幼鱼能在4 g·L^(-1)盐度下良好适应和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淡水石首鱼 Na^(+)-K^(+)-ATP酶 抗氧化酶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十年禁捕初期石臼湖鱼类群落多样性及环境影响因子研究
18
作者 曹乐乐 王银平 +2 位作者 葛坤 徐少远 刘凯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22,共14页
为掌握长江十年禁捕初期石臼湖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关键环境影响因子,于2023年平水期(6月)、丰水期(8月)、枯水期(12月)在石臼湖开展了3次调查。调查期间共采集鉴定鱼类56种,隶属8目14科41属,其中鲤科鱼类物种数最多(38种),占比67.86%。石... 为掌握长江十年禁捕初期石臼湖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关键环境影响因子,于2023年平水期(6月)、丰水期(8月)、枯水期(12月)在石臼湖开展了3次调查。调查期间共采集鉴定鱼类56种,隶属8目14科41属,其中鲤科鱼类物种数最多(38种),占比67.86%。石臼湖鱼类优势种为鳙、贝氏■、似鳊、鲢等4种,其中鳙为第一优势种。生态类型上,群落优势类群为定居性鱼类(78.57%)、杂食性鱼类(46.43%)、底层鱼类(35.71%)。石臼湖鱼类多样性指数不同水期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枯水期多样性指数(H')与均匀度指数(J')最高,平水期最低;鱼类物种数不同水期间差异不显著(P>0.05),丰水期最多(47种),平水期最少(41种)。聚类(Cluster)与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结果表明,鱼类聚为入湖口、湖心区—湖汊区—沿岸带2个类群,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R=0.989,P<0.01)。冗余分析(RDA)显示,水位、水温、总氮和浊度是影响鱼类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石臼湖禁捕后鱼类资源恢复效果明显,鱼类物种数较禁捕前(2017年)增加20种,多样性指数(H')从1.64提升至2.24。但总体来看,鱼类资源现状与历史记录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需进一步巩固禁捕成效,加强执法监管,强化鱼类资源养护及栖息地生态修复等保护措施。本研究成果可为石臼湖鱼类资源养护、管理提供科学支撑,也为石臼湖禁捕效果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十年禁捕 鱼类群落 环境影响因子 石臼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DNA技术与生态网络分析的长江口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研究
19
作者 翟帅 方泽平 +3 位作者 黄孝锋 高欣 孟顺龙 宋超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7-1417,共11页
长江口作为河海交汇生态敏感区,其浮游植物群落是维持河口生态系统的核心环节,但传统形态学鉴定存在耗时长、易漏检稀有类群等局限。为精准掌握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以支撑长江口生态保护需求,本研究结合环境D... 长江口作为河海交汇生态敏感区,其浮游植物群落是维持河口生态系统的核心环节,但传统形态学鉴定存在耗时长、易漏检稀有类群等局限。为精准掌握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以支撑长江口生态保护需求,本研究结合环境DNA(e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与生态网络分析方法,对2024年5月长江口11个采样点的水样及其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长江口共识别出67种浮游植物,涵盖5门7纲31科42属。其中,硅藻门(Bacillariophyta)、金藻门(Chrys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为主导类群,且汉斯冠盘藻(Stephanodiscus hantzschii)和彼德森黄群藻(Synura petersenii)是区域内的绝对优势种。②α-多样性分析显示,长江口北支与东海交汇点(HK02)的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长江口南支与长江支流交汇点(HK08)的群落丰富度最低,呈显著空间分异。③Mantel test检验、生态网络分析及冗余分析表明,盐度(SAL)和总溶解性固体(TDS)是影响长江口浮游植物的关键环境因子,透明度(SD)、温度(WT)、TN等环境因子影响浮游植物多样性和优势群落结构组成。研究显示,eDNA技术与生态网络分析的方法结合可高效解析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及环境响应特征,可为长江口生态保护提供技术支撑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环境DNA 生态网络分析 多样性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甾醇理化性质、功能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冯睿 孙存鑫 赵永锋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4-158,共5页
植物甾醇是一类天然化合物,又称植物固醇,其存在形式主要有游离甾醇、甾醇糖苷和甾基酯。植物甾醇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饲料添加剂,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抗氧化、抗炎症和免疫调节等。胆固醇是水产行业中重要的添加物,但植物性原... 植物甾醇是一类天然化合物,又称植物固醇,其存在形式主要有游离甾醇、甾醇糖苷和甾基酯。植物甾醇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饲料添加剂,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抗氧化、抗炎症和免疫调节等。胆固醇是水产行业中重要的添加物,但植物性原料中的胆固醇含量较动物性原料少。在鱼粉替代的大趋势下,饲料中植物性原料比例不断提高,很多水产动物出现因缺乏胆固醇而生长缓慢的现象。但胆固醇价格昂贵,因此水产行业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替代品。植物甾醇和胆固醇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是一种合适的胆固醇替代品。文章总结了植物甾醇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代谢机制及其在水产动物上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植物甾醇在水产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代替胆固醇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 生理功能 胆固醇替代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